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

六十二章英雄之殤

戰場上廝殺更爲慘烈了。

傷亡一向很小的鐵甲士損折三四百,超過一成,大魏騎兵同樣悽慘,冉閔身邊剩餘不到五百騎。

也許欺對方人數不多,也許鐵甲士不願辜負慕容恪的信任,儘管有些慌亂有些膽怯,他們還是強自支撐着向魏軍發動一次又一次突擊。不過,無論他們如何衝擊,始終衝不垮冉閔的防禦,此時的冉閔就像一座移動的高山,緩慢但卻堅定,帶着無可匹敵、不能阻擋的氣勢向東南方向突進。

事實上冉閔並不像表面那般從容不迫。連着幾個時辰的鏖戰,特別是與大燕鐵甲士的對衝,讓他耗盡了體力,兼且一直沒機會飲水吃食,冉閔早已又累又餓疲累不堪,連鉤戟、雙刃矛之所以繼續有力威猛,全賴多年戰陣磨練出來的韌性以及生死關頭爆發出的生命潛能。

在冉閔眼中,部下是越大越少,敵人卻不見減少。兩千多大燕鐵甲士循環往復,發起一輪接一輪地衝擊,另有六七千敵軍輕騎在一側監視,這樣下去何時是個了局。

砸到一名鐵甲士之後,冉閔焦灼地四下打量。隨即,他眼睛一亮,目光落到南方百步外的一片水草地上。

那片水草地不大,南北窄只有七八十步,東西寬足有兩三裡,東邊斷斷續續一直延伸到兩裡外的滏陽河。水草地坑坑窪窪,到處都是小小的水泊,水泊應該是山洪爆發時,滏陽河水溢到低窪處行成的,魏軍主力突圍時,很可能打此經過,水草地一帶被踐踏成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深深的腳印和濺起的污泥。

“隨我來!”冉閔調整方向,帶領幾百名部屬向水草地方向突擊。他從腳印和污泥判斷出,水草地地質很鬆軟,即便輕騎都難行動自如,更不可能承擔起鐵甲士的重量。天將黃昏,如果能在水草地一帶堅持半個時辰,天黑下來藉助滏陽河水突圍就會容易許多。

冉閔料得不錯,水草地確實承擔不起鐵甲士的負重。

鐵甲士衝擊往往是完成一輪後,調轉馬頭兜個圈子,趕到冉閔前方六七十步外,再跑動戰馬進入又一輪衝擊;冉閔只向水草地突進了二十多步,對手就需要兜到水草地裡去了,可當幾名鐵甲士進去試探了一番,隨後無奈地離開了。他們試探出,重鎧鐵騎一旦進入,戰馬將會陷入泥濘尺許,這還怎麼跑得起來?

沒有衝擊距離,鐵甲士威力大減,壓力猛然一輕,冉閔厲聲叱喝,帶着部屬輕易殺進水草地。鐵甲士圍着水草地外打轉卻不敢進來,這時候,大燕軍中吹出了號角,鐵甲士隨着號角聲退了下去。

水草地質地確實柔軟,即便輕騎身處其中也不方便,戰馬的蹄印也有半尺深。帶着幾百部屬來到水草地核心,冉閔翻身下馬,令道:“下馬!將戰馬圍起來,人躲在裡面防備箭矢。等對方衝上來再出來應戰。”

魏軍騎士默默下了戰馬,一邊按照冉閔的吩咐圈馬布陣,一邊進食飲水,一個騎士發現冉閔沒帶水囊和乾糧袋,連忙將自己的獻上去。

冉閔仰脖灌了幾大口水,將水囊還給騎士,拎起乾糧袋從裡面抓出一把炒麥,直通通地塞進嘴裡,緊跟着又抓了一把塞進去,最後又是一把。

幾大口水,三把炒麥下肚,冉閔從容了一些,左手抓了一把炒麥隨後將乾糧袋還給騎士,右手從馬兜裡捧出黑豆,炒麥喂自己,黑豆喂朱龍,冉閔一邊慢慢咀嚼,一邊轉頭四顧。

近萬燕軍鐵騎在四周圍的風雨不透,站在低窪的水草地中,除了燕軍的槍林旌旗和陰暗的天空,冉閔什麼都看不到。讓他心安的是,燕軍沒有下馬,弓騎兵也未有靠近的意圖,似乎一時半會不會發起攻擊。

鮮卑人允許我等拖到天黑?

