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拒絕

江南造船廠20%的股權,平江造船廠25%的股權,南德造船廠25%的股權……再加上另外5家獲得巨型總段工廠的船廠15%到30%的股權,大華實業在中船重工內的股權權重,超過了15%。

如果這還不能證明大華船業的成功的話,那豈不是說央企太嫩了?

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在國內經濟即將硬着陸的情況下,《中國青年報》對大華船業的報導充滿了溢美之情。

翔實的內容和故事背後的挖掘,令六子的文章得到了媒體界的一致好評,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引用和轉發。

蘇刑就是不想看都不行。

青年報滿篇主旋律式的讚揚,其他報紙也相差無幾。

大華的媒體公關做的向來不錯,再加上本身的表現上佳,媒體自然願意幫擡花轎。

但這樣的報導,卻讓蘇刑極爲不爽。

“爸去見蘇城了?”蘇刑突然有了危機感。

王麗梅其實也擔心此事,虎着臉道:“老爺子要求的,他不敢不去。”

“怎麼能這樣!”蘇刑的心繃的緊緊的。

海*南地產投機的大起大落,遠遠超出了蘇刑的承受能力,他沒有像是許多負債累累的商人那樣跳樓自殺,或者心理崩潰,也就是指望着家族支持。

或者說,銀行等債主能讓他回家,也是因爲他背靠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還有大舅等金融內部人士幫他說話。

但不管怎麼說。2億多元的負債,終究是個令人咋舌的數字。蘇刑和王麗梅都沒有說出來,只是逃避罷了。

如果再被蘇城搶走家族的支持,蘇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個時候,蘇刑腦中全是怨怪:憑什麼別人賺錢的時候我沒入場,我入場才賺錢,地產就崩潰了?

憑什麼大華實業日賺鬥金,我要倒欠銀行的?

憑什麼老爺子支持一個私生子,讓我這個嫡孫自生自滅?

憑什麼!

蘇刑無意識的捏着報紙。幾乎將之捏成一團。

王麗梅暗暗嘆了一口氣,她能理解兒子的憤怒,但兒子闖下的禍,也實在不小。

她小聲勸道:“海*南的生意不好做,就做點別的。老爺子那邊多走動一下,叔叔伯伯什麼的,去的勤一點。想想辦法,總能把窟窿填上。”

能不能填上,王麗梅其實真不知道。

蘇刑不情願的道:“去爺爺那裡,他萬一問起來怎麼辦。”

“就說錢被套牢了。”王麗梅用剛學來不久的股票術語,說道:“欠下的錢一時間還不上,但也不是全損失了。到時候就這麼說好了。”

“也只能這樣。”蘇刑說着,小心的看了母親一眼,問:“能不能找大舅想個辦法,不還欠下的錢了?”

也就是他這樣的紈絝子弟,纔會又如此的奇思妙想。

王麗梅竟而認真想了想。才道:“我問你大舅,試試看。”

2億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正常人的感覺範疇,王麗梅潛意識裡,都沒有弄明白這是多少錢。

週末,蘇東元仍未回家。

蘇刑坐不住了。

他和母親商量以後,乾脆坐飛機前往上*海。

自從蘇振國去了上*海之後,如今聚集在此的蘇家人不在少數。

蘇刑的堂伯蘇圩特意買了一個有20棟別墅的小區,就是爲了給蘇家人落腳使用。93年的商業房地產市場尚未成熟,別墅小區是別的單位給領導準備的,也是看在蘇家的面子上,纔不情不願的讓了出來。

縱使蘇刑苛刻的目光,這個別墅羣也非常好了。

鬧中取靜,空間充足,建築形制優美,獨立而不孤單……

然而,蘇刑看過外觀,卻沒有心情去欣賞和享受。

2億多元的債務沉甸甸的壓着他。

在通貨膨脹的年代裡,20%的貸款利息意味着2億多元的債務每年要還5000萬元的利息。每個月將近500萬元,折算爲天的話,是每天17萬元!

1993年的中國,17萬元是5名公務員一年的收入。

沒有了海南的地皮,賣了蘇刑也還不起。

在巨人大廈倒掉以前,海*南炒地皮的失敗,也許是創造最多中國負翁的時間了。

找大舅幫忙,只是蘇刑無奈中的辦法。

“咔。”

門鎖的響聲驚醒了蘇刑,他擡頭看看客廳的鐘表,中午都要過去了,自己竟然傻坐了一個早上。

進門的是蘇東元。

他自己拎着公文包,站在門口的玄關處,並未走進客廳。

蘇刑也失去了往日的驕傲,只敢懦懦的叫一聲:“爸。”

看他可憐兮兮的樣子,恨鐵不成鋼的蘇東元只能“哼”一聲。

還能怎麼樣?

