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

1911年,自辛亥年革命在遠東這個人口最多也是面積最廣闊的國家內爆發之後,經過了短暫的混亂,民國快速走上了復興之路。

尤其在14年之後,李漢主政以來。對內澄清吏治,減免農業稅收,鼓勵農業工商,先後通過一個三年工業計劃,一個五年工業計劃,抓住歐戰帶來的機遇,爲民國打下了堅實的工業發展基礎。而且從目前看來,民國的軍工跟輕工業發展並未如同他所擔心的那樣,出現畸形化發展。主要還是受惠於歐戰的爆發,協約國的持續性訂單,着實養肥了民國的輕工產業,令集中民國財政,用行政強制進行重工業化發展的李漢鬆了一口氣。

歐戰從14年打到了19年,持續長達五年多的這一場戰爭,雖然對於歐洲人而言是災難。但是對於民國而言,卻無疑是一次大機遇。保守估計,在過去的五年多的時間裡,通過種種合法途徑,從歐洲流回中國的戰爭紅利,便接近十五億華元之巨,至少有1.12億從事工礦業、製造業跟農副業的人口因此獲利,而錢包的增肥,也讓百姓們越發捨得購買一些平時他們不捨得購買的商品。

從1917年底,李漢當局連連出臺相關政策,開始宏、觀調控對外貿易,鼓勵跟擴大內需市場,以立足於現在着眼未來,儘可能實現經濟的軟着陸,以避免歐戰結束後,太過依賴於歐洲市場的民國製造業陷入大面積的破產之中。此政策目前已經實行近兩年,從目前來看成果斐然。以工代賑、國家鉅額採購以及開始初步普及全部六成縣鎮的供銷社系統,源源不斷的將市面上的富餘商品銷售往農村跟偏遠山區。尤其是四川地區,政府率先採購了一批約20艘大型齊柏林飛艇用於向偏遠山區供銷社運送物資,一定程度上,也刺激到了民用飛行器的製造。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民主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有人曾經這句話歪曲理解,實際上他的意思卻非常明確,唯有國民無生活之憂,百姓富足安樂,方纔會誕生更多的渴望。比如,改變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纔會關注國事、纔會主動上進學習、纔會積極謀求改變。

民國現如今就是最好的例子,李漢在民主這一方面,從來沒有去過分的引導什麼。結合後世上百年間絕大多數國家的經驗,他總結出了一些心得。所以,在他主政幾年間,撥出鉅額財政用於發展教育,大肆修建地方一級小學學堂,於重點縣城普及中學學堂,於各省治屬發展高等教育。累數年之功,目前中國之教育環境比起清末已經大爲改善,這也爲民國文化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種背景下,民國國民民智已開,對於時政也越發的關注起來。

於是乎,當四月,《日本恬然無恥,炸我軍事鐵路,致五死六傷!》標題的新聞出現在民國各大報紙上之時,消息一出,整個國家都沸騰了。尤其是東北軍區總司令李濟深也在政府咽喉報紙《中國之聲》上,援引憲法鄭重警告日本人,軍列與軍事鐵路均屬於民國國防軍事建築,一旦遭遇外國敵對勢力破壞,等同宣戰等等後。

日本人在東北皇姑屯炮製了一樁慘案,公然使用軍事炸藥炸燬鐵路,致使隸屬東北軍區第四炮兵師的專屬軍列受損,同時車上所承載的朝鮮革命黨人李承晚等非死即傷,如此公然無視中國之舉動,令國內反日之聲高漲,一時之間,最先反應過來的那些激憤青年們紛紛罷課申請遊行示威,中國民間反日之聲早一次高漲起來。

中日兩國矛盾由來已久,尤其是這幾年,民間的反日之聲從未停歇過。

一方面是政府在刻意引導,另一方面還是因爲經濟上的摩擦。日本製造擠壓了本土商品的市場,同時日本海軍大肆扣押跟阻撓中國遠洋貿易商船,爲此揹負了損失的勢力不止一個兩個。於國內,政府要求終止庚子賠款,也是一條引爆民間反日的主要因有,也是通過政府反覆的宣傳,纔有那麼多人知道,原來日本每年僅僅只是一個庚子賠款就要從民國掠奪幾百上千萬之巨。

失土問題,也是今年以來民間反日情緒高漲的一個主因。

尤其是臺灣,去年西班牙大流感也傳入臺灣,在日本殖民者控制下的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人只把臺灣當成可供掠奪的殖民地建設,對於島上的華人居民,一向不將其當成人看。大流感襲來之時,哪裡還會去顧忌島上華人的死活。

結果,因爲日本人的長期掠奪導致島上居民長期營養不良,在大流感襲來之時,造成約5萬餘人的死亡。

臺灣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着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臺中、臺南、打狗、阿緱等地,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約三萬人人死亡。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進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就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一萬七千多人死亡。

