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說服

衛士去請郎廷佐的時候,鄧名對李來亨和其他人說道:“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管效忠和蔣國柱爲什麼要我們殺郎廷佐,我估計郎廷佐心裡多半有數。”

“就怕他不說。”李來亨臉一沉:“郎賊來我們營中好吃好喝這麼多天了,今天他要是不識擡舉,就讓他吃點苦。”

鄧名知道李來亨想刑訊逼供,急忙阻止道:“不可。”

“如果我們已經猜到了事情的大概,只需要他確認的話,用刑倒不是不可以。”邊上的李星漢開始闡述自己的看法。從去成都的路上開始,鄧名就經常組織心理學研討會,他手下的衛士都因此受益匪淺:“但現在我們一無所知,用刑只會讓他順着我們的意思說,得到的口供未必是真的。”

“對。”鄧名笑道:“我們得讓他心甘情願地告訴我們。”

一會兒郎廷佐就被衛兵帶來了。被俘以後,他自認必死。第一次見到鄧名的時候,對鄧名的問題郎廷佐也能老實回答,不但承認甘輝和餘新都活着,還供出了南京的大概兵力。但見鄧名對他很客氣,沒有虐待他,還提供給他飲食,兩江總督漸漸地膽子壯起來了,開始對明軍愛答不理了。

以前郎廷佐抓到俘虜的時候,毒打、酷刑一樣不少,有些人撐不住就會請降。現在郎廷佐有吃有喝,沒受到任何皮肉之苦,這讓郎廷佐覺得被俘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日子過得如此舒服,就生出要當烈士的念頭來了。

今天被帶進來以後,郎廷佐大模大樣地往椅子上一坐,昂着頭兩眼一閉,擺出一副士可殺不可辱的模樣,不等鄧名提問就慷慨陳詞:“本官乃是朝廷命官,蒙皇上隆恩擡旗,早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要本官降賊那是萬萬不能!”

出乎郎廷佐意料的是,營中的明軍並沒有人出聲喝罵。

鄧名笑着答道:“知道郎先生是旗人,我當然不會勸降,就算郎先生想投降,我還不敢收呢。”

雙目緊閉的郎廷佐哼了一聲,感到微微有些失落,同時也有些奇怪,在心裡琢磨着:“若是鄧名不想勸降我,他爲何不打不罵,還給我吃的呢?不對,這是他欲擒故縱之計,他就是要勸降我,我一定要挺住,絕對不能降賊。”郎廷佐的算盤就是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反正最後被殺也就是一刀的事,不會受多少苦。

“今天我派人去南京城了,蔣國柱和管效忠已經回來了,我想和他們交換俘虜……”

之前鄧名曾經想過讓郎廷佐下令放人,那時兩江總督還願意配合,但他作爲俘虜,手令已經沒有用了,就是寫了手令,江寧知府和城內的守軍也不會照辦。聽到鄧名提到這兩個人名後,郎廷佐依舊紋絲不動,眼睛也還是不肯睜開。

“蔣國柱已經同意了。”鄧名拉着長音慢慢說道,同時繼續觀察郎廷佐的表情。

“哼。”郎廷佐又發出一聲冷笑,好像這一切早在他意料之中。

“不過蔣國柱和管效忠有個條件,就是要我用郎先生的首級去換。”

鄧名剛說完,就看到郎廷佐猛地睜開了眼睛,目光向自己猛地掃過來。

“本來我的條件是:他們交還甘輝、餘新等幾位將軍,我就把郎先生完好無損地送回去。但他們回信說活的人不要,只要死的。”鄧名注意到郎廷佐的鬍鬚已經開始抖動起來,顯然已經是怒不可遏:“事有反常則近妖,我想不通這裡面的緣故,所以也不敢答應他們,就請郎先生過來問問,你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管效忠和蔣國柱的話可信嗎?依郎先生之見,若是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他們會不會釋放延平藩的人?”

