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調研

要是問90年代的超市經營者“普通商店和國營商店的出路”,能回答上來的真不多。但蘇城很輕鬆的說了出來:“普通商店可以走差異化經營的路子。大家在超市是大采購,總有些臨時要用的針頭線腦要在小型商店裡購買,他們只要願意學習,餓不死的。”

“那國營商店呢?”衣冠整潔的中年人追問。他挎着一個公文包,黑色呢子大衣沒有絲毫的毛絮和棉球,鞋也刷的又黑又亮,鞋帶左右對稱,打成漂亮的結。

只看表面就能知道,這是個嚴於自律的人。他的公文包鼓囊囊的,所以別人用提或夾的,而他的是用挎背的。

蘇城其實不願回答這個問題,但看對方問的誠心誠意,才說道:“有沒有超市,國營商店都很難支撐。零售業玩的就是靈活,有積蓄的國營商店迅速轉變思路還來得及,沒有繼續的國營商店就很難辦了。”

“有積蓄的國營商店怎麼轉變思路?向什麼方向?”衣冠整潔的中年人也是極聰明的人,語氣變的和善,並自我介紹道:“我叫彭波,在體改委做國有中小企業的調研。蘇董能不能再說一說較大的國營商店的解決之道?”

祁蒙擔心蘇城不理解,小聲說明道:“彭司長是中小企業調研組的組長。”

又是一個正廳級的傢伙!

蘇城也不知自己該放個什麼表情。這種40許的正廳級領導,又在體改委這樣的要害部門。只要不出差錯,日後都是奔着部級領導去的,隨便哪一個都很了不得,此時一口氣來了三個甚至更多。肯定不是談超市的。

想了一下,蘇城裝作可惜的樣子道:“其實我是不願意說的,但彭司長要問,我就舍了自己那點私心。”

彭波笑着舉起茶杯,道:“我以茶代酒,爲全國數萬家陷入困境的國營商店感謝蘇董。”

“別那麼客氣。其實,就算我不說,彭司長也能猜到。有積累或者能籌到資金的國有商店的最好出路,就是建大型商場和大型超市。我們華寶超市,以後主要的商業對手,就是各地自建的大型超市。”蘇城拍了一下田嘉寶。開個玩笑道:“彭司長,田總是要指着超市吃飯的,你可別逼的他走投無路了。”

田嘉寶精明的像猴一樣,一抹光頭笑道:“以後,彭司長要是做調研。或者派人學習超市經驗,直接找我就行了,爲國有利的事,我田嘉寶向來是做在人前。不落人後的。”

和蘇城不一樣,田嘉寶是把全副身家都投入超市中去了。但是。也正是因爲他投入了全部身家,所以才放心國營商店做超市。中國太大了。聰明的人太多了,像是超市這種容易複製的東西,哪能一個人收入囊中?

他和蘇城剛纔研究中國地圖就在發愁此事,全國中心城市何止10個,還有30多座省會城市,爲數不少的計劃單列市,以及大量富足的地級城市,每個地方的情況政策都不同,供應商消費羣體都有差異,華寶連鎖超市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獨佔,不如賣個人情給中央領導。

其實,田嘉寶冥冥中還有一個念頭,連鎖超市真正的敵人不可能是笨重的大型國企,只能是資金雄厚而又同樣靈活的民營企業。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民企中,論資金雄厚,誰都比不上擁有海外油田的大華實業,因此,蘇城讓了,田嘉寶再沒有絲毫的遲疑。

彭波果然大樂,一口氣把茶飲了,道:“那我先謝謝田總和蘇董了。你們說,建一個廠門口那樣的超市,要多少錢?”

田嘉寶就看向蘇城,他還在學習階段呢。

蘇城一笑,道:“方式不同,投資不同,30萬到100萬都可以。首先是要租用一處建築物,像是有積累的國營商店,就把他們的店鋪給改造了,估計能花十萬塊吧。然後就是內部陳設和一些設備,初期的時候還要壓些貨。最重要的是管理,超市做的是大進大出的生意,議價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沒有真的做過超市生意,但蘇城的眼界已經不同,有後世的感性認識,再加上一些調查研究,很容易就找到了重點。另一方面,80年代末的超市,只要開起來就能賺錢,還處於粗放經營階段,完全可以邊經營邊改進,邊思考邊行動。

零售業的利潤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彭波很興奮的說:“我回去就做推廣。”

80年代末的國營商店是很奇怪的。一方面,人們在搶購商品,另一方面,商店卻賺不到什麼錢,這是計劃經濟的後遺症。民營商店還可以搞提價銷售,國營商店卻是搶完了東西就休息,員工僱的越來越多,積壓產品亦不處理,盈利全都體現在賬面上。

蘇城小聲提醒了一句:“先做試點比較好。”

“對對對,三上三下。蘇董覺得,問題會出在哪?”

“這個……超市管理是個很講究精細化的東西。當然,剛開始的時候還行,但是,隨着競爭的加劇,精細化的管理是決定最終結果的。如果不做好準備的話,國產零售業最多是多高興兩三年,依舊完蛋。”蘇城印象裡,後世的百貨集團,多半還是做了商場和百貨業,其實就是做了房東和物業。超市往往是附帶的,但是,一些管理的好的國企,闖出來也並不奇怪。

很多國外跨國企業,官僚程度超過中國的國企,他們能夠活下來,依靠的相對完善的管理。在這一點上,國企還是有生存之路的。

彭波顯的異常高興,掏出筆記本來記錄,並且繼續詢問蘇城問題。中小型的國企生存很難。如果能救活其中的一部分,已經可以說善莫大焉了。

等他說的差不多了,丁志鵬才咳嗽一聲,道:“每次來小蘇這裡。都能有驚喜啊。”

彭波這纔不好意思的笑笑,讓開了位置,說道:“小蘇是個有想法的人。”

叫“小蘇”而不是“蘇董”,更親切一些。

其他同事驚訝的瞄了瞄彭波,在他們的記憶中,這個衣着整潔的男人往往是一絲不苟的做事,很少這樣恭維一個人的。

丁志鵬並不奇怪,起身笑道:“我們這次來。是想談談你們昨天的新聞發佈會。”

“這麼快?”

