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談判(下)

誠如楊度所說的那般,現在的革命軍確實很困難,不僅軍費捉襟見肘,而且軍政府現在過半的編制都屬於新兵系,尚未完成新兵訓練的便佔了其中的六成,革命軍戰力的良莠不齊,導致戰鬥力無法保證。況且四川剛剛光復沒多久,各地仍有頑固勢力的零星反抗。尤其是一場大雪下來之後,本已收斂的地方會黨武裝又開始上躥下跳,打着繼續打着保路軍的旗幟幹着打家劫舍的勾當。對於這些武裝也必須儘快消化完畢,整編的整編,消滅的消滅。要解決四川省內現在不少地方存在的地方武裝,勢必要動用到革命軍的主力編制。但是在湖北他要面對來自湖北軍政府跟都督黎元洪的威脅,還要兼顧着四川的穩定,若再不能從河南撤兵,則軍政府的各部軍力更形分散,無法形成拳頭捍衛統治版圖的完整。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軍政府如今的武器彈藥已經陷入了緊張的地步了。買不如造,雖然使用些手段加上利誘,的確能夠保證軍政府短時間之內從洋人處獲得一部分的武器補充,但是一來價格高昂、二來不確定性太多了,指不準什麼時候洋人跟你鬧翻臉不認人,斷了你的武器補充,所以還是儘快令漢陽兵工廠返工重新生產武器來的更好一些。

按照趙李漢的擴軍計劃,半年內軍政府將組建五鎮雄師,其中每標一個,至少應該配置二十個炮兵營。倒不是他眼界太高,前兩日跟前任川督趙爾豐達成了秘密協議之後,他的舊部,執掌整個川邊地區的五千多邊防軍已經秘密宣誓向他效忠了。四川有它獨特的地理優勢,也有很不利的地方。他的參謀團做了一個不算完整的統計,如今他不但需要面對來自南方有志成爲西南王的蔡鍔威脅,還要警惕着一直想在西藏搗亂,把西藏從中國分割出去的英國佬;盤臥四川西北一些縣鎮的入川清軍,其中大部都是手段兇殘、動不動就屠村、屠城的黑回勢力,所幸黑回勢力的主力都在隨着陝甘總督--升允在陝西省內進攻民軍,在川西北地區盤臥的黑回騎兵不足千人,但也值得他警惕一下。軍政府現在控制的地區可不止四川一個,還有大半個湖北省,因此,他若不想放棄在湖北的根基,那麼跟天下第一都督--黎元洪對上是早晚的事情。同時面對這麼多的敵人,半年內若是不能編練成五鎮強兵,則他根本無力掌握這麼大的地盤。按照每一鎮擁有官兵合計一萬二千餘人來計算,共需步槍六萬餘杆,可是現在,他只擁有五萬多杆統一編制的曼麗下步槍,其餘都是自清兵或者從湖北軍政府以及從漢陽兵工廠內獲得的補充,雖然總數量如今已經超過六萬杆,但是戰爭中步槍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六萬人的部隊,再怎麼說也得準備至少十萬杆步槍,尤其是機槍跟山炮,更是軍政府現在最短缺的重武器!

漢陽兵工廠跟鐵廠的搬遷,想要獲得全面復工至少要到三月後,並且原料的限制纔是他現在最頭痛的問題。因此袁世凱擔心他在很那挑起大戰,他又何嘗不是十分的安心袁世凱現在便拿下了河南,兵鋒直指他掌握的湖北省地區。

袁世凱這一號人物,李漢心中十分的忌憚,如果可以他寧願先跟黎元洪鬥上一陣,也不願袁世凱的勢力範圍現在就擴充到了他的身邊,令他還要分出大部分的精力應付這位一世梟雄!

互聯網時代資訊信息的大爆炸,令李漢能夠接觸到不少有關他的情報,即便現在大多數關於他的記憶都已經模糊了。後世關於袁世凱這位在清末民初書上了重重一筆的男人評價複雜,從歷史來看,他骨子裡就不是一個君憲人物,這個人出身於舊官僚家庭,崛起于軍界,對於世界大勢知道不少,算是清末民初主動了解世界的一號人物。不過他雖然編練了新式的北洋軍,但那並不代表他是新派人物,從頭至尾,他都是一箇舊式官僚,縱然主持了“新政”和“預備立憲”,但這也絲毫不能改變他骨子那種在官場中長期浸淫出的舊時代氣息,他要的立憲是限制滿清皇帝的權利,因爲只有限制了皇帝的權力,他的總理才能坐得穩當!這是他的侷限性。

