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事變(下)

揚州府,長江北岸。

劉體純和黨守素分頭駐紮在運河的兩岸,一旦運河有警,他們就能立刻地發動夾擊,把少量的敵軍消滅在其中;若是敵人實力強大,他們也可以據守營寨,因爲分兵兩處中間還有很長的距離,所以敵軍一時也難以奪取這兩座橋頭堡,這樣對岸增援過來的明軍也不會陷入沒有安全登陸地點可用的困境;如果敵人的實力更強,那他們視情況就會在水師的掩護下撤退。

不過這因爲鄧名在運河上有着大量的眼線,甚至還能從淮安拿到第一手的情報資料,所以清軍主力不太可能突然出現在揚州附近,所以劉體純和黨守素的部署只是爲了以防萬一:如果林啓龍突然倒戈相向,山東清軍派一支軍隊高速來襲,而且運河上的眼線也因爲重重原因沒能及時預警的話,明軍也不會因爲大意而一下子失去對揚州地區的威脅和控制。

劉體純的大營設在西面,位於運河入口的上游,這是因爲鄧名覺得劉體純更靠得住,能夠更好地禁受住大批漕船從眼前經過的誘惑。而黨守素則被安排在下游方向,和劉體純一樣距離運河入口足有二十里遠,這樣黨部雖然能遠遠地看見運河入口處的繁忙景象,但還是很模糊的——雖然委員會同意了罰款規則,但大家都覺得在飢餓的人眼前晃悠肉包子是種非常殘忍的行爲,所以一致同意把黨守素放在這個位置。雖然黨守素身在北岸,對過往糧船、銀船看得還沒有鎮江的李來亨、王光興和馬騰雲清楚,走上二十里路去搶漕船的難度也比坐船過江要大,總而言之,委員會把黨守素當成內部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憑什麼這麼看不起人?”想起大家對自己的偏見,黨守素就氣不打一處來:“不就是因爲我心直口快,每次分東西的時候嗓門最大,鄧提督(帶黨守素下江南後,他不知不覺地也不再指名道姓地稱呼鄧名了)不痛快的時候我第一個代表大家發牢騷,還有就是鄧提督的象牙我第一個搬回家嗎?我做過的事,馬騰雲和王光興有時也會做,每次我挑頭後,他們兩個也可能有人支持我,爲啥不把他們兩個放在這裡,非要把我放在這裡呢?”

一心要讓別人刮目相看的黨守素對手下要求很嚴格,平時也不去倉庫數錢糧了,而是把這份時間用來學習,就是坐在帳篷裡聽師爺給念《春秋》,聽說震爍古今的關二爺就不喜歡數銀子而是喜歡看這本書。

傳令兵走到門口的時候,就聽到了裡面一聲響過一聲的鼾聲,其中夾雜着抑揚頓挫的朗誦聲。

見慣不驚的傳令兵沒有叫喊,而是直接走入了營帳,師爺搖頭晃腦地讀着書,雖然看到傳令兵進來也沒有立刻停止,而是保持着原來的語速又唸了幾句,才意猶未盡地輕嘆一聲:“好!”

戀戀不捨地把手中的書放下後,師爺望向傳令兵:“有事嗎?”

“嗯。”傳令兵點點頭,自從黨將軍把閒暇時的消遣從巡視糧草庫改成讀書後,本來精力過人的黨將軍就成了天天睡不醒的瞌睡蟲,紮營北岸後,幾乎每次來報告時,都能聽到將軍的鼾聲和師爺的朗誦聲在合奏。而且這種時候將軍睡得都特別的香甜,不衝着耳朵嚷嚷都喊不醒他。

“剛纔有兩艘漕船漂到了我軍營地附近。”傳令兵小聲彙報起來,太陽下山後,有兩艘可疑的漕船從上游漂了下來,被執行警戒任務的明軍士兵攔住,並搜查了他們的船隻。

兩條船上裝滿了糧食和銀兩,還有一些漕運士兵夾帶的江西土產,沒有隱藏着清軍士兵或是能夠用來引火的東西。

“他們怎麼會跑來這裡?”師爺的第一反應也是其中有詐,兩艘漕船失控也不會順江漂流出二十里來,清軍怎麼會不救援滿載錢糧的船隻呢?再說這兩艘船既然能在黨守素的軍營前恢復控制,那他們就也能在更上游的位置拋錨停船。

不過明軍哨兵搜遍全船,也沒有發現可疑之處,而他們還記得黨守素的交代,那就是一定不許搶奪漕船;既覺得蹊蹺不願意放人,又限於軍令,值勤的水營軍官就派人來請示將令。

“嗯,我和你們去看看把。”師爺知道值勤的官兵既然起了這麼大的疑心,那一定檢查得很仔細,所以他覺得也只有放人——這不是什麼大事,師爺完全可以替將軍做主,其實若不是清軍有偷襲圖謀而只是一起簡單的事故的話,外面的值勤軍官都沒有必要派人來請示——不過在下令前,師爺改變了主意,決定自己也去轉一圈,觀察一下那些清軍的神態。

“什麼銀子?”師爺和傳令兵的對答被一聲斷喝打斷,他們聞聲望向中軍位置,看到黨守素不知什麼已經清醒過來,正擡着頭看過來:“我好想聽到你們在說銀子,還有糧食。我的銀子怎麼了?”