冉閔思忖之間,大燕軍中突然響起嗚嗚的號角,草地西面監視的燕軍隨即向兩邊閃開,嚴嚴實實的合圍露出一道異常開闊的口子,距離冉閔百十步的口子外,好幾千遮蔽了雙眼的馬匹排出五個整整齊齊的長方形陣勢。大半馬匹上沒有騎士,少量的馬匹上有,冉閔細細打量,看出每隔四匹馬就有一位騎士,馬上騎士雙手各握兩根繮繩,似乎除了胯下坐騎,還控制着另外四匹馬。

他們想幹什麼?

這個念頭剛剛冒出冉閔腦海,對方已經隨着號角聲發動了。第一排騎士大聲呵斥,每人控制着五匹戰馬向水草地衝來,緊接着第二排,第三排。。。幾十排戰馬相繼動了起來。每排約有三十名騎士,一百五十匹戰馬,他們組成了一個百十步寬的衝擊面,能將整個水草地帶囊括在內。

鐵蹄奔騰,馬羣洶涌,數千匹蒙面戰馬急衝過來。

冉閔大驚失色,對手這一着和己方對付鐵甲士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己方靠自己的軀體衝撞,對方用的是不知道畏懼,體格和力量更大的戰馬。。。。。。

“快!上馬跑——”冉閔亢聲大呼,一刻也不敢耽擱,轉身躍上朱龍。雙方距離太近,對方佔了先行跑動的優勢,轉眼就會趕上來。

身處敵軍包圍之中,魏軍騎士大多都很警醒,一見不對,立即飛身上馬,背對對方衝擊方向向東逃跑;但有近百名魏軍騎士太過疲累,只顧揪着間隙休息因而反應慢了一些,他們剛剛起身,數千蒙面馱馬已然衝到。。。。。。

冉閔心底一暗。若是面對幾千敵軍他可以毫不猶豫地衝上去解圍,面對幾千瘋狂的戰馬他卻無可奈何。稍一遲疑,他旋即揚鞭催馬,向東而去。可還是有點遲了,朱龍戰馬剛剛發力,五匹蒙面敵騎就追了上來。

冉閔不慌不忙,聽聲辨距,待敵騎噴鼻氣息在腦後響起之時,他倏地回身,連鉤戟借勢一掄,砸中最近的敵騎頭顱。

敵騎連哀鳴都未及發出,腦漿四濺,撲地翻倒,與它一隊的另外四匹戰馬似乎受到羈絆,跟着向下摔倒,控制戰馬的騎士倏地被甩了出去,在半空中兜了一圈,砸向冉閔。

冉閔恍若未見,稍一帶馬,朱龍斜刺躥出,敵軍騎士擦着冉閔左肩跌落水泊,濺得泥濘四處飛散。

冉閔猛地一磕馬腹,朱龍飛快躥出,正欲脫離敵騎接觸之際,忽然間頭頂一暗,三四匹戰馬騰空飛了過來,其中一匹端端正正地向他砸了過來。

原來這是五匹敵騎倒地引起連鎖反應,後面的戰馬看不到前面的情形,騎士也未能及時作出反應,以至於相繼有十匹戰馬被絆倒,其中幾匹受慣性佐使,凌空飛了起來。

飛來的戰馬其勢甚急,巨大的身子籠罩了好大一片空間,冉閔躲無可躲,眼見就要被砸中,逢此危急之時,方顯英雄本色。任朱龍向前奔跑,任空中戰馬向下墜落,直到臨近頭頂,冉閔這才爆喝一聲“吼!”

喝聲中,連鉤戟、雙刃矛電閃而出,舉火燎天一般,叉住下墜的戰馬,就在這時,冉閔大喝一聲:“去——”雙臂一抖,連鉤戟、雙刃矛順勢將戰馬帶到右側。

“噗——”戰馬砸下,水花四濺。

與水泊相同,在這一刻,慕容恪如受重擊,心中翻起滔天波瀾:這不是人能做到的!冉閔不是人!有此人在,大燕國休想入主中原。

“來人。快快傳令,全軍合圍攻擊,不可放走冉閔——”鬼面後的眸子開始露出驚慌,慕容恪急急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沒有冉閔的引領,三千鐵甲沒能衝開的魏軍騎士卻被幾千戰馬徹底衝散。匆忙逃走之際,魏軍不僅沒保持隊形,甚至零零散散地分別向東、南、北三個方向逃躥。只是,未等他們脫離水草地,慕容恪的總攻令就到了,無數燕軍騎兵從四面八方圍上來肆意剿殺。

