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永垂不朽

王巨心中有些悲憫,說手段,歐陽修實際真未看出來什麼手段,頂點就是蹦幾下,就是有手段,王巨也不會排斥。官做到這一步了,那個沒手段,就象王巨將孫沔弄下去了,那個手段光明磊落嗎?說不定他以後的手段會更過份。

實際落到今天這一步,不僅是歐陽修的錯,錯的人很多,包括千古仁帝趙禎,他不縱容,那來的這些故事?

錯的是趙曙,如他不滾來滾去,韓琦與歐陽修帶着大家安心治理國家,可能財政還會出現困難吧,但不會出現這個黑窟窿。

以成敗論英雄了,所以弄來弄去,最終便宜了王安石,便宜了文彥博。

王巨又將眼光轉向了蔣之奇。

若是呂誨呂大防範純仁在此,趙頊這樣一斥責,那麼會是什麼結果,九成會大聲說,俺說的沒錯,不服氣,皇上,你將俺們外放吧。

若是司馬光在此,說不定一忽悠,能讓趙頊不知東南西北。

但蔣之奇不行哪,本來心中就有鬼,又不是那種剛骨之人,趙頊一喝斥,嚇得面如土色。

曾公亮看不下去了,他雖對濮儀之爭一直持保留態度,但平時與歐陽修、韓琦關係不錯,皇上這是幹嘛,推磨殺驢啊?

於是他將那個奏子拿過來也看了看。

隨後問王巨:“王巨,某問你,你未打招呼,私下出都江堰,難道不是失職?”

王巨對曾公亮不大排斥,但曾公亮你這是幹嘛?趙頊棒打蔣之奇。你想棒打俺。來弄一個平衡哪?

“曾公。下官被授命主持鄭白渠,去都江堰學習難道有錯嗎?若非時間急,下官還想去錢塘江看海堤。下官不懂,與修渠有關,哪裡失職?”

“那你又學到什麼?”

“學到哪。其實我朝已多次修過鄭白渠,皆不得工,或者得工不大,包括太祖時施繼業修了一下。雖用笆籬棧木築了壅水堤,但汛期時水大,壅水堤常常被沖垮,百姓頗煩其役,所累已勝過所得。因此想要鄭白渠以後不再出現這種情況,堤壩也是重中之重。別的堤壩我不知而知,但知道都江堰堤壩屹立了一千多年,並且水流同樣湍急。因此看了看,回來後又刻意看了一下將軍翣,實際兩者是一樣的原理。就是將石頭磨成大方石,錯綜壘堤。利用方石的巨重。壓住堤壩,使之不讓水流沖垮。”

就這個原理,與任何凝固劑無關。

所以宋太宗派了周約前來修理,準備恢復石壩,周約打退堂鼓了。

想一想這一塊塊巨石的開採,開採完了再打磨成標準的方石,得多少人工?

俺沒辦法玩。

所以曾公亮便立即又問:“此法需用多少勞役,你算過嗎?”。

“曾公,但剛剛下官爲何又說想去錢塘江看一看?”

“爲何?”

“陛下,你來看,這便是錢椒當時治錢塘江的一種石壩。”

王巨用筆畫了一張草圖。

也就是籠石法。

先是夯下巨木,以巨木爲紐帶,然後置下一個個大型竹籠,再向這個竹籠裡拋各種各樣的石頭與泥土,因爲竹籠子聯繫,這些石頭便形成一個整體,共同抗擊海潮。

“爲何從古到今重視修史,以史爲鑑,傳遞前人的智慧,前人的得失成敗,錢俶用籠石法修錢塘江,這纔過去多少年?居然大家一起忘掉了嗎?”。

若是這種方法,第一石料沒那麼講究了,第二省去了打磨之功,成本會整整下降一大半。

王巨繼續說道:“其實這還不牢固,包括都江堰與將軍翣的方石壘堤,實際現在都江堰許多地方也開始崩塌了。那麼在最險惡之處,可以置這樣的石堤。”

王巨又畫了一幅草圖。

這種石堤乃是中國古代石堤智慧的最高結晶。

魚鱗塘!