郎廷佐已經氣得全身發抖,而且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鄧名的問題。營中衆人都靜靜地看着他,等了好半天后,郎廷佐突然不哆嗦了,爆發出一陣狂笑:“鄧名小兒,休想離間我們。”

“我離間你們幹什麼?”鄧名故作驚訝地問道:“我這幾天款待郎先生,就是想用先生交換延平藩的人。如果蔣國柱和管效忠要換活的,那先生自然能平安回去,到時候與他們一見,我用離間計也沒有用;如果他們一定要換死的,先生肯定無法活着離開,那我何必與先生多費脣舌?”

郎廷佐無言以對,他垂首想了一會兒,發現鄧名的邏輯確實無懈可擊,忍不住反問道:“那今天鄧先生叫老夫來是要幹什麼?讓老夫死個明白麼?”

“不是,我總覺得其中有詐。郎先生和他們同僚一場,到底有什麼解不開的怨恨?”鄧名問道:“郎先生心裡肯定有數吧。”

郎廷佐慘笑了兩聲:“鄧名你要殺就殺,何必玩這種貓抓老鼠的把戲。”

眼看真的死到臨頭,郎廷佐滿心淒涼,對落井下石的管效忠和蔣國柱也是恨之入骨,只可惜再也沒有機會報復了。

“我只是不放心罷了,你們是不是真的有深仇大恨?”鄧名再次問道:“到底他們爲什麼要殺你?我真能用你的人頭換回延平藩的人嗎?”

“不錯,這兩個傢伙確實有非殺老夫不可的理由。若不是老夫失手被擒,他們就絕沒有好果子吃。但提督殺了老夫也沒用,他們二人肯定不會把延平藩的人放出來的。”郎廷佐和蔣國柱、管效忠相識多年,這麼一會兒他已經把二人的想法猜出了大概,知道對方是想坑死自己,讓朝廷不得不倚重他們,設法戴罪立功。

“是嗎?”鄧名拖長音調問道:“他們不僅要郎先生的人頭,還要我辦另外一件事,他們要把樑化鳳的行蹤通知我,讓我去伏擊樑化鳳……”

“好賊子!”郎廷佐鬚髮皆張,從椅子上跳起身來,只感到胸中被一團鬱氣塞得滿滿的,差點噴出血來。過了半天郎廷佐才理順了這口氣,捶胸大叫道:“確實沒錯啊,只殺了老夫,他們二人還是沒法保證脫罪啊。”

“脫罪?脫什麼罪?”鄧名心中一喜,這郎廷佐果然知道原因。

郎廷佐瞪了鄧名一眼,臉上露出警惕之色:“鄧先生爲何想知道緣由?”

“因爲只有知道了緣由,我才能確定他們說的是真心話。”

“緣由倒是有,但老夫敢說,鄧先生殺了老夫,無異於親手殺了延平藩的人!”郎廷佐歲數不小,官場經驗更是豐富,腦子一點兒也不慢,馬上給鄧名分析起來:若是鄧名殺了郎廷佐和樑化鳳,蔣國柱和管效忠一定會把鄧名要的人都殺光,以示和鄧名全無關係,沒有進行過任何交易:“最毒的是,就算老夫上書,他們也能說這是鄧先生用刑逼出來的。他們爲了自保絕不會放人的,否則落在有心人眼裡,就是證據了。”

“哦。”鄧名仔細一想,發現郎廷佐分析得很有道理。

“放老夫回去吧。”郎廷佐注意到鄧名的遲疑,馬上提出一個建議:“等老夫回到南京,把這兩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抓起來,立刻就把延平藩的人都放了。”

“我爲什麼要相信你?”