冉閔擺脫戰馬羣,向東南奔出一兩百步,收攏了百十騎魏軍。這時大燕重鎧鐵騎從南邊逼了過來,爲了防止冉閔逃脫,慕容恪一直把鐵甲士部署在東南方向。

“走!去河堤附近看看。”冉閔不想與鐵甲士糾纏,偏馬向東邊的滏陽河奔去。

古時交戰,臨河之地往往是絕路,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會選擇走水路逃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衣甲的緣故,古時衣甲多由金屬或皮革製成,這些物事一旦如水便會變得沉重無比,一般人無法負甲泅渡,下水即等於自殺。至於褪甲下水,一則逃跑之際沒有充裕的時間,二則甲衣褪下後,易於被追兵亂箭射死,並不是個好主意。

冉閔向河堤方向突圍也是迫不得已。

河堤方向也有燕軍阻截,不是鐵甲士,是兩千大燕精騎。

“鼠輩焉敢欺我!”冉閔絲毫未將對手放在眼裡,一磕馬腹,朱龍騰躍而起,躍進燕軍陣中。連鉤戟風車狂掃,雙刃矛閃電急刺,雙方甫一接觸,七八名燕軍倒斃慘死,朱龍前端空出大片空隙。

“跟上來!”冉閔厲聲疾呼,躍馬衝陣,所到之處,如怒劍斬波,擋者披靡;大燕精騎不是跌翻,就是遠遠甩出,爲朱龍騰出一條血肉跑道。與鐵甲士相比,兩千精騎差得太遠,他們的行動與其稱爲阻截,不如說是騷擾更合適。

“快!從弓騎兵中挑選二十名神射,靠上去,射殺冉閔戰馬。傳令鐵甲士,向東南迂迴,阻截冉閔去路。”一次次震撼之後,慕容恪早已失去了往昔的從容,急惶惶地調集人馬四處阻截。

就在慕容恪下令的當口,冉閔帶着三四十名部衆從大燕精騎陣中殺了出來。自斷後以來,他還是首次衝出重圍。脫身樊籠的喜悅涌上心頭,冉閔輕輕噓氣,展目四望,尋找徹底脫身的路徑。當目光移到東南方,他臉色忽地一變,剛剛露出的一點輕鬆轉眼間被呆滯所代替。

東南里許處,有四五千冀州軍正圍着一小股人馬廝殺,被圍人馬舉着黑色的悍民軍軍旗。看到軍旗,再不用多想,冉閔知道被圍的定是張艾部悍民軍,他們顯然沒來得及撤走。不止張艾部沒能撤走,王基率領的魏軍主力也未能撤走;由張艾部位置所在,沿滏陽河堤向東南延伸,一直到十餘里外的天際邊緣,諾達一片原野,到處都是戰團,近十萬人馬分散開來,廝殺奔走,吶喊不休。

匆匆掃了一眼,冉閔估計,敵軍至少有六七萬之衆,而且多是精銳騎兵,魏軍只有萬餘,不僅數量處於劣勢,而且沒有鬥志,隨着對方的剿殺越來越少,還有一些放棄了抵抗,向對手乞降求命。

看到這一幕,冉閔眼前一黑,心神震顫,猶如萬刀穿心,痛切無比。

此番圍困襄國,大魏分兩次共調遣十三萬人馬北上,這十三萬人馬是鄴城總兵力的七成,是冉閔耗盡心神、費盡千辛萬苦建立的武裝,是新生的大魏朝廷的根基。付出是如此巨大,失去得卻如此輕易,短短兩天時間,十三萬人馬就化做雲煙消散無蹤。

這讓他的心如何不痛!這讓他怎能甘心!

沒有這支武裝,大魏朝廷拿什麼驅除羯胡,抵抗鮮卑;沒有這支武裝,他用什麼撫平四海,一統天下。沒有這支武裝,剛剛現出興盛景光的大魏朝廷如何延續下去。。。。。。

憤懣、不甘、懊悔、傷心。。。。。。各種情緒在冉閔心中翻來滾去,最終化作不可抑止的怒火從大戟和長矛上蓬勃而出。

“殺!”冉閔目瞠欲裂,俊面扭曲,瘋狂地衝向冀州軍,部屬兄弟已經失去太多,再也不能失去了,他誓死也要前去解救。

朱龍身上騰起淡淡的紅色霧氣,紅霧氤氤氳氳將冉閔籠罩其中,冉閔、朱龍人馬合一,直如殺神一般,裡許之地轉瞬趕到。

“死去吧——”喝聲如炸雷,冉閔單人匹馬闖入陣中,連鉤戟如極速旋轉的風車,雙刃矛如漫天星斗灑落,一揮一收之間,十幾名冀州軍士卒仆地栽倒,前方露出一個扇形空隙。朱龍騰躍,戟矛再起,扇形空隙彷彿活了一般,隨着戰馬的鐵蹄向前推進,所到之處,攪起無盡的血雨腥風。

什麼叫滾湯潑雪,這就是!什麼叫摧枯拉朽,這就是!

