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

“少保,你誤會了。”高升泰心虛地說。

“誤不誤會,你心中清楚,不過我看到過國破家亡,還親自催毀了交趾,攻入占城國都城,就沒有看到如何改朝換代的。高將軍,好好做。”王巨說着,還擺老資格地拍了一下高升泰的肩膀。

高升泰讓他弄得噁心萬分。

但他心中又是開心萬分,王巨溫水大捷後就傳出風聲,俺們只對二郡感興趣,可是大軍西向,高家人擔心了,這能不能算眼前這個宋朝重臣的一個表態?

高升泰走了。

“果然是黃鸝,”看着他的背影,黃驊說道。

不過王巨真帶着瓊娘去看石林。

“真是瑰麗啊。”瓊娘美目流連欣喜地說。

自廣南西路一直到雲貴,頂級的風景區很多,包括在羅殿人那邊的黃果樹、瑞麗、西雙版納、麗江與香格里納、大理、滇池。其實各個熱情奔放的部族,本身就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當然,得除掉那些醜陋的惡俗。

王巨問:“真的很美麗嗎?”

“真的很美麗。”瓊娘答道。

“少保,這一路西來,風景如畫,只是太偏遠,如果放在中原地區,準會遊人如織。”黃驊說道。

“醇之兄,你聽說過唐朝的飛錢吧?”

飛錢出自於唐憲宗時,唐朝因爲缺少銅幣,於是推出飛錢,一是官辦,商賈在京城將錢交給諸軍諸使或諸道設於京城的進奏院,各部司向商賈發放錢券,商人帶着錢券到指定地點取錢。二是私辦,多是波斯商人主持。但不管官辦或私辦,都是靠收取一定手續費謀利的。

宋朝也有類似的組織。不過變成了交子、鹽茶鈔。

黃驊不解地點了一下頭。

“如果我上書朝廷於福州、泉州、廣州、韶州、桂州、邕州、潭州、洪州,以及未來的鄯闡府、大理府置飛錢鋪如何?”

“銀行?”

“這哪裡能稱爲銀行哦。”王巨笑道,銀行未來也會有相關的業務。但何止這項業務。

“如果組織得當,對商貿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幫助。”黃驊說道。特別是南方,更是缺少流通的貨幣,這個弊病已經嚴重阻撓了商業發展。

商業發展如何重要,且看泉州與兩廣的變化就知道了。只是在王巨以前,沒有那一個人有足夠的智慧將商業的正面作用挖掘出來,反而多譏恥之。

最起碼商稅是實打實增加了。

“有了飛錢行,如果我再請文士將這裡的風景描繪出來,將它們誇得比五嶽還要秀麗……”

“比五嶽還要秀麗?”

“至少與鎮池、以及各部蠻族異樣的風情搭配起來。能與泰山相彷彿吧。”

這怎麼好比較呢。

王巨繼續說道:“如果再請一些品德良好的退伍老兵成立一家安保行,然後將中原感興趣的遊客組織起來,由老兵保護着他們的安全,順着湘水南下,從衡山、桂州開始,一路西上,再到善巨郡,然後東下戎州,乘船順三峽返回,會不會有人感興趣?”

不要以爲徐霞客之前就沒有了驢友。

早在明朝之前。就有許多人喜歡旅遊了,不然李白與大蘇等人不會寫下那麼多美麗的詩詞文章。

但黃驊遲疑道:“少保,經濟倒不是問題。”

王巨企圖他懂的。既然能刻意轉了這麼大圈子旅遊,那都是有錢人,宋朝貧富嚴重不均,沒錢的連飯都吃不飽,有錢的錢多得怕人,就象京城的樊樓,一頓飯就會消費幾百貫幾千貫,然而到了晚上,五棟飛樓皆是賓客滿坐。

那麼這一路轉着。錢就會一路丟着,無疑也會給許多人一份生機。而且某種意義上,也達到了王巨所說的交流目的。

不過他又說道:“可是路程太遠了。沿途風險多多,即便有老兵保護,還有水土不服、瘴癘以及江上風浪、山路倒跌等風險。”

“這個倒無妨,瘴癘嚴重主要是廣南西路,地勢稍低,大理東北部幾乎就沒有了,反正南方不冷,可錯開瘴癘的高峰期,至於山路艱難,難道還有華山之險嗎?真不行,可以於每一景區訓練幾個導遊,由他們帶路,讓他們提示注意安全。至於江海風波之險,我們可以製造一些專門載乘遊客的船隻,聘請最高明的船伕駕駛航行。如果這樣還怕有危險,那乾脆也不要出門了。”

黃驊被王巨說樂了。

“其實不要低估了它,如果組織得當,它不亞於種茶業。”

旅遊業分成交通、遊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六大種類,王巨記得前世僅是一個旅遊業便產生了三萬億人民幣的收入。當然,在宋朝不可能指望出現多麼發達的旅遊業,而且與榷茶一樣,國庫賬面上也很難看到有多少直接的收入。但這個收入卻是實打實的存在着,如果發展起來,它養活的人不會比一個茶葉養活的人少。

何謂治國,國強民富,這纔是真正的治國。

王巨想到這裡,他立即就將這個想法寫下來,包括前世旅遊業的各個組成。

反正這些人錢多得花不掉,想辦法替他們花了……

兩份奏摺一前一後到了京城。

朝堂的各個大臣都無語了,真滅大理啊?

