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

安尚宇用熱情洋溢的語氣,寫了一封郵件,委託韓方代表團用外交包裹的形式送回國內。

沒有用電話和電報,主要是擔心竊聽。安尚宇在郵件內大談特談巨型總段造船法的重要性,他擔心大華實業知道了,會獅子大開口。

歷史上,第一條採用巨型總段造船法的船舶,是2001年由韓國三星重工的巨濟船廠首先採用的,被韓國媒體稱作**性的造船技術。它將船舶在船塢內的建造週期,由3個月縮短到了1.5個月。

由於造船廠的主要瓶頸就是船塢數量,因此,這種造船法的推出,立刻加快了韓國造船企業的交貨速度,使得他們能夠用盡量少的時間完成手中積累的低價訂單,同時儘量多的完成高價訂單,積累到的客戶和資金,爲他們奠定了船舶產業鏈的基礎。

日本因爲沉迷於自己的分段造船法技術,在短短的十年間,就將以前的技術領先丟的一乾二淨。隨着日本社會的人力成本加大,日本造船廠的好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韓國人希望能成爲新一代的船舶巨頭,以至於採取政府鉅額補貼的方式。其熱情持續了十多年的時間。

安尚宇的郵件抵達當日,就受到了現代重工的重視,接連撥打電話,詢問真實性。

第二天,現代重工和他們的關聯企業更是開始聯絡香港和國內的關係人。

蘇城反而安靜下來,回到公司正常工作,還帶着舒蘭一起去看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2》。

在電影上映的當年觀影的感覺是不同的,舒蘭樂的整場都在笑,出了影院,也是一般的笑容。

“還在想剛纔的情節?” 蘇城其實是看過這部片的。

舒蘭卻使勁搖搖頭,抓住蘇城的胳膊,輕聲道:“我是覺得現在挺好的,看電影什麼的,挺好的。”

蘇城的感覺是比較遲鈍的,“哦”了一聲,笑道:“那咱們就過段時間出來看看電影,讓我想想今年還有什麼有意思的電影,剛纔好像看到黃飛鴻和鹿鼎記的宣傳畫了……”

“無所謂看什麼電影的,你有時間陪我就好了。”舒蘭咯咯的笑了兩聲,甩了甩蘇城的胳膊。

蘇城這時候才醒悟過來,忙低頭道:“當然有時間了,對了,你可以到公司裡來,那樣就可以天天見面了。”

舒蘭微微搖頭,道:“不要,那就變成纏着你了。我想,有時間的話,再去讀書。”

“讀書?”

“嗯,你是北大中文系的學生,秦筠也上過大學。你公司的員工都有不少留學生了,我也想試試看。”舒蘭大約是考慮成熟了,輕聲道:“到時候,我在學校讀書,你在公司上班,我們週末約會……”

“也不錯。”蘇城見她高興,自己也就高興了起來,笑道:“那你想上哪個學校?讀哪個專業?”

“你如果在總部工作,我就在這邊讀書。專業的話……”舒蘭一隻手放在下巴上,非常可愛的道:“也讀文學怎麼樣?你讀中文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蘇城使勁的回憶,然後失笑道:“說起來就太無聊了。所以我纔看石油的書……”

舒蘭莞爾。

走到路邊的車旁,卻見古洪軍身邊站着劉明浩,以及另外兩名明顯是保鏢的人物。

“劉先生?”

“有新消息,我覺得你有興趣,不打擾吧。”劉明浩的態度相當積極,向舒蘭打了聲招呼,就道:“我們得到消息,韓國方面向中船重工提出瞭解巨型總段造船法的要求。”

“嗯?向中船重工提出瞭解的要求?”

劉明浩也呵呵的笑了出來,道:“是我誤導了他們。韓國人可能以爲,像是中船這樣的國企,肯定能得到技術擴散。”

這句話,劉明浩其實是有些一語雙關的。

蘇城不談技術擴散的事,直接問:“中船怎麼回答?”

“當然是不知道了。還能怎麼回答?聽說中船重工內部,還很莫名其妙。要不是外國人的詢問,中船肯定是把他們當瘋子了。”劉明浩說着笑了兩聲,道:“不過效果很好,我估計着,韓國方面可能是更相信了。”

蘇城啞然。

劉明浩嘿嘿一笑,道:“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文件,你們整理出來了嗎?”

“完成了。”蘇城在大華實驗室內招募了一批人,算是將巨型總段造船法的目錄給整理了出來。

劉明浩拍手道:“那就沒跑了,到時候,我就說是我們軍方的技術就行了。正好我有個渠道,能把這個文件給傳出去。“

“拜託您了。”蘇城唱了個諾,也不問他那是什麼渠道,回身看了看,笑道:“咱們今天就到這裡?”

“哎呀,看我這個腦袋,說起這些事情來,就沒完沒了的。”劉明浩嘴上說着,臉上一點歉意都沒有,又打了個招呼,才搖搖擺擺的撤了。

……

接下來幾天,蘇城和安尚宇等人,始終保持着親切友好的交談。

安尚宇數次提出想要購買大華實業所擁有的巨型分段造船法,都被拒絕。拒絕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似的。

到了週末中午,安尚宇眼瞅着劉明浩不在,在蘇城耳邊道:“蘇董,我知道,您獲得的巨型總段造船法,可能是軍方研究出來的,但我們確實是有興趣,假如能得到這套技術,我們願意將lng船技術免費出讓。”

蘇城一副很受誘惑的樣子,終於還是道:“我無能爲力,雖然我很想省下一筆錢,但此事不由我控制。”

“由那位劉先生決定?”

