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第二卷

剛過中秋,天氣倒不是很冷,季朝宗將書房裡的窗戶打開了,從書房裡看出去,正好可以看到幺奴被一個小丫鬟帶着在遠處的檐廊下玩耍,幺奴長得十分清秀可愛,只是很喜歡用嘴來感受世界,不僅去咬欄杆,還咬那小丫鬟的手指頭,那小丫鬟被咬得假裝怒目呵斥他,但是他似乎是知道丫鬟不是真的生氣的,所以依然是不知悔改,抓着她的衣袖往嘴裡湊。

季衡多看了幺奴幾眼,說起來,他是很喜歡孩子的,只是不喜歡自己變成能夠生孩子的女人。

不只是不喜歡,而且是恐懼。

他對着季朝宗說道,“大兄,小弟今日來,是想請你幫忙。”

季朝宗說,“君卿所求,沒有不幫的,只是不知是什麼事。”

季朝宗回答得十分乾脆,他知道季衡不是那種喜歡求人的人,那麼,他既然有所請求,他就得竭盡全力去幫。

季衡對季朝宗的乾脆很感動,說,“不是一件小事,只怕到時還會對大兄你的仕途有所影響……”

季朝宗實是個膽大心細的人,而且胸中自有丘壑,季衡這話說出來,季朝宗也並沒有受影響,反而說道,“既然我是你的大兄,而你又不是會作奸犯科之人,你請我幫的忙,即使會影響我的仕途,我想,也當並不是壞事,我不會不幫,反而更會一幫到底。君卿,你別掩掩藏藏,趕緊說吧。”

季衡這才說道,“大兄,你也知道,我的名聲實在不好。我實歲八歲入宮做皇上的伴讀,至今已經五年,從入宮,別人就沒有好話,一味說我以色進取,媚惑君上,甚至連父親的遷升,你和十三叔的中進士,都說成與我受皇上恩寵有關,這真是莫名其妙,不僅無稽,更是侮辱。”

季衡平常是個一潭深水般的人,因爲水太深,即使下面有所起伏波動,面上也是一派平靜,絲毫不顯情緒,但是此時,他卻說得義憤填膺。

季朝宗知道季衡這是氣急了,所以尤其同情和愛憐他。

他和季衡接觸不少,自然知道季衡並不如傳言一般,空有美貌,且會媚惑人,反而是正好相反,季衡從來不自恃容貌過人,甚至是從來不注意自己的容貌,他學習刻苦,博聞強記,很有見地想法,做事有條有理,且性格堅毅,爲人也很有君子之風,並無女子之態,若不是相貌過於出衆,不會有人將他往倖臣之上想。

季衡不過是吃了長相的虧,受到各種不公正對待。

季朝宗在翰林院做編修,因爲很得皇上看重,又經常給皇帝做侍講,皇帝對自己的侍講要求很高,時常有侍講被他說,讓以後不要去講了,另換他人,但是季朝宗卻從沒有被皇帝辭過,這些也讓他在一干同僚裡受到非議,說他狀元郎是靠着堂弟的容貌得到,現在在皇帝跟前做侍講,也不過是因爲有個好堂弟。

各種難聽的話,季朝宗恐怕比季衡要聽得多得多,畢竟季衡是本人,無人敢當着他的面說。

季朝宗對季衡的憤慨是感同身受的,就說道,“君卿,你的學識,我是知道的,很多時候也是深感佩服,你是有大才能的人,那些謠言,不過是嫉賢妒能之人的嫉妒之言,咱們沒法堵他們的嘴,但是清者自清,不必去想他們的那些齷蹉之言。”

季衡額頭上還綁着紗布,一張臉因爲缺乏血色而顯得雪白,連脣色也比平常淡太多,要是別人頭上綁個紗布,恐怕自慚形穢都不願意出門見人了,季衡卻是並不在意這個,而且即使綁着紗布,他還是好看的。

他的目光裡閃着一層光,卻不是委屈的淚光,是一種很深沉的暗光,道,“大兄,你能如此說,讓我十分感動。至少家裡人是明白我理解我的。”

季朝宗輕嘆了口氣,要說,他是十分感念季衡的好的,他能有今天,全賴季衡。

第一次考進士時,十三叔買了考試題,是季衡讓人在他們的飯食裡下了瀉藥,讓他們沒能去參加考試,所以才逃過了被懲罰的下場;第二次,殿試之前,季衡又提醒了他們皇帝對取士的喜好,讓他揣摩了皇帝的心思,這才考了個狀元。

他伸手拍了拍季衡的肩膀,說,“你說到這事,要我幫的忙,到底是什麼呢?”

