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關中混戰

蔡氏父女離開長安的同時,也就意味着長安已經陷入了徹底的混亂,李傕、郭汜各自擁兵十數萬,一個劫持了皇帝,一個劫持了朝廷官員,雙方仍然是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面。兩軍部下多半都是舊西涼軍,將士們彼此之間不但熟悉,而且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表面上越是旗鼓相當,就越有可能重新走向和解。

賈詡漸漸地成爲雙方鬥爭的核心人物,他率先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而皇帝的意願在洛陽。劉虞作爲皇室宗正,已經不止一次修書告訴皇帝,洛陽的局勢驅於平穩,而洛陽的城邦模式使整個關中地區成爲了鐵板一塊,任誰都不敢輕易騷擾,這使皇帝對鄭綸刮目相看。賈詡巧妙地利用一個非常適當的機會,向皇帝透露出他與鄭綸保持着良好的關係,立即得到了皇帝非常優厚的待遇;同時,由於李傕過分迷信,漸漸地疏遠了賈詡,這使賈詡不得不重新爲自己的處境考慮。因此,選擇最佳時機,把皇帝從李傕的手中救出,護送到洛陽,成爲當務之急,皇帝的詔書則率先抵達洛陽。

沒什麼好猶豫的,郭嘉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太史慈駐紮在弘農的五千騎兵理所當然地成爲了接駕的第一梯隊,立即開拔,打通函谷關和潼關。兩處關隘都是長安舊軍,太史慈奉皇命西進,不費吹灰之力便到了華陰駐紮,靜觀其變。

與此同時,關東的曹軍卻出現了頻繁地調動:夏侯淵扼守虎牢,與滎陽的徐榮組成了一道異常堅固的聯合防線;曹操親自到了南陽,只留下曹仁、李典分守東郡、濮陽。曹操在趕走袁術之後,及時地把戰略目光鎖定地處荊州門戶的南陽,並且以南陽爲核心,穩固荊州北部以及豫州的勢力,通過打擊收編黃巾軍殘部的老辦法,迅速擴充了軍隊和物資,儼然已經成爲中原霸主。

南陽又稱宛城,位於伏牛山之南,漢水以北;三面環山,南面開口,呈馬蹄狀的一個盆地,是當時最重要的都會型城市之一,人口衆多,士民富庶。曹操利用南陽優越的地理優勢和城市基礎,迅速建立起一個堪與洛陽匹敵的核心都市,並且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其意不言而喻,他當然也想迎接皇帝。然而之前錯過了攻佔洛陽的機會之後,曹操不得不從南陽迂迴,從弘農以南的廬氏借道武關,靠近長安。

曹操是破虜軍的死敵,曹軍的動向時刻都在洛陽的監視下。此時的洛陽,幾乎不用做任何動員,一旦曹操產生攻打弘農的意圖,等待他的將是二十萬弘農軍民的全力抵抗。然而這樣的短兵相接,顯然不是鄭綸所願意見到的,華雄的三萬精銳迅速進駐弘農,並且通知武關的張濟,聯手對抗曹操的進犯。

此時的張濟卻擔當起了一個調停者的角色。按照賈詡的計劃,必須使李、郭暫時停止爭端,被劫持的皇帝和朝廷公卿大臣們才能得到一個安全妥善的喘息機會,利用這個機會再進行合理有效地逃亡。果然,張濟的出現使李、郭的平衡出現了第三方制約,尤其是張繡手中的三千飛熊軍給予雙方的威懾力極爲強大,李傕先受了皇帝封賞,做了個順水人情給張濟;郭汜見勢,當下也放了朝臣,朝臣中以太尉楊彪與大司農朱雋爲首,曾經不停地在李、郭兩軍之間斡旋,現在出現轉機,當然不會錯過。

楊彪、朱雋立即召集禁軍舊部,護送皇帝一路向東,飛速到達渭南,與華陰相距不過數十里。太史慈收到消息,立即率五千精騎迎接,不料李傕、郭汜兩軍一會合,便知情況有變,竟合力一起追趕;張濟隱隱察覺自己受了利用,左右爲難,索性便讓張繡引軍退回武關。