“因爲他們肯定不會放人。”郎廷佐自信地說道:“鄧先生要想救延平藩的人,就必須要相信老夫一次。”

“也可能是你們在唱雙簧,想行險把你救回去,其實你們之間什麼仇恨都沒有。”鄧名終於逮到了機會:“這樣,你把你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仔細告訴我,還有樑化鳳和他們的恩怨,一點兒都不能隱瞞。”頓了一頓,鄧名又道:“郎先生信誓旦旦地說回去會放人,那麼就先告訴我實情,展示一些誠意吧。”

見郎廷佐還在猶豫,鄧名威脅道:“我也會去問他們,問他們到底爲何一定要郎先生的命。如果我發現他們說得比郎先生詳細,那我就會認爲蔣巡撫他們更有誠意,和他們合作比和郎先生合作的把握更大。”

鄧名並沒有讓郎廷佐立刻敘述理由,而是當着他的面派一個使者去南京詢問蔣國柱和管效忠。

派走使者後,鄧名又對郎廷佐說道:“郎先生先回去好好想想,注意不要漏下了什麼,免得他們說得比郎先生仔細,導致我認爲先生沒有誠意。”

……

見到明軍第三次派使者來時,蔣國柱還以爲能見到郎廷佐的人頭。不想使者卻告訴他,朗廷佐向鄧名保證,只要放他回南京城,他就會釋放甘輝等人作爲答謝。

“鄧提督怎麼信得過郎廷佐?”蔣國柱失態地大叫起來:“等他回城後,一定會食言的。”

“所以我家提督讓我來問一聲,到底爲何蔣巡撫一定要郎總督的人頭,你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使者還告訴蔣國柱,鄧名也向郎廷佐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我家提督從未與你們打過交道,不知道你們雙方誰更值得信任,所以問你們同樣的問題,看看誰更對我家提督推心置腹。如果蔣巡撫坦承相見,我家提督就與蔣巡撫合作,若是蔣巡撫在這種小事上都欺瞞,那我家提督就很難相信你們會遵守諾言釋放延平藩的人。”

蔣國柱表示要與管效忠商量一下,使者就耐心地出去等候。

“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管效忠着急地說道:“告訴鄧名實情對我們不好,他就知道郎廷佐的分量了,說不定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可我們不說,郎廷佐也會說的。”蔣國柱說道:“那樣鄧名就會信不過我們。”

“郎廷佐也不會說的,他要是告訴鄧名我們之間的恩怨,他就更難脫身了。鄧名如果真是打算與我們合作,也一定會殺了他。”管效忠覺得郎廷佐爲了自身利益,也不會招供。

“但他不敢不說,因爲他怕我們這邊說了真話,那樣他不招供也沒用,還害了自己。他不是還想說服鄧名放他回來麼?”蔣國柱嘆了一口氣:“除非我們能告訴郎廷佐,我們一定不說,讓他也別說。問題是你有辦法通知他麼?就算通知了,他信得過我們的話麼?”

管效忠楞了半天,突然大罵起來:“這個鄧名才二十歲出頭,怎麼就這麼壞呢?”

“告訴他吧,就算他多提要求也不怕,反正只要他肯殺了郎廷佐就行。無論我們答應他什麼,最後都不認賬就是了。”

蔣國柱與管效忠取得了共識,把使者叫進來,詳細地告訴了他們關於朝廷秘旨的事。

……

“心理學上管這個叫囚徒困境,要點是在雙方之間製造矛盾,將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徹底破壞。明明都不說纔是最好的,但最後都會說,會互相出賣。”鄧名看完兩邊相同的陳述後,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給李來亨和衛士們介紹道:“以後你們若是遇上了這種機會,一定不要放過。”

“聽着和審案有點像。”李來亨覺得鄧名的方法好像是一種斷案手段,不過鄧名又沒有當過官,身邊也沒有刑名師爺,他是從什麼地方學來的?

“本來就是審案的方式。”鄧名微笑道。後世爲什麼叫信息爆炸時代,就是因爲一個現代人能從媒體上得到的衆多知識,是古人無法想象的,這個時代很多人畢生的所見所聞,還不如生活在網絡時代的人一個月能得到的信息量。

郎廷佐又被帶來,這次他沒有閉眼昂首,而是滿懷希望地看着鄧名。

“蔣國柱和郎先生說的一樣詳細,都對我推心置腹,所以我還是不知道誰更可信一些。”鄧名錶示他暫時還不能放郎廷佐回去:“所以我請朗先生來,是想問一下,郎先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保證延平藩的人一定能夠得到釋放,讓我不必擔心先生食言。”

郎廷佐搖搖頭:“老夫沒有任何辦法。”

“郎先生過謙了,先生在南京這麼多年,一定有不少門生故吏吧,總有信得過的人吧,能不能讓他們先放些人出來,向我展示一下先生的誠意?”

