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送走了卡爾之後,李漢也沒有在軍港待多久,他先是往目前已經建設完一號、二號船臺的造船廠內一行,觀看了一下正在搭建上的修建潛艇的機器。

老實說這個年代的潛艇真得十分落後,即便是奧匈帝國這樣的世界級海軍強國在潛艇方面也表現的十分不重視。李漢知道潛艇真正要發展還要到一戰以後,別看一戰中德國的潛艇大發神威,實際上若不是在一戰之前德國方面對於潛艇的發展表現的十分傲慢,最終英德之間的海軍較量又會是另一番模樣了!歷史上世界各國的真正潛艇發展史卻是來自一戰之後,一戰中世界各國潛艇共擊沉1400萬噸商船,其中僅德國一國便佔去了其中的1300萬噸。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勝利讓世界各大海軍強國感覺到了不安,不過受阻於國內海軍水面艦隊勢力的壓力,除了已經被幾乎毀光了所有海軍艦艇而一窮二白的戰敗德國分出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更新更強的潛艇外,其餘世界各國都是隻分出少量的精力去研究潛艇,反倒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升級水面艦隊的各種反潛手段。結果,二戰初期德國狼羣戰術大放光彩之後,損失慘重的同盟國這纔再一次被打醒,放棄了傲慢與偏見之後,美國依託強大的工業實力,快速的製造大量的反潛飛機跟小型護衛艦,加上德國人傲慢的認爲他們的潛艇戰術已經無敵,最終在43年之後一敗塗地!

奧匈帝國的潛艇發展的很慢,因爲國內海軍的不重視,導致裝備的潛艇不但數量少,而且並沒有多少合格的設計專家。派過來支援李漢的這些,都是剛從德國學習歸國的,掌握了製造卡普級潛艇製造技術的專家。在後世大名鼎鼎的U潛艇此時還未出現,準確說是同樣依託於卡普級潛艇改進版的U系列設計草圖已經出現,只不過德國海軍傲慢的拒絕購買,導致U1還沒有進入德國海軍大家庭之中,更別提後來被尊稱爲‘日耳曼尼亞’級的U系列了!

奧匈帝國援助李漢的這批工程師,技術雖然比不上現在德國掌握的最新式的改進版卡普級潛艇,不過卡普級潛艇已經算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潛艇種類之一了,只不過採用後世慣用的採用雙殼船體的它在設計上絕對堪稱先進,只不過以科庭式煤油引擎作爲動力,限制了它的續航跟速度。同樣只有一具魚雷發射管也導致大大的阻礙了潛艇的戰鬥力。

李漢自然知道奧匈帝國海軍之所以痛快的將這批掌握了世界先進潛艇製造技術的專家提供給他,一來是因爲國內海軍水面艦隊系排斥新生的潛艇系,二來也未嘗沒有借他之手讓他出錢出力,供養這批工程師設計幾款先進潛艇的意思。日後一旦成熟,只要國內一句話,這些專家還不是要回去。

當真是打了個好算計。

儘管李漢在軍工設計上根本拿不出什麼意見來,不過在觀看了奧匈帝國援助的那批設計工程師提供的一張設計爲124噸級的小型潛艇草圖時,李漢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能夠將魚類發射管先增加到兩具,並且還要在設計後續種的潛艇系列中增加設計四具魚雷發射管跟八具魚雷發射管的設計方案。同時,他還提議在動力上,能否用更爲強勁的柴油動力來取代煤油動力。

奧匈帝國援助的這些專家們雖然認爲他的提議有些太過異想天開了,不過洋人收人錢財替人工作的宗旨還是很不錯的,設計組表示他的提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不過具體還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來設計推敲。

現在船廠修建完成的一號跟二號船臺分別爲200噸跟500噸級船臺,這是現在造船廠機器跟技術能力所能製造的船舶的噸位上限了,其中500噸級船臺被李漢劃給了製造民用商船積累經驗,而200噸級的船臺則被用於設計潛艇。目前一艘命名爲‘武昌’號的124噸級潛艇已經開始修建了,預計在年底前這艘潛艇就能作爲教練艦交付軍政府使用,等到後續的3.4.5.6四個船臺建設完成之後,2號船臺也要化作製造潛艇的專用船臺,到時候潛艇的製造速度估計能夠提快一些。

造船廠跟潛艇的緩慢發展令沒有讓李漢難過什麼,畢竟沒有什麼能比白手起見看着家底一點一點殷實起來更加令他感覺到幸福了。雖然他有時候也會心急,但是即便是知道時間不等人,他也只能壓下心中的急切,一步一步,慢慢的積累着。這是一個農業大國轉向工業化開始的情形,這個國家,到底底子還是太薄了!