小皇帝劉協爲了能使自己順利逃離長安,不惜敕命原白波帥李樂、韓暹、胡才,前往長安勤王救駕。這三人原本出身草莽,搖身一變成了將軍,自然歡喜;然而他們的根據地河東早就被鄭綸佔據,彼此勢同水火,當他們得知皇帝要去洛陽,立刻變卦。

李樂與太史慈幾乎同時接到了皇帝,雙方立即大打出手,太史慈親自來戰李樂,李樂軍中猛地衝出一將,手持金醮斧,“同來接駕,何故如此?”

太史慈冷笑,“官豈與賊共事?!”

來將大怒,揮斧直取太史慈,太史慈挺槍便刺,二將交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觀戰的皇帝車駕中,朱雋見兩人均好武藝,不由勸道,“天子駕前,只有勤王,不分官賊。汝二人當併力抗敵纔是。”

太史慈暗暗詫異,虛晃一槍,“閣下好手段!不知是何人部下?”

“某乃楊奉部將徐晃是也!”徐晃將大斧一揮,威風凜凜。

太史慈笑道,“原來你就是徐公明,難怪伯純時常說起,果然真將軍!”鄭綸在太史慈出兵前特意提起過徐晃,此時這一交手,太史慈也是敬佩不已。

徐晃頓時也想了起來,“原來是鄭將軍部下,徐某冒失,多有得罪。”

二將這一相敘,李樂不喜,衝着楊奉冷笑,“楊將軍,我們可是衝着你的面子來救駕的,你可知道我們與鄭綸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楊奉原是李傕部下,李傕迷信神巫,輕慢屬下。楊奉一怒之下,引本部人馬脫離李傕,然而畢竟勢力微薄,只得逃到馮翊郡;正巧白波帥衆被趕出河東以後也暫據馮翊,雙方立即結成了聯盟。皇帝詔書一到,楊奉極力勸說李樂等人,一起趕來救援,只是沒有想到鄭綸已經派了太史慈在華陰等候。楊奉道,“我們是奉了詔書來的,那我們就是朝廷的隊伍,有聖旨在,就算鄭綸也奈何不了我們。再說,太史慈畢竟兵少,只要我們能接近皇帝,他們也得看我們的眼色,你說呢?”

李樂勉強哼了一聲,“但願如此。”

太史慈把皇帝的鸞駕接到自己軍中,劉協喜出望外,立即敕封。不料太史慈只是淡然一笑,“鄭將軍不求功名利祿,陛下到了洛陽便知。”

劉協聽了,更是高興。

可是李樂等人一入見,立即紛紛索求官職。雙方這一對比,高下立判。可是此時還未脫離李傕、郭汜的威脅,劉協對李樂的要求悉數答應,然而此時逃亡,並沒有足夠的金印紫綬來冊封,李樂竟將劉協隨身攜帶的玉佩、明珠索取當作信物,這還不算,李樂竭力要求劉協前往馮翊。

劉協斷然拒絕,雙方立刻陷入了僵持。

楊奉的軍隊只有千餘人,而且很快地就被排斥到白波軍軍營之外,而白波軍足有三萬之衆,楊奉的身份頓時變得無比尷尬,忙問徐晃,“李賊再三威逼天子,其心難測。我欲聯鄭而抗李,公明以爲如何?”

