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矇蔽

鄧名本想休息半天就走,但在龍泉停留的時間比他預料的要長。十幾天的奔波下來,鄧名和衛士都已經非常疲憊,在路上還不覺得,一旦有了歇腳的地方,這一身的疲勞就都涌了上來。烽火臺的士兵給他們燒了水,等洗完澡休息一段後,大家就都不想馬上走了,鄧名也是如此。

最後鄧名決定在龍泉這裡住一天,順便把衣服也都洗一洗:這一路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從事清潔工作,每個人的衣服聞起來都有一股刺鼻的陰溝味,好不容易洗乾淨後,鄧名也沒有勇氣再往自己的衣服裡鑽。

在有屋頂的地方睡了一覺後,第二天起牀後鄧名感到腰腿都開始痠痛,這時烽火臺已經向成都進行了彙報,劉曜、楊有才和劉晉戈已經得到了鄧名一行前來的消息。成都派了一隊人來迎接,見到鄧名後就爲首的使者就向他報告道:“提督,劉帥已經派人去劍閣方向打探了,雖然劍閣不敢說,但昨天江油那裡還有使者回來報平安。”

“嗯,如此就好。”鄧名聽使者這麼說,心裡也踏實了不少,他和衛士們穿上已經烘乾了的衣服,和劉曜派來的使者一起前往成都。

上次來成都的時候,郊外一個人影都沒有,但這次氣象大不相同,到成都附近後,鄧名看到了大片開墾出來的田地,還能見到一些明顯是剛搭建起來的簡陋農舍。

“都府已經開墾了很多田地了嗎?”鄧名見狀就向使者打探起來。

“正是!”使者一臉的興奮,稱頌道:“正是因爲提督的善政,大家都勤奮地開墾土地,現在都府周圍已經開了三、四十萬畝的田。”

“這麼多啊?”鄧名聞言又驚又喜,奉節、萬縣、雲陽一帶的軍屯都加起來,大概也就五萬畝,每歲能夠提供不到八萬石的軍糧,沒想到成都才一年就開闢了這麼多的田地。

“是啊,提督明見萬里。”來迎接鄧名的人紛紛恭維起來,成都附近是大片的平原,那兩萬鄧名從馮雙禮手中要來的輔兵,幾乎都選擇長途跋涉到川西來墾殖。到了成都附近後,他們就放火燒掉土地上雜草植被、向劉曜借了種子開始播種。

除了這些輔兵意外,還有一些雲南人也跟着他們一起來到成都,這些人都是西營從雲南帶來的百姓。大部分從雲南帶來的百姓都被西營的將官編成輔兵幫他們開墾軍屯,但總有一些比較富裕的,他們拿出積蓄爲自己贖身,免去了軍戶身份。聽說成都這裡有大片無主的良田後,這些人就帶着家人翻過雪山,來到成都附近。

“提督請看,”使者指着一處比較大的農舍說道:“這些肯定是滇民的家,他們有家人,所以蓋的房子比較好。”從這個農舍過去後,又走了一段,使者又指着遠處一個異常簡陋的茅棚說道:“這個屋子一看就知道,主人肯定是原來建昌的輔兵,單身漢,捨不得花力氣給自己蓋屋子,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可以了,全身的力氣都用來開墾荒地了。”

這些成都附近的新移民並沒有形成村落,大片的土地中零星坐落着他們的房舍,每個農舍周圍有一圈田地。這些新田就像是荒地海洋中的孤島,這裡一塊、那裡一塊,鄧名的衛士們看到後都感覺有些奇怪。

“這一點兒也不奇怪啊,一開始倒是有人想建村子,但是後來都自己分散出去了。”使者笑着解釋道,從建昌趕到這裡的人,心裡惦念着的都是鄧名的許諾,人人想着開墾幾十畝土地出來,一些特別有雄心的百姓,甚至琢磨着要爲了畫出上百畝的地盤來。

這剛剛是第一年,年初又耽誤了一些時間,一個男丁肯定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他的願望,只能開墾出有限的一些田地來。但在他們心裡,在已經開墾出來的田地外的那一圈荒地,也是他們的領地,不希望被其他人佔據。

已經安家的人若是看到有人想開墾他們土地周圍的荒地,就會第一時間趕去,竭力說服新來的人換個地方安居,最常見的話就是:“這裡到處都是荒地,你不用非要挨着我家門口吧?”

