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李耕的難題

當夜,鬱林城帥府裡也在就李越大軍之事爭論。

統制李耕坐在主座,下首有一衆部將和參軍。

一人道:“李越一萬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寧明,將寧明全完佔據,後續大軍兩日之內就會趕來,所幸這一萬先頭部隊在寧明駐留,沒有當先趕來鬱林,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撤離,離開是非之地,不然等十幾萬大軍一到,我們遊奕軍會死無葬身之地。將軍,我們還是趕緊撤吧。”

李耕沒有理會。

另有一人道:“撤什麼撤,敵人都沒見到就撤,你來鬱林的時候見到敵人了?現在又想在敵人來之前逃跑,我們是來打仗,還是來捉迷藏?”

那人一聽就急了,馬上反擊道:“他們是十幾萬人,兵力是我們十幾倍,怎麼打?一旦在鬱林被他們圍住,打起來就是全軍覆沒,現在不走更待何時!”

此話一出,便有人附和:“不錯,敵軍先頭部隊佔據寧明,而不是急下涼山,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攻佔鬱林,作爲他們日後再次東進邕州的前沿堡壘,鬱林城他們勢在必得,我們兵力相差懸殊,根本不能跟他們比拼,暫時撤退纔是上策。”

又有人道:“敵軍哪有你們說的這麼可怕,他們是有十幾萬人不錯,但真正可堪一戰的,絕對不會超過五萬人,其他的都是輔助部隊,臨時拉來湊數,我們遊奕軍是殿前司精銳,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個個都是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有佔據鬱林城,完全可以跟五萬缺少糧草的敵軍一戰。另外,我們走幾千里路,大老遠從北邊趕來,連敵人一個小兵都沒見到,一仗不打就撤退,說出去我都嫌丟人,我以爲遊奕軍應該堅守鬱林城,用不了三天,他們十幾萬人就得退到大南關以南。”

“你說的簡單,就算他們只有五萬人能戰,就鬱林這種小城能擋住五萬人?有時間你出去看看這鬱林城城防是什麼樣子,常年失修不說,先前李越人攻城又破壞好幾個地方,如今城防漏洞百出,怎麼防守?別說五萬人,就是三萬人來攻,我們也防不住,留在這裡就是白白送死,如果不早點走,等他們一來,想走都走不了。將軍,你還是趕緊拿個主意。”提議撤出的部將,再次提醒李耕。

李耕久久不言,是守是退,他也難以取捨。

遊奕軍一萬多人,好不容易纔來到廣南邊境,若是就此撤退,一點功勳都撈不到,一是難以跟屬下一衆兄弟交代,二會淪爲其他人的笑柄,三則是遊奕軍名聲將大受折損。更爲糟糕的是,之前他已經派人將遊奕軍奪回鬱林和大南關的消息急送邕州,要是他們此刻放棄,灰溜溜的退回邕州,實在沒臉面對那些同僚。

如果堅守鬱林不退,城中糧草軍資倒是可以支撐一個月,但城防確如部將所說,常年失修,多處破損,薄弱之處頗多,防守難度很大,一旦守不住,縱使被十萬敵軍包圍,遊奕軍突圍倒也不是難事,可難免要損失幾千兵力,都是跟隨多年的兄弟,落下誰都會心疼。

但此行空手而歸,是他所不能接受的,縱使犯險,損失兵力,也得搏上一次。

看了一眼衆部將和參軍之後,李耕高聲道:“還記得我們是誰嗎?我們是殿前司遊奕軍,是禁軍,不管在哪代表的都是皇上和朝廷的臉面。鬱林是大宋邊防重鎮,大南關是李越通往大宋的重要關隘,哪一個都不能丟,既然遊奕軍在這兒,我們就要堅守到底,跟敵軍動動刀槍,讓退到邕州的五萬廣南軍看看,我們遊奕軍,禁軍是敢打仗的,即使是敗,我們也敢戰鬥!”

停頓幾息之後,又道:“從今天開始,我不想再聽到什麼撤退,任何敢言撤退者,以逃兵論處!”

建言撤退的部將和參軍面面相覷,臉色難看,不敢反駁。

而執言堅守鬱林,與敵一戰的人,臉上掩不住得意之色。

李耕接着說道:“鬱林城防加緊修復,把城裡的民壯都徵召起來,兩天之內將薄弱之處統統加固。另外,所有兵力調回鬱林,將鬱林城封閉,堅守城池,與敵相持。”

“將軍,大南關不守了嗎?”有部將忍不住開口詢問。

李耕道:“涼山城已經被敵軍包圍,拿下涼山之後,他們很快就會北上大南關,如果跟撤退回來的敵軍南北夾擊大南關,傾刻就會被攻陷,不守也罷。把兵力集中於鬱林,正好跟敵軍周旋,守住鬱林的把握更大。”

“將軍英明!”衆部將及參軍齊聲稱讚。

李耕面色不變,高聲道:“今天就議到這裡,回去鞏固城防,好好準備。”

“是。”衆人齊聲應道。

“另外,這兩天涼山如果有人前來投奔,緊閉城門,不予理會。”李耕補充道。

有人不解,問道:“將軍,這是爲何,那些人雖說戰力不行,可手腳靈活,幫忙守城也還行吧。”

不等李耕回答,就有人搶道:“城裡糧食就那麼多,他們來了,我們吃什麼?你想把你的口糧拿出來給他們?”