現在又搞出什麼旅遊業。

趙頊古怪地放下奏疏,看着大夥。

大夥都無語,不過在心中想,如果自己不擔任着官職,會不會在這個安保行的保護下,到處看一看?

但這是遙遠的南方啊。

不過有這個想法的都是老傢伙,一些歲數不大的大臣還有些浮想翩翩的。

王珪說道:“這個飛錢行倒是可以採納,利於商貨流通,互補有無,朝廷也可以不加賦稅而增加收入。不過這個安保行……朝廷還是不要參與。”

吳充說道:“王公此言極是。”

但王珪意思也不是反對,如果王巨有能力。將商人組織起來,由商人自己負責。再說,大理還沒有拿下呢。

其他大臣都無語。如果讓王巨在南方再折騰幾年,看樣子。他能將南方几個國家說不定都能滅掉。

趙頊啼笑皆非地轉移了話題,而且他也不相信,僅是組織幾百人或者幾千人,到處轉一轉就能與茶葉養活一樣多百姓,他問道:“諸卿,蘇軾如何處理?” wωω•Tтkд n•℃o

烏臺詩案發生了。

爲什麼繼續發生?乃是宋朝經濟好轉,最少國家經濟好轉,王安石下去了。但變法在繼續着,農田水利法乃是變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於是趙頊撥出大量錢帛,進一步興修水利與治河。

作爲科學家沈括,趙頊不會不利用的,因此還是讓他視察了兩浙路水利情況。

蘇東坡招待,又將他寫的詩作拿出來給沈括看。

後人紛紛替蘇東坡叫冤,但實際後人往往不知道早期蘇東坡那張大嘴巴,多招人恨!

而且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樣,沈括用此向王安獻媚。王安石早下去了,獻個屁的媚,更非是沈括嫉妒蘇東坡。

主要原因王安石下去後。沈括想做兩面派,怦擊變法不妥,結果讓趙頊貶放下去。沈括這才明白,王安石下去,乃是皇上將王安石當成了頂罪羊,緩解變法引起的矛盾,同樣趙頊在收攏權利了,將權利集中到他手中,這兩條不論那一條王安石都得下。但變法仍在繼續。

看清楚了趙頊這一動向後,再加上蘇東坡招人恨。於是蘇東坡便成了沈括想再度上位的犧牲品。

這時候蘇東坡嘴巴大,說話寫詩不經大腦考慮。詩作裡確實有許多“可疑之處”,不僅那個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有人說陛下飛龍在天,蘇軾以爲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蟄龍,不是想造反嗎?趙頊便說,詩人之詞怎麼可以這樣理解?

所以這一句並不致命。

關健有很多句,比如青苗法,蘇東坡在詩中就寫到,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因爲變法苛民,逼得農人一年要進好幾次城交稅,最後莊稼都荒蕪了,只落得自家孩子因爲常跟着進城,說話時都帶着城中口音。

確實熙寧新政中有許多坑爹的變法,但也不會辛酸到這一步,若那樣,爲何趙頊即位時只有一千四百萬餘戶,到了他逝世時卻接近了一千八百萬戶,比宋仁宗時人口增漲的速度還要快?

可能會有極個別現象,但這句蘇東坡無疑誇大了。

再如趙頊興水利,蘇東坡譏笑道,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其實中國地形並不好,不及美帝,不及阿三,正是祖先一步步將滄海變成桑田,才建設起這個美麗的家園。如果沒有水利,那來的五千年綿延不絕的華夏文明。蘇東坡這樣寫,過不過份?