10日,西藏傳來拉薩被攻陷的消息,雙方惡戰了大半個月之後,在調動近百門火炮的轟擊下,西征軍依然付出了四千多人死傷的代價艱難的拿下了拉薩城。拉薩城失陷之前,未免被俘後受刑的剛剛回國抵達拉薩還沒把屁股坐熱的達.賴十三世又逃往後藏地區,隨後,在付出四個印度營被消滅,一個英國本國軍人組成的營部被打殘,廓爾喀步槍十團損失過半代價的英國入侵軍隊開始撤往江孜地區。

12日,西征軍統帥季雨霖任命第九旅旅長蔣肇鑑爲‘統籌拉薩戰後總理官’,責令他的在戰中損失慘重的第九旅接管拉薩城防。而季雨霖則分兵兩軍命令第三團往後藏行軍,而其本人親率第十五師主力往江孜行軍驅趕英軍,大有出兵藏南的意思。

13日,‘統籌拉薩戰後總理官’蔣肇鑑宣佈張貼告示判處達.賴十三世叛國罪,責令各地駐軍、羣衆任何人得以擊殺,可憑其頭顱往拉薩領賞十萬,消息傳出前藏局勢不穩,各地寺廟僧兵集結,大有作亂之舉。當日,蔣肇鑑派兵包圍甘丹寺,命這座曾在達.賴作亂期間先後派出五百僧兵支援的寺廟解除武裝,寺主不從,當日下午蔣肇鑑命炮擊甘丹寺,因甘丹寺修築於高山上易守難攻,隨後下令不留活口放火燒山,大火燃燒五日甘丹寺舉寺無一活口。

15日,第九旅包圍色拉寺,有鑑於色拉寺曾派僧兵隨亂軍東侵,下令逮捕色拉寺寺主,遭色拉寺僧兵攻擊。當天炮擊色拉寺,隨後色拉寺開寺投降,蔣肇鑑命處死七百三十五名僧兵,逮捕色拉寺寺主等人,砸毀毀滅佛像一千七百餘尊,強制命令一千六百餘名僧侶還俗。

同日,九世班禪曲吉尼瑪於日喀則宣佈拒絕前藏統治者達.賴十三世進入後藏避難,同時宣佈將支持中央對西藏行使主權。不過這曲吉尼瑪雖說是有政治遠見、顧全大局的,但是對待達.賴時卻明顯表現的太過仁慈,甚至派出扎什倫布寺僧兵兩百,一路護送其至大吉嶺方纔返回。

16日,達.賴一系的最後一個支柱哲蚌寺寺主態度遽然軟化,親自往下山往拉薩城見蔣肇鑑表示願意接受中央委任新任達.賴喇嘛,蔣肇鑑不許仍強制令其命僧侶還俗、並解除哲蚌寺武裝。當晚集結重兵往根培烏山進軍。哲蚌寺服軟,下令舉寺除百餘老僧外,但凡年齡在四十以下僧侶必須還俗,三日內人數一度多達五千七百餘人的哲蚌寺全寺只餘不足三百僧侶。隨後,蔣肇鑑下令制定西藏全省僧侶新規,新規命令日後西藏全省民衆皆可信佛,然年齡不足四十不得入寺禮佛,否則當接受三年勞作,消息傳出達爾達斯、沃爾寧、卡特拉爾、扎布達四宗表示不滿,蔣肇鑑張貼布告以四宗叛國爲藉口下令出兵討伐,累七日達爾達斯、沃爾寧、卡特拉爾三宗盡數被平,蔣肇鑑下令盡收三宗農奴主土地,強行下令解放三宗所有農奴,三宗土司盡數被屠。又三日扎布達宗被攻陷,扎布達宗土王狼狽逃往桑日,被拒之後逃往曲松,於中途被俘,遂吞彈自殺!

19日,江孜戰役打響,兩日後英軍撤出江孜,退往崗巴,西征軍繼續追逐

蔣肇鑑認真貫徹了李漢的指示,在拉薩一番歷代中央統治者天遠一方素來不重視西藏,多以安撫爲主的手段,而由出動軍隊強行解散達.賴系跟喇.嘛勢力強大的寺廟僧兵,打壓擁有野心且敵視、抵制中央的勢力,至十一月初,西藏共有一百四十多個土司、宗部被滅,兩百九十多家寺廟被焚燬。蔣肇鑑殺得血氣沖天,比之當年趙爾豐督邊時手段還要兇狠,一度在西藏境內有提起名止小兒哭之名。儘管背地裡是暗流涌動,不知道多少勢力不甘心被漢人統治,但是毫無疑問,蔣肇鑑的手段大大震懾了西藏省內的各派系勢力,讓他們明白了現在的中央已經跟那位‘滿洲大皇帝’統治的時期不同了。日後只要西征軍一日不退出西藏省內,僅靠藏族這麼點人口,根本鬧不出大動作來了!