就是蘇東元的身份,對2億元也徒呼奈何。

在這次海*南的地產崩潰中,全國銀行系統的呆賬增加了300億元以上。在其他賬目清理結束之前,蘇家多少還能拖延一段時間。

也就是拖延了。

“去見你爺爺吧。”蘇東元沒什麼好臉色,悶聲說了一句。

蘇刑苦着臉看向母親王麗梅。

蘇東元再“哼”一聲,道:“欠債2億是能瞞得過去的嗎?你們還真是大膽,敢從銀行貸款2億炒地皮!”

“誰知道會變成這樣……”

“行了,去收拾一下,馬上和我走。”蘇東元比誰都着急。上面要是查起虧空,首當其衝的可是他。

蘇刑緊張的心情被誘發,像是要被審判似的。一步一頓的出了門,往別墅羣后方走去。

“過來。坐車。”蘇東元說的言簡意賅。

“嗯?爺爺在外面?”蘇刑知道,別墅羣裡,最大的那棟宅子是給蘇振國留的。

蘇東元“嗯”了一聲,一馬當先,明顯沒有談話的意思。

蘇刑唯有乖乖的跟在後面。

要是以前,他還有點發言權,至於現在?蘇刑自己都覺得氣短。

車行半個多小時,蘇刑開始覺得不對了。

“我們這是往哪裡去?”他開口問。

蘇東元淡定的道:“港口。”

“嗯?”

“大華船業的新船下水。老爺子去給剪綵。”

蘇刑登時臉色蒼白。

蘇東元瞥了他一眼,面色稍霽,坦然道:“老爺子準備全力支持蘇城了。到了現場,你的態度好點。”

“爲什麼?”蘇刑的臉徹底冷了下來。

“你知道大華實業的資產有多少嗎?”

“總有10億吧。”

“大華船業的估價已經超過10億了。”蘇東元的語氣無喜無憂的道:“大華實業下屬的大華實驗室很難估價,但瑟坦油田的價值,肯定是要超過10億美元的。其他雜七雜八的廠子,每個都在一兩億以上。所以說。大華實業很有可能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公司。”

“那又怎麼樣?還不是商人?”

“榮家也是商業家族。”蘇東元說的是有過國家副主席的榮家。

蘇刑一呆。就傳承和實際權力來說,榮家比蘇家有過之而不無不及,這樣來想,蘇振國的選擇就不難猜測了。

他嘴脣哆嗦兩下,不禁道:“就算這樣……就算這樣,也不能就這樣全力支持吧……”

“你仕途已斷。做生意,又是這個樣子,你讓老爺子怎麼選?”蘇東元怒氣衝衝的說了一句。他當然不想私生子蘇城掌握家族權柄,兩人的關係又不好,家裡指不定多少人笑着看他的笑話。

但蘇振國的決定。既然佔住着道理,蘇東元就斷然沒有阻止的能力。往根子裡說。蘇城到底是他的血脈,換成其他堂兄弟的子嗣,隔的不是更遠了。

蘇東元和蘇刑父子各想各的,直到前方的碼頭出現。

“蘇書記。”許秘書沒有跟着車去,就等在了現場。

“老爺子來了?”

“來了。”

“哪裡?”

“在中間說話呢。”許秘書說的不清不楚,是因爲蘇振國說話的人是蘇城。他給蘇東元當了好些年秘書,對蘇家的情況也是門清。

蘇東元“唔”的一聲,顯然意識到了情況。

蘇刑不爽的問道:“今天是爲了什麼?”

他環視一週,附近全是記者,不光有國內的記者,還有國外的記者,說是雲集也不爲過。

一個小小的船廠,用得着這樣捧着嗎?

蘇刑甚至想,這會不會是老爺子的力捧策略?

許秘書對蘇刑也算熟悉,對他的小心思猜的明白,勉強道:“聽說,今天有3艘船同時命名。”

“那又怎麼樣?”蘇刑不理解的轉頭過來。

“是3艘4萬噸以上的輪船,大概是比較少見吧。”許秘書其實特意問過,同時給3艘船命名,何止是比較少見,實在是沒有過的事。

在平地造船法以前,任何一艘萬噸巨輪,都是在昂貴的船塢中誕生的。一艘船廠假如有一個船塢,那船舶裝配的時間就只有365天,有三個船塢,船舶裝配的總時間也不過1095天。

一個船廠能生產多少船舶,最終的決定者就是船塢。

無論是早期的分段造船法,現在的總段造船法,都是爲了儘可能的減少船舶在船塢中的時間,而將更多的製造工作,移到船塢以外去做。

因爲船塢,就是造船過程中的最大瓶頸。

對船廠來說,充分的利用船塢不是要求,是生命線!