這話確實沒錯,而且新來的人第一不願意起糾紛,第二也有類似的雄心,所以都遠遠地選一個沒人的地方安家,在開墾着家周圍田地的同時,還憧憬着明年能把更多土地納入名下。

鄧名抵達成都時,劉曜、楊有才和劉晉戈已經帶着人在城門口迎接。來成都的時候,劉晉戈還是孤身一人,現在他身後也有了一小隊隨從,看起來頗有點官威了。

成都城內的景象也和上次完全不同,鄧名沒有看到種地的士兵,城門也都打開了,城門樓上下都有士兵在站崗巡邏。

“多虧了提督送來的這兩萬人啊。”見到鄧名後,劉曜也是連聲稱讚着,他告訴鄧名,由於有了這兩萬人的稅收,成都的守軍已經不需要自己從事全部的生產活動了。

“這麼點人就夠了嗎?”鄧名聞言有些好奇:“我剛纔聽說開墾了大概三、四十萬畝田,就算三十萬畝好了,這不過三萬石糧食的稅收,這夠都府的守軍吃的嗎?”

“當然不夠,不夠。”楊有才連忙解釋道:“所以我們還是有軍屯的,我們也解除了六千多人的軍戶身份,讓他們出去自己開荒,現在守軍還有六千人,收了三萬石的糧食,再加上軍屯產出,夠官兵們吃飽了。”

“收了三萬石的糧食嗎?”鄧名有些擔心移民的生計,又問道:“他們初來乍到,今年又要開荒、又要種植,還耽誤了一些農時,產量怎麼樣?”

“提督啊,我們這裡可是天府之國,雖然耽誤了一些時候,但是每畝產量也有一石多。”楊有才說每個男丁至少開墾了十二畝地,就算刨去一石的賦稅,自己也能剩下十多石:“一個月有一石糧食啊,天天干飯吃飽還有的剩啊。現在大家都說,這糧食多的吃不完,得找個婆娘來幫忙吃啊。”

“哈哈,”李星漢聽得笑起來:“一個月一石的糧食,莫說是養一個婆娘,就是兩個、三個也養得起了吧。”

“是啊,這是第一年,產量比較差,今年開出來的田,明年產量翻一番是肯定沒有問題的,明年還可以再開幾塊地。提督放心,都府周圍的人都不會餓着的。”

“嗯。”鄧名連連點頭,又提醒了一聲:“但即使產量翻番,我們還是要十畝收一石的保護費,不要多了,這樣才能鼓勵大家好好開荒。”

“提督說的是,我們心裡有數。”劉曜和劉晉戈一起答應。

來到成都的衙門前,鄧名等人就被數以百計的百姓圍住了,這些百姓紛紛向鄧名發出歡呼聲:“十畝一石,提督愛民啊。”

一開始鄧名還笑吟吟的,聽了一會兒後,眉頭就微微皺起來了,等進了衙門後對劉曜等人說道:“怎麼喊聲這麼齊整?是你們教的吧?”

劉晉戈最年輕,聞言頓時變成大紅臉。

“提督明見萬里。”依舊是楊有才跳出來解釋:“聽說提督來都府後,這些百姓就涌進都府要見提督,要當面向提督表示感謝,末將想了想,就讓他們喊這句,不至於亂哄哄的嚷些什麼都聽不清。”

“是嗎?”鄧名臉上還有些疑惑:“不是你們強拉來的吧?”