袁世凱的能力無須質疑,此人能夠在清末政壇崛起,雖然有當時清廷人才嚴重匱乏,老一輩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或老去或逝去,滿清統治階層就算是再無能也知道,僅靠一幫只會斂財的旗人貴族統治清朝,這個國家早晚要滅亡,所以他藉助着當時朝中無人的東風而起,很快便成爲人上之人,成爲了漢臣階層的精神領袖之一。後來更是見風使舵,苦心經營,最終趁着辛亥革命的動盪局面成爲竊國大盜。

可惜在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中,袁世凱趁勢而起,卻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沒錯,政權的建立初期需要一位權勢高度集中的獨裁者,但是明明有能力爭着幹了兩三任甚至四任的大總統不做,卻演出了一幕總統變皇帝的滑稽戲,最後以失敗告終,此事對中國所造成的傷害非常深遠,袁氏一死,北洋集團分裂,這些不同的軍事集團各自尋求列強作爲後盾,而列強也積極扶持代理人,從此中華大地軍閥混戰,紛紛擾擾了十多年,失去了最寶貴的發展機遇,可以說,袁世凱作爲一個目光短淺的舊式官僚,應該爲這一切負總責,他原本有機會做一個拿破崙式的強人,但他沒有抓住這個青史留名的機會,而是將自己置於千夫所指的地位,這既是他袁世凱的悲劇,也是近代中國的悲劇。

話題扯遠了,現在大家都想拿下河南,但是又都不願爲了河南兩虎相爭損兵折將,和談是必須的。對於李漢來說,根據地的穩定是他當前最需要完成的任務,不過雖然有顧慮,但是卻也要在沒摸清楚袁世凱的底牌之前,詐一詐楊度!

楊度爲之語塞,他顯然有些不太適應李漢式的‘爽快’談法,不過眼珠一轉,才說道:“不勞大都督費心,只要大都督的條件合適,度自有辦法說服袁宮保,還請都督儘管開口!”

李漢給兩人分別斟了一杯酒,道:“從河南撤兵倒不是不可以,只是,一來我督軍一部在河南作戰耗費軍費頗多,二來我跟河南軍政府副都督唐犧支有約在前,我助他得到豫督之位方可離去。如今讓我從河南撤兵回來卻沾不足理,何況貴方曾經兵犯我湖北,於情於理,我在河南駐紮一部也是應該。所以,讓我從河南撤兵,可以!兩個條件,第一,我部第一混成協、第六協在河南作戰日久,先後折損士兵不少,所亡之戰士皆是我革命之志士,吾素聞袁宮保家財萬貫又出手闊綽,區區一百萬兩的銀子,想必宮保必然不會吝惜吧!”

他頓了頓,看了眼楊度的臉上,卻發現他只是微微皺了皺眉,卻沒有當面拒絕,知道老袁看來已經有了花錢了事的心思。

繼續說道:“這第二,你我兩部同時從河南撤兵,豫人治豫,半年之內我希望宮保能夠遵守承諾,不對河南下手!”

“半年?”

楊度一愣,他臨來四川之前便接到了袁世凱從被封發來的電報,言到這川督表現市儈,可以考慮用錢來收買與他。因此,對於這李漢明着要錢的舉動他倒不意外。只是,這清軍從河南撤兵可真難住了他了,袁世凱的先北方後南方的計劃他是知道的,這河南地處中原地帶,如何來看,袁世凱都不會願意放棄纔是!

不過,如果只是放棄半年...

他眼珠一轉,思量了一陣纔開了口,道:“大都督所做提議過於強人所難,相比我北方,都督莫非要放棄了湖北省內勢力了嗎?如果真是那樣,那還十分可惜。不然,我來之前聽說湖北軍政府已經下令以五協民軍爲根基,擴建五鎮軍力。閣下的荊楚...呵呵,似乎隨時都在黎都督的目光範圍之內吧!”

李漢一揚眉頭,“不勞閣下費心,湖北我自有打算。只是不知道閣下到底有無誠意緩解河南局勢呢?”

楊度笑道:“自然有意,不過大都督之意見與度之意見有些相左,最後還要容度轉達與宮保,幾日後必會與大都督一個說法!”

“最好!”

猜到了不可能一下談成的他已經提出了要求了,剩下的就要看北邊那位什麼打算了!