李耕則道:“糧食不足只是一方面,關鍵是他們軍紀散漫,難以管教,進了城來添亂的可能性,遠遠高於給遊奕軍提供幫助,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衆人心下了然,一支小小的回易護衛隊,機緣巧合小勝幾場,就想飛上天,跟遊奕軍一爭高下,還敢拒絕遊奕軍好意邀請共守鬱林,簡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活該他們被李越敵軍包圍,若是他們有本事突圍來到鬱林城下,那可真是一處好戲。

議事結束,衆人紛紛散去,唯有李耕獨坐廳中。

鬱林城該怎麼守,如果守不住該怎麼突圍,往哪兒突圍,他都得想清楚。

堅守鬱林是一步險棋,若不想好退路,致使遊奕軍損失慘重,又打了敗仗,這個責任他肯定要負,能勝最好,即使不能勝,兵力也不能損失太大,可面對十幾萬敵軍,真是讓人頭疼。

這個夜晚,李耕註定難以成眠。

經歷過兩次失敗之後,涼山城外的敵軍第二天沒有再進攻。

宣威軍則趁着這段空隙,在城裡組織人力挖土和泥,逐漸將城頭牆垛上覆蓋的木板一一塗上厚泥,這個工程很大,需要的泥土和人力很大,花費的時間也不會少,或許三五天才能全部塗完。

一天後,城外的敵軍又組織了一次進攻,箭陣壓制之下,他們頂着木板盾牌衝到護城河邊,但在渡河之時工具不足,手忙腳亂,防禦有所鬆懈,被城上宣威軍和青壯射出的密集箭雨所阻,留下數千人後,無奈撤走。

結束之後,城上照例喊話,給敵方半個時辰時間救治傷兵,只要不攜帶武器,在救人期間不會攻擊他們。

由於前天敵軍已經在城上守軍眼皮底下救過一次人,這次喊話過後,他們沒有多少猶豫,迅速派人將數百傷兵一一帶回,而後退去,依舊駐守在一里之外,將涼山城團團圍住。

涼山城經歷過這次攻擊之後,楊叢義迅速召集衆人商討應敵之策,敵軍已經攻到護城河上,下次他們改進一番進攻陣型和方法,很可能就衝到城下,一旦到了城下,進了弓箭射擊死角,城防便有危險。

先前他們過高估計弓箭的力量,以爲能以密集的箭雨將敵軍阻擊在到達護城河之前,不想敵人居然能找來那麼多木板盾牌,讓弓箭殺傷力大打折扣。

衆人商量一番,想不出破解盾牌好辦法,決定用火攻試試,現在是冬天,城外不少雜草,燒不着盾牌,但能燒着地上的雜草,野火一起引燃敵軍的衣裳,他們衝鋒必然也受影響,隊形一亂,渡河受阻,過不了河,攻城之戰自然失敗。

城外一萬五六千敵軍已經組織三次進攻,留下三四千屍體,兵力快損接近失三分之一,可以說涼山之戰,他們已經失敗,但看他們在城外的陣型佈置,絲毫沒有退兵的覺悟,完全是一副不拿下涼山誓不罷休的架勢。

涼山府衙發佈公告,燈油乃軍用緊缺物資,天黑之後,任何百姓家裡均不得點燈,從即日起燈油可換糧食,三天之後發現仍然私藏燈油,將無償收繳。

糧食搬到府衙門口,青壯們在宣威軍帶領下,滿城宣傳糧食換燈油,三天之內不換的全部收繳。

平民百姓不會有多少燈油,也沒那個閒錢,天一黑就睡覺,家裡用的起油燈的,條件都不會太差,該去哪裡宣傳,該找哪些大戶,青壯們清清楚楚。

一天時間,宣威軍收集了數十桶燈油,搬回府衙,開始製造火箭。

棉布條沾油,瀝乾綁上箭桿,點燃以後,可以燃燒很久,積少成多,數萬支火箭,足以鋪成一片火海,雖不至於燒死敵人,要打亂他們陣型,阻擋他們進攻,卻是完全足夠。

一捆捆火箭擡上城頭,駐守城頭的宣威軍和涼山青壯人手兩支,何時用火箭,自有命令。

城外敵軍又在騷動,看着這些火箭送到,四門守將信心稍增。

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677章 大野澤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434章 怨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541章 交易不順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51章 挑花眼第58章 青石崖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538章 回易繼續第53章 議事第118章 強盜殺人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23章 兇犯越獄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282章 宣威軍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34章 餓狼圍困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126章 別了第74章 演技逼真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230章 安南詭計第579章 戰和逃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748章 家事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80章 絕路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91章 討價還價第607章 水戰第93章 一個不留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59章 夜半蛇影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56章 定計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127章 謊言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432章 召集令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01章 回家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181章 趕回老家
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546章 烤羊飄香第433章 獨力支撐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93章 三個媒人第618章 三戰一身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677章 大野澤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434章 怨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541章 交易不順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51章 挑花眼第58章 青石崖第163章 宣威軍建成第196章 準備離京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538章 回易繼續第53章 議事第118章 強盜殺人第250章 美夢成真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537章 回京覆命第281章 重臣議事第465章 姚昶追擊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4章 人證物證俱在第476章 進退兩難第308章 遊奕軍李耕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23章 兇犯越獄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282章 宣威軍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276章 緊閉營門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34章 餓狼圍困第660章 隨軍軍屬第126章 別了第74章 演技逼真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230章 安南詭計第579章 戰和逃第738章 招降平陽第748章 家事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129章 太學辯議(二)第650章 給條活路第773章 圍攻海子村第749章 家事國事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46章 良人新軍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669章 攻取濟南城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80章 絕路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91章 討價還價第607章 水戰第93章 一個不留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59章 夜半蛇影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664章 謀取濟南府第358章 報案證物第777章 運河冰碎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56章 定計第164章 囑咐參軍第127章 謊言第93章 一個不留第629章 系統啓動第432章 召集令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165章 無謂自尊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600章 退敵之策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709章 謹言慎行第513章 當有作爲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501章 回家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561章 香水賣誰第580章 爭執不休第181章 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