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爭議

乾清宮,東暖閣。

“只怕是養虎爲患。”高拱說話的聲音雖是響頭不大。可隆慶和諸位內閣大臣卻絲毫不差的聽在了耳朵裡。

這內閣裡頭,其實說起來倒也離奇,當年嚴嵩那般耳背眼花,平日裡旁人和他說句話,常常都要湊到耳朵邊去吼,偏偏在內閣堂議的時候,從來沒聽說他聽錯過,細究起來,倒真個是有些不可理喻。

高拱此話一出,就連向來低調的陳以勤都是不禁微微點頭,這幾年韃靼人雖是安分了許多,可在明人心裡卻仍然一時間無法拖去一個蠻橫的影子。

除去這點,高閣老自個也未必沒有些私心在裡頭。

徐階仍是內閣輔,也兼着戶部的職,可幾次做下事來,眼看着卻是逐漸失去了聖眷。

但徐階畢竟是老臣,又以穩重隱忍著稱,除去他那兩個兒子以外,還真的抓不到他什麼把柄。若是這朝廷內外能看上去風平浪靜,等日頭久了,徐家在南直隸的事端便更顯得突兀起來。總有機會再扳他一把。

可若是再開戰端,朝廷上下卻倒顯得離不開徐階這樣的老臣來主持,更何況徐階眼下主持戶部,只管糧草,不理軍事,想在這上面去抓他的把柄也不容易。兵馬未動,又要糧草先行,雖然有蕭墨軒和“朝莊”在後面撐着,可畢竟要戶部出來主持,也輕易動他不得。

只要能抓住徐家在松江兼併田產的事頭不放,朝野內外必定有理學之士出來呼應,最多年餘,高拱有信心把徐階送回松江老家養老去。

爲了扳倒嚴嵩,你徐階能隱忍十數年,我高拱又何嘗連年餘也忍受不了。

想到這裡,高拱微微的擡起眼來,朝前望去,可目光所及,卻並非徐階,而是站在下的蕭墨軒。

時候不同了了啊,自己這算盤,到底是爲朝廷,爲大明朝打的,還是爲自個打的?這局勢,當真自個還能把握的住嗎?

一邊站着的張居正,對高拱的話,其實心裡也是贊同。剛想出聲附和幾句,卻瞅見蕭墨軒低頭不語,若有所思的樣子,頓時把話壓回到了肚子裡頭。

隆慶原以爲高拱開了口之後,諸位內閣大臣必有一番話說,卻沒想到迎來了個冷場,也是不禁微皺了下眉頭,站起身來。

“蕭卿,你是兵部尚書,關外的事兒也向來是用你的主張。”隆慶邁了幾步,走到蕭墨軒身邊,“你如何看?”

聽皇上在問蕭墨軒,其他幾位閣老頓時也是如釋重負般的鬆了口氣,全把目光落到了蕭墨軒身上。

蕭墨軒原本想聽聽其他幾位內閣大臣的意思,可既然皇上直接問到了自個,也不好不出聲。

“臣請問聖上,若依聖上的意,又該如何主張?”蕭墨軒暫且不答反問。

“朕若是一時間能想得明白,何需問你。”隆慶被蕭墨軒反問一句,有些不悅。

“臣曾聞聖人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蕭墨軒微挺胸膛,聲音清揚,“既然連聖上都無法斷言,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又該如何主張。”

蕭墨軒名爲不答,其實已答,只是又把最後的包袱丟還給了隆慶。隆慶並非昏聵,初時愕然,但隨即也明白了蕭墨軒話裡的意思,和着一笑,坐回身去。

爲帝者並非昏聵,做臣子的自然也笨不到哪去,蕭墨軒雖未點明,其實大意已瞭然。

座間諸位,內閣輔徐階竟有些唯唯諾諾的模樣,只垂着眼皮在聽;適才點頭的陳以勤兩手相撫,若有所思;張居正右手微舉,欲言又止;倒是次輔高拱眉頭微皺,徐徐搖頭。

“高卿家又意下如何?”隆慶見高拱模樣,知道他心裡有話,於是不問輔徐階,只是先問高拱。倒是徐階聽隆慶徑直去問高拱,禁不住暗自微嘆一聲。

“韃靼狡黠,只怕和不能久。”高拱所憂似乎也並不無道理,“當年成祖時,也曾有封韃靼貴族爲王,久後皆反。”

