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修壩蓄水

片刻後,那年輕的獵人被護衛帶進營房。

老族長吩咐道:“你回山告訴族人,讓他們帶好工具出山,到雙峰口幫朝廷大軍修壩。”

那年輕獵人回一聲好,便迅速出營,北上山區。

隨後楊叢義便將雙峰口附近的情況跟其他人細細講了一遍,告訴衆人,修壩攔河的位置要調整,攻擊的目標也要改變。在雙峰口修壩,攔住大河流水,可以在谷內蓄積一個大湖泊,等敵軍全部聚集在那梭鎮對面之後,立即毀壩放水,大水將從谷口直衝向南,可以一舉將敵軍全部淹沒,如果敵軍運氣差,一個敵軍都逃不了。

其他人一聽還有這等好事,無人不興奮,若真攔河成功,四千來到那梭鎮的敵人便能一舉殲滅,宣威軍便能取得完勝。

“監軍,有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考慮到?”沉默多時的姚昶忽然問道。

“說,什麼問題?”楊叢義微微一驚,難道漏了什麼重要細節?

姚昶道:“敵人馬上就到,就算我們兩天之內把水壩修好,蓄水也需要時間,一旦開始截流蓄水,大河便水流斷絕,下游水位降低,敵人到達那梭鎮對面之後,就算沒船也能很快渡河東進。爲今之計,只有派遣一支部隊開始與他們接近周旋,拖延他們行軍,或在那梭鎮部署一支部隊,與他們面對面形成對峙,爲蓄水拖延時間。不管是接近周旋,還是對峙,我們都是兵力懸殊,十分危險。”

楊叢義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即使大河水大,蓄水也需要時間,如果在蓄水期間,敵人剛好就到了,面對乾枯的河流,敵人會很快過河東進,離開那梭鎮,因此必須派人周旋,或在那梭鎮隔河與敵人對峙。

隔河對峙看似最好,能將敵人剛好堵在河對岸,處在南下大水的正面,但敵人一旦發現河流水位降低乾枯,必然繞路過河,最終很可能奉命對峙的宣威軍被滅,敵人也會逃走。

“姚昶說的對,如果我們在雙峰口攔截大河,就必須在水壩蓄到足夠的水之前,將敵人留在那梭鎮。我們要派一營人馬立即渡河,在敵人行軍路上騷擾阻擊,延緩他們到達那梭鎮的時間,至少延緩兩天,等蓄水完成之後,聽從號令,放敵人到達那梭鎮。這個差事誰領?”楊叢義思慮片刻之後問道。

“我來。”蘇仲、潘誠幾乎同時搶道。

“你二人不管誰去,其實都能完成任務,但蘇仲曾經跟李越人交過手,比較熟悉他們,這次還是蘇仲去爲好。”楊叢義對他們表現主來的勇氣很滿意。

“謝監軍,我現在就走。”蘇仲起身。

“蘇老二,這此就便宜那你了,下次再有這樣的好機會,可不要跟我搶,不然別怪我翻臉啊。”潘誠起身拍了他一下。

“好,你帶一人去,此戰以騷擾拖延爲主,不可力敵,在完成任務的前提下,保證宣威軍安全,不要無故葬送將士的性命。四天之後,返回那梭鎮附近,注意北方煙火信號,一旦看到煙火便立即隱匿形跡,撤往西邊的山林。”楊叢義囑咐道。

“我知道了,保證完成任務。”說完蘇仲快步離開營房,信心十足。

“我們立即行動吧,全軍北上雙峰口,修壩蓄水。”

楊叢義一聲令下,各將帶着宣威軍馬上行動起來,沿河北上,準備修建攔水壩。

宣威軍一到雙峰口,便在山丘上紮營,隨即開始砍伐合抱粗的大樹,不論怎樣修壩,都少不了大樹。

楊叢義帶着姚昶等人在雙峰口山丘上仔細觀察河灣地形和谷口寬窄,他們要修建一個既能安全快速蓄水,又能隨時摧毀的壩體。

商討許久後,終於有了具體的壩體方案,楊叢義畫了簡略的修建圖紙。

按他們的設想,以數十丈高的巨木從山丘上,斜插至河對岸山谷底部,兩邊同時開始,只在河谷中間留下數丈寬的出水口,等雙向斜插出一個四丈寬的基礎壩體,便將稍小的樹木橫丟入河中,將出水口堵住,山谷外水流一小,就可以將沙石從壩體巨木縫隙中間傾倒下去,用沙石把流速降低的河流填堵,最終修成一個高五丈長十丈寬四丈的木混壩體,等到蓄積到足夠的水,便挖開壩體兩頭的山丘,讓大水將木混壩體沖毀。

修建壩方案確定,宣威軍便馬上開始加緊採伐樹木,山丘兩側靠近河口地方的樹木全被砍伐掉,以便開挖泥土。

不久之後,在山裡躲避戰禍的那梭鎮百姓趕來,他們足足有六七百人,攜帶的工具十分齊全,伐木的鋸子、斧頭,挖土填埋的鋤頭、鐵鍬和竹筐,更幸運的是,他們之中還有幾個木匠。