徐晃道,“某與鄭綸曾在洛陽相識,其人素有信義,可與之謀。”

楊奉大喜,立刻下了決心,“公明可與太史將軍約定,今晚趁衆賊不備,連夜退往潼關。”

徐晃點頭,馬上來找太史慈,把楊奉的意思一說,太史慈哈哈大笑,“好教公明知曉,某正欲尋將軍一起走。”

當夜,楊奉保護劉協以及朝臣們退往潼關,徐晃、太史慈親率騎兵斷後;李樂得了消息,匆匆趕來,並讓手下軍士詐稱是李傕、郭汜的人馬。華山腳下、渭水之南,徐晃太史慈二將一齊殺出,李樂措手不及,早被徐晃一斧砍死,韓暹、胡才見勢不妙,於陣前降了太史慈。

щщщ ✿ttKan ✿C〇

太史慈剛要收兵,猛地從西面殺來無數軍馬,正是李傕、郭汜的旗號。

徐晃道,“子義快去保護天子,這裡就交給我了。”

太史慈知道徐晃想借助白波降軍的勢力來抵抗西涼兵,“公明小心,白波衆賊多變,只稍阻追兵便可退回,我們潼關會合。”

徐晃應諾,提斧縱馬攔住追兵,“徐公明在此,反賊快快受死!”

第22章 穎川疑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4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0章 女兒嬌第55章 賢士論鄭第41章 死地求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53章 銜枚夜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33章 女兒心思第79章 癡情蔡琰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51章 東平太守第60章 女兒嬌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92章 傲骨涉險第45章 故人相見第63章 五日之約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85章 倒行逆施第2章 如夢如戲第33章 女兒心思第77章 宜陽血戰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93章 各懷心思第51章 東平太守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1章 司徒王允第68章 英雄胸襟第20章 李代桃僵第95章 咫尺天涯第14章 蔡氏父女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19章 愛之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58章 山陽戰略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5章 重立破虜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1章 司徒王允第43章 黃河水賊第44章 販夫走卒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1章 竹簡誄文第20章 李代桃僵第98章 難竟之功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06章 靈鳥之助第121章 現實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51章 東平太守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7章 折命皇宮第58章 山陽戰略第94章 胡笳聲斷第44章 販夫走卒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章 洛陽故舊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49章 風雨欲來第55章 賢士論鄭第73章 兗州決斷第97章 落尾神箭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29章 與商相謀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33章 女兒心思第2章 如夢如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7章 摯肘伏虎第58章 山陽戰略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19章 愛之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85章 倒行逆施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5章 倒行逆施
第22章 穎川疑雲第32章 百變伊人第4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0章 女兒嬌第55章 賢士論鄭第41章 死地求生第72章 如約婚期第53章 銜枚夜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33章 女兒心思第79章 癡情蔡琰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02章 一波未平第51章 東平太守第60章 女兒嬌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92章 傲骨涉險第45章 故人相見第63章 五日之約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85章 倒行逆施第2章 如夢如戲第33章 女兒心思第77章 宜陽血戰第44章 販夫走卒第87章 雁門奇襲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93章 各懷心思第51章 東平太守第41章 死地求生第11章 司徒王允第68章 英雄胸襟第20章 李代桃僵第95章 咫尺天涯第14章 蔡氏父女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13章 朔方領主第46章 閉月添愁第119章 愛之第56章 寧陽相會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58章 山陽戰略第21章 以假亂真第65章 重立破虜第57章 飛戟擲敵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1章 司徒王允第43章 黃河水賊第44章 販夫走卒第117章 絕地孤軍第1章 竹簡誄文第20章 李代桃僵第98章 難竟之功第94章 胡笳聲斷第106章 靈鳥之助第121章 現實第112章 英雄無敵第51章 東平太守第67章 二虎相鬥第17章 折命皇宮第58章 山陽戰略第94章 胡笳聲斷第44章 販夫走卒第10章 適閒雅居第9章 洛陽故舊第58章 山陽戰略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88章 白髮征夫第111章 單騎虎膽第49章 風雨欲來第55章 賢士論鄭第73章 兗州決斷第97章 落尾神箭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29章 與商相謀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33章 女兒心思第2章 如夢如戲第55章 賢士論鄭第100章 病從口入第7章 摯肘伏虎第58章 山陽戰略第39章 世人負我第119章 愛之第122章 待我如故第85章 倒行逆施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85章 倒行逆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