季衡微微垂下了那黑鴉鴉的長眼睫毛,慢慢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我堂堂男兒,並未以色侍君,卻被人傳那樣的謠言,我雖然嘴上不說,實則心裡十分介意。再說,我現在年歲也不小了,已經十三四歲,要爲將來計,也該準備考科舉博取一個功名了。若是我能自己考上進士,也正好堵了那些胡言亂語的人的嘴。”

季朝宗讚賞地點頭,“正是如此。”

季衡這時候擡起了頭來,眼睫毛輕輕一扇,一雙黑白分明的桃花眼看向季朝宗,他的眼睛實在太有魅惑力,季朝宗一向是個不解風情的苦讀士子,此時也被堂弟這無心的一眼看得心裡一跳,心想季衡這幅模樣,他這個堂兄都要受不住,小皇帝和他朝夕相處,又是年紀相當,不知道是怎麼控制下來的。

季衡卻沒想到他的堂兄的胡思亂想,只是說道,“我雖然如此想,但是皇上卻不如此想,他不希望我回原籍去參加考試,只說讓我繼續在京城,他直接給我授官。我無論如何不願意,反而惹了皇上生氣,我額頭上手上的傷,就是我一時惶恐,而不小心摔了磕出來的。”

季朝宗微微張了張嘴,心想季衡倒的確是心志堅定,一般人可做不到將皇帝送上門來的官位推掉,反而要回原籍去自己考。

季衡又說道,“我想了,皇上恐怕是不願意放人的,所以,我也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季朝宗想不到季衡能想出什麼辦法來,就等着他接下來的話,季衡目光灼灼地望着季朝宗,繼續道,“大兄,萬望你讓族長大伯父給寫封信給我父親,說我好好書香世家的子弟,他遠在江蘇卻聽到了人傳我的壞名聲,說我季衡敗壞家族名聲,壞了季家的清譽,季家以前是出過宰輔的,以清廉正直聞名,現在人們說起季家,不說季家的詩書傳家,家教嚴格,家風持正,反而只說季衡的以色事君,讓季氏一族因這些傳言都要擡不起頭來做人了,如若我不回祖籍老家去反省,就將我逐出家門。然後又給朝廷上一封摺子,也說此事,希望皇上准許,讓我回原籍去受罰反省,如若我不回去,就將我逐出家門,以後不許用季姓。”

季衡這話說完,季朝宗整個人呆愣當場,想要說點什麼,卻好半天找不出話說。

季衡目光幽深又如磐石般堅定,繼續說道,“大兄,現在讓族長大伯寫信已然來不及了,我知大兄你最善模仿人的筆記,你定然是能模仿族長大伯的筆記的,你就照着族長大伯的筆記,寫這兩封信吧,然後再給族長大伯寫封信解釋此事。等我回到江南,我會回祖籍去祭拜祠堂,到時候再向族長親自解釋和請罪。”

季朝宗這下總算是明白剛纔季衡爲何會說這可能會影響他的仕途了,但是,雖然季衡這辦法實在是太過銳利,讓人沒有退路,卻不得不說,是最好的法子了。

這不僅是讓季衡能夠離京,而且要是以後季衡自己考上了進士再爲官,別人再胡言亂語,季氏一族也是有法可對,直接上書是這些人要毀壞季氏一族的名聲,可以討伐他們了。

季家人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而季朝宗是十分相信以季衡的天分和毅力,完全能考取進士,讓世人看看他的驚才絕豔,拋掉一味的偏見。

若是有小人要一味以此攻訐,這種人,自然是正理無法對付,放到一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即可。

季朝宗說道,“雖然這個法子過於激烈了些,不過卻是個好法子。我寫信就是。”

於是季朝宗什麼都不再說,過去磨墨,又展開信紙,不過思索片刻,就已經有了計較,開始下筆寫信。

季朝宗作爲一介狀元之才,文采自然了得,下筆如有神,給季大人的信裡,是說他在江蘇也聽到了季衡被天下人傳了壞名聲,實在讓季氏一族在家鄉要擡不起頭來了,又說季衡還小,最初進宮,定然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季大人作爲父親,送了季衡入宮伴讀,能爲皇上伴讀,本是十分榮耀之事,沒想到傳言卻是如此這般,讓季氏一族名聲受辱,季大人沒有采取任何應對措施,實在是愧爲人父,既然季大人不在乎季氏一族和季衡的聲譽,而且也不管教兒子,那麼,就讓將季衡送回原籍,族中代爲照管和教育,如若不然,就將已經是閣臣的季大人和季衡一起逐出家族,讓他們改名換姓,不得姓季。

季朝宗一下筆,比季衡還狠,卻也是他心裡的言語,沒有一句不懇切。

上書皇上的,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用語更加恭敬一些,並且讓皇帝務必要讓季衡回原籍受管教,然後還十分哀婉地說,在太宗時候,季家是有人做上首輔的,因爲清廉正直,很得太宗讚揚,不過是因爲太過勤懇,竟然累死在了任上,從此季家對子孫要求更是嚴格,家風持正,詩書傳家,未出過任何有辱門庭的子孫,但是現在卻出了季衡,他遠在江蘇,只知季衡年歲尚小,不知其是否真如傳言所說,以色事君,敗壞門庭,不管事實如何,季家的清譽和百年來積累的好名聲是沒了,所以,季衡勢必受到懲罰,讓他回祖籍去受管教,不然,就以季大人管教不嚴和季衡敗壞門庭之罪,將他們逐出家門。

