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繼承權

能夠制約住皇帝的想法讓大家開心,前段時間李富貴的情緒波動讓大家很害怕,現在看來到全國各地走一走雖然對皇帝的瘋病並無什麼好處,不過倒是能很好的舒緩他的情緒。這樣的想法在大約一年後再一次得到了印證,在京城的時間一長李富貴在面對反對意見的時候牴觸的情緒又一次擡頭,最終演變成了一次正面的衝突。

事情的起因出自朝陽公主,公主在這一年完成了她的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已經成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的公主成爲畢業典禮上的明星,對此李富貴倒是比較平靜,因爲根據他的經驗女孩子在早期學習成績好一些是很正常的,所以公主比他的三個哥哥成績好也用不着大驚小怪。不過對於其他人一個女性在各個科目上都壓到了同齡男性的事還是讓他們覺得很神奇的,這個年代雖然教育已經普及不過女性教育仍然不怎麼受重視,這次出了個女狀元當然讓人驚奇,由於公主的特殊身份各種奉承自然是如潮水般涌來,李富貴對此倒是沒什麼,不過出席典禮的外婆大人似乎頗受影響,從這個外孫女的身上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就在這個典禮上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出現在老婦人的腦子裡,如果她能夠年輕上十歲相信應該能夠將這個荒唐的念頭趕開,可是自認沒有多久活頭的趙夫人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固執,因此雖然她暫時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可是在隨後的幾天裡這個奇怪的想法總是會找到機會冒出來向她招手。

鼓勵趙夫人向李富貴提出朝陽公主繼承權問題的因素除了她已經知道在外國很有幾位偉大的女性君主之外,李富貴本身的特立獨行也讓趙夫人覺得自己的想法或許會得到皇帝的贊同。

當趙夫人一本正經的問自己公主能不能繼承皇位的時候李富貴真的被嚇了一跳,這個念頭他也曾就有過不過僅僅被當作笑話笑過之後就拋開了,沒想到現在趙夫人竟然會正式的提出這個問題,稍作思考李富貴對這個問題表現出了很積極的態度,“可以,怎麼不可以,英國現在不就是女皇嗎,人家可是統治着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歐洲那麼多君王都是他的女婿,俄羅斯還出過女大帝,這兩個國家的疆域都在我們之上,既然女人能夠治理的好這兩個國家那管好中國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誰說女子不如男啊。”

李富貴如此好說話讓趙夫人吃了一驚,不過由於這個女婿一貫的出人意表倒也不值得太奇怪,“如果絹兒也有繼承權那她現在已經成年你看是不是下一次把她加到皇位繼承人的名單中,將來議會投票的時候也就不會有什麼變故了。”根據二唐的皇位繼承法太子是由每一屆新議會選出,任期五年,如果在這期間李富貴恰好升了天那這一爲皇子就算撞上了大運,不過到現在爲止議會還沒有選過太子,由於李富貴年事漸高要求立儲的聲音也時常會出現,趙夫人就是想趁此之前把公主也加進去,雖然她也知道將公主加入候選名單距離目標還差得很遠,不過這畢竟是要邁出的第一步。

李富貴對此沒有異議,想要國會投票選朝陽公主爲皇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不覺得把女兒加入候選名單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可是事實證明他的想法大錯特錯。

當議員們聽到李富貴準備修改皇位繼承法以便公主也能成爲皇位候選人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表情出現在他們的臉上。所有人都毫不懷疑的相信這是他們的皇帝又一次瘋狂的前兆,很明顯皇帝的目的絕不可能僅限於將公主加入候選名單,修改繼承法僅僅是第一步,如果國會在這裡屈服給予公主和皇子相同的地位李富貴很快就會想辦法收回立儲的權力,一想到將來會有一位女皇君臨華夏大地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慄,國會裡即便是那些相當開明的海龜也很難接受女人登上帝位的事情。

面對一片反對之聲李富貴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諸位愛卿,我想在這個新時代女性已經充分的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女工人、女農民、女戰士、女學者和女商人,在各個戰線上她們都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你們不覺得再將女人排斥於官場之外不太合情理嗎?再者說公主身上流的是我的血脈,我查過一些古籍,歷史上好像公主與駙馬之間好像並不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情況,既然血統之間的差距要大於男女之別,那公主繼承皇位似乎並不能說毫無道理。”雖然本來並不是非要公主繼承皇位不過現在既然遭到這樣大的反對李富貴偏偏想一意孤行一下。

衆人可不管李富貴這一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在援引大唐第一帝國時武氏稱帝的惡例來作爲自己的論據,其間各種俗語、諺語層出不窮,李富貴這才知道原來各地有這麼多歧視婦女的說法。由於事先沒有想到這次會打一場遭遇戰,所以李富貴的準備有些不足,倉促之間只能把洋人的幾位女帝搬出來反駁,不過畢竟國情不同,結果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休會之後李富貴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於是從兩江學堂請來了兩位人類社會學的權威來爲皇帝解說人類社會的演化。