冀州軍士卒何曾見過這等勇武,何曾受過這等慘烈。未等冉閔和悍民軍會合,他們就支撐不住了,呼啦一聲,向四周潰逃。

“皇上!末將無能。。。”張艾帶着兩三百殘兵迎上冉閔。

冉閔開口截斷張艾,沉聲喝道:“還能不能戰!能戰就隨寡人一路收攏人馬。”

“能戰!”幾百悍民軍將疲憊的身子一振,齊聲應答。

“走!”冉閔撥馬前衝,順口問道:“怎麼回事?爲何沒能衝出去?”

張艾邁開大步,跟在朱龍左側,答道:“有一支敵軍從滏陽河後營北上,正好截住我軍主力,王基將軍無心戀戰,率部衝下滏陽河意圖泅渡,沒想到這一帶水勢極深,先下水的兩萬兄弟不是被淹死就是被敵軍射死,王將軍也。。。。。。。”

“王基小兒!誤我大事——”明白其中因由,冉閔氣的破口大罵。近四萬人的主力,如果不是王基自蹈死路,怎可能輕易被敵軍殲滅。只是王基已死,他空有滿腔怨恨,卻無處發作。暗自惱怒了一陣,冉閔嘆道:“若我悍民雙璧在此,或有石雲重在身邊,但不會有此慘事!”

冉閔不知道,他念叨的石雲重就在七八里外,只不過和他還隔着一個滏陽河。

申初時分,新義軍騎兵趕到南和,一邊休息一邊歸編。沒多久,斥候田季帶孫威來南和見石青,一聽說渚陽大敗、滏陽河後營被劫,石青立時慌了神。他爲改變襄國戰事籌謀已久,沒想到結果依舊,沮喪之外,他更是恐懼,他怕歷史進程終究無法改變,他怕中原大地終將淪入鮮卑人手中以至於繼續黑暗幾百年。

驚慌之下,石青急令未來得及休整的新義軍繼續行程,酉初黃昏時分趕到滏陽河東岸,這時候,王基和兩萬魏軍的鮮血已經染紅了河水,滏陽河水位也因大量屍首的淤塞而漲起半尺多高。這個時候冉閔正好爲張艾等人解了圍。

望着滏陽河和對面廝殺的大軍,石青徹底懵了,襄國之戰結果沒有任何改變,大魏全軍覆沒,元氣大傷,以後再也鎮不住四方豪傑,自此背叛離心者如過江之鯽,大魏朝廷只能依靠冉閔的武勇勉強支撐。

孫威痛不欲生,幾次想殺過河救援殘存的袍澤兄弟都被石青攔住。對岸是己方絕地,天時地利人和,盡在對方手中,殺過去除了送死,沒有第二條路,連逃都無路可逃。

望着對岸發呆的時候,孫威和石青‘看見’了冉閔。準確地說,是感覺到的。雙方相距有六七裡,無法看清面目,但一見到那個威風凜凜縱橫來去的魁偉身影,孫威、石青立即認定,那必定是冉閔。

那確實是冉閔,他和張艾等人又被慕容恪圍住了,事實上,冉閔一直沒能脫離慕容恪的視線。爲了擒殺冉閔,慕容恪調集了數萬精兵,迂迴包抄,佈下的阻擊陣線一層套一層,總有四五道之多。

“皇上!兄弟!是皇上——這次不許攔我,拼了這條性命不要,我也要去救援皇上。”孫威擔心石青阻攔,先行警告,隨後褪下衣物,只着了一件褻褲,綽起雙刀就想往河灘衝。

“孫大哥!等等,要去大夥一起去——”

石青的回答讓孫威喜出望外,他頓下腳步,回身催促道:“兄弟!要去儘快,皇上等着咱們救援呢。。。。。。”

石青點頭示意,隨即沉聲喝道:“新義軍聽令!褪去衣甲,攜帶兵刃,準備——”

“且慢!”權翼忽然站出來,打斷石青,肅然說道:“此舉萬萬不可,請石帥三思。”

石青一揚眉,堅定地說道:“我意已決,勿須多言!本帥即便拼了性命,也要過河救援皇上。”眼光四周一掃,石青發現侗圖、李承諸將嘴脣蠕動,似乎想開口勸諫。當下惱怒地說道:“願過河救援者隨本帥前去,不願者留。此次本帥不以軍令勉強!”