被逐出家族是最嚴厲的懲罰了,被逐出家族的人,以後死了不能葬入祖墳,要成孤魂野鬼,無處可去。

季朝宗寫完之後,拿給季衡看了,季衡看後對季朝宗十分感激,深深地鞠了一躬,季朝宗伸手將他託了起來,說,“是你受了委屈,我寫這些都是應該的。”

季朝宗雖然並不好玩古董,卻也知道將書信做舊的法門,所以只用了一下午,他不僅寫好了幾封信,然後還將送到季大人手裡,和上書皇帝的信都做成了經歷了一番波折的模樣,決計看不出來是剛寫的。

季衡和季朝宗說好了後,就離開了,去了夏錦處。

趙致禮最近有點受皇帝冷落的意思,雖然領了兵部的職,也忙着兵部的事,但是,皇帝卻甚少傳他入宮單獨相見了。

皇帝甚少傳他這一點,已經讓人知道,他是有些失寵了。

趙致禮卻並沒有太在意,兢兢業業地做事,收斂了鋒芒地生活,因爲和家中父親越發地交惡,他也不大回家,或者就在自己的別業裡住,或者就在夏錦處住。

季衡到了夏錦處,夏錦除了喜好唱戲外,最近愛好上了畫畫,而且還挺有天賦,初學就有小成。

問了門房,門房應道,“世子爺在呢,除了世子爺,那位蘇大人也在。”

季衡知道蘇大人者,是在之前就和趙致禮有所交情的蘇文淳,昭元八年,癸巳恩科的探花,現在也在翰林院供職。

309 番外146 第三卷298 第四卷245 第四卷229 第四卷270 第四卷215 第四卷213 第四卷165 第三卷63 第二卷93 第二卷125 第二卷35 第二卷138 第三卷124 第二卷326 番外184 第三卷第15章 伴讀風波(二)第10章 第一場雪151 第三卷264 第四卷112 第二卷47 番外之楊欽顯六歲325 番外181 第三卷215 第四卷293 第四卷204 第三卷276 第四卷178 第三卷7577 第二卷127 第二卷235 第四卷第4章 死而後已95 第二卷第10章 第一場雪330 番外265 第四卷94 第二卷314 番外53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229 第四卷71 第二卷242 第四卷337 番外197 第三卷203 第三卷155 第三卷122 第二卷288 第四卷205 第三卷81 第二卷第12章 繁華京都(三)62 第二卷119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55 第二卷57 第二卷151 第三卷236 第四卷150 第三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93 第二卷32 第二卷56 第二卷347 番外91 第二卷257 第四卷267 第四卷91 第二卷166 第三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99 第二卷63 第二卷69 第二卷213 第四卷70 第二卷30230 第四卷234 第四卷103 第二卷212 第四卷206 第四卷276 第四卷43 第二卷279 第四卷301 第四卷243 第四卷144 第三卷143 第三卷68 第二卷318 番外284 第四卷223 第四卷69 第二卷241 第四卷156 第三卷162 第三卷
309 番外146 第三卷298 第四卷245 第四卷229 第四卷270 第四卷215 第四卷213 第四卷165 第三卷63 第二卷93 第二卷125 第二卷35 第二卷138 第三卷124 第二卷326 番外184 第三卷第15章 伴讀風波(二)第10章 第一場雪151 第三卷264 第四卷112 第二卷47 番外之楊欽顯六歲325 番外181 第三卷215 第四卷293 第四卷204 第三卷276 第四卷178 第三卷7577 第二卷127 第二卷235 第四卷第4章 死而後已95 第二卷第10章 第一場雪330 番外265 第四卷94 第二卷314 番外53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229 第四卷71 第二卷242 第四卷337 番外197 第三卷203 第三卷155 第三卷122 第二卷288 第四卷205 第三卷81 第二卷第12章 繁華京都(三)62 第二卷119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55 第二卷57 第二卷151 第三卷236 第四卷150 第三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93 第二卷32 第二卷56 第二卷347 番外91 第二卷257 第四卷267 第四卷91 第二卷166 第三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99 第二卷63 第二卷69 第二卷213 第四卷70 第二卷30230 第四卷234 第四卷103 第二卷212 第四卷206 第四卷276 第四卷43 第二卷279 第四卷301 第四卷243 第四卷144 第三卷143 第三卷68 第二卷318 番外284 第四卷223 第四卷69 第二卷241 第四卷156 第三卷162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