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一個水平

“我們會盡可能快的完成手續,讓海滄計劃進入正規,請毛主任代我感謝諸位領導的信任和關心……”王永慶站起來,意味着今天的會議結束。

然後,他纔對蘇城說道:“大華如果想要討論環保標準的話,等我們海滄計劃開始建設再說吧。”

宣總經理也不客氣的道:“蘇城,臺塑肯定會按照國家標準來做海滄計劃的,你管的閒事太多了。”

蘇城呵呵一笑,道:“我是聽說,引進臺塑做海滄計劃,是爲了用市場換技術,同時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臺塑會轉讓技術給國內企業嗎?好像沒有吧。那麼,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這個先進,總是要比國內標準高一點吧。如果完全按照國內的低標準來進行建設,我們引進臺塑做什麼?”

蘇城將矛頭指向了臺塑,而且是相當鋒利的矛頭。其他幾家央企的領導全都看呆了,這可完全超出了預料啊。

宣總經理臉色一變,道:“你不按照國家標準來,你想以什麼標準來進行?”

“我認爲,環保標準至少要高過臺灣的標準吧。當然,如果有部分臺灣的環保標準低於大陸的環保標準,那就按照大陸的來。”

宣總經理生氣了,道:“信口開河,哪裡有你這樣的。”

“如果臺塑做不到這一點,我們要臺塑做什麼?既不轉讓技術,也不能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難道是把土地和錢留給臺塑,把污染留給自己?”蘇城把能說的都說了,不能說的,其他人也不能說。

環保是個很敏感的話題。它的成本很高,又不能產生價值。對工廠主來說。環保支出完全是爲了應付差事。大一些的企業會想辦法減少支出,小型企業尚在存活之間掙扎,環保設備自然是能少就少。能不開就不開。

臺塑的理念,向來是儘量減少一次性投資。規模7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裡,1%的投資都是7000萬美元。臺塑既然是做生意,就不能不限制這裡面的投資。

但是,怎麼做是一回事,怎麼說又是一回事。臺塑是要在全世界投資的企業,他們可不想留下“污染嚴重”的惡名。哪怕中國政府不關心,他們也要做出先進的樣子來。

王克嶺不得不重新站出來,道:“我們說了,海滄石化基地的設計尚未完成……”

蘇城打斷他的話,道:“你就說。環保標準能不能達到兩岸三地的最高標準?”

王克嶺再次看向毛主任,道:“如果這是中國政府的意思……”

“就是我的問題而已。”

王克嶺不是個吃虧的人,他哼了一聲。道:“看起來。大華是要做在野黨了?凡是臺塑贊成的,大華就反對?”

“我只是覺得。大華能做到的,引進先進經驗的臺塑就應該能做到。”

“什麼意思?”王克嶺的表情一僵。

“大華實業邀請了德國的巴斯夫公司,以及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做了仔細的評估,我們準備將自己的甲醇基地的環保標準,提高到兩岸三地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最高標準。”大甲醇的環保要求原本就低於大乙醇,大華的基礎做的也好,以全東南亞的標準來評價,做到頂尖確實不難,只是多花了5%左右的投資。

但是,5%的投資對大乙烯項目來說,可是驚人的多。

王克嶺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

王永慶最先明白過來,問道:“大華實業要和臺塑對着幹?”

“我相信互相監督,我們能做的更好。”蘇城笑容滿面的道:“美國的綠色環評組織很樂意對臺塑和大華進行考察。”

綠色環評組織是一個石化行業內有名的非政府組織,屬於所有人都討厭的環保人士。這種組織做環境評價,可不是按照國家標準,也不是按照生產標準,更不會管你的技術達到還是達不到,他們只說不好的地方。

只有極少數的特殊情況下,纔會有公司邀請環境組織,像是蘇城現在。

不管是比生產、資本還是技術,作爲新公司的大華實業都遠遠遜色於臺塑集團。但是,新公司也有新公司的優勢,它的歷史短工廠少,也就沒有那麼多引人關注的環保問題。

對於綠色環評組織來說,將大公司拉下馬明顯更具有誘惑力。

大家腦筋一轉,都看明白了蘇城的用意。

毛主任暗道“陰險”,王克嶺則直接罵了出來:“我就不相信大華實業乾乾淨淨。”

蘇城笑了,道:“大華確實是乾乾淨淨。我是本着社會責任心做事的,也幸好這樣,自90年代以來,環境標準是越來越高了,不知道臺塑以前的標準夠不夠用。”

王克嶺惡狠狠的道:“你是想要毀掉海滄計劃。”

蘇城語氣輕鬆,說道:“大華實業只是一家公司而已,何談毀掉。”

王克嶺見毛主任不做阻止,氣道:“這麼做,對你有什麼好處?”

“環保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蘇城又看宣總經理,笑道:“您說是嗎?”

