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父子夜話

開皇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楊廣攜蕭氏等衆親兵啓程回大興城,這是楊堅的要求,聖旨前幾天就已到,由於軍中之事尚未安排,便遲了幾日。

五天之後楊廣到達大興城,入府沐浴之後楊廣就攜蕭氏入宮拜見楊堅夫婦。獨孤見到有點消瘦的楊廣,便一把摟在懷裡,淚眼婆娑,對着楊堅又是一番埋怨。

楊廣有點發窘“母后,兒臣都已經是個真正男子漢了,這些事也是兒臣應該做的,大隋初立,兒臣只希望能多多爲父皇母后分憂,父皇母后要多多保重身體,有什麼髒活累活都交給兒臣來做,兒臣還年輕,還撐得住。”

楊堅夫婦相視一笑“廣兒,爲父知你心意,這次招你回來,一是你母后天天唸叨你,二是眹招你有事相商。”

家宴過後楊廣跟隨楊堅來到御書房,楊堅吩咐左右退下。“廣兒,你在晉陽的所作所爲眹已知曉,釀製白酒,軍中設學堂,建醫館,設軍中作坊,製作沙盤等在我大隋聞所未聞,不知你是如何想到的。”

楊廣向楊堅一揖道“父皇,兒臣自幼喜愛讀書,每到一處兒臣便派人四處購得各類書籍,這些東西都是兒臣在書中得到啓發,循循漸進而成。”

楊堅哈哈一笑“好!吾兒如此好學,又聰慧過人,眹之幸,大隋之幸,別看你這些小的改進,卻爲以後軍制革新打好了良好的基礎,看來眹派你去晉陽練兵,你也沒有辜負眹的期望。”

楊廣上前一揖道“父皇謬讚,兒臣只是做了應該做的。至於軍中的革新,兒臣也是摸着石頭過河,不知深淺,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還請父皇訓示。”

“摸着石頭過河,不錯,廣兒如今我大隋初立,有許多政事舉措都是在摸着石頭過河,父皇也不易呀!”楊堅嘆氣道。

“父皇,兒臣尚有事啓奏,兒臣命人所經營的汾酒已遍佈晉陽城及周邊各郡縣,由於每天收入頗高,兒臣發現裡面不僅有我大隋的五銖錢,還有北齊的常平五銖和私鑄的常平錢,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錢,以及南朝的陳五銖、太貨六銖,甚至劉宋的鵝眼錢,蕭樑的剪邊錢等,在商業領域繼續參雜流通,兒臣請求父皇下令其在朔州各郡縣不得流通,允諾兒臣在晉陽設爐制錢,在朔州各郡縣設立櫃坊,將這些不合規制的錢幣統統回爐重製,再通過櫃坊統一發行我大隋貨幣。”

“廣兒你所言極是,我大隋要一統南北,首先就從這貨幣開始,眹明日就下旨凡在我大隋境內的所有郡縣只准許流通我大隋五銖錢,其餘各種錢幣禁止流通,回爐重製。”楊堅道。

楊廣一揖道“父皇聖明,父皇兒臣還有一點小小請求,這五銖錢自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就製造流通,已有八百多年,我大隋要立萬世之業,父皇比那始皇帝聖明萬分,要開歷史先河,就從這貨幣開始。這是兒臣命人畫的新式銅錢模樣,這枚銅錢正面印有大隋通寶四字,喻我大隋貨幣通達天下,反面印有開皇通寶四字,讓天下臣民深感父皇之恩德,澤被萬民!”

楊堅接過圖紙看了半晌道”吾兒聰慧,這事既然是你想出來的,那明日你去找尚書蘇威,朕會下旨給他,此事他會配合與你,在年前擬個章程面呈與眹,年後正式實行。“

“諾,兒臣遵命。”楊廣一揖道。

“廣兒,父皇叫你來御書房是想跟你說些體己話,我大隋初立,朝堂之上除了一些跟隨眹的老臣,剩下的就是各大門閥和世家推出來的代言人,在政事上多有掣肘,眹想創立一個新的選官制度,可又擔心他們會多方破壞,毀於一旦呀!”

楊廣上前向楊堅深深一拜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有一言不知該講不該講?”