關閉

“怎麼會?”劉曜笑道:“提督這樣的善政,當然都是自願來的。”

鄧名又看向劉晉戈,後者也連連點頭:“確實都是自願來的。”

“嗯。”鄧名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他前世在電視上見慣了形式主義,那羣衆表演比今天衙門前的這幫可要逼真多了,不過鄧名本來也就是打着點到爲止的念頭,並不打算一定要徹底揭露。畢竟現在也不是農忙時間,就算是形式主義,大概也不會影響到百姓的生活。鄧名覺得稍微說一句,讓成都的守將知道自己不是特別好糊弄就可以了,以後大概也就不會搞這種門道了。

成都招待鄧名的飯菜很不錯,還有鮮嫩可口的豬肉,楊有才指着那頭小豬說道:“今年我們開始養豬了,不過大都還沒長大,等明年這些豬長大了,士兵就有足夠的肉吃了。”

……

安排鄧名休息後,劉晉戈請趙天霸、周開荒等數人去他家做客,來到劉提刑官的府邸後,主人就讓他的親兵取出一罈酒來,親自給周開荒他們滿上:“知道提督不喜歡喝酒,所以晚上沒有拿出來,來來來,今夜我們來喝個痛快。”

跟着趙天霸、周開荒一起來的還有任堂和穆潭,這兩人也都好酒,劉晉戈一面勸酒,一面拿出珍藏的果子招待客人。

“都府這裡的日子不錯啊。”周開荒稱讚道,劉晉戈拿來招待他們的酒雖然是剛剛釀造的,但一嘗就是知道是糧食酒,上次來的時候他記得城內種着地、衙門裡養着雞,可是飯菜伙食很差,更沒有酒喝;現在城內、衙門都乾淨很多,但有酒有肉。幾個人聊起分別以來的經歷,一直談到半夜,劉晉戈又殺了一隻雞給大家做夜宵。

“都府這裡,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種什麼都活,纔開墾,第一年就能打糧食,確實是好地方啊,比三峽那裡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以前都府那個樣子,主要還是因爲之前人實在太少了,而且劉帥、楊帥他們和手下都已經絕望,根本無心生產。”劉晉戈感嘆了一聲,遲疑了一下,突然說道:“不瞞幾位兄弟,其實我還有點秘密,不過你們得替我向提督保密啊。”

“什麼事?你娶老婆了嗎?”周開荒大笑着問道。

劉晉戈嘿嘿笑了兩聲,沒有馬上回答。

“儘管說好了,我們替你保密。”幾個客人都喝了不少,紛紛大聲說道。

“今年都府周圍開了三十八萬畝地,但我們收的糧食其實不止三萬八千石。”劉晉戈輕聲說道。

“哦?你收了多少?”周開荒隨口問道。

“大概收了十萬石吧。”劉晉戈心平氣和地答道。

“什麼?”周開荒大叫一聲:“你們收了十萬石?提督不是說十畝纔可能收一石的嗎?”

“提督讓我收的是保護費,這筆是三萬八千石,但是這些人新來,大都是向劉帥、楊帥他們借的種子,還有農具,這些東西總要算利錢的吧?”劉晉戈不慌不忙地答道:“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吧?”

“可,那也收不出六萬多石糧食的利錢吧?”任堂忍不住插嘴問道。

“都府的城防也要整備,劉帥打算讓這些人服徭役,可爲了照顧他們的開墾新田,所以大都減免了,劉帥就和我商量,既然免了這些百姓的徭役,那讓他們多交點糧食總可以吧?”劉晉戈雙手一攤:“若是都府防備不善,萬一韃子打來百姓去哪裡藏身呢?而且外地修建烽火臺,供養哨兵,飼養馬匹,這都要糧食啊。你們看,韃子這不就來了麼?”

