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赤子

大約在剛剛邁入一八六三年的時候,三個滿懷拯救天國希望歸國赤子踏上了上海的碼頭,在香港得到的消息再一次被證實,到了這裡他們再也不能自欺欺人的認爲那一切都是清妖的騙人之言了,輪船碼頭的黑板上寫着每一班到南京客輪的時間,他們如果再不信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聶大哥,怎麼辦?天王真得死了,天京也被富貴小妖給搶了去,聽說他們還在繼續猛攻咱們退到安徽的隊伍。”鄭林眼裡含着淚水低聲的問道。

聶至鋼心裡也沒了主意,不過他不能在另外兩個人面前顯露出這種情緒,他畢竟是這三人中的老大,“天京丟了也不要緊,咱們趕快趕到南昌,面見東王,天國的形勢如此危機不正是我們一展身手的好時機嗎?”

陳東山聽了這話之後一搖頭,“我反對到南昌去,我覺得我們應該去武漢,天國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東王要負主要責任,我們到南昌去未必能有什麼好結果。”

聶至鋼的心裡對陳東山的想法也有幾分同意,不過爲了維護他老大的尊嚴嘴上仍然堅持己見,“你憑什麼說天國變成這樣要東王負責,這些話都是那些清妖說的,你怎麼能夠全信?”

“清妖說的那些話是不是可以全信我不知道,但是起碼現在看來沒有什麼地方被證明是在說謊,另外東王是天國的軍師,一切政令全出自東府,現在天國這個樣子他怎麼能不負責。”陳東山以前是石達開的部下,他是在石達開與李富貴在江北大戰的時候被俘獲的,那個時候石部許多人就已經對楊秀清有看法了,現在說起來自然是更不客氣。

“就算東王指揮不力,可是如果翼王不自立山頭,天國又怎麼會這麼狼狽。”聶至鋼對石達開仍然是十分尊敬的,所以這個時候說話還是比較有分寸的。

“翼王爲什麼要自立山頭?你肯定不相信東王殺天王的事了,覺得那是清妖在給咱們天國抹黑,可是天王、幼主昇天,北王叛變,翼王自立,幹王不知所蹤可都是千真萬確,要說天國好好的就發生了這一切我怎麼也不能相信。要不然咱們就潛到天京裡面再探訪一下,把事情徹底弄清楚了再說。”

“會不會太危險了?”鄭林對於深入到富貴軍的心臟地帶有些擔心。

“放心啦,我們現在拿的是英國人開的證件,廣東話也能應付了,他們怎麼會發現我們。”三個人在香港逗留期間弄到了一份香港居住的證明,所以的確不用太擔心本地的盤查。

“好,我們就去一趟天京,不是說那裡還有好多天國的百姓沒有來得及跑掉嗎,他們總能把事情說清楚吧。”

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一天三班,船上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三個人因爲沒有辮子所以回來以後仍然作西洋打扮,船上像他們這樣的人不少,倒也不是十分惹眼,在江陰停泊的時候有士兵上船檢查,把三個人嚇得不輕,不過那些人看他們沒有帶什麼貨物和行李並沒有對他們進行盤查,只是在其他人那裡抽取了幾樣開箱驗了驗就完事了。

三個人回到闊別已久的天京無不感慨萬千,實際上他們被送上海船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有活着回來的這一天。三個人並沒有進入南京城,畢竟他們對李富貴的存在仍然心存忌憚,另外他們覺得相較於城內大量回遷的清妖在城外的百姓中找到一個天國遺民肯定要容易的多。三個人帶着淡淡的哀愁沿着南京城的外圍轉悠了起來,不過很快這種感傷的心情就被激憤所取代,因爲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那些天國遺民竟然比外面的清妖反動十倍。

