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湯黎之謀(下)

“其實,這黃克強的到來,真要心中慌亂的卻不該是你我二人啊,宋卿兄!”

他笑着提示到,“比起咱們,有位老兄可正該是寢食難安了。我今天來的時候可是從他辦公處得知了,那位昨夜深夜連連打碎了數件古玩、瓷器,想必已經早我二人得知的這一消息,心中無名之火正當旺盛吧!”

他話中隱有所指,只是一直都沒點名是誰。但是黎元洪是何等人物,之前不過身在局中方纔落入了下乘,如今得他隱晦的一番點醒,頓時眼睛一亮,嘴角也多出了幾絲笑意,連連點頭。

黎元洪手掌連拍,輕笑道:“妙哉…妙哉,我初時還沒反應過來。如今你這一說我這才醒悟。不錯,不錯,那黃克強抵港的確不是我等需要犯愁之事。好一個孫堯卿(孫武字堯卿),好一個黃克強。呵呵,半月來我雖有心與那孫武結好,不想這匹夫生性桀驁,竟然不屑與我相交。這幾日也不過在居正手上連連吃虧,方纔想到了你我二人。沒錯了,黃克強抵港最該憤怒之人卻是他了。好…好…好…好…好….”

他連說幾個好字,可想而知心中喜悅了!

一旁的湯化龍抱拳笑道:“湯某這裡先爲你祝賀一聲,想必這大都督府的‘警戒侍衛’不日也將解除了,恭喜…恭喜!”

黎元洪自然知道若是孫武失勢,自己雖然失去了爭奪軍政府軍事指揮權之機會,卻也獲得了自由,至少不會如同現在這般傀儡一個,出入都要別人批示。

“恐怕還不僅如此呢!”

了卻了心中大憾之後,他的腦袋快速轉動了起來。思量起來這裡面的計較得失。

“孫武桀驁,這半月來幾乎將省內之勢力得罪了個遍,他多次駁斥多人爲軍政府舉薦之才,已是將諮議局的幾位得罪了個不輕,這一點你老兄可比我清楚!”

湯化龍曾經是全國諮議局聯合會的會議主席,在省內立憲派之中素有威望,當真是這諮議局背後的大佬級人物。

不過這時他的臉上卻是有些燦燦,他當然知道黎元洪話裡所說的是什麼事情。自半月十七日,軍政府訂下來拉攏省內立憲派的定論之後,不少的原諮議局成員都被他引薦給了軍政府。而這些人在武昌起義之後失去了很多特權,如今得了允許,當下便起了抱團之心,這幾日不知向軍政府引薦了多少‘人才’,孫武雖然桀驁,不過爲人卻是秉公廉潔、最是不喜連襟之風,當下一一擋掉,根本不給任何人面子。

“咳咳,宋卿兄此話不錯。昨日劉家廟之失,嘖嘖,不少人可都是將這責任推到了他的頭上。呵呵,宋卿兄當初可真是走了一招妙棋,將那張景良引薦給了軍政府,如今這漢口之危,張景良數次不予支援,又幾次錯失良機。不少人都已對他極其不滿了。不過,同盟會想必不會錯過這一次的天賜良機,等會的會議定會有人責問,趁機將他趕下臺去!”

張景良的引薦人是黎元洪,不過這件事情除了湯化龍之外,就只有張景良一人知道了。

黎元洪面上得意,嬉笑道:“我當時只當他張景良迂腐,又有孫武匹夫欺我,將我關押於此做他的傀儡棋子。便委託先生給他捎了一封信,希望他能主動向軍政府投誠,私下卻暗自將軍政府之兵防佈置告知清廷。此計甚是歹毒,我原以爲他不會應下來的,沒想到他竟然真的答應了。當初我自己也不以爲意,如今才知道這是一招妙棋,當真是無心落子…無心落子!”

他臉上得意,顯然張景良這一步妙棋並不是無的放矢,應該是他經過了仔細的考慮之後才落下的妙棋。

湯化龍也陪他笑了一陣,不過很快便臉上微微變了變色,有些擔心的詢問:“宋卿兄,那邊不會有失吧?”

派人過去拜會張景良的是他,軍政府如今有消息,張景良這一次只怕是在劫難逃了。他心中委實有些擔心,到時候會不會有人順藤摸瓜的查到他身上來呢。

“但請放心,你與他不熟。不過我與他同仕爲伍十數年,對他秉性知之甚詳,這人雖說迂腐,不過卻口風甚嚴,必不會出賣你我,走吧,你不是說今天又會議嗎?我二人若是去的晚了,又要有人臉上難看了!”

