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虎踞鄂中(1)

土丘之上,一隊人宛如岩石一般筆直站於哪裡,一道道的視線好似要將那逐漸變得陰沉起來的天空看破一般,可惜....依舊等不到他們期待的視線。

“不能再等了!”

看了一眼時間,已經四點一刻了,等待了近半個鐘頭之後,沒想到就連李東來也失去了音信,

更重要的是,此時因爲陰天的緣故,天色已經提前開始黑去了,若在耽擱些時間,晚上再下起雨來,他這隊伍之中的諸多彈藥都有受潮之危險。

“縣內必是出了事情!”

抓起土丘之上的一縷細土,李漢仔細放在鼻尖聞了一下,他的化學一般、地質學只知道這個名字,但是任誰有能夠想到,這一片不過一個尋常縣城大小的土地下竟然埋藏着那樣多的,幾乎高達數百億噸的寶藏,果不負其後世‘膏都鹽海’的美譽,最難得的,這塊還未開發的土地還是國內不多的擁有優質溫泉資源的寶地,用富饒根本無法形容其富庶。

壓下腦海中有關這座城市的信息,李漢淡淡的說道,“這裡將是中國現代工業之始”,強壓下心中的興奮,一種改寫歷史、指點江山的豪情在他胸中激盪,他收起了手中的望遠鏡,平靜的說道:“我們不能再等了,榮成,吩咐下去,二營列前、一營殿後,咱們出發!”

“是,大帥!”

命令被下下去了不久之後,停下休息了半個多小時的隊伍重又動了起來,一行行軍的速度不慢,先鋒隊騎上營中的最後幾匹快馬先行探了幾分鐘的路後,沒多久就回來報聽到有激烈的槍聲,初步估計至少要有數百人的規模,可能還要更多一些。

一應、二營當下加快了速度,馬車上一門門小口徑的60mm速射炮以及狙擊炮被解了炮衣推下了馬車,經過了兩日的激戰之後,技術已經純屬了許多的一營炮兵當下就各自找到了隸屬自己炮隊的火炮,隸屬炮隊的測繪標師在二營一隊士兵的護送之下立刻趕往前方,尋找炮擊目標。

隨着離目的地越來越近,那應城放下過的槍聲也逐漸的更加密集了起來,初始還不好分辨,離近了之後就有參謀計算了一下,初步估計交戰雙方人數至少能在千人左右,考慮到三營滿編纔不過四百八十多人,很明顯的三營乃是處於劣勢的一方!

先鋒隊探查到城牆上守衛的士兵並不是已經剪了辮子的三營之後,各隊隊官便紛紛下令士兵子彈上膛,一營也推出了共計四十二門方便推着移動的小口徑火炮高昂着炮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牆之上,與此同時,城牆上的辮子兵們顯然也發現了這隻龐大的隊伍,離得老遠便聽到城牆上吵雜成了一片,在李漢下令進攻之後,四十二門火炮同時炮轟城牆之上的守軍,近兩輪合擊便徹底擊垮了城牆之上的守軍,對方留下了一地的死屍之後狼狽逃竄,顯然沒有人願意在那絲毫沒有防禦功能的矮土牆之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大炮。

“大帥,情況有點不對!”

馬榮成率先瞧出了不對的地方,李漢點了點頭,他也發現了不對了,舉起望遠鏡一看,頓時明白了幾分,“奇怪了,不是清兵...”

方纔他還奇怪呢,這應城雖說乃是膏都,但畢竟石膏這東西在工業並不發達的滿清使用的不是太多,雖然這些年來因爲鹽的發現令應城縣的發展提速了不少,但是比起漢川跟旁邊的京山那樣的百年大縣還是差了不少,近看這縣城就明白了,與其說是縣城,倒不如說起是個稍微大些的建了土石護城牆的鄉鎮也不爲過。

根據目前得到的情報,據守應城縣的清軍並不多,名義上應城縣隸屬德安府,府內需在應城駐紮一營清軍,不過這應城因爲現發現的膏礦跟鹽井太分散了一些,導致本就不多的清兵被分散到了幾個鎮上,加上清末吃空餉嚴重,四百多人編制的一營能有三百人就算是滿編了,哪裡來的那麼多人呢。

現在一瞧見那城頭把守的辮子兵,哦不,應該說是私人兵丁纔對,瞧見其低劣的素質,他低頭沉吟了一陣便心中已經明白了幾分了,臉上更顯陰沉。

看來有人耐不住要跳出來捋他的虎鬚了!

“直接轟開城門,命令二營準備入城,發現有持槍抵抗或妄圖抵抗者格殺勿論!”

悶哼一聲,李漢抽出手中那把沒怎麼用過的指揮刀,刀尖直指縣城方向。幾分鐘之後,伴隨着隆隆的炮聲,本就並不牢固的縣城土牆紛紛倒塌,露出了一個長達四五米的缺口,就有二營組織衝鋒隊高舉着步槍齊唱革命軍衝了進去,縣城內頓時響起了更加激烈的槍聲!

風更凜冽了,夾雜着細小的雨滴撲面而來,天更黑了。城中原本還能堅持住的抵抗在幾門大炮被推進去之後頓時煙消雲散,城中數十聲炮響之後,倒是具是哭爹喊孃的怒罵聲、討饒聲,拒接了馬榮成遞過來的斗笠,一點小雨對他沒有什麼影響。

“大帥,城門附近的敵兵已經清剿完畢,目前槍聲主要集中在城北方向!”