“石帥。權翼並非貪生怕死,只是過河除了增加傷亡,並無益處,實爲不智。”權翼上前抓住黑雪繮繩,寸步不讓道:“石帥若定要過河,權翼願以身相代,請石帥留此坐鎮指揮!”

“你——”

權翼如此強項,他反倒沒有了辦法,盯視權翼半響,石青淳淳勸道:“子良。皇上身負重任,一身安危關乎江山社稷,關乎恢復中原大業。與之相比,石青生死算得了什麼。。。。。。”

“石青哥哥,在祖鳳眼中,你的安危不比皇上輕上半分。。。”

祖鳳不知從哪趕了過來,一來就接過石青的話頭。“。。。不僅祖鳳如此看,新義軍將士也是如此,青兗數十萬百姓同樣如此。石青哥哥只掛念皇上安危,可曾想過青兗百姓,可曾想過追隨你的新義軍,可曾想過當初的承諾,你承諾要爲三義連環塢擔當,要爲青兗民衆擔當。這些你都不管了?石青哥哥若是不管,那就過河去吧,只是過河之前,請先殺了祖鳳。青兗剛剛有點興旺的樣子,祖鳳不忍親眼看着它離散。”

祖鳳說罷,跨步上前,攔在黑雪之前。

石青似乎心有所動動,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神色變幻,陰晴不定,陷入沉思之中。

孫威陰沉着臉,默然望向石青,等他拿定主意。

新義軍諸將阻攔不休,言語無禮,讓孫威非常惱火,但他沒辦法發作。新義軍是石青獨力帶出來的私軍,沒受冉閔和大魏半點恩澤,他們眼中只有石青沒有冉閔也算正常。

另外,孫威知道石青和冉閔之間有裂隙,他私下認爲,石青對大魏朝廷忠心耿耿,鞠躬甚偉,冉閔卻有些對不住石青。有了這種心理,他就不好意思勉強石青過河救援。

孫威不知道,祖鳳勸說之際,石青就已打定主意不再過河救援。無論是爲了新義軍和青兗,還是爲了改變歷史軌跡,石青認爲,他不能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冉閔身上,否則,自己就太不負責了。

想明白之後,石青歉意地說道:“對不起,孫大哥,我不能過河。”

聽到這個回答,孫威說不出地失望,沮喪之下,他連開口的精神都沒,對石青一拱手,轉身向河灘走去。

“孫大哥!”

石青搶上來再度攔住他,懇聲說道:“孫大哥。按理小弟不該攔你,以全大哥忠義之名;只是襄國戰後,朝廷將日益艱難,正需大哥這等英傑同心戮力,力挽狂瀾。大哥有爲之身,不思擔當,卻輕易蹈死,實非朝廷之福。小弟懇請大哥三思。”

孫威原本抱了必死之心,聽石青這麼一說,卻又猶豫起來;石青說的有理,襄國戰後,朝廷必將日益艱難,自己赴死明志是否合適呢?

心念剛出現一絲動搖,立時被否決了,孫威堅定地說道:“兄弟,孫某不能眼睜睜看着皇上獨自作戰,自己袖手旁觀,大哥愚昧,也知此非人臣之道。”

“孫大哥!你看——”石青忽然一指西北方,急促地說道:“皇上不需要救援,皇上是在救援朝廷將士啊,若非如此,皇上不定已經突圍了。。。”

孫威睜大眼睛細細一瞧,果真如石青所說——

冉閔在敵陣中來回廝殺,遇陣破陣,遇敵殺敵,沒有任何人能擋住他的去路。敵軍爲了攔住冉閔,盾陣、槍陣各種手段無所不用,甚至派出百十弓箭手抵近射箭,但也未能傷他分毫。只是冉閔遲遲不肯脫身離去,他常常剛殺出戰陣,隨即又返身殺回,原因不是別的,而是爲了接應陷入陣中的魏軍士卒。

“孫大哥。你若過去,不僅起不到半點作用,反會成爲皇上的累贅。”望着冉閔雄武的身姿,石青滿是感慨。從古至今,能有幾人在近十萬大軍中殺進殺出,猶如閒庭信步。霸王再世,果真是名不虛傳。

“唉!那些兄弟是怎麼回事!將皇上拖累得恁也狠了。”孫威一跺腳,連聲埋怨,卻不再說渡河求援一事。

不僅孫威爲此着急,張艾同樣焦急無比。當冉閔又一次返身殺回來接應之時,張艾忽然揚聲叫道:“兄弟們!皇上不肯棄我們而去,我們能夠拖累皇上嗎!是漢子的,便如張艾這般,不要再拖累皇上!”