當然,這些是後話了!

15日攻陷拉薩的消息終於送到了李漢手上,一同來到他手上的還有蔣肇鑑在西藏的所作所爲。李漢一個人坐在辦公室內看的只是面露微笑,絲毫沒有任何反感的舉動。在他看來,蔣肇鑑的手段很對,爲了維護邊疆的穩定,有必要將達.賴留下來的勢力清掃的乾乾淨淨。說句大實話,若不是歷史上一直被達.賴死死壓制住的班禪一系表現的不錯,加上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主動出面承認民國對西藏主權的舉動讓他感覺到滿意,他甚至有趁現在西藏的本地分裂勢力實力最弱的時候,一舉一網打盡,甚至哪怕在歷史上留下罵名也要學習‘三武滅佛’的英明舉動。佛家主張忍耐服從,講究不反抗、今世之果皆是前世之因,最是磨滅民族的血性。儒學六藝乃是強身強國之舉,只是歷代中國的統治者都是私自之徒,爲了更好的統治擅自篡改儒家經典,到了現在只剩下一個被篡改成程朱理學的僞儒學恬不廉恥的被立爲儒學主流。再加上佛學黃老之術的對中華的影響,受教育者本該成爲一國中興的根本的,然而卻被這樣的風氣弄成了沒有血氣、不懂抵抗、只會懷念過去輝煌的廢物,後世的共和國已經深受其害,是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頂着所有的罵名來強行推進‘革命’了!

李漢不但對變了質的儒學十分反感,更加討厭佛家準確說是所有宗教。每一座佛寺的出現莫不是消耗掉不下百萬的資金,印度多少座寺廟、中國多少座、東南亞多少座、朝鮮半島多少座(日本是個意外,這個國家的佛教體系獨具一格,且從來未成爲本國的主流意識,有興趣的可以去查看一下),亞洲這麼多的國家信佛,中東多少座輝煌的寺廟。後世他曾經在網上看過,改革開放之後,國家先後對寺廟翻修、維護等投入千億,吸引各界資本重新建銅佛像、石佛像、玉佛像、金佛像,修築翻新擴大寺廟資本用去近萬億...這個民間經濟學家收集到的數據或許不實,但是當他看到地方此起彼伏的貧苦縣、貧困省挪用教育、水利、基建經費等興修佛寺,還美名曰爲了日後通過廣大佛寺吸引外來人員旅遊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未來共和國若真是滅亡了,不是亡在敵人的手上,而是自己人作賤自己,一個只懂得存活在對過去的意淫中的國家根本沒有未來,連現在都不懂得爭取,何談還有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無論是西藏的宗教還是國內的宗教,哪怕耗費一生的精力,他必滅掉這顆腫瘤!

正對着剛從西藏發過來的情報出身呢,他的副官敲了敲門,李漢一擡頭,看到蔡慶引領者一個穿着黑色西裝的男人走了進來,正是川鄂聯合軍政府的外交部長王正廷。

王正廷走了進來,面上帶着一種複雜地神情,還沒坐定,就說:“耽誤先生一些時間,剛剛我接到消息,日本國內明治天皇去世的消息正式得到了漢口日本領事館的證實,葬禮已在四日前完成,同時發來的還有大正天皇登基的消息。”

“日本天皇?”李漢一愣,旋即想起來似乎明治天皇七月底就死了,只不過這幾個月來日本國內的局勢非常混亂,元老派系、新銳軍方派系、海軍系、內閣民主系等等紛紛上臺爭權,甚至一度連明治天皇的葬禮都被延遲。他記得歷史上國內學者在研究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時提到過日本的這個時期。7月30日明智死後,屍體被放置了一個多月,直到9月11日,日本國內各派系對於天皇去世後遺留的權力進行了初步的劃分之後,方纔讓他得以風光大葬,不過這段時間裡日本國內封鎖了所有消息,尤其是嚴禁消息傳入朝鮮、臺灣等地駐軍之中,惟恐引起軍方少壯派的震動。

“怎麼沒收到漢口日本領事館來地消息啊?”

到底是一國元首的接任問題,基本是中日有世仇,政客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外交部那邊也是剛剛得知的,想必馬上該通知到先生這邊來了。”王正廷頓了頓,臉上有些古怪色,“真是奇怪了,我看昭文上日本明治天皇的死期在一個多月前,怎麼如今都快兩個月過去了,到了現在才補發訃文呢?而且,我聽說漢口領事館也是昨晚才匆忙開始搭建的靈堂!”