楊叢義將那梭鎮幾個主事人和工匠召集到一起,把修建斜插木混壩體的方案跟他們細說之後,工匠們又提議進行一些細小的修正。

修正過後,修建的壩體更加牢固,攔河填土石的速度也會加快,也許用不了一天半時間,攔水壩就能修好。

由於那梭人到來,帶來了趁手的工具,伐木速度進一步加快。

同時整個修壩隊伍也進行分工,五百人伐木,六百人搬運,四百人修建基礎壩體,剩餘的人縫製麻袋,開挖土石。

隨着一聲聲整齊的口號,一根根稍作處理的巨木被拖進河中,又一根根斜立起來,一頭插在河底,一頭架在挖好坑槽的山丘。

半天時間不到,一百多根大樹左右斜插,基礎壩體建成,從上邊往下看,樹木排列的整整齊齊,似乎看不到縫隙,但從下邊看,縫隙還不小,河水還在嘩嘩流去。

楊叢義帶着工匠親自檢查了壩體,確認無誤之後,一聲“截流”,幾十根稍小的樹木被丟進數丈寬的水口,接着上百個裝滿土石的麻袋也隨後丟進去,將水流堵死。

下游水流頓時變小,片刻之後,河已見底,截流成功了。

宣威軍、那梭百姓在一陣歡呼後,馬上開始以沙石樹木填充壩體,同時又在壩體外側堆積沙石,爲木頭壩體增添一分助力。

數千人輪換填土,日夜不息,終於在一天之後,所有木頭都被埋在泥土之下,五丈多高的水壩修成,將河口徹底堵住。

在這一天裡,水位上升了將近兩丈,一眼向北看去,北邊谷地已經有了一個裡許方圓的小湖泊,並且每個時辰都在以眼睛可見的速度在變大。

勞累兩天不曾好好休息的宣威軍和那梭百姓,圍在山丘上,看着他們的傑作,激動不已。這項工程應該是他們這輩子做的最快、最好、最甘心的一個,也是最滿意的一個。

攔壩完畢,衆人回到半里外的營地好好休息,接下來的時間,就等水位慢慢上漲,漲到淹沒壩體。

這條河的水流量很大,又過一天一夜之後,水位已接近四丈,但離淹沒壩體差不多還有兩丈高。

原本預計修壩五丈高,但實際修建填埋土石後,高度已經接近六丈,壩體越高,蓄水越多,一旦毀壩,對下游平原谷底的衝擊力也更大。

但壩體一高,需要的蓄水時間就更多了,前期半天時間,水位就能提升一丈,到了後面一天一丈,再後來一天一夜才一丈,若要想水位上升到溢出壩體,以目前的速度還真預測不出來,水位每提升一些,水域面積便增加很多,水位提升的速度便要大大減慢,因爲不知道上游谷底有多大,何時能蓄滿水,楊叢義心裡沒底。

“監軍,要不我帶一營人去接應蘇老二。”潘誠見楊叢義站在水邊山丘上,望着水面出神,知道監軍是在爲蓄水之事擔心。

楊叢義回頭道:“也好,距離跟他約定的時間不多了,但這水位估計還要幾天才能漫上來。你帶一營人南下接應,繼續周旋,三天後隱匿形跡,直接撤往西邊的山丘,放敵人東進。切忌戀戰,大水無情,要萬分小心。”

“監軍放心。”潘誠接令後,迅速回去整頓隊伍。

半個時辰之後,潘誠帶着一營宣威軍通過壩體,到達河西岸,在獵人帶領下,直往南方而去。

又過一天一夜之後,水面距離壩體終於只有一丈來高了,但這一丈高的水位要讓它漲上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楊叢義每天都去河邊好幾趟,水位每上升一點,他便心安一分,但隨着水域的擴大,水位上升的速度進一步減慢,等到半天時間漲不到一尺深的時候,頓時心急如焚。

跟蘇仲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跟潘誠約定的時間,也過了一半,這該如何是好?

水不溢出壩體將壩外的土石沖走,即使強挖固定巨木的坑槽,單靠水的力量也不能將壩外的小土山從原地推走。

再過一天,實在不行,就只能從壩體中間挖開一條水溝,引水沖走壩外泥土,只是如此一來,水勢可能會打些這扣,但蓄積四五天的河水,水量已經不小,消滅敵軍雖沒十成把握,也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第564章 奇異氣味第252章 突發慘案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778章 金軍無懼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748章 家事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792章 放權第63章 解圍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86章 夜半鬼叫第65章 奶頭山第133章 太學辯議(六)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14章 冤屈得雪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44章 伏擊第578章 金使挑釁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108章 規矩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619章 詳細信息第557章 開羅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676章 聚將議事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671章 潰逃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389章 簽定契約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301章 解惑第572章 中間人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579章 戰和逃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671章 潰逃第767章 明覆第5章 結案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611章 駁斥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15章 一言是非
第564章 奇異氣味第252章 突發慘案第193章 再會故人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778章 金軍無懼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748章 家事第228章 敵軍來襲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62章 兇案現場第160章 見過監軍第401章 陸家內情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562章 香滿京華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421章 趙構之難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35章 請纓雁門關第216章 道長出馬第151章 標語宣揚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792章 放權第63章 解圍第491章 郡王入營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86章 夜半鬼叫第65章 奶頭山第133章 太學辯議(六)第350章 龍騎軍營第392章 湯父之憂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14章 冤屈得雪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44章 伏擊第578章 金使挑釁第667章 破城之計第278章 我成親了第108章 規矩第483章 關係拉近第601章 戰前檢驗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593章 請命調防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619章 詳細信息第557章 開羅第591章 夜襲敵軍第356章 驚退羣匪第676章 聚將議事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113章 城門校尉第334章 討個說法第671章 潰逃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389章 簽定契約第249章 不可思議第344章 功勳覈查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675章 殲滅金軍第609章 回援鎮江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550章 交代緣由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754章 御駕親征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301章 解惑第572章 中間人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469章 將校重聚第579章 戰和逃第495章 新建三軍第181章 趕回老家第691章 知州之職第671章 潰逃第767章 明覆第5章 結案第161章 天天有肉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338章 均分戰利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760章 完顏雍之慮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370章 命案線索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611章 駁斥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15章 一言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