李富貴面對兩位教授開門見山的請教關於母系社會的問題,教授們一聽之下不覺心頭竊喜,原來作爲人類學家他們在國內頗受排斥,中國人現在對於那些實用的科學已經百分之百的接受了,還有一些熱門程度雖然有所不及不過大部分人也不再排斥,不過人類學的許多觀點被人們視爲有辱先人而憎惡,所以他們這個學科在中國始終無法普及,他們也必須把教授其他的課程作爲主業。不過人類學的一些觀點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裡倒是受到尊重,不管喜不喜歡他們還是承認這些觀念自成一說,現在皇帝一下子就問到人類學中最敏感的問題說明皇帝對人類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如果詳細的解釋能夠說服皇帝那這一門學科在中國就有了官方的支持。

“萬歲博學多聞,聞某實在是佩服,”聞德佩先給李富貴帶一頂高帽,不過作爲一個皇帝能夠了解到這些知識他的稱讚也不算過譽,“關於母權巴霍芬教授的論述極爲詳盡,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父權社會之前的確有相當長的時間人類是由女性來領導的,在南美洲找到的亞馬遜後裔也給這種觀點提供了例證。”

李富貴點了點頭,“也就是說可以證明男人並不是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就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

“缺少直接的證據,雖然亞馬遜人是由女性來擔當首領,不過這並不能證明我們華夏就一定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我們所擁有的是一套能夠自圓其說的理論,如果再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印證還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一點證據都沒有嗎?”李富貴有些失望。

“有一些間接的證據,從我們的文字上來看早期出現的姓往往都帶女字旁,姓這個字本身也是女字旁的,我們知道姓氏是父子相傳的,加上女字邊實在是沒有道理。”

這個問題李富貴倒是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是爲什麼呢?即便是在男權社會裡形成的姓也很少有帶男字旁的啊?”

“這個倒並不奇怪,後來出現的姓氏比較隨便,往往是爲了區分不同地方的人,而在遠古時代絕大部分人並沒有姓,只有那些地位很高的人才有這個資格,而取得這種資格的那一位的名字就很有可能被她的後代當作姓氏,而女人取一個帶女字邊的名字是很正常的,您看現在給女孩子取名時媛、娥、嬋這些都是常用字。”

“很有道理啊,”李富貴在一旁擊掌叫好,這番話給了他遠超出希望的東西,“這麼說三皇五帝很有可能都是女人了。”

兩位教授相視而笑,“只能說有這個可能,文王、武王也都姓姬,可他們絕對不是女人,那些上古的帝皇也完全可能是從他們的某一位女性祖先身上繼承了這樣一個姓。”

“這倒也是,可是如果在傳說中某個人是某一女姓的始祖那他八成就是一個女人了?”李富貴並不肯放鬆這個問題。

“如果傳說是真的那可能性的確相當大,不過傳說並不可信。”

“總不能只相信傳說中那些讓人聽起來高興的部分,是不是這樣,我有點事情想拜託兩位。”

“實在是不敢當,有什麼事情請萬歲儘管吩咐。”

“我們假設傳說全都是可信的,我想你們用最短的時間幫我論證出上古的那些人物裡哪些是女人,你們也不要光拘泥於姓氏,傳說中他們的各種活動也可以拿來當作佐證。”

兩位教授不知道皇帝爲什麼熱心於這件事情,將歷史上的名人女性化對他又有什麼好處,不過他們並不想深究這件事,現在得到皇帝的器重那可是一步登天的好機會,雖然李富貴看起來多少有些瘋,可是這並不妨礙他行使手裡面的巨大權力。

在此之後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裡李富貴偃旗息鼓不再提公主繼承權的問題,這讓大家以爲又挫敗了一次皇帝的胡作非爲,當然這也讓趙夫人大爲不滿,這幾年她對李富貴的軟弱已經憋了一肚子的怨氣,當李富貴突然重振神威爲了她將陸歸延趕回家的時候趙夫人還以爲李富貴終於再一次拿出了他藐視天下的氣概,可是沒想到在這件事之後他的女婿又恢復到原來那種溫吞吞的樣子,這個打擊對她可實在不小。

爲此李富貴又在飯桌上遭受了好幾次數落,在李富貴剛登基的那段時間這位嶽太后顧及李富貴的身份言談舉止中對李富貴都客氣了很多,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她發現稱帝后的李富貴越來越窩囊之後很快就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李富貴也一向不介意,所以現在也只好耐心的聽着,找到機會才向丈母孃作了一番解釋,同時保證這件事絕不會就這樣不了了之。

兩位皇子不理解李富貴要將他們的妹妹列入儲君名單的用意,不過這個家庭內部的氣氛一直很寬鬆,所以他們想不明白就可以直接去問,李富貴的回答倒也簡單,“從小到大你們有的哪樣你們的小妹沒有?在我們家裡本來就是男女平等,你們最好不要有什麼男尊女卑的想法,誰繼承皇位不是我說了算,不過誰有資格我倒是要管一管。”

