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針鋒相對

管理局會議室內,煙火繚繞。

不用去現場的領導,都變成了老煙槍。幾十支菸點起來,即使開着窗戶,也只能朦朦朧朧的看見對面的人。

這或許是領導喜歡煙的原因之一。它不僅讓人集中精神,還能隱藏自己的表情和眼神,就像是用黑火藥的槍手因爲射擊煙霧而產生安全感一樣。

蘇城列席會議,坐在角落的椅子上,跟前的座位空着,側面則擠着在國企,安全事故是僅次於政治事件的大問題。井噴雖未造成死亡,但是,兩人輕傷一人重傷,以及價值上百萬的設備報廢,已經是極嚴重的事故了。

鐵人王進喜當年看見井涌爲什麼不跑,反而要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就是爲了保護油井和鑽機!

埕島12號井的井涌時間極短,幾乎是報信的跑過來,井噴就開始了,首當其衝的鑽井設備全都損失。

假如不是因爲蘇城自身夠硬,維護的人多,光是這一條,就能把他一擼到底了。

衆人對他的不看好,也能夠理解。同樣列席的,如魏孔等幫了忙的朋友要避嫌,不認識或不熟悉的官員更不願湊到跟前。

竊竊私語聲中,林永貴端着杯子出現再門口。

房間內爲之一靜。

魏孔惋惜的看了一眼蘇城,心想:林書記的位置越坐越穩了,蘇城要是不主動承攬什麼勘探任務,現在弄個肥差不成問題,真是可惜了。

林永貴咳嗽了一聲,道:“現在開會。”

他環視一週,將所有人都看到後,才問:“埕島12號勘探井的傷者怎麼樣了?”

“重傷員兩根肋骨骨折,未戳中內臟,沒有生命危險。另外兩名輕傷員已經結束了觀察期,放假回家了。”

“工會要多關心傷員。勘探井的井噴控制住了嗎?”

“控制住了,泥水循環重新建立。”

“嗯。”林永貴點點頭,道:“關於善後的問題,你們討論的怎麼樣了。”

由於沒死人,事故處理就可以完全按照流程來,下面的人報了一遍,並沒有什麼異議。

大多數人都是漫不經心的表情,他們心裡清楚:戲肉還沒上呢。

等林永貴完成了事故處理,並責成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後,纔有人站出來發難道:“泥水循環重新建立,是不是說,那口出事的井還在打?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蘇城皺眉看了說話的人一眼,似乎是安監部門的二把手,也就是實際負責人。

他不認識此人,於是同樣針鋒相對道:“泥水循環建立,就意味着油井重新受到控制,它的危險性,與任何一口勘探井都相差無幾。如果這是草菅人命,油田就是在屍骨上建立起來的。”

“最差要調查清楚再開工。”

“這的確是最差的選擇,我是不會做的。”

林書記敲敲桌子,示意對方坐下來。

二把手瞪了蘇城一眼,氣呼呼的坐下了。

何根生又悠悠的站了起來,露出一個呲牙咧嘴的笑,就說:“小蘇,我聽說,你一共打了6口井,怎麼還要繼續打?”

“埕島有油,當然要繼續打下去。”蘇城依舊堅持。

旁人則神態各異,心想:不管埕島有沒有油,估計你都打不下去了。

何根生呵呵的笑了出來,問道:“你怎麼知道有油?”

“判斷。”

“怎麼判斷?”

“研究地質資料,進行比對分析。”

“6口油井,打3口油井,地質構造就應該很清楚了吧,怎麼打了剩下的3口,還沒有看到油?”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也是極具殺傷力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反而激起了蘇城的勇氣,就他所學的知識中,埕島目前的地質構造,是符合海洋油藏特徵的。

蘇城斬釘截鐵的道:“你會見到油的。”

何廠長見他的確相信埕島有油,不由氣道:“你這是死鴨子嘴硬呢?還是有技術依據?”

“自然是有的。”

“哦?那我倒是要請教一下。”何根生圖窮匕見,道:“林書記,我把宋教授請了回來,關於咱們油田的淺海油藏,他有新的發現。”

林永貴“嗯”了一聲,總不能連人都不讓來吧。

何根生招了一下手,就有人到外面去通知了。

一會兒,宋志軍從門縫裡鑽了出來。

“這位是中國石油大學的宋志軍教授,專攻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化學。請他給咱們講講,埕島地區的地質構造。”何根生滿臉笑意的坐下了,他早就看了宋志軍的報告,過了這麼長時間,後者自然又琢磨出了新鮮玩意,足足40頁的專業術語,隨便能把人說暈。

宋志軍侃侃而談了起來。

他是經常在講臺上講課的人,說話的感覺很好,聲音與節奏適當,加上頭頂的光環和不住嘴的新名詞,很快讓衆人接受了他說的話。

期間,宋志軍最少三次重複:如埕島這樣的地質構造,它是絕對不可能出產石油的。

最終要結束的時候,他還用調侃的語氣說:“理島這個地方,我是親自去過的。不敢說一滴油都找不到,也許能找到一個日產兩噸的小油藏,但是在茫茫大海里,這樣的油井,有什麼意義?

何廠長聽的眉飛色舞,待宋志軍說完,立即鼓掌,爾後道:“我提議,不僅要對此次井噴時間調查,而且要對這段時間的勘探經費進行內部審計,重新調配人手,分配資源。並且,找一個對石油開採瞭如指掌的人,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來指導新的勘探計劃。”

何根生要退休了不怕擔責任,就好面子,攬權要錢。隨着鑽井勘探的開銷越來越大,他不止一次想過,用什麼辦法把蘇城的勘探權收走。

以己之心相度何根生猜測:蘇城至少貪了好幾萬!