“不可能,就算還有一些人念着老夫,現在也肯定被蔣國柱他們盯起來了。要想放人出城,不但要獄卒放人,而且還要城門放行,”郎廷佐拼命搖頭:“現在城內都是管效忠的人馬,老夫的手下根本辦不到。”

“如果我放樑化鳳將軍回城呢?”鄧名追問道,他掏出一張紙給郎廷佐看:“這是樑將軍的行蹤,蔣國柱剛剛告訴我的,他正急着從蘇州趕回南京,身邊只有兩千人。如果我不伏擊樑將軍,他進城後會怎麼樣?他會聽郎先生的話麼?他控制幾個城門,放延平藩的人出城沒問題吧?”

郎廷佐先是目瞪口呆,然後才明白鄧名的意思,看來鄧名是要先見到鄭成功的人後,才肯釋放自己。雖然郎廷佐有辦法說服樑化鳳和自己組成反對蔣國柱、管效忠的同盟,但他擔心的是鄧名,因爲郎廷佐暗暗打定了主意,打算脫險後就食言:“老夫怎麼知道鄧先生不會食言?”

“因爲我會給蔣國柱同樣的條件。”鄧名微笑着答道:“不過郎先生放心,只要先生肯合作,修書一封給樑將軍陳述利害,讓他幫忙的話,我會在樑將軍進城後,再給蔣國柱提出同樣的條件。”

郎廷佐再次從椅子上跳起來:“鄧提督竟然還想與蔣國柱合作?你不是要與老夫合作嗎!”

“誰放了延平藩的人,我就和誰合作。”鄧名理直氣壯地說道:“如果最後是蔣國柱把人放出來了,我就會說是郎先生向我吐露的秘旨事情——這其實也沒冤枉先生,對吧?還建議我用這個要挾蔣國柱和管效忠投降,但他們不肯。只要我把秘旨的內容報出來,北京就一定會相信我的話,因爲蔣國柱和管效忠明顯不會自己主動告訴我——這當然不是事實,但從常理來看會是這樣。郎先生覺得,你的皇上會對你這種行爲有什麼獎賞?”看到郎廷佐臉色煞白,鄧名生怕他氣得背過氣去,又連忙安慰道:“但若是郎先生和樑將軍把我的人放出來,我就會說是管效忠和樑化鳳告訴我的秘旨內容,他們打算投降,用這個來取信於我——郎總督請看,這個說法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到時候我還是會把秘旨內容公開,你的皇上從常理上判斷,你沒有理由會泄露,那肯定是他們說的,證實他們的投降行動已經迫在眉睫,郎總督就可以以情況緊急爲理由殺了他們滅口。”

郎廷佐花了好長時間,才把鄧名說的話都理順,發現對方的策略確實沒有問題。不過郎廷佐仍喃喃地問道:“提督是不是打算和蔣國柱說一樣的話?”

“是的。”鄧名點點頭,現在他的地位處於絕對優勢,不僅郎廷佐要自救就必須與自己合作,蔣國柱和管效忠也一樣。鄧名回想他們剛開始的條件時,只感到又好氣又好笑:手裡這樣一把爛牌,居然也敢搶地主!

“你想讓我們鷸蚌相爭,你好漁翁得利!”憤怒讓郎廷佐開始失去理智了,他跳起來大叫道:“你打算看着管效忠和樑化鳳火併,好輕易奪取江寧嗎?休想!老夫寧死也不讓你得逞。”

“郎先生冷靜,冷靜。”鄧名覺得郎廷佐太激動了,就耐心地解釋道:“我沒有打下南京的能力,不然也就不和郎先生和蔣國柱討價還價了,直接進城救人不就好了?至於火併、內訌,我相信只要我還在南京城下,管效忠和樑化鳳就不會打起來。而且先生也可以提醒樑將軍嘛,我完全不介意先生在信中明言這點,讓他相忍爲國,不要爲私怨而置國家大事於不顧;我也會提醒蔣巡撫這件事的。其實我不希望你們打起來,無論是管效忠吞併了樑化鳳的部隊,還是反過來,我都得擔心你們食言了,現在這樣就很好。”