兩人談完了正式,這楊度也跟着鬆了口氣,又想起了方纔被他就差指着鼻子大罵奴才的事兒,胸中文人的那點傲氣起來了,看到李漢吃了不少,頗有些飯飽酒足的意思,便歪着頭,重新把話題轉回了兩人之前的立憲與共和之爭。只聽他道:“方纔跟都督一番討論,有些度不好反駁,但是有些觀點度卻不敢苟同。度認爲共和雖好然不合國情,立憲雖不盡如人意,然可避免天下大亂,這天底下的縉紳士民,有幾個願把身家性命投到共和上的?如今朝廷既然答應速定君憲,已是順應天下民心,又何苦要抱着一個‘共和’不放?你們革命黨人主張‘種族革命’,可也得看看時候,難道旗人就不是中國人麼?‘驅逐韃虜’的口號固然可以挑起民衆的狂熱,可這個口號卻給了日本人、俄國人機會!現如今外蒙那幫包藏禍心的王爺們在俄人的慫恿下鬧什麼獨立,現在連朝廷派去訓責的大臣都給關押起來了,據說前段時間蒙古八旗也有些不穩,險些給俄人把外口都給慫恿一同鬧獨立了!還有那奉天三省,開省沒幾年,倒是日俄兩國鬧騰的兇,都督還不知道吧。前段時間日人又藉口延邊談判,派出幾隊士兵沿着我與朝鮮邊界鬧騰一圈,禍害了幾處縣城,搶劫、掠奪財物無數。此誠多事之秋,國家已經不能再亂下去了。勸大都督還是以國事當先,現在立憲就在眼前,只要國體一定,列強自然沒有了挑唆、插手的藉口,所以,這‘革命’之說可以休矣。”

外蒙在俄人慫恿下最終還是在去年十二月獨立的事情他知道,可是知道有什麼用,只能先壓下了心中的憤怒,忍一忍,忍到沙俄被紅色蘇維埃折騰的國滅之時,再去趁機搶回來。至於日本趁機搗亂的事情,他也有些耳聞。不得不說,楊度說得未必沒有道理,但這並不能動搖他的決心,滿清韃子的腐朽統治已經成爲了掣肘這個國家前進的巨大阻礙了。何況數億國民去尊幾個奴役這個民族數百年,燒殺掠奪、對漢民族犯下滔天罪孽,只差一點便令漢族徹底滅絕的異族當皇帝,他沒那麼卑賤。不過雖然依舊不認可他的說辭,語調卻跟着和緩了許多,道:“皙子先生此話不盡真實。這國內願意革命的人也是有不少的,天下書生、富人區區百萬,但是被這滿清奴役、被這數目多達近萬種沉重稅務折騰的窮得活不下去的人,他們更願意選擇共和,而不是異族韃子的人來當皇帝。”

楊度哼了哼,不屑的說道:“那幫草莽土匪造反,不過就是爲了搶銀子、搶官帽子,他們懂什麼叫‘共和’?讓他們來建共和,只會是一個非驢非馬的四不像,徒增笑柄耳。”

這倒是實話,歷史已經證明了雖然主要責任不在那些綠林好漢身上。

楊度趁熱打鐵,又道:“我知都督是在外國呆過的,心向共和,可總司令想必也知道英國君主立憲的事,相比屍山血海的法國大革命,英國的‘光榮革命’纔是正道。是立憲好還是共和好?大都督英明神武,自當明白。如今的中國,再也亂不起了,再亂,就要亡國滅種了。”

李漢笑道:“皙子先生言重了,那麼多革命黨人前赴後繼殺身成仁,這些人都是中國的脊樑,有他們在這個絕不會亡國,至多崛起之機推遲一些。只有掃乾淨了屋子,咱們才能重新建設它。”

“就怕這舉國的眼睛都給這血光遮擋住了,昏了眼,看不見那亡國之兆了!”楊度搖頭嘆息,“洋人什麼樣的人物?強盜也。庚子之前作亂,破我國度,驅我君王,掠奪我國財務何止十萬萬,大都督,非是皙子骨頭軟,恬着臉要給人家當奴才,而是南北打來打去,咱們都只是國內的內亂。但是咱們真正的敵人卻在一旁虎視眈眈,就等着咱們國內的男兒流盡了血之後,便要撲上來咬一口。辛亥、辛亥,前有一個未盡雪恥的庚子之禍,沒準又要來一個辛亥國恥!”

打來打去都是內亂,這句話南方一直在說,但是北方也能說的出口!

李漢當真是被這個年代的所謂文人的臉皮氣得笑了,他跟清廷先後也算是交手數個回合了,至今俘虜的清軍士兵,挑中精壯加嚮往革命的接受短期的考覈訓練之後,編入軍中,剩下的則救治一下,然後各地有興修水利、官道等工程需要人力的他便送去,至今沒虐殺過一個俘虜。甚至前後被他俘虜的清將,除了劉溫玉暫時還在收押、靳雲鵬也被軟禁着之外,包括前任湖北提督張彪,被俘之後都給他轉手送往了湖北軍政府所在地武昌,他們愛怎麼處理怎麼處理去。

可是清軍是如何對待黨人的?他手上先後被俘的士兵不下五六百人了,如今都已經躺在了地下。漢陽、漢口兩鎮戰時被俘民軍士兵不下千人,都被清軍割舌、剜鼻,用盡了殘酷的手段虐待一番之後盡數屠殺,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如此這般也敢說什麼都只是內亂,外地虎視眈眈,聽着便讓人倒足了胃口。清廷對待革命黨可是用盡了手段,結果不生就死!