有他這般保證之後,湯化龍臉上這纔好看了許多,點了點頭,剛要起身與他同行,突然好似想起了什麼一般,猛地一拍腦門,笑道:“你看我這記性,光顧着與你詳說黃克強抵港之事了,卻差點忘卻了另一樁大事。”

他笑着打開了自己的黑色皮包,從裡面拿出了一封信,遞給了他。

“大喜事,當真是大喜事。怎麼,宋卿兄還記得昨天的緊急會議吧?鄂中那邊的動作還真快!宋卿兄莫要見怪,這封信我已經打開了!”

“鄂中?”

黎元洪低聲沉吟了一句,眼睛微微眯起,“李易之?”

昨日的緊急軍務會議他還記得,會議的主題只有兩個,同盟會先是拿‘漢口之危’向孫武這個軍務部長開炮,差點沒把孫武氣得怒氣拍案,然後便是拿鄂中大做文章,因爲胡鄂公的高偵科根據情報順藤摸瓜、設下陷阱,成功抓獲了一批鄂中分軍政府派來武昌刺探情報的情報人員!

在會議上同盟會不依不饒的拿這幾個被抓的探子說事,一心要說服軍政府其他要員遏制最近一段時間來擴張的有些令人不安的鄂中分軍政府。

只可惜軍務部長孫武剛剛因漢口之危被他惹惱,他一不許,如今在軍政府內勢力最大的共進會自然不說話了,雖然他們也不見得對李漢多待見。

何況互派探子打聽消息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情,武昌前後派出了幾波人前往鄂中,尤其是在‘三府合併’之後,又有一批被派了過去。這事誰都不敢擺明瞭說,鄂中分軍政府如今拿下了半個湖北,氣候已成由不得武昌不謹慎了。

“這李易之我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乃是當初起義時的功臣,五大標統之首。聽說還曾活捉了湖廣總督—瑞澄,拿下來漢口、逼得第八鎮不得不逃往漢川方向。”

黎元洪接過信,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便是一向與他親近的湯化龍一時之間也沒能讀懂他眼中的意思。

不過這幾日隨着‘兩府合併’,如今在湖北省內攻城略地,已經拿下了省內半境的鄂中分軍政府也進入了三鎮民衆的眼中。

若是之前軍政府還可以通過信息封鎖,不叫有關李漢的消息流進來,來封堵省內一直存在的‘李漢乃是被逼出走’的說法。只是兩府合併的影響是軍政府如何都壓制不住的,於是就這樣,這兩日有關李漢跟鄂中分軍政府的消息在武昌三鎮突然多了起來。

眼看着隨着清軍南下一來,湖北軍政府連連丟失鄂州、黃州幾地,如今戰火更是綿延到了三鎮境內。一時之間民心慌亂的三鎮居民已經逐漸相信了之前的‘李漢乃是被逼出走’之說,甚至這幾日街頭巷尾的多了不少要求軍政府請回‘第一標統’的要求,着實讓孫武等人傷透了腦筋。

這也是孫武不願這時候借探子之事與李漢問責之故,雖然他很想公開此事,狠狠的打擊一番他如今越來越高漲的人氣。

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64章 捧殺第611章 一年第535章 進京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671章 拖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517章 刺袁(上)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509章 雷霆(5)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612章 一年(二)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46章 酒宴(3)第587章 照會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610章 宣誓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36章 訂婚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91章 變局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61章 張彪逃了第648章 反攻3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6章 方老第78章 漢川起義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234章 戰起(3)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232章 戰起(1)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325章 棋局第669章 動盪第233章 戰起(2)第532章 應對(下)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661章 拖第五百六十一章第94章 上海灘第五百六十二章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0章 逃脫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325章 棋局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461章 桌下2第463章 桌下4第20章 逃脫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507章 雷霆(3)第229章 亂局第531章 應對(上)第611章 一年第201章 下雨了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469章 阿司匹林
第46章 天要亮了第353章 不安的預感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64章 捧殺第611章 一年第535章 進京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671章 拖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42章 南洋變局2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38章 中俄之戰4第517章 刺袁(上)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177章 中國之聲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509章 雷霆(5)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612章 一年(二)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146章 酒宴(3)第587章 照會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610章 宣誓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36章 訂婚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591章 變局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61章 張彪逃了第648章 反攻3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6章 方老第78章 漢川起義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234章 戰起(3)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232章 戰起(1)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325章 棋局第669章 動盪第233章 戰起(2)第532章 應對(下)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183章 打草驚蛇(中)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661章 拖第五百六十一章第94章 上海灘第五百六十二章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0章 逃脫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325章 棋局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461章 桌下2第463章 桌下4第20章 逃脫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507章 雷霆(3)第229章 亂局第531章 應對(上)第611章 一年第201章 下雨了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469章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