有參謀接到軍報之後回來告訴與他,李漢點了點頭,“繼續進攻,除非有敵人躲藏與民居,否則不得擾民,命二營加快清理速度,我倒要看看,是誰膽敢阻我革命軍之腳步!”

他已收起指揮軍刀將其挎在腰間,一手按于軍刀之上,臉上表情嚴肅,配上他那一副虎背熊腰的健碩身軀,當下便顯得格外英武不凡,看得身邊參謀個個目露佩服,暗道大帥果然非是一般人物,否則也不能再短短几天之內轉戰小半個湖北,一手打下了如今這一副有利的局面。

“三營跟東來他們還沒聯繫上嗎?”

“回大帥的話,目前尚未聯繫上!”

炮聲漸漸又密集起來,前面的攻擊部隊已經遭遇到了城南的敵軍,李漢等人雖然方纔入城,不過他卻心中並不擔心,若是裝備了大炮機槍的手下新軍還打不過這一幫連清兵都不如的未知勢力,他也真該好生掂量一下是不是要放棄自己心中的那一點小小夢想了!

可以說,他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就看能不能拿下這應城了,目前看來,起碼已經實現了了一半。

“報告!”一名參謀匆匆奔來。

“說!”李漢沒有回頭,他正盯着手上撐開的一副湖北地圖,心中尋思着下一步該步向何方。

“有幾個城中富商求見。”參謀來到他身邊,將一張名帖遞給了他身邊的馬榮成,由他遞給李漢,然後站在一邊等候答覆。

李漢瞧了一眼,“劉偉元、陳子棟...不認識....等等,這是李東來?”

臉上一愣之後頓時反應了過來,立刻命令下面將人帶過來。

參謀領着幾個中年富商過來只是卻沒有李東來的身影,其中爲首一人生的倒是白淨,像教書書生多過商人。

“鄙人劉偉元,這幾位乃是我的同伴,拜見大帥。”幾人來到他的面前之後就要行禮,不過被他揮了揮手,“免了吧,咱們革命軍不興韃子的那一套,說吧,名帖上的李東來人在哪裡?”

爲首一人當下便衝他抱拳一禮,“大帥,我等乃是路過應城的鹽商,昨夜城中槍聲不斷,今早才知道城中已被貴軍政府接管,原本我等採購完了貨物就要離開的,不想這時城中又鬧騰了起來,有青皮裹紮着村民圍攻兵營,一打聽才知原來一個時辰前貴軍一部已經出了城去,城中有與那知事交好的江湖哥佬之流便興了歹意。不久前我等被困在客棧中等待的時候,突聞敲門之聲,原來有幾人揹負着一受傷之人跑來,某不忍其丟了性命,便將其藏在了貨物堆中,這才躲過了青皮搜捕。之前聽聞那爲首一人言道自己名叫‘李東來‘乃是大帥麾下的先鋒官,因爲腿上受了些傷,雖然已止住了血,不過暫時行動不得。這才做主將他名諱寫在了名帖之上,還望大帥勿怪!”

他倒是健談之人,不似齊來的幾人一般在這衆軍環繞之中畏手畏腳的,幾句不但交代了緣由,也爲他解釋了一番城中的局勢!

“三營出了城?”

李漢百思不解,難道這其中還有變故。不過他也對這劉偉元的善舉做了一番肯定,“有勞劉掌櫃了,日後李某必有回報!”

李東來那是他手下如今最爲倚重之人,尤其是情報方面的才華不可限量,所以他這話說得倒是誠懇。

第176章 新軍服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138章 入城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455章 捷報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79章 發兵漢川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79章 發兵漢川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180章 工作餐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4章 大戰(一)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446章 大戰(三)第556章 相見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430章 人心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554章 削藩第77章 漢口小停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731章 金州破第680章 蘇俄第449章 大戰(六)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78章 漢川起義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461章 桌下2第531章 應對(上)第96章 鹽業(1)第97章 鹽業(2)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75章 閱兵第237章 逃第347章 談判(上)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138章 入城第376章 會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五百七十六章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62章 桌下3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509章 雷霆(5)第372章 應對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347章 談判(上)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95章 應城某處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495章 浙江
第176章 新軍服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138章 入城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455章 捷報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356章 巨大的收穫(上)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79章 發兵漢川第699章 矛盾激化6第79章 發兵漢川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180章 工作餐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4章 大戰(一)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90章 應城風雲(3)第446章 大戰(三)第556章 相見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430章 人心第619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4)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554章 削藩第77章 漢口小停第711章 不宣而戰3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731章 金州破第680章 蘇俄第449章 大戰(六)第746章 血染海疆2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78章 漢川起義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461章 桌下2第531章 應對(上)第96章 鹽業(1)第97章 鹽業(2)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75章 閱兵第237章 逃第347章 談判(上)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138章 入城第376章 會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五百七十六章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62章 桌下3第30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中)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357章 巨大的收穫(下)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509章 雷霆(5)第372章 應對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347章 談判(上)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95章 應城某處第601章 日本反應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495章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