套取天國情報的行動是從他們在一個小茶攤坐下之後開始的,賣茶的是個很健談的老者,陳東山就開始慢慢的套問,老人倒是並不避諱,很快就把他在太平軍中幹過一些什麼事情統統倒了出來。終於找到了天國的故人三個人性中都有了一絲的激動,不過他們也聽出老人似乎對天國並不懷念,甚至表現出了那麼很大的敵意,這讓他們有些不解,所以沒顧上打聽天京事變的真相,“老丈,我們在南方都聽說太平軍是仁義之師,是不是這樣啊”鄭林出聲試探。

老頭的反應相當激烈,“仁義之師?!狗屁,我老漢五十有三還被他們捉去幹活,連飯都不讓吃飽,整天弄些糠啊野菜啊餵我們,本來人家好好的夫妻硬要給拆散,連見了面說兩句話都不行,他們那些王爺倒是天天大魚大肉,還搞一大堆漂亮的女人做什麼王娘,這也叫仁義之師,我呸。”

聶至鋼臉漲得通紅,差一點就要發作,不過周圍的人卻爲這位老漢的宣言鼓起掌來,這讓他清醒了過來,旁邊那桌坐着一個文士打扮的人衝着聶至鋼笑了笑,“張老一提到長毛久激動的不得了,您可把客人給呸了。”

這一下張老漢才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太不客氣,“哎喲,對不住,我可不是說你們三位,我實在說那些長毛,那些長毛抓人搶糧食什麼壞事都幹,要說仁義之師富貴軍那才叫仁義之師呢,打下南京之後人家一個人都不殺,把我們都給放回來了,看我年紀大還賞了我幾個錢,自從李大人回到南京之後,我是看着這座城市日漸繁榮,就連我這個小茶攤也是日漸興旺。”

“長毛搶糧食?”鄭林仍然忍不住要反駁一下,“”我們在南方可是聽說他們不搶糧食,反而常常分糧食給老百姓。”

那個文士笑了笑,“你說的那都是哪一年的皇曆嘍,長毛當年沒進南京的時候打下州成府縣的確有時候會把帶不走的糧食分給老百姓,可是進了南京以後就再沒有這回事了,那些王爺們一個個窮奢極侈,而長毛的軍隊卻一直缺糧,他們又是講究萬物皆歸聖庫,你想想,他們不搶糧食誰搶糧食,這還是開始,到後來軍紀敗壞,那就更是不堪了。”

陳東山經歷過南京糧食短缺的日子,他也曾經到安徽徵集糧草,所以知道這些人說的話不算是撒謊,但是陳東山認爲那是老百姓爲將來榮升天堂應盡的義務,所以他並不認爲老漢受到的待遇有什麼不對,不過他對這個文士倒是有些好奇,“先生對長毛了解得很清楚啊?”

“我也是南京人士,在城中被裹挾着當了好幾年長毛,”文士笑着說道,“不過我是自己逃掉的。”

“那當年長毛內訌的事情你知道嗎?”

這一句話可算問到點子上了,周圍的人幾乎都對天京事變知道得一清二楚,看到有人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於是就七嘴八舌說了起來,由那個文士主講,其他人添油加醋把一個天國說的極爲不堪,唯一可以說是正面人物的也就是石達開,大家基本上還是承認這個人正直並且講義氣。至於其他人基本上都被大加貶斥,各種葷笑話也不時地引起衆人的大笑,最後三人臉色或白或紅的離開了這個小小的茶攤,作爲堅定的天國戰士他們的信念當然不會被這種風言風語所左右,但是眼睜睜地看着別人如此誣衊自己的信仰自己卻還得陪着笑臉這個滋味實在是不怎麼好受,幸好三人在美國都有臥薪嚐膽的經歷,在最初的衝擊過後他們還是忍了下來。

離開之後三人不約而同的同意打一張船票,趁現在長江客運還沒有完全被切斷的時候趕到武漢去。他們對剛纔得到信息的可信度雖然仍抱有懷疑,但是天國在南京不得人心看來已經是無可置疑的了,再加上他們原來對楊秀清已經有一些看法,所以聶至鋼也就不再堅持。到了船上聶至鋼說他與李秀成有舊,三人到了武漢門路應該不成問題。