嘴角多了幾縷冷笑,他搖了搖頭,開始有些後悔自己今天親自來過問談判的事情了。後世的那些只會歌功頌德、討人歡心的黑心文人他見多了,但是才發現無論到了哪個年代,似乎中國的主流便是黑文人,像魯迅、巴金、老舍等之流的有良心的文人墨客還是太少了,難怪學風一年不如一年,面對國外的文化入侵這個擁有數千年曆史的國家一點抵抗力都沒有便選擇了投降,國語都快換成了英語,又給洋人培養了十五億奴才!

想起後世一位有良心的教授的那句‘不學英語便是愛國’的說法,雖然偏激,但是,顯然老人是對的!

看他楊度一臉的道貌岸然,說得也是理直氣壯,李漢心中暗暗好笑,心裡卻是暗道這以後定要在自己的軍政府之中多招募些這樣的謀士。無恥的事情有些時候他幹不來,但是對於文人來說卻根本不存在什麼正義問題,主子讓幹就幹。還要多感謝‘程朱理學’,好好的一個儒家,給一羣酸儒、腐儒歪曲的不成樣子,丟了根本不說,卻培養出了一批與一批價值觀嚴重被扭曲的精英。忠君這一點倒是教得不錯,可惜除了這個有點,毛的能力都沒了!

看那號稱‘君憲旗手’的楊度似乎談性高昂,他卻感覺話不投機半句多,卻是不準備跟他再磨嘴皮子了,摸出口袋裡的懷錶看了一眼,又端起一杯龍井漱了漱口,才掏出手絹抹了抹嘴角,戴上軍帽,站了起來,向他拱了拱手,說道:“真是不好意思,皙子先生,李某軍政府內還有要事去辦,就不能陪皙子先生暢談‘君主立憲制度’跟‘共和制’之間的優缺點了!這幾日我都要在重慶待着,若是閣下得了宮保的回覆,不妨直接來軍政府駐地找我,到時我必請先生來品嚐一下我軍政府的廚師手藝!告辭。”

楊度一看他去意已定,知道自己說服不了他,心中暗道一聲可惜,也跟着起身客套了幾句,將他送出雅閣,李漢徑直離去!

與袁世凱的心腹楊度碰了一面時,李漢撒了一個小謊。8日下午他並沒有跟洋人的勢力碰面,原因無它,他在準備着佈下一個棋局,雖然底牌並不是很足,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卻有四成多一點。而這一幅棋局叫做‘空手套白狼’,已經落下的棋子便是他從前幾日開始,便在中國之聲報紙上出臺的‘川鄂鐵路規劃企案’。貌似平靜的重慶,最近也因爲他的企劃案變得暗流涌動起來!

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602章 大選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461章 桌下2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39章 將北上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226章 密議(上)第4章 方老先生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92章 重要2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460章 桌下第292章 變(3)第330章 惡戰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621章 日本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58章 奪關(下)第176章 新軍服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446章 大戰(三)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543章 詹天佑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六百零九章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551章 妥協第535章 進京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38章 蝴蝶效應第509章 雷霆(5)第246章 縣城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448章 大戰(五)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28章 密信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248章 赴宴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58章 呼聲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740章 抉擇下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556章 相見第107章 摩擦第236章 證據第334章 動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646章 反攻1第647章 反攻2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679章 九月革命
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602章 大選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461章 桌下2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39章 將北上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226章 密議(上)第4章 方老先生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692章 重要2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460章 桌下第292章 變(3)第330章 惡戰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621章 日本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258章 奪關(下)第176章 新軍服第541章 過渡內閣(中)第446章 大戰(三)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543章 詹天佑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六百零九章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126章 先行一招(上)第六百三十二章第551章 妥協第535章 進京第744章 旅順陷落2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38章 蝴蝶效應第509章 雷霆(5)第246章 縣城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448章 大戰(五)第140章 沙洋失陷第28章 密信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248章 赴宴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58章 呼聲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401章 吞併甘肅(四)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740章 抉擇下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556章 相見第107章 摩擦第236章 證據第334章 動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646章 反攻1第647章 反攻2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679章 九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