當李富貴把兩位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國會上拋出之後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中國人尊重祖先的習慣深入骨髓,不管這些年人們在觀念上有多大的改變,辱及先人仍然是一件決不能容忍的事情,將華夏的祖先女性化無疑將他們都激怒了,一時之間羣情激奮,打倒反動學術權威的喊聲不絕於耳。

李富貴用手向下按了按讓那些激動的國會議員們安靜了下來,“這本書的觀點很新穎,作爲學術研究我覺得這很好,當然書上所寫的都是好幾千年前的事情了,就我所知那個時代沒有什麼紀錄留存下來,我們所擁有的都是後世之人對那個時代的描述,任何基於這個基礎上的推理都不能說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他言之成理這一點我是承認的,你們不會是道理說不過別人就想動武吧,要是那樣我還要你們這些國會議員幹什麼,隨便哪個連的士兵都能把你們打得抱頭鼠竄,我乾脆請他們來幫我治國好了。”

聽到李富貴言語中威脅的味道大家的情緒冷靜了許多,的確國會設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個用講道理來統治國家的地方,如果道理講不過就動武那國會實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國會當中也不乏飽學之士,兩位人類學家倉促而成的文章也並不是沒有漏洞,既然李富貴否決了以文罪人的可能有人就馬上開始嘗試在學術上批判這一歪理邪說,不過國會裡的很多聰明人則把這篇論文與前不久朝陽公主的繼承權事件聯繫在一起,開始擔心起來。

李富貴對於學者的反駁表現的十分寬容,這些人由於事出突然一下子拿不出一套自己的見解,不過論文中的一些疏漏很快就被點了出來,比如姓氏不分就被一位治史的大家斥爲不學無術,實際上李富貴也不知道原來姓和氏是兩個東西。

聽了一些反駁的意見之後李富貴被弄糊塗了,“黃帝是軒轅氏,可是他的後代都沒有繼承這個稱號啊,倒是姬這個姓代代相傳,照這樣看在傳承上氏明顯沒有姓那麼重要,到後來姓氏更是和姓成了一個意思,所以說不分姓氏可能是這篇文章的一個疏漏,不過我覺得好像沒什麼大礙。而且就算通過氏證明黃帝是個男人你們還是沒有辦法解釋這麼多女字旁姓氏的來歷,只是把女性稱王的年代又往前推了而已。”

在這個時候中國以古爲尊的風氣已經減弱了許多,不過仍有一些人習慣性的認爲一代不如一代,什麼都是越古的越好,所有李富貴的這種讓步遠不能讓人滿意,於是新一輪的批判又嗡嗡的響了起來。

最後李富貴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了一位議員的長篇大論,“剛纔這位先生滔滔不絕的講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了,不過我並不欣賞,因爲我沒有聽到他自己的東西。我並不認爲母權論就一定是歷史的真相,但是它提出了一個解釋歷史現象的觀點,而且也做到了自圓其說,所以我承認這些文字有價值,這就是我重視這篇論文的原因,如果你們想否定它,先提出一套自己的解釋吧。”

李富貴的要求讓反對者的氣勢弱了下去,因爲這等於只許他們攻擊這篇論文的強點,李富貴認爲任何觀點都會有漏洞,如果目的是完善那當然應當從弱點着手,可是如果想要推翻則必須否定它的長處。

議員們竊竊私語了一番之後提出了這麼一種觀點:三皇之前人類有一段矇昧時期,這個時期是沒有王的,可能有一段時期的確出於對母親的尊敬人們繼承了母親的姓,但是這決不是一種常態。

“既然倉頡已經造了字,好像也不能說是矇昧時代了吧,就算那個時候沒有王,可是一個所有男人都倒插門的時代你們就能接受了嗎?”李富貴笑着說道。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七十七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七十八章第48章 政變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00章 高考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四十七章第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二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77章 和平的曙光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十六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37章 輸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96章 合圍(上)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49章 活在北京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五十五章第209章 彈劾人己問對第1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48章 宣判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章 印度起義第九十章第1章 刺殺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棋局作者文海第十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八十九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9章 諸世紀II第五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90章 過年第154章 謀議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零七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98章 破城第八十三章棋局作者文海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九章第八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五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10章 浙江第七章第三十二章第1章 刺殺第99章 入城第198章 光復吉林
第一百七十九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七十七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一百二十七章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七十八章第48章 政變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00章 高考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四十七章第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二十二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77章 和平的曙光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十六章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137章 輸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96章 合圍(上)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49章 活在北京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五十五章第209章 彈劾人己問對第1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七十章第211章 廢帝(下)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48章 宣判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章 印度起義第九十章第1章 刺殺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59章 跨入一八六零的世界棋局作者文海第十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八十九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9章 諸世紀II第五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90章 過年第154章 謀議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零七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98章 破城第八十三章棋局作者文海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七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九章第八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五十六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10章 浙江第七章第三十二章第1章 刺殺第99章 入城第198章 光復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