“將軍的銀子沒事。”師爺趕忙讓黨守素安心。

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又交代了一遍後,黨守素沉思了片刻,毅然決然地說:“我親自去看看。”

披上斗篷,黨守素就大步流星地走向帳外,師爺緊跟在他的身後,衛士們也紛紛尾隨而出,舉起火把把黨守素周圍照的通明。

走到江邊時,早就得到消息的值勤將領把清軍士兵都押解了過來,大部分清軍都被隔絕在很遠的地方,只有一個爲首者被警惕的明軍帶到了黨守素身前,跪在地上回答黨守素的問話。

和剛纔說的一樣,清軍稱其中一條船在運河口失控,另外一條試圖救援的船也被它拖下下游,都捲入了江流中。一直到距離明軍營地不遠處才恢復了控制,然後就被黨守素的水營快船截住帶回江邊了。

“我上船去看看。”黨守素大手一揮,就帶着師爺和幾個親兵跳上了漕船,雖然是晚上,但銀條依舊散發出誘人的光華,而那層層的包裹也不能完全擋住新米散發出的稻香。

“剛收的稻穀吧,真是好聞啊。”黨守素深吸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陶醉的神采來,他隨手抓起了幾根銀條在手中把玩片刻,然後輕輕地把除了一根外都放了回去。

拿着這最後一根銀條,黨守素跳回了岸上:“把那個頭子帶過來。”

押送錢糧的清兵頭目又被帶了過來,黨守素上下打量了一番,臉上露出一個譏諷的笑容:“什麼樣的漕船,會不把銀糧分開裝,而是混在一起?”

“我們江西都是這樣裝船的。”清兵點頭哈腰地說道。

“放屁!”黨守素笑罵道:“雖然我沒有劫過漕船,但我也知道有銀船、糧船之分,這分明是用錢糧來晃老子的眼睛。”

說完,黨守素低頭深深地看了那銀條最後一眼,然後就用力一揮,把它擲回了船上:“你們是提督派來的吧?回去告訴提督,不用試探了,再來我就不客氣了。”

說完黨守素就喝令道:“把這些假扮清兵的傢伙給我打回船上去!”

黨守素的士兵齊聲答應,一通亂棒打出,打的那些清兵抱頭鼠竄,都逃回了船上。

看着兩條漕船拔錨起航,在夜色中緩緩向上遊駛回去,黨守素哼了一聲:“想罰老子的銀子,會有那麼容易嗎?我說到做到,絕不會拖大夥兒後腿的。”

和師爺回到營帳後,師爺就又拾起那本《春秋》要繼續給黨守素朗誦。

“等等!”黨守素舉起右手阻止了師爺的舉動,他左手伸入懷中,摸了摸自己正飛速向柔軟、平滑方向發展的小腹,對師爺苦笑道:“再學《春秋》,我人都要廢了啊。”

“那東家想念什麼?”師爺也不勉強,根據他的經驗,黨守素會在一百個字以內進入夢鄉,這麼多天以來將軍就一直在開頭這點地方上徘徊。

“師爺教我畫畫吧。”黨守素確信自己是沒法學關二爺了,不過不是還有張三爺嘛,聽師爺說張三爺好畫畫,尤其善於畫仕女——美女,咱也喜歡吶。

……

“不是說黨守素是個大老粗而且還特別貪財麼?不是說闖賊都是頭腦簡單的蟊賊麼?”在黨守素營地上游數裡外,停止十條漕船,剛剛去過明軍營地的兩條沒有返回運河而是來這裡和同伴匯合。

這些漕丁和押送人員都是毫無戰鬥經驗的兵丁,他們覺得自己那套被江流捲到下游的說法毫無破綻,但不想明軍從巡邏兵丁到統帥,就沒有一個相信的。不過幸好船裡真都是漕運的好東西,所以明軍雖然連船底都派水鬼下去摸了一遍,也沒有發現任何威脅。