不一定非是那種大方石,略略將石頭根據各種形狀,稍稍打磨,稍稍吻合即可。不過石頭最好不能太小了,否則壓不住。

於石頭中間打孔,在孔上用鐵索或麻繩穿起來,將整個石堤聯在一起,修起後看上去就象一片片魚鱗一般,所以稱它爲魚鱗塘。

王巨又說道:“實際鄭白渠能真正用到這種石堤的地方很少很少,這種堤壩,非是用來築鄭白渠的,而是修錢塘,哪裡的潮汛纔是天下最惡劣的地方。陛下,這種新堤可能永垂不朽。”

乍聽上去,王巨是指用這種新方法修起來的石堤,再也不會崩垮,但曾公亮怎麼聽怎麼彆扭,或者這小子是說,俺會因想出這種新法建堤而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蔣卿,你可滿意了?”趙頊問。

“臣錯了。”蔣之奇耷拉着腦袋說。

就憑藉這兩種堤,溜達一下,什麼話也不能說了。

“但是用錢仍甚廣。”曾公亮擔心地說。

修好了其作用不用質疑了,也不要什麼四萬頃,有一個兩萬頃,拋去原有的耕地,也能得新田一萬頃,大家都會笑得合不攏嘴。還不僅如此呢,不是原有耕地不受益,實際就是四萬頃,原有耕地仍會佔去一半,如果地方一些強梁狡賴,再賴去一些耕地,那會一半還要超過。但就是這一半地,有多少是良田?然而新渠一竣工,都變成了良田!

可以說如果在其他地方再補充一些小水利,就是人口增漲,五十年內陝西整個民用糧食與軍用糧食都不會發愁了,除非遇到特大的旱災,那是無奈。

但關健這樣一玩,朝廷那來這麼多錢?

皇上說內庫,當真內庫不是國家的錢?要不要我替皇上上一課?

這個內庫原型是趙匡胤平蜀,得到大量財貨。於講武殿後置封存樁。這個錢用來幹嘛的?收復燕雲的。趙匡胤說用錢買人頭,那是笑話,但也說明了這個錢的用意。與契丹不好打的,必須國家手中得準備大量財政,與契丹打一場惡戰,消耗戰。

這個內庫又稱爲左藏庫,到了趙匡義手中,又置了內藏庫。他沒有額外財源了,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置內庫,置內庫使,經營皇家產業,管理着地方上供金銀,處理一些上供絹帛非金銀的兌換,後來又插手鑄錢,以及其他,靠這個謀利。

當然。這也要靠經營,若經營不當。象宋仁宗晚年官員那樣玩,說不定同樣會虧損。或者皇家宗室開支巨大,那也會虧損。

然而可能讓大家失望,內庫這兩庫一直經營得不錯,甚至三司虧空時,還能向三司“放貸”。

也不能說它就是皇家的,趙匡義明確規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軍旅,救災。不過因爲它不透明,許多大臣上書反對,包括田況等人,何謂內庫呢,實際就是周朝內宮,得讓我們知道它的收納去向。可是田況沒有弄清楚,之所以如此做,一是不想大臣因爲皇室花點錢羅嗦,二是用些掣肘國家,拱衛皇權強度。

但在大多數大臣眼中,仍將它當成了國庫。

而且馬上內庫就出現了危機,原來很好,前面幾個皇帝確實用內庫辦了很多實事,救濟,軍旅,獎勵,撫卹,養老,安民,外帶着修寺觀……

可一個新的危機將要出現了,那就是龐大的宗室。趙匡胤兄弟三,趙大,趙二,趙三。

宋真宗是第二代,兄弟八個。另外還有趙大一脈,趙三一脈繼續在往下傳。

趙禎寶貝蛋一個,但他堂兄弟多啊,特別是趙允讓,沒有做成皇帝,俺與你比賽生兒子,一口氣生了二十幾個兒子,包括趙曙。趙曙是第四代,趙頊是第五代。也不要往趙允讓兄弟堂兄弟攀了,更不要往趙大趙二那一脈攀了,就是趙允讓這一脈,就替趙頊帶來了近百名堂兄弟。然後到了哲宗是第六代,那時宗室人數簡直不堪想像。

內庫也別救濟賑災,也別用于軍旅了,自保都不行了,於是繼續擴大理財之權,增加內庫收入。實際宗室子弟也開始成了宋朝危機之一。

暫時王巨不想說這個宗室。

“曾公,看來你誤會了,鄭白渠非全部修好後才能得計,若是今年開工快,明年就能灌溉幾千頃耕地。這是其一,其二,下官遇刺,經過多人分析,兇手可能與西夏有關。”

“與西夏有關?”