張艾說罷,環刀迴轉,隨即猛地一插,刺入自己心口。

“不能再拖累皇上!”幾十悍民軍士卒見狀,亢聲高呼,放棄抵抗,合身一躍,撲到敵軍槍刃之上。

“不要——你們這幫蠢驢!”冉閔瞋目怒罵,飛快地殺進來試圖阻止。

被冉閔收攏的數百魏軍齊聲喊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喊聲中,這些人有的橫刀自刎,有的放棄抵抗,任刀槍加身,還有兇悍的撲上去抱住敵軍同歸於盡。

一轉眼功夫,七八百魏軍盡皆自盡,無一活口。

“啊——”冉閔仰天大叫,聲音悲憤蒼涼,如雷音一般在蒼穹滾滾而過。

燕軍被這聲音威勢所攝,竟然沒敢趁機進攻。

“殺!”叫聲剛歇,冉閔嘶喊着向燕軍密集處衝去,他要用殺戮來化解胸中的傷悲。

連鉤戟、雙刃矛潑風般使開,遇刀刀碎,遇槍槍折,遇人人亡,遇馬馬翻。。。冉閔此時便如修羅臨凡,死神出世,肆意地收割着燕軍的生命,連續斬殺百十敵,心中悲憤稍減,他才勒馬回身向陣外殺去。

“天不佑我大燕,只要此人在一日,中原無望矣。。。。。。”慕容恪形容慘淡,喃喃低語,他已沒有心情部署人馬阻截。再周密的部署也會被這人捅穿,除了白白耗費士卒性命,再無益處。看着冉閔脫離戰陣,從容向東南而去,恐懼、妒恨。。。各種複雜的滋味充塞了他胸間。

就在這時,冉閔胯下戰馬突然一個趔趄,緊跟着轟然倒下,冉閔及時地用大戟支地,飛身躍起,以免被戰馬壓住。

看到這一幕,慕容恪雙目一亮,哈哈大笑道:“天佑我大燕啊——天佑我大燕——”

不僅慕容恪發現了冉閔的異狀,其他燕軍也發現了這一點。殺神沒有戰馬,實力必將大打折扣,飽受欺壓的燕軍歡呼一聲,蜂擁而上。

慕容恪見狀大驚,燕軍大多是騎兵,若被冉閔藉機奪去戰馬,他慕容家可就辜負了上天的恩賜。

“快!鳴金——不許任何人私自攻擊,違令者斬!”慕容恪慌張下令,無論如何先強行招回燕軍。

戰馬累死倒斃,冉閔也是一驚,瞅見燕軍攻上來,他反倒一喜,正準備殺敵奪馬之際,燕軍又退了下去。無奈之下,他只好邁開大步,向滏陽河衝去。沒有戰馬,他的處境變得非常危險,非常時刻,只好冒死泅渡滏陽河了。

燕軍稍退又上,在慕容恪統一部署下,三萬燕軍鐵騎分作三支,遠遠避開冉閔,從東、北、南三方迂迴包抄,趕到冉閔前方。一到預定位置,燕軍鐵騎大部立時躍下戰馬,豎盾佈陣,另有一部分騎士帶上所有戰馬,遠遠離開,卻是擔心戰馬被冉閔所奪。

七千燕軍在河堤上倚仗地勢豎盾戒備,南北兩方又各有七千燕軍持盾向中心包夾。慕容恪親率一萬‘騎兵步卒’抵着盾從冉閔身後靠上來。燕軍持的是架槍佈陣用的大方盾,幾千具大方盾排成四面嚴嚴實實的木牆,緩緩向中心擠壓。他們的目標是中心之人——冉閔!