“現在怎麼辦?”一個小頭目問道,這些人一路押送着漕船前來,雖然銀山觸手可及,但卻無法可想,只好把這份貪念壓在心底。

看到了駐紮在揚州的明軍大營,這些人的心思就再次活絡起來,明軍距離運河這麼近,顯然是有切斷漕運的企圖吧,而且就算有顧忌和默契,銀子擺到眼前不會不動心吧。

這些官兵也沒有什麼太周密的計劃,就是打算用剛纔編的那套謊話,讓黨守素吃下兩船錢糧,然後他們把十條船統統報了折損便是。

“事到如今——”領頭的人一咬牙,計劃已經暴露了,如果不讓大夥兒都發財,那肯定會有去告密的:“只有一不做、二不休。”

第60節 管轄第14節 應對第39節 哨探第51節 夢想(上)第15節 相識(上)第11節 劫營(下)第13節 勇氣(下)第10節 麻將第60節 烽火第55節 壓力(下)第9節 送神(上)第8節 震怒(上)第43節 輕取第27節 合作(下)第34節 經濟第58節 遺孤第22節 謊言第21節 追兵第51節 保衛(下)第18節 鏈條第23節 援助第34節 問候(上)第13節 債務第13節 提督第38節 包抄第19節 防區第44節 靖難(下)第18節 登陸(下)第3節 壓力(上)第17節 政策(下)第16節 鹽業第20節 康熙(上)第37節 報告(下)第14節 彈盡(上)第29節 搏鬥(上)第22節 搶攻(上)第16節 示威第47節 贖買(上)第17節 衝擊(下)第51節 夢想(下)第52節 往事(下)第10節 決議(上)第57節 分贓(上)第26節 佈防第42節 艱苦(上)第68節 混亂(下)第55節 壓力(上)第8節 進軍第1節 代售第21節 根基第13節 試探(下)第5節 隔閡第27節 圍攻(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0節 萬縣第31節 大敵(上)第56節 推測第11節 劫營(下)第42節 中立(下)第28節 人心第25節 投奔(中)第7節 變臉(上)第35節 表態第16節 鹽業第35節 鞏固(下)第21節 根基第19節 帝國第34節 經濟第51節 求戰(上)第10節 默契第26節 生意(下)第50節 追擊(上)第54節 迂迴第55節 壓力(上)第49節 風氣(下)第26節 反覆第16節 示威第12節 圍困(上)第13節 提督第52節 往事(下)第9節 穴攻第42節 升級(上)第6節 事變(下)第24節 內憂(下)第26節 告狀第50節 追擊(下)第57節 觀感(上)第51節 保衛(上)第24節 怒潮(上)第49節 風氣(上)第50節 動向(下)第48節 融洽(上)第37節 軍火第42節 升級(上)第23節 臨陣第66節 加入(下)第39節 衝突(下)第57節 疲兵第23節 波瀾(上)第23節 代理(上)
第60節 管轄第14節 應對第39節 哨探第51節 夢想(上)第15節 相識(上)第11節 劫營(下)第13節 勇氣(下)第10節 麻將第60節 烽火第55節 壓力(下)第9節 送神(上)第8節 震怒(上)第43節 輕取第27節 合作(下)第34節 經濟第58節 遺孤第22節 謊言第21節 追兵第51節 保衛(下)第18節 鏈條第23節 援助第34節 問候(上)第13節 債務第13節 提督第38節 包抄第19節 防區第44節 靖難(下)第18節 登陸(下)第3節 壓力(上)第17節 政策(下)第16節 鹽業第20節 康熙(上)第37節 報告(下)第14節 彈盡(上)第29節 搏鬥(上)第22節 搶攻(上)第16節 示威第47節 贖買(上)第17節 衝擊(下)第51節 夢想(下)第52節 往事(下)第10節 決議(上)第57節 分贓(上)第26節 佈防第42節 艱苦(上)第68節 混亂(下)第55節 壓力(上)第8節 進軍第1節 代售第21節 根基第13節 試探(下)第5節 隔閡第27節 圍攻(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0節 萬縣第31節 大敵(上)第56節 推測第11節 劫營(下)第42節 中立(下)第28節 人心第25節 投奔(中)第7節 變臉(上)第35節 表態第16節 鹽業第35節 鞏固(下)第21節 根基第19節 帝國第34節 經濟第51節 求戰(上)第10節 默契第26節 生意(下)第50節 追擊(上)第54節 迂迴第55節 壓力(上)第49節 風氣(下)第26節 反覆第16節 示威第12節 圍困(上)第13節 提督第52節 往事(下)第9節 穴攻第42節 升級(上)第6節 事變(下)第24節 內憂(下)第26節 告狀第50節 追擊(下)第57節 觀感(上)第51節 保衛(上)第24節 怒潮(上)第49節 風氣(上)第50節 動向(下)第48節 融洽(上)第37節 軍火第42節 升級(上)第23節 臨陣第66節 加入(下)第39節 衝突(下)第57節 疲兵第23節 波瀾(上)第23節 代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