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我對認親這件事有些顧慮,倒不是覺得這件事本身有什麼不好,而是考慮到這樣做會不會對李富貴的名聲帶來壞的影響。

“不錯嘛,你也開始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而且還是長遠利益,可喜可賀,可是我認爲你計算的有些偏差,不過沒關係,以後會越來越熟練的。”李富貴聽了我的顧慮後笑着對我說。

我有點不太服氣:“你到說說我那裡錯了,你把名聲搞壞了以後很難找到人才。”

“這個時代笑貧不笑娼,人們並不真正看重這些,就好像以前,你聽說過由哪個醫生因爲收紅包被他的親朋好友、鄰里街坊疏遠嗎?沒有,儘管這些人平時說起醫生收紅包的問題個個都義憤填膺,實際上大家反而特別巴結這樣的醫生,希望將來住院的時候能用得上這條關係。他們總是觀望,希望別人站出來反對。”

“可是他們會在背後議論。”

“這倒是,可是這可能是所有手段中最無力的一種了,我已經是二鬼子了,不在乎多這麼一條。至於人才,我有我的人才觀,在這個黑暗壓抑的時代,有兩種人才,一種如曾左李這樣的,由於他們本身非常適應現有的體制,所以都得居高位也展現了他們的才能,可是他們未必能和咱們一條心畢竟他們都是舊式的人物,我就很難想象曾國藩會造反,實際上湘軍、淮軍都有割地爲王的實力,可他們都沒有,忠臣哪;另有一種人才,他們不能適應現有的體制,這很正常,真正有才華的人要想適應晚清這個社會還真不容易,再往後一段時間他們會發展成革命黨,可現在這些人應該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他們的力量又不足以突破這個體制,所以他們對叛逆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反而願意追隨一些比較奇怪的人,我倒對這些人更感興趣,如果一個人可以看穿我這些荒唐的表象,那他也就滿足了我對於人才的要求,所以不要說認太監做叔叔,要不是皇帝賜婚,我還真想娶個妓女作正室。”

第二天,正如李富貴預料的那樣,太監的確長得頗爲古怪,不太好形容,反正和電視上的不一樣。桂三注意到李富貴盯着李總管的時間似乎太長了,趕緊咳嗽了一聲,李富貴急忙收回了眼光,賠罪道:“富貴一看到總管大人,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油然而生,故此一時失神,還望總管大人贖罪。”

總管大人到沒注意李富貴的失態,他正在欣賞李富貴送的一件鑽石製品,這東西目前國內還很少見,聽到李富貴這麼說,急忙說道:“不要緊,李大人真是少年有爲,眼光也是頗爲獨到,不過這麼重的禮,無功不受祿,這讓老夫怎麼好意思。”

李富貴心說:老則老已,夫卻不見的吧。口中接道:“這件禮物送與公公是再合適不過了,誰不知道皇上最最看重公公,公公高興了那就是皇上高興了,我們做奴才的誰不把望着皇上高興呢?”

“李大人真會說話,難怪我最近老聽皇上唸叨你呢。”

“那真是奴才的福分。”

這時候桂三在一旁悄悄的把話題往祖籍上引,李隆玉嘆了一口氣說到:“少小離家,哎,已經好多年沒回去過了。”

“不知公公家鄉何處啊。”

“山東聊城。”

“難怪富貴一見公公就倍感親切,富貴曾聽先父說過,我們家也是我爺爺那一輩從聊城遷到江蘇的,富貴還能說兩句山東話呢。”

“那太好了,我還真是好久沒見到老鄉了。” 李隆玉馬上就改用山東話說了起來。

李富貴雖然昨天惡補了一夜的山東話,可還是感到難以應付,幸好畢竟是北方方言,說得雖然不夠利落但聽倒是沒什麼問題,“去年我從江蘇帶兵北上的時候,還專門去聊城繞了一圈尋根。”

“那聊城現在怎麼樣了?”

“我看還不錯,風調雨順的。”

“公公與李大人即是同鄉又是同宗,會不會帶些親呢?”桂三開始在旁邊煽風點火。

“這倒也保不齊,我看李大人與我年輕之時到有那麼兩份相似。”

李富貴急忙跪倒:“若公公不嫌棄富貴出身低賤,富貴願以叔父之禮侍奉公公。”

“這如何使得,李大人功高位重,老夫如何當的起。”

“當得起的,叔叔年高德勳自然當的起,叔叔就看在我那早逝的父親面上,照看一下我這李氏的孤兒吧。”眼淚自然又一次跟着下來。

在榮二的幫襯下,老太監也挺配合得演了一出叔侄相認的悲喜劇。

“叔叔,侄兒還有一事向請叔叔幫忙。”

“說出來聽聽。”就說現在的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還是有求於自己啊。

“侄兒曾聽先父言道,我們家有一門遠親還是蠻風光的,說是還有一個姑娘進了宮作了娘娘,可惜那是富貴年紀還小,不記得這門親的具體情況了,只記得他們家的老姓是葉赫納拉。”

就這事,他還真把自己當我侄子了,居然把家事拿出來擺脫自己。“先帝的妃子裡面,好像沒有姓葉赫納拉的,不過這也說不定,畢竟那麼多嬪妃,爲叔回去替你查查,不過就算查到了,這樣的娘娘恐怕也沒什麼用處。”

怎麼一下指到先帝頭上去了,哦,自己小時候聽說的那當然應該是道光的妃子“富貴並不是想走這位娘娘的門路,只是想查處這位娘娘的家世後,認回這門親戚而已,叔叔也不要光查先帝的妃子,說不定她還有侄女什麼的也入了宮呢。”

第127章 山西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二十九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79章 神蹟第二十九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三十五章第56章 出洋第一百八十四章第65章 變法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04章 勸進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一百零一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201章 海戰第八十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22章 和平(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十一章第5章 官與商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八十九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99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06章 赤子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30章 醋瓶第二十一章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63章 禁毒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37章 輸誠第104章 勸進第一百八十章第90章 科舉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棋局作者文海第31章 侵略者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166章 外交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四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30章 大比武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101章 遣清使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0章 迷信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27章 遠行第一百五十六章第132章 平局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
第127章 山西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二十九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79章 神蹟第二十九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三十五章第56章 出洋第一百八十四章第65章 變法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74章 逃離巴黎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04章 勸進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一百零一章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201章 海戰第八十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22章 和平(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十一章第5章 官與商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九十八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八十九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99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06章 赤子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30章 醋瓶第二十一章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63章 禁毒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137章 輸誠第104章 勸進第一百八十章第90章 科舉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三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三章棋局作者文海第31章 侵略者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166章 外交第196章 蘇丹第一百四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30章 大比武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101章 遣清使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40章 迷信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十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27章 遠行第一百五十六章第132章 平局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一百五十一章第85章 天國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