“臣不通軍事,可臣也知道。我軍之長在於火器,韃靼之長在於馬上。”高拱侃侃而談,“近年來我大明邊軍雖是騎射愈精,可若對起韃靼並無佔優,若是韃靼再習得火器之術,只怕……”

高拱所言,雖有些氣短,但也算是實情,此話一出,隆慶適才剛張開的笑臉頓時又繃了起來。

“那若是以朝廷出兵,解瓦剌及畏兀兒之圍如何?”張居正觀着衆人臉色,徘徊許久終於憋出句話來,“俺答部眼下畢竟歸附我朝,此次求援,亦頗有誠意,若是不允,只怕反是激起他蠻夷的性子來,也免得火器落到其他韃靼人的手上去,反是會生出事端來。”

“張大人果然志向不小,只怕日後把當年衛青衛大將軍都要比下去。”高拱對張居正的話不以爲然,冷笑一聲。

“高大人,皇上召內閣議事,既是議事。便是要讓人說話。”徐階忽得擡起眼皮,bsp; “徐卿說的是道理。”隆慶點頭稱是。

高拱想回徐階的話,卻見隆慶開了口,只得吞了回去,麪皮上青一陣白一陣的,竟未心服。

“微臣倒是贊同張大人的主張,關外土地千里,若是不取,反爲蠻族滋生。”蕭墨軒見衆人紛爭不下,又有張居正相助,暗覺時機已到。

“塞外苦寒。取之何用?”隆慶尚猶豫不決。

“陛下,可曾忘了南洋?”蕭墨軒不再多說,只提一句。

南洋乃溼熱之地,中原大國甚少動過染指的念頭,可如今又何曾有人想過,如今太倉歲入的四分之一,竟是取自於南洋海貿。

之前尚有人想分辨幾句,可又聽說起了南洋,左右顧盼一回,竟無人再出反駁。他們不反駁,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蕭墨軒下一步棋想落在哪。

內閣裡若論權勢,蕭墨軒未必數得上第一,可只論佈局,無論是徐階還是高拱,都只能跟在蕭墨軒後面。

大局如棋,沒有人有信心下得比蕭墨軒更好。所以他們還不如讓蕭墨軒來落子,他們站在一邊側擊來的更好。事實也證明,這樣大夥才能從中抓到更多的份子來。

“何人可往?”隆慶沉思片刻,擡頭問道。大局佈下,就算是做棋子,也得有做棋子的資格才行。

“遼東副總兵李成樑。”

李成樑雖已經官居副總兵,可比起戚繼光,譚綸,王崇古等人仍然差的太遠,他的名聲甚至還不如大同總兵劉漢。

實際上仔細盤算起來,李成粱確實也沒幹過什麼大事。近幾年來,遼東幾無戰事,除了關外的歸化一軍,邊軍也幾乎廢了軍囤,完全改由朝廷供應糧餉,李成樑這些邊軍將領也能夠完全騰出手來,專心練兵。

打心裡說,蕭墨軒沒有看錯,李成樑雖然多年來鋒芒不1u,可確實是將才。

只是李成樑挖空了腦子,翻遍了家裡的祖譜,也沒弄明白蕭大學士爲何如此看重自個。這份恩情來的太突然。太讓人摸不着頭腦。

李成樑練出的兵,即使是戚繼光看了也讚不絕口,可李成樑心裡仍然象堵了根刺一樣的彆扭。

李成樑無大功,他能官居副總兵,完全是依k蕭大學士的提拔。邊軍尚勇,李成樑升官如此容易,雖是來趨炎附勢的人居多,可未免也惹來一些私底下的譏諷。

李成樑也算是血性漢子,那些譏諷的話給傳到耳裡,未免讓人生出幾分火氣,可是卻也無可奈何。雖是做夢也想着真正去幹一回大事,可一直不得其機,實在是無比苦惱。

大明隆慶四年,三月初五。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蕭墨軒出山海關,由薊遼總督戚繼光陪同,親赴遼東宣旨,封李成樑爲都督僉事。

同月,明廷遣使至察哈爾,頒佈聖諭,欲加封圖門爲鎮東王,並賄以重金,請準借道遼東軍西進。圖門貪貨,遂準之。

三月十七,京師兵部衙門。

因得王崇古和張四維的緣故,眼下的吏部尚書楊博和蕭墨軒走得極近。只是因爲蕭墨軒又兼着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又最得聖眷,所以倒是楊博前來拜訪蕭墨軒的居多。