“三角債可是國務院最關心的事了,你們這邊談到三角債,電話立刻打到主任的辦公室。”丁志鵬敏銳的感覺到,蘇城是有計劃的談到三角債的。

中央開始清理三角債。是1990年初的事。但是,三角債的已經持續數年了,伴隨着1988年和1989年的通貨膨脹,愈發的危險。這種拖欠,使得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資金的企業,變的越發匱乏資金,進而造成工廠減產乃至停產。從經濟的角度也能解釋這樣的現象,1989年的銀行年利率是11.34%。五年以上的貸款要19.26%,拖欠100萬一年的時間。就賺到了20萬的利息,從通貨膨脹中獲得的更多。

蘇城非常清楚的記得。1990年的中央工作重點,就是清理三角債。自上而下,總理掛帥,各省市成立三角債清理中心,各工廠成立討債辦公室,全民動員持續到了1993年。

他在1989年10月大張旗鼓的提出抵制三角債,可謂是順應時勢,算上三四個月時間的醞釀,時間點完美無缺。

現在,新聞發佈會果然吸引了中央領導的重視。

丁志鵬接着問道:“大華實業決定杜絕三角債,有什麼切實的措施嗎?”

“兩點吧,首先是產業升級,如果我們生產的產品同質化程度低,是其他工廠急需的,他們就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優先支付現金。其次,還是要從政策和法律的層面,嚴懲三角債行爲,讓它從純粹的民事行爲,變成刑事行爲。”蘇城笑了一下,說:“以前人們常說,肉爛在鍋裡,現在湯都快要流出來了,不管是不行的。”

“我們想跟蹤觀察一下大華實業對三角債的處理情況,可以嗎?”祁蒙和丁志鵬對望一眼,問道。

“當然沒問題。我們現在就可以過去。”蘇城整理了一下,帶着幾個人走出房間,邊走邊道:“只要硬氣一點,拒絕三角債也沒什麼困難的。”

他們到了另一間會議室,隔着門就能聽到裡面的吵聲。

“我們買設備,從來就沒有付現款的。咱和濟柴多少年的關係了,你們還不相信?”

“延遲付款90天是行規,你們懂不懂行規。”

“你們的東西送過來,要是不能用怎麼辦?我們要是不壓一點錢,怎麼保證你們來維修?20%的押款算什麼?只要上網試機成功,我們很快就會打款過來的。”

蘇城向體改委的官員們攤開手,笑道:“其實不用進去就知道了,只要抵的住他們的說辭,我們就能杜絕三角債。”

“你們抵得住嗎?”

“我的原則,大不了生意不做,也要阻止欠款。”蘇城名下的工廠,以濟南動力機廠的產品最容易產生欠款,到了清理三角債的時候,也許能拿回來一些錢,但因爲停產倒閉而造成的呆賬壞賬也會更多。

“要是大家都能這麼想就好了。”祁蒙遺憾的搖頭。

“你們準備調查其他的廠子嗎?”蘇城狀似隨意的問。

祁蒙點頭,道:“石油系統的三角債相對鋼鐵等行業,還是要輕鬆一些的,我們準備從這裡開始,先調研一番。”

有他這麼一句話,蘇城就知道自己沒有白開記者招待會。津石總廠就是石油系統的廠子,比起其他公司來說,它等於被三角債點名,即使體改委不調研石油系統,也不會放過它。

調查三角債,就是調查資金來往。1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是經不起放大鏡觀察的。

……(未完待續。。

強烈推薦:

第478章 被卡第455章 密談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73章 巨單第183章 我師父第574章 開標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05章 窗戶紙第197章 大會戰第228章 爆發第274章 炮灰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09章 會場第198章 建廠第326章 完工獎第622章 新遊戲第14章 自制淋浴第7章 採油隊第573章 疑探第193章 檢查團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612章 夜宴第632章 價差第492章 脾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03章 再培訓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61章 聯絡第205章 期待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414章 元旦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580章 測量船第61章 招工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86章 暴利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564章 弊案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9章 老同學第83章 外方要求第636章 15美元第605章 歡慶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53章 請託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619章 異夢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605章 歡慶第286章 暴利第180章 合併第265章 再增產第286章 暴利第216章 不能做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28章 電鍍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165章 約談第133章 炫耀第180章 合併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15章 有信心第607章 備份
第478章 被卡第455章 密談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73章 巨單第183章 我師父第574章 開標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05章 窗戶紙第197章 大會戰第228章 爆發第274章 炮灰第519章 我去開疆闢土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09章 會場第198章 建廠第326章 完工獎第622章 新遊戲第14章 自制淋浴第7章 採油隊第573章 疑探第193章 檢查團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82章 跑部進京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612章 夜宴第632章 價差第492章 脾胃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03章 再培訓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61章 聯絡第205章 期待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29章 舾裝中的大船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414章 元旦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580章 測量船第61章 招工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86章 暴利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564章 弊案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169章 老同學第83章 外方要求第636章 15美元第605章 歡慶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253章 請託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619章 異夢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605章 歡慶第286章 暴利第180章 合併第265章 再增產第286章 暴利第216章 不能做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28章 電鍍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165章 約談第133章 炫耀第180章 合併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15章 有信心第607章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