即使一個大型船廠,能湊出3個萬噸級的船塢,也不會讓它們的進度相同的。

最充分的利用船廠設備的方式,就是讓幾個船塢處於不同的進度,一艘船下料的時候。一艘船焊接,另一艘船準備舾裝……同時完工3艘船。意味着要同時給3個船塢下料,同時給3個船塢安排工人和機械,又閒置了另外一些工人和機械……

不論船廠有多大,只要是用船塢的形式,同時開工或完工的效率,始終不及輪轉的。

在船塢每天價值上百萬的年代裡,沒有誰會爲了一個記錄,而特意安排船塢同時完工。

所以。最大的船廠,也就是恰巧碰上兩艘船同時完工,繼而同時命名。這種情況,往往還是一艘大船和一艘小船。

給3噸4萬噸級的船舶命名,只有在平地造船法誕生以後,纔可能發生。

消除了船塢的瓶頸,又採取巨型總段造船法的大華船業。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總裝總配工廠。重達數千噸的總段,全是在其他船廠生產,然後運輸過來的。採取同時起運巨型總段的方式,大華船業能夠進一步降低船廠成本。讓兩到三條船保持相同的進度,則能減少激光測繪等精密工作的壓力。

此外,大華船業獲得8家中船下屬工廠的股份。自然消除了勞務合作上的障礙,大量的派遣工人,使得同時開工的船隻數量逐月上升,3艘船舶只是等閒。按照每月增加一艘船舶的速度,大華船業已經進化到了同時建造12艘萬噸輪。單月交船6艘的規模。

112艘萬噸輪的訂單,相當於中船3年的製造量。如今看來,竟然只夠大華船業一年的消耗。

稍微有點工業屬性的媒體,對這樣的大華船業,關注度都不會低。

“過去吧。”蘇東元最近也瞭解了一些船業的資料,越是如此,他就越發難以勸慰兒子蘇刑。

此時此刻的蘇城,說是如日中天都不爲過,蘇刑要想在他身上找回平衡,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興許,早點接受現實,是最好的結果。

世界上總是有些人,是另一些人無法超越的。

蘇東元不自覺的瞄了蘇刑一眼,即使更喜歡這個兒子,又非常討厭私生子的存在。然而,現實的差距,還是讓他的理智逐漸超過了感情。

蘇家的未來在蘇城身上,至少,不可能在蘇刑身上了。

蘇刑亦步亦趨的跟在蘇東元身後,心情莫名的緊張。

無論是老爺子的心思,還是站在巨輪前的蘇城,都讓他緊張。

尤其是那三艘4萬噸級的貨輪,黑紅兩色的扁平船身,像是巨型礁石般停靠在岸邊,威嚴的彷彿鋼鐵雕塑似的。

局外人,很難想象這樣的龐然大物,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雖然從來都看不起蘇城,然而,站在蘇城的地盤上,看着蘇城的成就,蘇刑的心情終究發生了一些變化。

“如果我有一個工廠,能否造出這樣的船?”蘇刑很不樂意的想着,突然曬然一笑,心想:我怎麼會去做工廠這麼骯髒的事!

須臾,兩人來到了蘇振國身邊。

“爸爸。”蘇東元輕輕的說了一句。

蘇振國只向後看了一眼,就再次轉頭和蘇城說話去了。

蘇刑的臉刷的就白了。

他們父子兩個,竟然赤裸裸的被無視了。

被其他人無視也就算了,被爺爺無視了……

蘇刑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

蘇東元心知肚明,蘇振國爲了爭取蘇城,做了很多的工作,因此不可能在明知道蘇城不喜歡蘇刑的情況下打招呼。

他垂下了頭,不知第幾次暗暗嘆氣。

對於老爺子的決定,他有各種不滿,但卻難有抵抗的意志。

隨着蘇城的閃耀登場,他在家族的發言權無形中被削弱了。與此同時,蘇城卻在快速成長,成爲中石油的獨董,競標得到瑟坦油田,甚至獲得海滄基地,都可以解釋爲純粹的商業行爲,然而,獲得中船集團的股份,再也不能如此描述了。

準確的說,是幾相結合,令量變產生了質變。

如今,大華實業是中國最大的甲醇提供方,是中國最大的乙醇提供方,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提供方,是中國最大的柴油機提供方,是中國最大的遠洋船舶提供方……同時,大華實業還是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消費方,中國最大的船用鋼鐵消費方,中國最大的化工原料消費方,再加上大量的原油、柴油、機械供應,大量的機械、儀表、電子的消耗,半個化工界都要看着他的眼色行事。