兵部衙門的兵丁和雜役都認得楊博,更識得他的脾性,見他來了,也不阻攔,也不通報,任由他邁開步子,闖一般的走了進去。

“蕭大人可在。”楊博雖也是科班出身,可帶兵多了,也多了幾分彪悍的脾氣。進衙門口的時候不問,等到了蕭墨軒的公房前倒是扯開了嗓子吼,若是蕭墨軒不在的時候,也少不得拿門口的兵丁撒氣,卻沒想自個進門時候根本沒問,別人又哪裡敢去攔他。

走到兵部尚書的公房門前,門是虛掩的,一推就能開,可楊大尚書的腳下的步子卻反倒是落了下來。門口站着兩個雜役,是聽使喚的,見楊博過來,只是回頭朝門看了一眼,又轉回來欠身打禮。

“蕭大人可在?”楊博這回聲音放低了許多,與其說在問雜役,倒不如說是在問門裡頭的人。

“閣堂吩咐過了,若是楊大人來了,不必通報。”雜役笑道。

楊博聞言,心裡極是舒坦,竟難得的對着兩名雜役拱了拱手才邁開步子,讓兩人也極是受寵若驚,忙不迭的回禮,不及擡起身來,楊博已是轉了進去。

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7章 捷報請功第20章 欺君之罪第49章 抽絲剝繭第41章 一聲嘆息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7章 東門亂第5章 以德服人?第43章 台州大捷第5章 金殿驚變第7章 計定東南第29章 密旨第11章 命中剋星第10章 喜笑顏開第27章 此乃天意第五十一章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5章 靜默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8章 黃龍之怒第6章 把酒歡言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50章 法中懺第27章 此乃天意第43章 混在官場第33章 談權論勢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35章 標尺第21章 厚禮第10章 舉有怪異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4章 莫傷仲永第39章 萌芽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5章 虎焉羊焉第2章 國手聚診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18章 早該想到第54章 封鎖第41章 難題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9章 當世名醫第35章 左右爲難第51章 食中味第17章 疑惑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第22章 奇貨一章 狗急跳牆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25章 又生變故?第五十一章第40章 天生陰陽第21章 八月十八第19章 以臣迫君第35章 標尺第49章 抽絲剝繭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8章 誰搞的鬼?第13章 反守爲攻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3章 地震西北第31章 養身之道第12章 迷魂湯第35章 標尺第4章 除夕紅第26章 大事第55章 精神崩潰第2章 錢法之治第41章 交情菲淺第8章 學道理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41章 向南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52章 重壓之下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4章 神秘番子第35章 詩山恨意第40章 皇城劍影第6章 把酒歡言第46章 吉時第28章 醫癡第22章 心臟第45章 種葫蘆?第55章 精神崩潰第54章 封鎖第32章 進京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21章 護花春泥第1章 翰林新秀第10章 寒夜驚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2章 望眼欲穿
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7章 捷報請功第20章 欺君之罪第49章 抽絲剝繭第41章 一聲嘆息第31章 波中仙子第47章 東門亂第5章 以德服人?第43章 台州大捷第5章 金殿驚變第7章 計定東南第29章 密旨第11章 命中剋星第10章 喜笑顏開第27章 此乃天意第五十一章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5章 靜默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8章 黃龍之怒第6章 把酒歡言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50章 法中懺第27章 此乃天意第43章 混在官場第33章 談權論勢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35章 標尺第21章 厚禮第10章 舉有怪異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14章 莫傷仲永第39章 萌芽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5章 虎焉羊焉第2章 國手聚診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18章 早該想到第54章 封鎖第41章 難題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36章 候補閣員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29章 當世名醫第35章 左右爲難第51章 食中味第17章 疑惑第22章 另類的神機妙算第22章 奇貨一章 狗急跳牆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25章 又生變故?第五十一章第40章 天生陰陽第21章 八月十八第19章 以臣迫君第35章 標尺第49章 抽絲剝繭第33章 採菊之隅第28章 誰搞的鬼?第13章 反守爲攻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3章 地震西北第31章 養身之道第12章 迷魂湯第35章 標尺第4章 除夕紅第26章 大事第55章 精神崩潰第2章 錢法之治第41章 交情菲淺第8章 學道理第21章 都是普通人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41章 向南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52章 重壓之下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4章 神秘番子第35章 詩山恨意第40章 皇城劍影第6章 把酒歡言第46章 吉時第28章 醫癡第22章 心臟第45章 種葫蘆?第55章 精神崩潰第54章 封鎖第32章 進京第16章 一團和氣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21章 護花春泥第1章 翰林新秀第10章 寒夜驚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12章 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