這太讓他眼饞了。

井噴事件,給了何根生這樣一個機會。他差不多是眨眼的間歇,就道:“我提議,用宋教授爲副手,組建一個新的勘探班子。”

“就老何吧。”關鍵時刻,劉書記的作用體現了出來。

何根生哈哈一笑,心想,不枉我提着東西去看你呀。

他當仁不讓道:“我還真懂不少勘探。既然這樣我就說兩點。首先,小蘇的勘探方向錯了,人家宋教授論證的非常清楚,東南東南,埕島就在我採油四廠的鼻尖下面,有沒有油,我能不知道?其次,勘探要着重使用科學技術小蘇就在那裡打老井,老井要是能出油,我們留着它做什麼?就是確定了,它絕對,絕對不可能出油,我們纔會放棄那些以前預設的勘探位置……”

“宋的報告不過堆砌理由罷了,這你也相信。”蘇城再次站起來發言。

何根生被打斷了話,哼了一聲道:“堆砌理由?我看你纔是堆砌理由,我再次告訴你,埕島沒有油……”

“不能放棄在埕島勘探?”蘇城帶着強烈的危機感,向着林永貴,以及其他人,說道:“埕島的地形是渤海灣最適合進行淺海採油的地形,我們只進行了三個月左右的勘探遠未到要放棄的時候,一次井噴怕什麼……在座的都是老油田人了,誰沒有經歷過井噴?”

“放棄埕島,不僅僅是因爲井噴。”何根生攔住蘇城,他無論如何都是不會在埕島進行勘探的,那是自找麻煩的行爲。他再次推出宋志軍,道:“宋教授的判斷,豈不是比你準確的多,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嚷嚷。”

“宋不過是一個學校的研究者,他纔是沒有資格擔當勘探工作的人。”蘇城猛的轉向中央的長桌,道:“將埕島剩下幾口預設勘探井打完,如果不出油,我甘受處罰!”

這下子,不光何根生,劉書記也來了興趣,“哦”的叫了一聲,笑道:“你原本就是立下軍令狀的,現在沒有發現油田,就應該受處罰。”

“再打四口勘探井,若是不見油氣層,就行軍令狀。”蘇城再無退路,“一事一行,不出油,就該把你放去一線做工人,改改你的臭毛病。還再打四口井……”劉書記曬道。

蘇城不屑的道:“我在下面做了三個月的勘探,乾的難道不是一線工人的事。既然你說到這裡,剩下4口勘探井的錢,我出了!”

下方,陣陣驚歎。

不光因爲蘇城有錢,還因爲他的豪邁。

打四口勘探井,便宜也要上千萬,再花2000萬也不稀奇。要說一擲千金。這就是了。

林永貴終於看不下去,咳嗽一聲,道:“公家的事,沒有私人出錢的道理。”

“我願意出這筆錢,但是,一旦埕島出油,必須執行我的政策,滴油不下海!”蘇城的200口油井,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印錢,2000萬元雖然不容易,但的確是能拿出來的。

對油田來說,開採期間的“滴油不下海”政策更加不容易,這不光是一種環保措施,還意味着全新的採掘方式。因爲用傳統方式無法做到這一點,故而必須下大力氣進行新的科研攻關。

這纔是蘇城進行淺海勘探的目標,一旦能夠做到滴油不下海,就有資格爭奪世界任何上任何一個淺海油田——毫無疑問,那些產油的富裕國家,是不會讓中國像是污染自己的海岸線一樣,污染他們的海岸線的。

國際石油業,玩的從來都不是低成本遊戲。

出於對蘇城的信任,林永貴轉向何根生,道:“小蘇都這樣說了,老何?”

何根生知道,林永貴是想讓他軟一句…,‘,但他那骨子擰勁還沒消散……

一瞬間,大家齊刷刷的扭頭看向,敢當面逆着油田一把手的人,可是不多見。

這種萬衆矚目的感覺人,讓何根生忽然覺得,這似乎就是自己一生最榮耀的時候。

於是乎,他一字一頓的道:“林書記,埕島無油,我堅持在東南地區開採!”

木門被“咯吱”一聲,推開了。

辦公室秘書拿着信封,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

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578章 結束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69章 你不懂第434章 打腫臉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444章 崩盤第443章 結論第301章 銀行股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章 另類招聘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10章 天變了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192章 策劃第356章 亞洲人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74章 誇街第523章 推箱子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596章 只看看第639章 國內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86章 暴利第445章 拒絕第225章 調研第403章 再培訓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164章 簽約第203章 併購案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446章 主業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573章 疑探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01章 銀行股第153章 大借款第85章 供貨方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533章 迷霧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65章 再增產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79章 初探井第127章 井涌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435章 評估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564章 弊案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31章 拜會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643章 收網第326章 完工獎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19章 異夢第280章 平倉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19章 異夢第140章 b計劃
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578章 結束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369章 你不懂第434章 打腫臉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444章 崩盤第443章 結論第301章 銀行股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章 另類招聘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10章 天變了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192章 策劃第356章 亞洲人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74章 誇街第523章 推箱子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596章 只看看第639章 國內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86章 暴利第445章 拒絕第225章 調研第403章 再培訓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49章 裹足不前第164章 簽約第203章 併購案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446章 主業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539章 又能怎麼樣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573章 疑探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301章 銀行股第153章 大借款第85章 供貨方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533章 迷霧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265章 再增產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79章 初探井第127章 井涌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435章 評估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564章 弊案第57章 華僑優惠第231章 拜會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643章 收網第326章 完工獎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19章 異夢第280章 平倉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69章 大慶來了第52章 百萬富翁第619章 異夢第140章 b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