宣總經理從鼻子裡出氣,卻不說話。國企大廠的環保做的向來是比私人小企業好的,但要想在國際環境組織的評測中活下來,他沒有這個信心。

很多時候,國企不怕花錢,也不吝嗇於環保的支出,但由於本身的技術實力有限,環保標準總是上不去。中石化就出現過反應釜的溫度不達標,以至於本不該出現污染的環節出現了污染。面對每天的生產任務,大多數國企都不會因爲環保而停產。就是總經理,也不好粗暴的干涉下屬工廠的生產……

毛主任冷眼旁觀,突然發現,竟然真的讓蘇城找到一條出路。

如果要比拼環保的話,中石化和臺塑捆在一塊也不是大華實業的對手。這就好像用醫生和學生比清白一樣,不管醫生救活了多少人。他總有做錯事的時候。而且往往是生死攸關的錯誤。學生雖然什麼價值都沒有創造過,但他也沒有犯過錯……

王克嶺、宣總經理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正因爲他們明白,才真心的鬱悶。

尤其是王克嶺。不管在臺塑內還是臺塑外,他都是被捧在頂上的,何曾如此不爽過。

要是實力不濟。被諸如bp一類的強悍公司打敗,王克嶺也就忍下來了,偏偏臺塑有十倍於大華實業的規模,卻被他拽入泥潭中無法脫身。

他的感覺,好像自己是一個聲望卓著的精英人物,偏偏被小報記者因爲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而苦苦跟蹤。

王克嶺真想一巴掌打在蘇城的臉上,然後再一巴掌,又一巴掌……

他閉上眼睛,幻想着美妙的時刻。

然後。就聽蘇城開口道:“沒什麼事的話,我要回去做準備了。”

毛主任實時的宣佈休會。

王克嶺一馬當先,像是屁股上栓了鞭炮似的。衝出了會議廳。

等了好久。王永慶才慢吞吞的走出大會堂。對他來說,從廳內到停車場確實有點遠了。

等他坐進來。王克嶺急不可耐的道:“咱們怎麼辦?”

王永慶靠在椅子上,常常的吐了一口氣,道:“你知道他想做什麼嗎?”

王克嶺一愣,問:“不就是針對我們嗎?大華實業集團想要海滄計劃,誰都知道……”

王永慶微微搖頭。

“不是?”

“不是這麼簡單。”王永慶聲音飄忽的道:“如果你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想要獲得海滄計劃,怎麼辦?”

“我?如果我是大華集團的董事長,我纔不會傻乎乎的從臺塑和一堆國有企業手上搶奪這樣的大項目。”王克嶺對臺塑集團充滿了自信。

王永慶輕笑,道:“但蘇城的方法,確實有可能得到海滄計劃……”

“怎麼會?只要咱們想,海滄計劃就一定是咱們……”王克嶺說到一半,驚訝的擡頭,道:“他覺得咱們會放棄?大陸政府都不敢這樣想!”

“政府官員即使覺得咱們會放棄,有一點希望,也會跟進的。蘇城就不同了。”

“這麼說……他針對的其實不是我們?”

“嗯。”

“那他是……想要通過我們,證明自己比其他的國有公司強……”王克嶺的自信發揮了作用,明白過來,道:“蘇城是把我們和他拉到了一個水平上……這樣的話,我們乾脆別去理他……”

“麻煩的是,咱們不能留下一個污染的名聲。”王永慶緩緩的道:“你還得陪他繼續玩。”

王克嶺將信將疑。

第二天早晨,王克嶺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此事,就見好幾個人等在外面了。

“看報紙。”一個大臉的男人丟給了他一疊報紙。

“大華實業和媒體的關係極好,唉……”另一個大腦門的傢伙跟了一句。

王克嶺展開看了一眼,就定住了步子,然後一份份的打開來看。

最少有五份報紙談到了環保,還有點名說到了臺塑的。他們用的竟然是臺灣媒體的言論。

對於島內媒體的刻薄,王克嶺瞭解太多了,他看了一半就知道剩下的一半在說什麼。

王克嶺丟下報紙,道:“我去找他們領導。”

“我們得先反擊回去。”

“大華集團雖然是私企,但也要聽大陸政府的……”

“這不是政府的事!你想想看,島內媒體要是發現,我們默認了污染的名聲,六輕怎麼辦?”

六輕是臺塑的命根子,比海滄計劃可重要的多。

“我們反擊回去。”王克嶺再沒有了猶豫。

……

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47章 外出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319章 畫外音第206章 暖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75章 大肥豬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89章 挖坑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626章 有消息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08章 質問第30章 採油機第657章 投名狀第533章 迷霧第9章 東*營市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8章 升官第30章 採油機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76章 中標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97章 大會戰第555章 真相第522章 堆錢第488章 踢出局第363章 秋明市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99章 ……造船法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557章 預備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358章 新油田第586章 副產品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480章 勢力第116章 參觀團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1章 招工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93章 碳纖維第493章 碳纖維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15章 有信心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643章 收網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84章 直供產品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92章 啓動第58章 廢油田第654章 回京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35章 評估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95章 顧問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54章 回京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章 敲定去向第163章 廣告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93章 碳纖維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530章 干涉第214章 維修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166章 回家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16章 不能做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40章 b計劃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369章 你不懂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547章 門檻第43章 去機械廠
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47章 外出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319章 畫外音第206章 暖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75章 大肥豬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89章 挖坑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626章 有消息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208章 質問第30章 採油機第657章 投名狀第533章 迷霧第9章 東*營市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8章 升官第30章 採油機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76章 中標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197章 大會戰第555章 真相第522章 堆錢第488章 踢出局第363章 秋明市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399章 ……造船法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557章 預備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358章 新油田第586章 副產品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480章 勢力第116章 參觀團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1章 招工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93章 碳纖維第493章 碳纖維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315章 有信心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643章 收網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84章 直供產品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92章 啓動第58章 廢油田第654章 回京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435章 評估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95章 顧問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54章 回京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3章 敲定去向第163章 廣告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93章 碳纖維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530章 干涉第214章 維修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166章 回家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16章 不能做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140章 b計劃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369章 你不懂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547章 門檻第43章 去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