“廣兒,爲父既然招你前來,你儘管暢所欲言。”

“父皇,兒臣這半年來也是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父皇是想通過科考的方式選官,可父皇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自魏晉以來氏族崛起,天下的讀書人不是出身氏族門閥,就是地方豪族,普通老百姓就是想讀書也是有心無力,就算父皇能順利推行此制度,可最後進入朝堂的還是那些門閥和地方豪族,庶民簡直就是鳳毛麟角!兒臣建議父皇可以下令凡雍州五品以上官員可舉薦一名官員,然後通過考試的方式擇優錄取。這樣一則可以先穩住門閥豪族,二則可以讓這通過考試入仕的方式慢慢讓人接受,不至於弄得朝政混亂。”

“吾兒聰慧,果非凡人,比起高穎、蘇威也不遑多讓。”楊堅滿懷欣慰

“父皇,這不過是溫水煮青蛙而已。我大隋現在缺的是書籍和老師,兒臣奏請父皇:一是在中央設翰林院,招天下儒生入翰林編書籍;二是在地方設學堂,凡年滿七歲者無論貴賤都可入學堂讀書。這樣一來不出十年,天下讀書人多了,父皇再施行科考制度,天下學子紛紛入我大隋,天下英才皆入父皇彀中!”

楊堅沉吟了半晌“廣兒,你所言極是,看來你這半年來進步頗大,思路周全。可書從何來,現在一本書,從紙張到抄寫成書,成本頗高,書價極貴,普通人家都讀不起書,何況百姓乎?”

“那父皇何不將此事交給兒臣,兒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爲陛下分憂!”楊廣道。

“吾兒如若能辦成此事,眹一定不吝封賞,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楊堅扶起楊廣道。

“父皇,兒臣打算在晉城王府設立文學館和講武堂,爲我大隋招賢納士,爲我大隋建設添磚添瓦,也爲以後父皇改革提供臂助。只是兒臣府中急缺各類人才,還請父皇幫扶一二。”

楊堅點頭道“好,父皇答應與你,你盡力去做吧,如果還有什麼需求儘管提,眹無不應允。今天就到此吧,你也長途跋涉幾日,回府歇息吧。”

“諾,多謝父皇信賴,兒臣告退。”

楊廣與蕭氏回到府中,楊廣長長吁了口氣,這次回到大興,所有目標已基本達成,蕭氏喚來酒菜,楊廣將在御書房之事告知了蕭氏,蕭氏向楊廣一揖道“恭喜殿下開衙建府,終於有了自己的根基。”楊廣扶起蕭氏“也多虧了愛妃在母后面前爲爲夫美言,爲夫感激不盡,今晚就讓爲夫好好犒勞犒勞你。”楊廣抱起蕭氏回到寢宮,自是一夜風流。

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五十一章:破局中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六十一章:閒暇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五十五章:截殺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三章:家宴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五十一章:破局中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八章:練兵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十九章:大隋士子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五十二章:破局下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二十六章:返京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五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十七章:東市風波下第二十五章:一戰驚突厥第三章:家宴第三十四章:建立書院第十章:父子夜話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六章:招募新軍下第四十三章:約會下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十一章:錢幣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六十一章:閒暇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三十七章:弘德書院下第三十八章:書樓風波上第五十六章:中伏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二十五章:一戰驚突厥第五十七章:絕境第十一章:錢幣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四十八章:過招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十三章:北伐下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三十三章:兵伐僞樑下第八章:練兵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四十七章:試探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十八章:書籍問題
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五十一章:破局中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六十一章:閒暇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五十五章:截殺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三章:家宴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十八章:書籍問題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三十六章:弘德書院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五十一章:破局中第二十四章:這個冬天不太冷第八章:練兵上第三十一章:獲救第七章:入駐晉陽城第十九章:大隋士子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四十二章:約會上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五十二章:破局下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二十六章:返京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五十三章:偶遇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十三章:籌建學堂第五十七章:絕境第五章:招募新軍上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十七章:東市風波下第二十五章:一戰驚突厥第三章:家宴第三十四章:建立書院第十章:父子夜話第四十五章:情詩入閨閣第二十章:戲耍宇文化及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十四章:戰後事宜上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六章:招募新軍下第四十三章:約會下第三十章:蕭樑驚變下第十一章:錢幣第五十章:破局上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四十一章:薛道衡第五十章:破局上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五十三章:偶遇第四十六章:密謀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六十一章:閒暇第四十四章:隋木易第五十九章:護衛李淵第三十九章:書樓風波中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章:蕭家有女初長成第四十九章:入局第三十七章:弘德書院下第三十八章:書樓風波上第五十六章:中伏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五十八章:絕處逢生第二十五章:一戰驚突厥第五十七章:絕境第十一章:錢幣第五十六章:中伏第四十八章:過招第四十章:書樓風波下第十三章:北伐下第四十七章:試探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三十三章:兵伐僞樑下第八章:練兵上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二十七章:雜記第五十四章:赴任第二十一章:成立書局第四十七章:試探第十五章:戰後事宜下第十八章:書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