冉閔對南、北、西三方的盾牆看也未看,分別掂了掂連鉤戟和雙刃矛,最後他將雙刃矛隨手一丟,拖着連鉤戟向東邊的盾牆走去。

連鉤戟和雙刃矛都是長大的馬戰兵刃,並不適合步戰,同時施展兩樣兵刃更加不行,相比之下,雙刃矛稍短,步戰時更容易施展,可考慮破開對方大盾之時,連鉤戟顯然更合適,冉閔最終丟棄了雙刃矛。

三十年滄桑兮——

狄夷禍亂何時休——

少年當立志兮——

驅除胡虜換衣裳——

冉閔拖着大戟,亢聲高歌,一曲終了罷,堪堪到得堤下。他仰頭望了望灰濛濛的天空,放聲大笑:“哈哈——老天。狄夷禽獸橫行汝看得多了,可曾見過中土英雄之豪勇!且睜開眼見識一番吧——”

話音未落,冉閔低吼一聲,揮戟殺傷堤壩。

四五方大盾擋在面前,冉閔一戟掃去,方盾炸散,長槍迸濺,燕軍士卒跌翻出去,順着堤壩滾下。只是對方盾陣密密麻麻,不知道佈下了多少道。

冉閔毫不氣餒,踏上一步,揮戟再掃,第二層盾牌隨即傾倒。

“殺!”冉閔邁步上了堤壩斜坡,長戟連挑,三面盾牌飛上半空。

“死去吧——”連鉤戟順勢斜掠,將兩名意圖補陣的燕軍腰椎擊斷。

冉閔再踏一步,已進入對方陣中,盾陣從三面夾來,冉閔掄圓了大戟,身周木屑紛飛,十幾面大盾化爲飛屑,失去方盾掩護,幾十名燕軍出現了片刻慌亂,盾陣露出一絲縫隙。

冉閔瞅準空子,大喝一聲,縱身一躍向陣中撲去,人在空中,大戟早已借勢高舉,向前方狠狠劈去。。。

慘呼聲、爆裂聲一起響起,這一戟破去兩層方盾,連帶兩名持盾士卒的腦袋也被他拍的粉碎。

冉閔一喜,身子落下,腳尖剛剛捱到地面,便即發力,搶步上前。。。。。。

就在這時,冉閔突然感覺腳下一空,隨即一個趔趄,整個人向前跌出,倉皇之下,連鉤戟跟着脫手飛出。原來他落腳之處正好是堤壩的邊沿,這種土質堤壩並非十分牢固,被他使力一蹬,頓時塌垮下去,不防之下,他重重地摔了一跤。

身子下落之際,冉閔心頭一暗,知道再也沒有僥倖可言了。果不其然,他剛摔倒地面上,還未做出任何反應,便感覺背部陡然一沉,不知有多少燕軍士卒壓了上來。

“擒住冉閔了——擒住冉閔了——”

聽到燕軍士卒的歡呼,冉閔心灰若死。他着實沒有料到,縱橫沙場十幾年,竟有立足未穩之時,並因此被擒。

“啊——皇上!皇上。。。。。。”黯然之際,冉閔突然聽到熟悉的悲號之聲。

孫威!

在燕軍歡呼聲中,冉閔覺得孫威的聲音似乎特別親切。他側耳細聽,聽出聲音是從河對岸傳來的。

這小子倒是機靈,總算躲過這一劫。

冉閔露出一絲苦笑。

“皇上!石青來晚了——”石青的聲音在對岸響了起來。他的聲音裡帶着濃濃的極度壓抑的悲傷,但卻沒想孫威那樣哭出聲。

石青!?

這個名字此時就像一道閃電,從腦際倏地劃過。冉閔心中一亮,似乎明白了好多事。

“石雲重!”冉閔竭力將脖子擡高一點,嘶聲叫道:“石雲重!你怪寡人嗎?”

“不——石青不會!永遠不會——”對岸傳來石青壓抑不住的顫音。

“石雲重。寡人明白了——寡人乃天命所歸——你也是——你會在寡人之後應讖——哈哈哈——寡人以前錯怪你了——你不會在寡人生前背叛——”

“皇上——”石青終於忍耐不住,哀聲大哭。

“石雲重——寡人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殺胡復漢以後交給你去做——對寡人的孩子好點——讓他們有個善終——”

“皇上——放心——”

“孫威——汝代寡人向鄴城傳遺詔——鄴城交給石雲重了——汝等日後好生跟着石雲重殺胡復漢——”

“皇上——”

三人隔河呼喊,燕軍也沒有理會。幾十名燕軍疊羅漢一般壓住冉閔,另有幾十名燕軍手執利刃,從人肉間隙抵住冉閔周身。

慕容恪摘下鬼面,皺着眉頭走上堤壩。他眯着眼向對岸瞭望,暮色蒼茫中,對岸影影綽綽立着不少騎兵,卻看不清人的面目。

“石青石雲重?青兗的新義軍軍帥?”