“嗯,嗯。”周開荒吭哧了兩聲,低頭不語,他本想說:都府可不止用糧食幹這個,還釀酒了。不過今天周開荒自己也喝了不少,沒發把這聲責備說出口。

“這件事,按說應該和提督說一聲的。”趙天霸也覺得劉晉戈他們有些自作主張,不過吃人嘴短,今天劉晉戈盛情款待,趙天霸口氣也嚴厲不起來。

“其實也就是今年而已,等明年他們自己有種子了,也就不用向都府借種子了。”昨天得知鄧名突然來到後,劉晉戈、劉曜和楊有才都嚇了一跳:鄧名在湖廣和南京的捷報傳來後,都府這裡也痛飲一場,慶賀鄧名的大捷,那時他們都以爲鄧名會直下江南,然後北伐,恐怕沒時間再來成都這裡看一眼。

“我們確實是自作主張了,但也是爲了提督的大業考慮,”劉晉戈嘆息了一聲,又動手給幾個客人的酒杯斟滿酒:“糧食種的再多,如果我軍不能從中受益,那麼對我軍又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我們守不住成都,那這田地難道是給韃子種的麼?”

沒有人能夠反駁劉晉戈的話,成都這裡的周開荒等人都是有目共睹,他不止一次地給沒有來過成都的趙天霸等人講述過這裡的破敗之像。

不管劉晉戈他們是不是違背了鄧名的意思,但是成都開始重建烽火和驛站系統,開始養馬、生產武器,而且城門也都有士兵在巡邏。

“好吧,我們不向提督提這件事。”周開荒他們都答應下來。

“要是提督聽到什麼風聲?”劉晉戈又道:“四位哥哥也想幫小弟遮掩一下,以後絕對不會有這種事了。”

除了吃酒外,劉晉戈還給幾位客人都準備了點禮物,臨走時不由分說一定要他們收下,雖然不多,但每人也都有二兩金子:“幾位兄長,這是弟弟一點心意。”

除了周開荒外,其他三個人都是初次見面,但劉晉戈表示和趙天霸他們都是一見如故,因此這禮非送不可:“幾位哥哥跟着提督南征北戰,花錢的地方肯定不少。”

……

在趙天霸去劉晉戈府上做客時,大批川軍出身的衛士也被劉曜拉去賭錢,劉曜和楊有才親自下場,陪李星漢搓麻將,另外一個陪同的也是有遊擊銜的將官。

今天晚上李星漢感覺手氣特別旺,一向逢賭必輸的李星漢,一晚上就贏了十兩銀子。在湖廣、南京等地,鄧名手邊雖然有幾百萬銀子流過,但他並沒有多給衛士多少零花錢,從一月一兩漲到了二兩而已,窮慣了的衛士們還挺滿意的。

看到一晚上就贏了幾個月的零花錢,李星漢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高興之餘還有些不好意思。中途去方便時,見到了同樣滿臉笑容的武保平等人。他們也說今天晚上運氣特別好,無論玩骰子還是牌九,都是連連獲勝,多的贏了十幾兩銀子,少的也有七、八兩。

說完在湖廣、南京等地的事蹟後,李星漢就隨口問起成都這裡的情況,聽劉曜吐露多收了些糧食後,李星漢一開始也有些吃驚。

“雖然沒有十石,但每個男丁至少剩下了五石糧食。”劉曜一邊打牌,一邊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都府百廢待興,不得不多收一點,只要保得都府平安,百姓們也是情願的。”

“哦。”李星漢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不過看看自己眼前的銀兩,才贏了他們這麼多錢,似乎也不好板起臉孔說話:“開墾新田很辛苦,若是吃不飽就太苦了。”

“兩個月一石糧食,吃乾飯沒問題的。提督仁愛,這點我們怎麼會不記得?再說就是今年一年而已,烽火臺什麼的,也就是修建的時候開銷大些,等我們修好了也就不會花費太多了。”楊有才說道:“現在都府庫房裡還有四萬多石的糧食,提督收拾高明瞻的時候,這批糧食正好派上用場。”

“這個也是啊。”庫房裡有這麼多糧食,對付高明瞻當然會更有把握,想到這裡,李星漢也感覺多收一些確實有其必要性。

“等高賊來的時候,這些糧食當然要拿出來供養將士、用來懸賞招募壯士,不過倒是若是提督奇怪這麼這麼多,還要勞煩李千總幫着遮掩一二,等打退了賊人,我們再去向提督請罪。”楊有才說道。

“嗯,楊帥放心,事情的輕重卑職心裡自然有數。”