“大哥,既然與李秀成有交情爲什麼不早說,東王的脾氣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到了南昌我們想進東王府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勁,你要早說我們根本就不用上天京打探消息,受一肚子氣不說還差點暴露了。”陳東山本來有些擔心如何見到天國高層的問題,同時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也讓他發愁,畢竟被俘這麼多年,就算是當年的兄弟也未必能相信自己,現在一聽到聶至鋼有這條路子立時大喜過望。

“我是覺得東王是天國的爭溯,所以就沒提這事,現在要去武漢當然要想想誰來引薦的問題。”聶至鋼不以爲然地說道。

“大哥與李秀成的關係有多密切呢?”鄭林問道。

“在柳州之後我和他一直在一起,直到打長沙以後才分開,要是算起他救我我就他可以說是過命的交情吧。”聶至鋼淡淡地說道。

“那太好了,我還擔心回去以後天國不原諒我們被俘的事呢,如果有承天侯幫忙的話應該就不成問題了,我們都是力戰不屈才被俘的。”鄭林對未來的信心也重新建立起來,自從知道天國在南京不得民心之後他多少對以後的路有些擔心,現在看到聶至鋼能夠帶着他們很快接觸到天國的上層,那麼就仍然有力挽狂瀾的時間。

李秀成並不在武漢,他現在坐鎮安慶防範富貴軍西侵,雖然李富貴與楊秀清之間的戰事仍在延續,但是大家都相信李富貴並沒有施展全力,畢竟在皖南他一般只投入三個兵團,有時候甚至更少,而兩江境內則在大規模徵兵,這讓人感到有些不寒而慄,楊秀清就必須防範李富貴從浙江再來一記撩陰腿,而石達開這邊戒懼之心更重,因爲長江航道的原因富貴軍行進到武漢所需的時間遠遠小於南昌,所以現在不管哪一方的船隻行駛到安慶都必須接受嚴格的檢查,而那些讓人不太放心的船一律不許通航,李富貴已經就此事發出了數次通牒,不過石達開與李秀成一致認爲在這一點上絕不能讓步,同時盡力加強安慶的防務以防止水陸兩個方向上的威脅。

聶至鋼他們三個在安慶接受檢查的時候打聽到李秀成就在安慶的消息,立刻急急忙忙的要求上船檢查的太平軍帶他們去面見李秀成。這些太平軍看到三人一身的西式裝扮倒真的不敢怠慢,這些年雖然太平天國對洋人的看法經過幾次明顯的變化,現在已經不再把洋人當作兄弟,不過仍然很重視他們,看這三個人土不土洋不洋的負責搜查的一個旅帥覺得自己沒有權力處理這件事,就一邊把他們三人客客氣氣的接到岸上,一邊向上面報告。

這期間聶至鋼他們受到過一次盤問,聶至鋼也沒有仔細的說明,只是報出了名號讓他們轉告承天候故人來訪。

李秀成的帥府讓三個土包子大大的驚歎了一番,在他們看來這個地方實在是美輪美奐之極,心裡自然而然的感到自己的渺小,見到李秀成一下就矮了一截。李秀成在平時升帳的正廳接待了他們,聶至鋼一看到李秀成眼淚不受控制的落了下來,只到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的感覺到回家了。

李秀成仔細的端詳了聶至鋼一番然後點了點頭,“聶大哥是回來替李富貴做說客的嗎?”

聶至鋼愣在那裡足足有幾分鐘才大聲的喊了出來,“秀成,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和富貴小妖不共戴天,我怎麼會替他做什麼睡客,”喘了幾口氣平息了一下情緒接着反問,“睡客是個什麼東西?”