他自然是不知道日本國內現在爲了爭奪明治天皇去世後所遺留下來的巨大權力混亂到了什麼地步。

李漢笑笑,“既然漢口領事館已經派人通知他們國內天皇駕崩的消息了,我看得派人前去弔唁。”

“那誰去呢?”外交部王正廷出面不夠正式,畢竟是東亞第一強國國君去世。

“我去吧!”李漢眉頭微皺,“鬆琦既然告訴了外交部,我這個西南經略使若是不過去有些說不過去,鄰邦最高元去世,按常理應該是最高禮儀。蔡副官,吩咐下去趕緊去準備花圈、輓聯等,然後通知日本方面,到時候就由我跟王部長一起過去好了。”

“是,我這就去辦。”蔡慶敬了一禮立刻便去安排了。

蔡慶一走,屋內只剩下李漢、王正廷兩人。李漢活動了一下有些痠痛的肩膀,將整個人都靠在了椅子上,有些感慨的道:“日本少了一位合格的國君,對於我國來說是一件好到不能再好的大喜事。我可是聽說,那位新登記的皇太子嘉仁遠遠沒有乃父之風,這很好。日本國內經過幾十年的擴張,尤其是本國內的財閥跟軍方勢力已經擴充到了一個令人恐怖的地步,新天皇若是不能控制得當,日本少不了要混亂幾年,這對咱們新立的民國來說可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王正廷擡起頭驚詫道:“先生緣何有這種說辭,日本天皇乃是虛君,在國內象徵意義更高一些,本身可沒有多少權力,皇位的更替應該不會對日本國內局勢造成多大的影響吧?”

李漢搖頭,“儒堂,你有些小看了明治天皇的能力了。市面上多有嘲諷其爲傀儡的說辭。不過要說他是傀儡,我怎麼也不相信。甲午、日俄兩場戰爭,吞併臺灣、朝鮮,這是傀儡能做出來地嗎?或許登基之初他手上的權力被元老派系把持着,不過元老派系欲要把他扶植成神,不欲給他權力的舉動反而幫助了他奪權。在日本國民心中,仗打輸了是將領的錯,贏了是天皇的保佑,這幾場大仗打下去,把日本從亞洲小國打成現在的亞洲第一強國,他手上這些年來抓的權力可不少,海軍、陸軍、內閣都有他的人,現在好了,他一死下面的人每人扶持了,根本保不住手上的權力。日本國內估計要亂一段時間,明智死了一個多月都沒發喪就是徵召!”

王正廷低頭一想,可不正是這樣,點了點頭道:“果然如此!”

李漢嘆氣,道:“其實,我還挺佩服明治天皇的,要不是有了明治維新,日本還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樣子,說不定比咱們中國更慘。後來建設海軍,帶頭捐款,爲了節約,將每天三頓飯減少一頓也要建造軍艦,而我們...”他苦笑着連連搖頭,“那位韃子的西太后老佛爺每頓一百來個菜還說沒地方下筷,一年光她一個人吃掉半個北洋海軍,又挪用海軍軍費建造頤和園,這仗能不敗嗎?”

這是不假,日本能有今天的強大,明治維新的成果固然是個重要的原因。但是這裡面若是沒有最高元首的以身作則,這個國家能發展的這麼快嗎?

起碼共和國不行!

李漢嘆氣,又想到了後世的共和國每年寧可幾千億的公車刺激國外經濟、近萬億的突擊消費都不願意認真發展免費義務教育,不願意在科技上投資,不願意減稅(11年減稅卻增加納稅稅種,平白增加了幾萬億的稅收)讓利於民...這個國家想要真正富強,還有一條十分曲折難行的道路要走!

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77章 漢口小停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64章 捧殺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14章 義莊(下)第548章 夜談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88章 酣戰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86章 城內的混亂局勢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551章 妥協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473章 變局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495章 浙江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1章 張彪逃了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85章 宴請第四百六十四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316章 大動作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260章 拿下第139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08章 急行軍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612章 一年(二)第178章 全雲南第463章 桌下4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708章 將戰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415章 西巡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6章 方老第444章 大戰(一)第68章 佈局第511章 雷霆(7)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73章 有人惦記第661章 拖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31章 刺宋案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193章 三府合併
第六百一十三章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77章 漢口小停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第64章 捧殺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14章 義莊(下)第548章 夜談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88章 酣戰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53章 暫時結束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202章 韜光隱晦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86章 城內的混亂局勢第496章 驅朱運動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551章 妥協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473章 變局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495章 浙江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61章 張彪逃了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85章 宴請第四百六十四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316章 大動作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260章 拿下第139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08章 急行軍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612章 一年(二)第178章 全雲南第463章 桌下4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708章 將戰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415章 西巡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12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上)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6章 方老第444章 大戰(一)第68章 佈局第511章 雷霆(7)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305章 荊楚新政(三)第73章 有人惦記第661章 拖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31章 刺宋案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375章 內部會議(下)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193章 三府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