第26節 告狀第41節 難民第39節 哨探第14節 初捷第44節 先行第54節 授權第24節 整訓(下)第16節 衝擊(上)第64節 平息(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4節 官銜第16節 攀談(下)第17節 堅壁第4節 推薦(上)第64節 平息(上)第53節 擒賊第59節 助剿第44節 先行第20節 康熙(上)第15節 攻防第51節 求戰(下)第41節 失控(下)第40節 泥潭(上)第26節 生意(上)第38節 奔波第32節 爭奪(下)第37節 等待(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7節 夜戰(下)第16節 攀談(上)第39節 嚮導(上)第40節 入寇(上)第32節 突圍第2節 默契第5節 密信第32節 扶持第14節 彈盡(上)第31節 呆仗(上)第68節 混亂(上)第31節 佯攻(下)第9節 海權第6節 事變(下)第40節 印象(上)第8節 進軍第59節 安撫第36節 修路第57節 強弱第20節 困獸第54節 議和(上)第8節 信用第57節 分贓(下)第38節 牽制(下)第56節 宣戰(上)第13節 困獸第11節 兩全(下)第33節 通牒第3節 說服第46節 證券(下)第7節 北上第17節 隱姓第36節 分攤(上)第20節 相逢第22節 風起(下)第37節 報告(上)第33節 問策(下)第34節 問候(上)第42節 說客第48節 專利(上)第16節 龍騎(上)第44節 遊騎(上)第39節 王佐(下)第51節 保衛(上)第2節 抵x制第14節 彈盡(下)第48節 提案第16節 家學第26節 佈防第37節 立碑第36節 修路第51節 夢想(中)第54節 權變(上)第2節 軟硬(下)第38節 奔波第52節 往事(下)第35節 會面(下)第51節 夢想(中)第9節 送神(上)第14節 算賬第55章 山崩第2節 目標(下)第32節 爭奪(上)第13節 攻守第11節 劫營(上)第35節 會面(上)第42節 反擊第19節 一騎第40節 入寇(上)第36節 方向(下)
第26節 告狀第41節 難民第39節 哨探第14節 初捷第44節 先行第54節 授權第24節 整訓(下)第16節 衝擊(上)第64節 平息(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4節 官銜第16節 攀談(下)第17節 堅壁第4節 推薦(上)第64節 平息(上)第53節 擒賊第59節 助剿第44節 先行第20節 康熙(上)第15節 攻防第51節 求戰(下)第41節 失控(下)第40節 泥潭(上)第26節 生意(上)第38節 奔波第32節 爭奪(下)第37節 等待(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9節 黃雀(上)第57節 夜戰(下)第16節 攀談(上)第39節 嚮導(上)第40節 入寇(上)第32節 突圍第2節 默契第5節 密信第32節 扶持第14節 彈盡(上)第31節 呆仗(上)第68節 混亂(上)第31節 佯攻(下)第9節 海權第6節 事變(下)第40節 印象(上)第8節 進軍第59節 安撫第36節 修路第57節 強弱第20節 困獸第54節 議和(上)第8節 信用第57節 分贓(下)第38節 牽制(下)第56節 宣戰(上)第13節 困獸第11節 兩全(下)第33節 通牒第3節 說服第46節 證券(下)第7節 北上第17節 隱姓第36節 分攤(上)第20節 相逢第22節 風起(下)第37節 報告(上)第33節 問策(下)第34節 問候(上)第42節 說客第48節 專利(上)第16節 龍騎(上)第44節 遊騎(上)第39節 王佐(下)第51節 保衛(上)第2節 抵x制第14節 彈盡(下)第48節 提案第16節 家學第26節 佈防第37節 立碑第36節 修路第51節 夢想(中)第54節 權變(上)第2節 軟硬(下)第38節 奔波第52節 往事(下)第35節 會面(下)第51節 夢想(中)第9節 送神(上)第14節 算賬第55章 山崩第2節 目標(下)第32節 爭奪(上)第13節 攻守第11節 劫營(上)第35節 會面(上)第42節 反擊第19節 一騎第40節 入寇(上)第36節 方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