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破局中

楊素道”這最後一局,不知二位誰先來?“

薛道衡道”開局是在下,這次就由晉王先來吧?“

楊廣道”既然如此,晚輩就獻醜了。“

楊廣思索了一會,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吟道”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次閣樓內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大家好像都沉浸其中。

大約過了有一刻鐘,楊素向楊廣一揖道“殿下,這首詩臣無法評判,因爲臣等日常所吟之詩爲五言律,是從五言古詩中繼承了每句五個音節、全篇兩句一組、總句數爲偶數的基本特徵,同時增加了對偶和平仄的規則。臣覺得他和魏晉時期的長短句有點像,這首詩臣也試着和了幾次,仍不得要領,還請殿下爲我等解惑!”

其餘諸人聽了楊素的話也是紛紛點頭。

楊廣道“諸位,應該不能算是詩,樑國公說的沒錯,是本王在長短句的基礎之上加入了舞曲,本王就暫稱他爲曲詞吧。本王喜歡軍營生活,平日在府裡閒着無事,就命王府的護衛按照陣圖,畫衣甲,執旗旆,兼引馬匹入場,本王入陣破之。本王今日本王一時興起,隨意吟出,就像平日裡在府中吟唱的曲一樣,雖無伴奏和排兵佈陣,但本王怡然自得。”

“殿下才華出衆,我等佩服。殿下第一句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徵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將軍的形象,臣想應該就是殿下自己吧。第二三句突出地表現了雄壯的軍容,表現了將軍及士兵們高昂的戰鬥情緒。最後兩句則是整個曲詞的點睛之處,表達了殿下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裡、夢中都不能忘懷,征伐陳國,完成我大隋一統,贏得生前死後不朽的英名!殿下的整首曲詞十分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殿下南北一統的遠大抱負,是殿下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

“樑國公不愧是我大隋的軍神,此言道出了本王多年來的夙願,陳國皇帝陳叔寶終日沉迷酒色,刑罰殘暴,賦稅繁重,如桀紂再生,陳國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我大隋征伐陳朝那是大義所向,是爲了解救陳國百姓水深火熱之中!我大隋必勝!“

”殿下說的不錯,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陳國上行下效,以失去人心,我大隋征伐陳國是道之所在,義之所向,我大隋必勝!“楊素道

”大隋必勝!“閣樓內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聲。

薛道衡向楊廣一揖道”殿下之詞曲氣勢磅礴,發人深省,是我輩讀書人的楷模,臣吟不出如此磅礴的詩句,就此認輸。“

閣樓內諸人都點點頭表示同意。

楊廣道”薛先生,本王此前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薛先生之文采,本王也是敬佩不已,他日定登門拜訪,還請多多指教。“

”殿下,指教臣萬不敢當,臣定掃榻相迎,也想和殿下切磋一二。“

”二位就不要相互恭維了,今日既然諸位博學大才盡在此,老夫也吟首詩,和大家切磋切磋。樑國公,聽聞你也善詩句,今日老夫想借此請教一二,不知國公是否賞臉?“盧思道道

楊素哈哈大笑道”我有何不敢,誰要是輸了,就罰誰飲酒一罈如何?“

大家點點頭表示同意。

盧思道吟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閣內諸人鼓掌稱好,薛道衡道”這首詩的前半部是寫征戰將士英勇奮戰,長戍不歸的戎馬生活。後半部分寫了思婦閨怨對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詩中既有長安飛將出祁連的奔放、雄健,又有流水本自斷人腸的清麗、哀怨。將軍旅生活的艱苦和徵人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裡得到了較和諧的統一。“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盧思道望向楊素道”樑國公,請賜教。“

楊素沉吟半晌道”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握手河梁上,窮涯北海濱。據鞍獨懷古,慷慨感良臣。歷覽多舊跡,風日慘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樹寒偏易古,草衰恆不春。交河明月夜,陰山苦霧辰。雁飛南入漢,水流西咽秦。風霜久行役,河朔備艱辛。薄暮邊聲起,空飛胡騎塵。“

楊素吟完,衆人點頭紛紛稱好。

楊素向楊廣一揖道”還請殿下爲臣鑑賞一二。“

楊廣道”詩的開頭就顯示出國公以天下爲己任的愛國情操,詩中既有對塞外風景的描述,又有飽受從軍跋涉之苦、久戍邊地的懷鄉之情。交河、陰山都是我大隋抗擊突厥的戰場所在,只有親身經歷過戰場之人才能深刻體會到。反映戰爭的詩,《詩經》中已有多首,反映民族矛盾、民族戰爭的詩,南北朝時亦已有之,但這些詩人大多並無出塞戍邊的經歷,能以詩歌寫自身出塞征戰的感受的,當自樑國公開始。“

楊素向楊廣又是一揖道”殿下不愧乃歷經戰爭之人,也只有您才能體會作爲軍人的那份責任和孤獨。“

楊廣默默的點點頭表示認同。

”那此二人到底誰略勝一籌?“

大家齊齊將目光看向楊廣

楊廣道”從詩的內容來看,盧先生略勝一籌,但從詩的立意上來講,樑國公的一腔報國、以天下爲己任的愛國情操是盧先生所無法比擬的,因此本王認爲二者平局,不知各位覺得如何?”

衆人點頭稱好

第十九章:大隋士子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二十六章:返京第一章:我是誰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三十八章:書樓風波上第八章:練兵上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十三章:北伐下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三十四章:建立書院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十章:父子夜話第四十七章:試探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十三章:北伐下第三十一章:獲救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四章:伐謀突厥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六十一章:閒暇第九章:練兵下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三十二章:兵伐僞樑上第四十八章:過招第三章:家宴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二十九章:蕭樑驚變上第三十二章:兵伐僞樑上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三十一章:獲救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五十四章:赴任第十章:父子夜話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五十三章:偶遇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四章:伐謀突厥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章:我是誰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九章:練兵下第五十六章:中伏第九章:練兵下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三十七章:弘德書院下第十六章:東市風波上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十二章:北伐上
第十九章:大隋士子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二十六章:返京第一章:我是誰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三十八章:書樓風波上第八章:練兵上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十三章:北伐下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三十四章:建立書院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十章:父子夜話第四十七章:試探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十三章:北伐下第三十一章:獲救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四章:伐謀突厥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十二章: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商人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六十一章:閒暇第九章:練兵下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三十二章:兵伐僞樑上第四十八章:過招第三章:家宴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二十九章:蕭樑驚變上第三十二章:兵伐僞樑上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三十一章:獲救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五十四章:赴任第十章:父子夜話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五十三章:偶遇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六十章:雲定興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四章:伐謀突厥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一章:我是誰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九章:練兵下第五十六章:中伏第九章:練兵下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三十七章:弘德書院下第十六章:東市風波上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十二章:北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