最重要的是,獲得中船15%權重的股份,意味着將對中船重工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至少,比一名副部級的中船集團副總經理要強的多。

這一點,看看詹志芳的命運就知道了。

堂堂副部級幹部,純粹因爲蘇城的原因,開始靠邊站。

詹志芳也不是沒背景。

但在中船重工的一畝三分地上,只要大華船業依舊保持強硬和強勢,他就沒有翻身的希望。

這意味着,蘇城掌握的資源,開始跨越經濟界限,順着國企的藤蔓,向政治圈蔓延。雖然不能說就此跨入了中國政治圈,但當年的一機部,六機部,石油部能挖掘出何等的政治能量,現在的大華實業就能挖掘出何等的政治能量。

哪怕是蘇東元,也不敢說權勢超過了蘇城,再頂着老爺子,扶持蘇刑,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

蘇刑似乎也意識到了此點,頗有些黯然神傷的站在那裡。

耳邊,是蘇振國對蘇城的勸說。

只聽蘇振國溫言說:

“回家來,和叔叔伯伯們見一面,以後有什麼事,也好互相幫襯。大華實業仍然是你的,族裡不會有什麼硬性的要求,方便配合的就配合,不方便配合就不配合……”

“家裡不要求你現在回報什麼,家族對你其實虧欠良多,有什麼要求,你可以提出來,家族能做的,儘可能做。”

“你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家族的戰略,決策,你都可以參與。不方便親自過來,可以派一個信任的代表……”

“你在中央高層有你的資源,這很好,但維持起來不容易吧。這方面,家族有現成的經驗,我年紀大了,做事不行了。你要是能撐起這灘事,我就是給你跑跑腿,也可以。”

這樣的條件,是蘇刑想都不敢想的。

就是聽到了,他都有點不敢相信。

怪不得蘇振國身邊全是蘇家中人,今天的剪彩儀式,看來就是一個藉口了。這麼多人,就爲了勸說蘇城而來?

蘇刑越想越不是滋味,後來簡直是嫉恨萬分了。

蘇振國說了很長一段話,才問:“你有什麼想法?”

從外表看,蘇城似乎陷入了思考中。

蘇刑不忿的想:裝吧,裝吧,小心裝的太厲害,老爺子收回了條件。

他正想着,卻見蘇城笑了笑,繼而聽他開口說:“我對家族沒什麼瞭解。既然沒有硬性要求,想配合就配合,不想配合就不想配合,那就保持現在的狀態吧。”

“現在的狀態?”

“我還想自己在外面打拼一段時間,畢竟,我和家族缺少直接的聯繫。”蘇城的語氣平淡,似乎沒有參雜太多的情緒。

蘇振國皺眉道:“你是我的孫子,還要什麼直接聯繫?”

“只是這樣的聯繫,加入族中,也沒有什麼意思吧。”蘇城說到這裡,許多人都露出驚詫的表情。

蘇刑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望着蘇城。

他竟然拒絕了?

拒絕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

……

PS:5500字,補昨天的。

……

……

第346章 抵蘇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91章 接待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30章 採油機第87章 誘*惑第296章 大富貴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96章 設備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529章 回饋第133章 炫耀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58章 總統府第472章 滿足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89章 有關係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79章 吃丸子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636章 15美元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23章 推箱子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60章 賣好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87章 誘*惑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192章 策劃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01章 退休第564章 弊案第55章 合資廠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62章 爭取支持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21章 闖勁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33章 迷霧第230章 供應鏈第448章 二選一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67章 祠堂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533章 迷霧第582章 展團第48章 外匯吶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92章 LNG訂單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70章 大慶也要第16章 化緣第155章 共贏第45章 撒餌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7章 華僑優惠第620章 封閉第191章 接待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93章 檢查團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2章 技術驗證
第346章 抵蘇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191章 接待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30章 採油機第87章 誘*惑第296章 大富貴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96章 設備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529章 回饋第133章 炫耀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58章 總統府第472章 滿足誰?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572章 最後一刻第489章 有關係第585章 尖銳問題第79章 吃丸子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636章 15美元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523章 推箱子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460章 賣好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87章 誘*惑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192章 策劃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526章 外交升級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01章 退休第564章 弊案第55章 合資廠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62章 爭取支持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21章 闖勁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33章 迷霧第230章 供應鏈第448章 二選一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167章 祠堂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533章 迷霧第582章 展團第48章 外匯吶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92章 LNG訂單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70章 大慶也要第16章 化緣第155章 共贏第45章 撒餌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7章 華僑優惠第620章 封閉第191章 接待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193章 檢查團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2章 技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