雖然比剛纔冷靜了一些,郎廷佐依舊憤恨難平。在他眼裡,這個鄧名的可惡程度也不在蔣國柱之下了:“釋放海逆就是置國家大事於不顧!老夫早前被豬油蒙了心,貪生怕死被你欺哄了,現在本官想明白了,本官絕不會給樑將軍寫信,不會幫助海逆出城。本官誓死效忠聖上!”

見到郎廷佐這個模樣,李來亨和鄧名的衛士們都有些擔憂,怕這老傢伙倔脾氣上來,再不肯與鄧名合作,那樣就會導致競爭機制失效,讓蔣國柱重新獲得壟斷地位。

鄧名也有些擔憂,感覺剛纔可能有點不太講求技巧,讓郎廷佐產生了過大的羞辱感。

“怎麼挽回呢?”鄧名在心裡琢磨對策,猛然間,他想起自己前世擠公共汽車時見到的一個場面:

那天車廂非常擁擠,再也沒有一點多餘的空間,售票員一把將門口的一個男子扯了下去。這是一個帶小孩的父親,鄧名看到那個人臉上焦急的神情和他懷中哇哇大哭的孩子時,第一個感覺是同情,但售票員一句話就扭轉了鄧名的看法,她衝着那個男人喊道:“你還算是個父親嗎?讓這麼小的孩子擠車?”一句話不僅讓鄧名馬上站到了售票員一邊,而且那個男人的表情也立刻從焦急、憤怒變成了羞愧。

“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動機要高尚。”鄧名找到了思路:“嗯,沒錯,行兇搶x劫很難聽,但如果在劫富後面加上一個濟貧,那就是替天行道了。”

“郎先生,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鄧名平靜地開導起郎廷佐來:“如果先生放棄了,那麼我只能和蔣國柱合作,可能會被他騙,也沒能救出延平藩的人。但先生有沒有想過,蔣國柱他們要幹什麼?他們要謀害忠臣樑將軍,要欺瞞皇上。先生一死了之,但那樣誰還能揭穿蔣國柱、樑化鳳他們的真面目呢?誰還能爲朝廷除此大害呢?”

鄧名突然加重了語氣,聲色俱厲地責備道:“郎先生難道真的不知道幾個海逆和管、蔣二賊相比,到底誰對朝廷的危害大麼?先生和我賭氣,就縱容這二賊欺騙世人,與敵人勾結,先生到底有沒有把國家放在心上?心裡還有沒有皇上?”

現在目瞪口呆的不僅是郎廷佐,李來亨和其他衛士也都愣愣地看着義正辭嚴的鄧名。

“好了,先生回去再想一想,我言盡於此。”鄧名放緩了口氣,他也感覺這場戲演得有點過份了。既然已經把這個理由塞給郎廷佐,就讓它自己去發酵吧。

“提督爲何如此看重老夫?”郎廷佐已經有些糊塗了,沒有離去而是緩緩地問了一聲。

只好繼續演戲了,鄧名答道:“若是先生死了,我爲了合作也必須要把泄露秘旨的罪名扣在先生的頭上,那麼先生的家人恐怕也會有難,而管效忠、蔣國柱卻可以逍遙法外。爲了救出延平藩的人,我不得不如此。但從內心上講,我對他們那種小人是非常鄙視的,而敬重像先生這樣的忠臣,所以我更希望是先生把延平藩的人放出來。”