“聶大哥不是從李富貴那裡來?”當年北伐失敗後李秀成自然認爲聶至鋼已經不在人世,沒想到現在突然又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候回來了,所以他有所懷疑。

這個問題讓聶至鋼有些不好回答,如果從廣義的範圍來看也可以說他是從李富貴那裡逃出來的。想了想只好從頭說起,於是話題一下子就回到了他們跟隨李開芳堅守獨流鎮的歲月,這期間雖然聶至鋼長話短說還是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聶至鋼發現李秀成對他們抱有懷疑,所以也不敢說的太過簡略,在說完了自己的遭遇之後接着又把鄭林和陳東山的經歷大致的介紹了一遍。

李秀成聽的十分得仔細,一邊聽一邊算計着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陰謀,畢竟當前實力相差懸殊對手可以從各個角度施展詭計,而李富貴在太平天國一向以狡詐著稱。現在整個天國的命運都壓在他的肩膀上,李秀成不能僅憑多年前的交情而意氣用事。

“你們打算回到天國幫助我們掌握西洋的技術和戰法?”這聽起來十分的誘人,但是同樣也很危險,李秀成沉吟不語。

看到李秀成仍在猶豫聶至鋼急了,“秀成,難道你連我都不相信了嗎?”

“聶大哥,此時事關重大,侯爺謹慎一些也是對的。”陳東山知道聶至鋼的脾氣,急忙出來打圓場。

“這件事恐怕還要翼王殿下定奪,我對大哥又怎麼會信不過,馬上我就安排你們去武漢面見翼王,同時修書爲大哥擔保。”李秀成決定先把他們穩住,當晚就設宴招待三人,豐盛的酒宴自然讓三個在海外吃苦打拚的海外勞工大開眼界,每每爲一個菜發出連聲的驚歎。

李秀成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這算什麼,自從我們跟着翼王自立以來,因爲殿下不喜奢華,所以我們享用的東西已經是大不如前了,你們根本就想不出當年在天京的時候各家王侯的排場,像這樣的酒宴實在是拿不出手,將來在武漢我再補請一次吧。”

鄭林聽的一吐舌頭,指着桌子上的酒菜,“這也算簡單,真是不得了啊。”

聶至鋼想到一路之上聽到人們對天國的評價心頭不禁有些不是滋味,“秀成,天國現在的形勢不是太好,能省還是省一點吧,要說當年天京,東王殺戮各家王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

一聽到這個問題李秀成立刻激動起來,在他嘴裡楊秀清的荒淫無道、當時天國政治的黑暗比起南京的那些茶客說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下三人算是得到了官方的正式答覆了,那個時候的各家王爺基本上都是滿門抄斬,逃掉的幾個家裡也是死傷慘重,一說起楊秀清李秀成牙咬得咯咯直響。

“天國現在的頹勢全都得怪楊秀清,他不但把國家弄得一團糟,而且殺害天王獲罪天父,從此我天兵再也不能得到上帝的保佑了。”

三人聽了這些之後都在心裡長嘆一聲,不過聶至鋼轉眼就把情緒又調動了起來,畢竟他們回來的正是時候。

第113章 三巨頭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44章 交易(上)第63章 禁毒第6章 戲迷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98章 破城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92章 胡林翼第九十八章第114章 亞洲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80章 五方會談第79章 勝海舟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四十五章第24章 扶清滅洋人己問對第145章 代議制第47章 入京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七十八章第六十八章第150章 聯軍第17章 廷議第四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一百三十二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34章 醋缸第一百七十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16章 海外第46章 馮婉貞第五十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六十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25章 天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27章 遠行第160章 安集延第二十章第114章 亞洲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零一章第十二章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16章 海外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3章 印度起義重逢作者文海第八十七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26章 天津(下)第一百一十章
第113章 三巨頭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五十六章第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44章 交易(上)第63章 禁毒第6章 戲迷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98章 破城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92章 胡林翼第九十八章第114章 亞洲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80章 五方會談第79章 勝海舟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四十五章第24章 扶清滅洋人己問對第145章 代議制第47章 入京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七十八章第六十八章第150章 聯軍第17章 廷議第四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一百三十二章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34章 醋缸第一百七十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16章 海外第46章 馮婉貞第五十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六十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25章 天津(上)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27章 遠行第160章 安集延第二十章第114章 亞洲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零一章第十二章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16章 海外第十二章第二十章第3章 印度起義重逢作者文海第八十七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26章 天津(下)第一百一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