趙頊以明法課官吏,難道做錯了,如果官員不知法,如何判案?看看南京那個姓王的法官因爲不懂法,然後判彭宇案使中國道德倒退了多少年?法官怎麼不懂法,天曉得了,或者不懂法,或者懂法卻將法律當成兒戲了。但蘇東坡又譏笑道,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

趙頊鹽禁,蘇東坡又寫到,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這時候蘇東坡不是以罪犯身份去黃州的蘇東坡,最少是一個大州的知州,說這話損不損人……

好多好多。

沈括便將這些詩句抄錄下來,他沒有直接出面,而是交給了李定。

李定立即上書,替蘇東坡定了四條大罪。

另一個御史舒亶也上書彈劾蘇東坡,這個被餘秋雨罵成噁心小人的人,乃是宋神宗時一個很了不起的大臣,與王巨是同年進士,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第一次大順城之戰過後,他前去西夏談判,兩國正是關係惡化之時,他謝絕了任何護衛,單槍匹馬衝入西夏,西夏人將刀架在他脖子上,面色夷然不懼。而且他罷官後家無餘資,兩袖清風,憑藉這兩點,就不知比大蘇強了多少倍!況且蘇東坡確實是在胡說八道,這也是在宋朝,如果換成明清,就憑藉蘇東坡這些詩句,早就抄家滿門了。

於是趙頊下詔,讓知諫院張璪與御史中丞李定共審此案。

朝廷派人去湖州拿人。

蘇東坡現在的妻子叫王閏之,乃是他第一個妻子王弗的堂妹,聽聞後泣不成聲。蘇東坡安慰道:“你就不能學人家楊樸的娘子,作首詩送行麼?”

楊樸乃是宋真宗時隱士,被強迫召見,宋真宗問卿臨行時可有人贈詩?楊僕說,只有臣妻作一首詩,更休落拓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如今捉將官裡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以宋真宗那個好玩的尿性,哪裡會殺楊樸?

這說明蘇東坡這時心情還不錯,宋朝不殺士大夫,連刑都不上士大夫,不要說士大夫,當年宋仁宗時有一個不得意的文人作詩說我想把劍門棧閣燒了,將成都變成一個獨立王國。宋仁宗不過啞然一笑,還給了這個文人一個小官做做。

然而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路上看到牢卒的態度,蘇東坡意識到這一行真的兇險多多,一度想跳江自殺,即便入獄後,也將許多青金丹埋入土中,準備一旦得知自己被處死,搶先服毒自殺。

而且這個案子牽連也遠比大蘇想得要大……爲什麼呢,因爲大蘇有才啊,每詩詞出,天下傳唱,這些詩詞便成了反對變法最嘹亮的號角。王安石都下去了,你還在繼續吹。那麼你反對的是那一個人?這比那句將劍門燒掉實際後果嚴重得多了。()

第718章 拯救第39章 勞動吧第323章 吃柿子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06章 冒泡(中)第563章 羞侮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111章 挑戰第163章 蕃騎(上)第292章 首相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57章 拿捏(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94章 讓(上)第693章 完了第404章 私軍(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94章 讓(上)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649章 海盜(中)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22章 小痛痛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68章 龍手(下)第379章 不可行第18章 折服第802章 有了第10章 檢查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86章 鬧大吧(五)第96章 放榜(上)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140章 明妃曲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116章 四告(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486章 買安第192章 初戰(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34章 足跡第508章 逆轉(中)第348章 又坑了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1章 背騾子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347章 徐徐徐第89章 高家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701章 場務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2章 殿下(上)第22章 禍福第693章 完了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270章 縣學第306章 愛護第829章 機會?第469章 旅(下)第718章 拯救第87章 鬧大吧(六)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830章 反轉第252章 地獄(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9章 非急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260章 屹立(下)第634章 足跡第61章 六拜(上)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85章 人樣子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446章 下江南第181章 神文字第469章 旅(下)第578章 和平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426章 楚懷王第258章 屹立(上)第375章 交待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92章 修房子第292章 首相第658章 海戰(中)第275章 威名(上)第27章 敗了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
第718章 拯救第39章 勞動吧第323章 吃柿子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606章 冒泡(中)第563章 羞侮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111章 挑戰第163章 蕃騎(上)第292章 首相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57章 拿捏(下)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794章 讓(上)第693章 完了第404章 私軍(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794章 讓(上)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649章 海盜(中)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22章 小痛痛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268章 龍手(下)第379章 不可行第18章 折服第802章 有了第10章 檢查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86章 鬧大吧(五)第96章 放榜(上)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140章 明妃曲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116章 四告(下)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486章 買安第192章 初戰(下)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34章 足跡第508章 逆轉(中)第348章 又坑了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1章 背騾子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347章 徐徐徐第89章 高家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701章 場務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2章 殿下(上)第22章 禍福第693章 完了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270章 縣學第306章 愛護第829章 機會?第469章 旅(下)第718章 拯救第87章 鬧大吧(六)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830章 反轉第252章 地獄(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9章 非急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260章 屹立(下)第634章 足跡第61章 六拜(上)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85章 人樣子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446章 下江南第181章 神文字第469章 旅(下)第578章 和平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426章 楚懷王第258章 屹立(上)第375章 交待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92章 修房子第292章 首相第658章 海戰(中)第275章 威名(上)第27章 敗了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