第47節 獎勵第36節 宿命(下)第27節 飲血第4節 平衡第60節 烽火第26節 觀感第7節 北上第33節 問策(下)第43節 續戰(上)第27節 合作(上)第45節 突破(下)第22節 退讓(上)第3節 援軍第44節 條約(下)第49節 副手(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3節 試探第37節 干涉(下)第46節 掃蕩第12節 混亂第12節 強渡(上)第57節 夜戰(上)第28節 算計(下)第34節 糊塗(上)第18節 恐怖(下)第41節 難民第68節 混亂(下)第44節 遊騎(上)第21節 闖關第5節 隔閡第39節 大捷第38節 包抄第4節 國民(上)第53節 慘痛(下)第56節 宣戰(上)第39節 嚮導(下)第59節 助剿第29節 搏鬥(上)第54節 權變(下)第34節 詐降第36節 方向(下)第45節 鍊金(上)第26節 判斷(下)第33節 問策(上)第31節 裁軍(下)第50節 追擊(上)第20節 康熙(下)第60節 爭奪(上)第23節 代理(上)第3節 信號(上)第47節 證據(下)第29節 機密第6節 事變(上)第49節 副手(下)第54節 權變(上)第39節 良機第65節 援助(上)第18節 恐怖(上)第39節 王佐(下)第5節 潤滑第27節 合作(下)第37節 干涉(上)第32節 突圍第57節 觀感(上)第54節 權變(上)第22節 突破(下)第38節 買賣(下)第10節 爆破第19節 跋扈(下)第23節 臨陣第45節 南下第55節 俘虜(下)第32節 吐哺第50節 動向(下)第43節 續戰(下)第23節 代理(上)第32節 奉節第27節 反攻第29節 解圍(上)第3節 上風第30節 威壓(上)第53節 慘痛(上)第4節 平衡第48節 專利(上)第25節 投奔(上)第20節 相逢第42節 艱苦(下)第37節 干涉(上)第28節 算計(下)第14節 強攻(下)第42節 升級(上)第49節 昆明第10節 爆破第36節 修路第60節 戰俘第67節 守法(上)第50節 追擊(上)第19節 感慨(下)第42節 中立(下)第66節 加入(下)
第47節 獎勵第36節 宿命(下)第27節 飲血第4節 平衡第60節 烽火第26節 觀感第7節 北上第33節 問策(下)第43節 續戰(上)第27節 合作(上)第45節 突破(下)第22節 退讓(上)第3節 援軍第44節 條約(下)第49節 副手(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3節 試探第37節 干涉(下)第46節 掃蕩第12節 混亂第12節 強渡(上)第57節 夜戰(上)第28節 算計(下)第34節 糊塗(上)第18節 恐怖(下)第41節 難民第68節 混亂(下)第44節 遊騎(上)第21節 闖關第5節 隔閡第39節 大捷第38節 包抄第4節 國民(上)第53節 慘痛(下)第56節 宣戰(上)第39節 嚮導(下)第59節 助剿第29節 搏鬥(上)第54節 權變(下)第34節 詐降第36節 方向(下)第45節 鍊金(上)第26節 判斷(下)第33節 問策(上)第31節 裁軍(下)第50節 追擊(上)第20節 康熙(下)第60節 爭奪(上)第23節 代理(上)第3節 信號(上)第47節 證據(下)第29節 機密第6節 事變(上)第49節 副手(下)第54節 權變(上)第39節 良機第65節 援助(上)第18節 恐怖(上)第39節 王佐(下)第5節 潤滑第27節 合作(下)第37節 干涉(上)第32節 突圍第57節 觀感(上)第54節 權變(上)第22節 突破(下)第38節 買賣(下)第10節 爆破第19節 跋扈(下)第23節 臨陣第45節 南下第55節 俘虜(下)第32節 吐哺第50節 動向(下)第43節 續戰(下)第23節 代理(上)第32節 奉節第27節 反攻第29節 解圍(上)第3節 上風第30節 威壓(上)第53節 慘痛(上)第4節 平衡第48節 專利(上)第25節 投奔(上)第20節 相逢第42節 艱苦(下)第37節 干涉(上)第28節 算計(下)第14節 強攻(下)第42節 升級(上)第49節 昆明第10節 爆破第36節 修路第60節 戰俘第67節 守法(上)第50節 追擊(上)第19節 感慨(下)第42節 中立(下)第66節 加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