“陛下,李諒祚之死,臣是罪魁禍首,梁氏心中痛恨,因此傳下命令,有誰能殺死我,賞五千金。她能對臣記恨,就能對大宋記恨。不過去年那一戰,西夏人也被三軍將士打慘了,因此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恢復元氣。等恢復過來了,可能還會侵犯我朝,而且這次他們不會掉以輕心,那麼弄不好就演變成慶曆之間的鏖戰。曾公,想一想慶曆戰爭,僅是糧食的損耗,得修多少條鄭白渠?”

說不定十個鄭白渠也修好了。

當然,賬也不能這樣算,就象萬春圩,幾千貫錢就修好了嗎?就象蔡襄那座跨海大橋,一萬來貫就修好了嗎?

“這是其二,其三就是西夏。朝中有大臣以爲以和爲貴,認爲一年只有拿出幾十萬就能買回來和平。若此,就是拿出一百萬又有何妨?但有沒有看到陝西駐軍一年的花銷,有沒有看到陝西各種兵役,包括蕃人在內,可能達到四十萬。這個和平一年值多少錢?不是二十五萬五千,而是兩千五百五十萬,外加幾十萬戶人家流離失所,家人不得團圓!因此朝廷必滅西夏。然而西夏不可小視可以滅,但必須從長計議,再也不能犯下慶曆戰爭錯誤了。一旦動手之時,糧食就是關健,鄭白渠就是關健。”

韓琦在邊上說道:“陛下,老臣當初議鄭白渠,也是這麼想的,西夏不滅,西北不安,可怕的是萬一西夏與遼國勾對,兩邊夾攻,纔是我朝危險之時。平滅西夏,朝廷只用駐幾萬禁兵,外加幾萬保捷與蕃兵,全境可得安定。不但讓陝西百姓得以休生養息,一年也可以節約大量的兵費。西夏不滅,我朝壓力永遠不能輕鬆。”

“韓公說得不錯,就這樣吧,曾公勿要再爭議了。王巨,隨朕來邇英閣。”

邇英閣便是皇帝與皇子學習的後殿。

四個大佬面面相覷,如果趙頊單獨召韓琦,或者曾公亮,倒也不奇怪,但現在當着四個大佬的面,刻意將王巨喊到邇英閣,這意味着什麼?(……)

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615章 威名(上)第129章 吹三秦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163章 蕃騎(上)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618章 大錢第255章 分裂第238章 不能比第31章 幸運草第401章 十條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45章 衙內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22章 都在變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578章 和平第167章 鐵門第451章 聖斷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18章 拯救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43章 贖人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章 泄密者第468章 旅(上)第672章 南帝第39章 勞動吧第311章 屠刀(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843章 朔正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25章 寶藏(下)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30章 都想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855章 囚籠(下)第196章 破\處(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555章 和平派第690章 正統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728章 黃河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17章 請求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340章 悟空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69章 泄密者第506章 飛天(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419章 剋星第446章 二王(下)第697章 芒種第130章 吻合第8章 懷疑第106章 捉他第70章 潤筆費第560章 請功第17章 有點少第356章 世襲第843章 朔正第256章 上火把第639章 八櫓船第726章 微調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19章 剋星第208章 權威第498章 後方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437章 大人物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17章 一波波第418章 神臂弓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40章 前世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44章 二王(上)第822章 是他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
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615章 威名(上)第129章 吹三秦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163章 蕃騎(上)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618章 大錢第255章 分裂第238章 不能比第31章 幸運草第401章 十條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45章 衙內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22章 都在變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578章 和平第167章 鐵門第451章 聖斷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18章 拯救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343章 贖人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章 泄密者第468章 旅(上)第672章 南帝第39章 勞動吧第311章 屠刀(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843章 朔正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25章 寶藏(下)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30章 都想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855章 囚籠(下)第196章 破\處(下)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555章 和平派第690章 正統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728章 黃河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17章 請求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340章 悟空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69章 泄密者第506章 飛天(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419章 剋星第446章 二王(下)第697章 芒種第130章 吻合第8章 懷疑第106章 捉他第70章 潤筆費第560章 請功第17章 有點少第356章 世襲第843章 朔正第256章 上火把第639章 八櫓船第726章 微調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19章 剋星第208章 權威第498章 後方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437章 大人物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17章 一波波第418章 神臂弓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40章 前世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44章 二王(上)第822章 是他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