慕容恪轉回身,注目冉閔,平靜地說道:“冉閔。你的眼光不錯。那小子有幾分能耐。不過,大燕乃天命所歸,他再是厲害,還能強過汝不成?左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頓了一頓,慕容恪又道:“冉閔,汝應順時識命,勸鄴城諸君歸降大燕纔是,不動刀戈,實乃中土民衆之福。”

冉閔聞言噗地一笑,譏刺道:“慕容氏假仁假義那一套,只騙得三歲稚童,焉敢在寡人面前賣弄。慕容恪,汝既有心勸鄴城降燕,可敢讓寡人站起說話?”

慕容恪稍稍一僵,旋即微笑道:“慕容恪確實不敢。汝這等人實乃奇數,本不該在世間出現,慕容恪不敢懈怠。”

冉閔哈哈大笑,道:“慕容恪不過如此,寡人先前倒是高看汝了。”

慕容恪無聲一笑,也不分辨,平靜地吩咐道:“來人。將冉閔雙腿打斷,嗯,兩條手臂也需要打斷。小心點,不要出了紕漏。”

“哈哈——好!好一個慕容恪!果然是滴水不露,算無遺策!”聽了慕容恪的命令,冉閔毫不在意,猶自大聲取笑。

四五個燕軍士卒依令上前,將冉閔雙腿扯出,一一打折。冉閔面露微笑,至始至終,也未皺一下眉頭。

至此,燕軍士卒整體都鬆了口氣,疊羅漢的士卒從冉閔身上翻下,留下八名士卒左右按住冉閔雙臂,手執利刃的燕軍依舊小心戒備不敢稍離。

兩個士卒各拿着粗大的根棒上來,一左一右對準了冉閔的臂膀。冉閔側過頭來,衝慕容恪笑道:“胡狗!汝還能辱寡人麼?”

慕容恪眼光一閃,隨即叫道:“小心!不要讓他——”

慕容恪話剛出口,冉閔朗聲笑道:“胡狗!晚了!哈哈哈——”大笑聲中,他猛地一甩頭,脖子側移半尺,從抵在肩頭的環刀利刃上擦過。

噗——

一汪碧血沖天而起,如長虹貫日般掠過蒼穹,一路飛灑,一路潤澤,融入廣褒而又深邃的大地之中。

“快!看看死沒有,有沒有救。。。。。。”慕容恪正自吩咐士卒,話未說完,頭頂上呼喇喇扯下一道霹靂,緊接着雷聲滾滾從天界深處直奔過來,在他耳邊連綿炸響。驚得他一下閉上了嘴巴,臉色煞白地盯着風雲突變的天空。

一轉眼的功夫,天空已經黑透了。密密的,。厚厚的,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雲層低垂下來,彷彿天塌了般,壓迫的人心發慌。一道道霹靂,一聲聲春雷,在天空中肆意縱橫,爆發出震人膽魄的吼叫。

這一刻,在這片美麗而又滄桑的土地上,有無數人情不自禁地擡起頭,驚恐地仰望蒼天,他們真切地了感受到——上蒼的憤怒。

三十七章 依靠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一章 議和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1章 序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第5章 韓氏入宮第4章 桓衝北上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10章 聯合操演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六十九章 私器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九孫威來了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八十三爲了勝利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六十五章 夜襲下七十七章 博浪二四十二章 中毒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章 聯繫上了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十九章 新生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第3章 無法選擇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五十章 聯繫上了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十八章 灄頭人士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八十三章 博浪八第3章 無法選擇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四章 悲傷第4章 抵達鄴城第8章 原來如此第7章 獻計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四十六章 遇伏七十八章 博浪三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七十章 奉詔北上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全面開戰中第4章 桓衝北上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二章 狩獵上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十二章 出巡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六十九章 合併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十八章 灄頭人士四十章 端倪初現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十八章 開戰
三十七章 依靠十九章 真正的大師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六十一章 議和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第1章 序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第5章 韓氏入宮第4章 桓衝北上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10章 聯合操演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六十九章 私器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九孫威來了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八十三爲了勝利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六十五章 夜襲下七十七章 博浪二四十二章 中毒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章 聯繫上了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1章 天塹變通途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十九章 新生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第3章 無法選擇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五十章 聯繫上了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十八章 灄頭人士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八十三章 博浪八第3章 無法選擇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四章 悲傷第4章 抵達鄴城第8章 原來如此第7章 獻計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四十六章 遇伏七十八章 博浪三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七十章 奉詔北上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全面開戰中第4章 桓衝北上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二章 狩獵上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第5章 韓氏入宮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十二章 出巡八十二章 博浪七四十九章 再見佛圖空六十九章 合併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十八章 灄頭人士四十章 端倪初現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三十章 以後的打算補全十八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