“是,不過你最好不要像現在這樣,接觸他。”蘇城提醒了一句,不怎麼認真的。

安尚宇自然不會真的聽他的。

整個亞洲地區的政治結構都是偏**的,韓國和臺灣都向亞洲最先進的實體——日本學習經驗,除了科學技術之外,他們還學到了政府運行的模式。韓國財團在國際競標的過程中,使用手段是常有的事。此時此刻,安尚宇也不會放棄對劉明浩使用手段。

不過,當這種手段失敗以後,大華實業和現代重工的談判反而變的順利起來。

在中韓建交的大旗下,合作分享lng船技術算不了什麼大事。何況,中方自己已經掌握了一些高新技術。

蘇城有意不談分段造船法,轉而從日本獲得相關的信息。這是一項已經沿用多年的老技術了,許多公開論文中都發表了相當的信息。蘇城又有劉明浩的幫忙,自己又願意出錢,沒多久就得到了整套造船法的說明。

與此同時,大華實驗室內部也沒有停止對巨型總段造船法的研究。

對於知道方向的蘇城來說,研究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核心問題只在於投入多少資金,需要多少時間而已。

韓國和日本就不同了。韓國人雖然很重視這項技術,但要他們投入以億計的美元,或者以萬億計的韓元,詳細的論證是必不可少的。

論證出來以後,初期的研究也很難投入很多的資源,而是應該從較少的資源開始,根據研究結果,循序漸進的投入資源。這種方式是跨國公司常用的,能夠在兼顧效率的情況下,減少錯誤估計所產生的成本。

按照正常的效率,韓國船廠最少要四年的時間,纔會將巨型總段造船法當作一個**性的創新來研究,並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才建造出第一艘以此爲指導的船舶。

這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第一艘船的建造過程,往往要爭得船東的同意。

正常的船東,當然不希望實驗性的造船法用在自己的船上,所以,光是爲了得到船東的認可,就不知花費多長時間。曾經稱霸藍海的大英帝國船舶公司喜歡將最新設計的船舶賣給其他國家,就是這個道理。

而在大華實業,蘇城根本不用考慮如此複雜的事。

他第一時間就把巨型總段造船法當作**性的創新來研究,並且準備自己出資建造幾艘散裝貨輪,在練手後,給大華運輸公司換裝。

這種速度,比跨國公司的繁文縟節要快數倍。

當然,若是比風險的話,也比跨國公司要高個好幾倍。

蘇城如果不是知道大勢所趨,只要輸上一次,就能耽擱整個大華實驗室海洋所幾年的時間。

重工業的發展之所以緩慢,就是因爲條條框框太多。而這些條條框框,卻都是爲了保證高投入有產出而準備的。畢竟,盈利少是股東們能承擔的,虧損卻是股東們難以接受的。

唯有像蘇城這樣的私有企業,看準方向以後,才能大踏步的朝前走。當然,要是不幸走錯了路,也不會有人和他共擔損失。

新的船塢、塔吊等設備,以極端的時間開始建設和安裝。

大華實業從本埠獲得了一片2000畝的土地,雖然不是很大,但花費也很少,間接回擊了中船重工曾經的報價。

不等設備到位,大華船業的工人們首先開始了預先操作。他們將以最初級的分段造船法,建造一艘2萬噸級的散裝貨輪。

採購自寶山鋼鐵廠的鋼板,將被依次編號,並剪裁成未來所需的樣子。現代造船技術,使得每一塊鋼板,在設計圖時期就已經被確定了位置和大小寬窄,一艘船的建造,更像是一個大型拼圖遊戲。

……

第637章 陰謀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183章 我師父第286章 暴利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576章 中標第18章 升官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20章 封閉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98章 建廠第303章 冤大頭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1章 招工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183章 我師父第9章 東*營市第512章 小瞧嗎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64章 弊案第557章 預備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414章 元旦第654章 回京第373章 完井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395章 ……蓄力第31章 丟骨頭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7章 採油隊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443章 結論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79章 戰前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87章 細則第44章 蘇廠長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31章 逆反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8章 電鍍第42章 大領導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305章 殉道者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488章 踢出局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92章 掀桌子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65章 約談第372章 鑽井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530章 干涉第458章 總統府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89章 發佈會第445章 拒絕第43章 去機械廠第623章 貢獻第171章 甲醇第304章 深交所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72章 這貨是誰?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155章 共贏第43章 去機械廠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235章 論戰第30章 採油機第345章 保衛人員
第637章 陰謀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183章 我師父第286章 暴利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576章 中標第18章 升官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20章 封閉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198章 建廠第303章 冤大頭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61章 招工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183章 我師父第9章 東*營市第512章 小瞧嗎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564章 弊案第557章 預備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414章 元旦第654章 回京第373章 完井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395章 ……蓄力第31章 丟骨頭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200章 論石油價格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7章 採油隊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443章 結論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79章 戰前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87章 細則第44章 蘇廠長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39章 攻略成功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31章 逆反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28章 電鍍第42章 大領導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305章 殉道者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488章 踢出局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92章 掀桌子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84章 直供產品第165章 約談第372章 鑽井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530章 干涉第458章 總統府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189章 發佈會第445章 拒絕第43章 去機械廠第623章 貢獻第171章 甲醇第304章 深交所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72章 這貨是誰?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155章 共贏第43章 去機械廠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235章 論戰第30章 採油機第345章 保衛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