日本人居住區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臺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在日本人的治理下臺灣醫療資源缺乏,在臺灣約四百萬同胞中,只有七百多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還基本上被日本殖民者調去醫治移民跟駐軍,結果,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爲1.1%;臺灣漢人爲3.3%、臺灣原住民則爲3.5%。

自辛亥年大陸革命之後迅速富強起來,臺灣人民始終沒有放棄過迴歸,他們不但多年來先後在臺灣掀起了上百次反抗日本人統治的大起義,還不放棄跟大陸聯繫。

李漢也曾經考慮過收復臺灣的問題,只是一來收復臺灣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二來當時民國國力匱乏,若是與日本交惡引發全面戰爭,民國無疑將遭遇滅頂之災。

於是乎,他盯着罵聲跟指責,除了偶爾派遣海軍的潛艇秘密靠近臺灣島,向島上的抵抗力量輸送一批軍火彈藥外,幾乎沒有其他動作。

臺灣大流感的爆發,衆多同胞死亡的消息儘管日本人妄圖封鎖,但是還是通過洋人跟各種途徑傳到了大陸,引起了持續長達近一年的民間高漲的反日情緒。這是好事,因爲高漲的民意,民間自發性的抵。。。制起日貨來,導致日本去年至少在中國損失了四五百萬的鉅額利潤。

而如今,又是日本,又再一次的踐踏民國的尊嚴跟主權,隨着國家軍事力量跟經濟的增長,國民那沉睡已久的大國意識再一次開始甦醒了。他們怒吼着、憤怒着,不再畏畏縮縮的冷漠對待國事,不再顫顫驚驚不敢直視日本人。

在要和平還是要戰爭的關鍵選擇口,已經開始覺醒的民意,已經自己做出了選擇,那一聲聲憤怒的吼聲,分明是他們重新覺醒的尊嚴在咆哮着。

漢口,原德國租界區。

一輛人力黃包車路過上園路,車伕向原本屬於德國的租界駐軍軍營外站得筆直的持槍士兵望了一眼,然後加快速度,繼續向東奔去,而與此同時,車上的那名乘客也壓低了帽子,在帽子的掩護下向守備森嚴的軍營那邊望了一眼,當看見有一隊巡邏士兵踩着整齊的叫不過來之後,他又迅速將頭縮了回去。

而如今,又是日本,又再一次的踐踏民國的尊嚴跟主權,隨着國家軍事力量跟經濟的增長,國民那沉睡已久的大國意識再一次開始甦醒了。他們怒吼着、憤怒着,不再畏畏縮縮的冷漠對待國事,不再顫顫驚驚不敢直視日本人。

在要和平還是要戰爭的關鍵選擇口,已經開始覺醒的民意,已經自己做出了選擇,那一聲聲憤怒的吼聲,分明是他們重新覺醒的尊嚴在咆哮着。

漢口,原德國租界區。

一輛人力黃包車路過上園路,車伕向原本屬於德國的租界駐軍軍營外站得筆直的持槍士兵望了一眼,然後加快速度,繼續向東奔去,而與此同時,車上的那名乘客也壓低了帽子,在帽子的掩護下向守備森嚴的軍營那邊望了一眼,當看見有一隊巡邏士兵踩着整齊的叫不過來之後,他又迅速將頭縮了回去。

第67章 低調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258章 奪關(下)第六百一十章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555章 劫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7章 指點第281章 信陽動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99章 鹽業(4)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139章 心思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三百七十八章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五百六十二章第164章 棋局第543章 詹天佑第424章 幕後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444章 大戰(一)第610章 宣誓第77章 漢口小停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59章 應付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692章 重要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章 刀疤第361章 餘波(上)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511章 雷霆(7)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319章 襲擊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659章 應付第345章 交鋒(2)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65章 黃明堂第750章 和談(完)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26章 密議(上)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33章 戰起(2)第731章 金州破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529章 和談(三)第675章 閱兵第599章 毒氣第687章 入甕第446章 大戰(三)第550章 戰車第462章 桌下3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217章 塵埃落定
第67章 低調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258章 奪關(下)第六百一十章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555章 劫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08章 鹽政改革第542章 過渡內閣(下)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7章 指點第281章 信陽動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99章 鹽業(4)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702章 皇姑屯事件(中)第139章 心思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三百七十八章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五百六十二章第164章 棋局第543章 詹天佑第424章 幕後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444章 大戰(一)第610章 宣誓第77章 漢口小停第四百七十五章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59章 應付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409章 訴狀與刺蝟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692章 重要2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章 刀疤第361章 餘波(上)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511章 雷霆(7)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533章 危機與機遇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360章 湖北變(下)第319章 襲擊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659章 應付第345章 交鋒(2)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65章 黃明堂第750章 和談(完)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26章 密議(上)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33章 戰起(2)第731章 金州破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529章 和談(三)第675章 閱兵第599章 毒氣第687章 入甕第446章 大戰(三)第550章 戰車第462章 桌下3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217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