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各位尊敬的參議員,我現在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楊滬生面帶笑容,清清喉嚨提高八度道:“剛剛接到電報,我第二、四集團軍在兗州府與濟寧州交界處——白馬河、獨山湖、界河一帶,將李鴻章所部淮軍與南下之清軍第五、六師團團圍困,經三天三夜激戰,我軍已徹底全殲包圍圈內之敵,在魯橋鎮,將屢次逃脫我軍打擊的李匪鴻章俘獲!”

“萬歲!”

下面坐着的參議員們聽到解放軍再次取得重大勝利,也不知是誰帶頭喊了聲萬歲,接着萬歲聲如山呼海嘯般在大禮堂內響起。

上千參議員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面朝楊滬生拼命鼓掌。

土改雖然讓在鄉下有地產的一些人損失慘重,可同樣的,政府在工商業上鼓勵與引導,讓他們在城市裡大發其財。如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這些人既想從城市裡撈取大量金銀,又想在鄉下擁有良田美宅,他們纔不會對土改有這樣牴觸情緒。

對土改的怨言,更多的是對楊滬生而發,要不是楊滬生一貫堅持對地主採用暴力手段,泥腿子是根本沒有翻身機會的,就算有土改,至少也會溫和一些。

作爲第一屆國家主席,楊滬生還兼了軍隊總司令,並且將軍隊大小權力全部抓了過去,國家副主席兼軍隊總政委的史秉譽在軍隊中到成了一個擺設。

雖然大權獨攬,可只要能不斷取得勝利,別人只會欽佩,不會有別的想法。

連史副主席自己都默認這種現狀,別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在楊滬生運籌帷幄下,解放軍從默默無聞的一支小部隊,發展到擁兵百萬,連敗不可一世的湘軍、淮軍、英法聯軍,打下了大半個中國。

地盤越打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他們的產業也蒸蒸日上,雖然強大的解放軍在暴民圍攻參議院時(那些參議員就是如此理解貧民集體上訪),發來的那些電報讓他們感到心悸,不過如沒有楊滬生指揮的解放軍在前面浴血奮戰,他們這些參議員決不可能坐在這裡對國家大事指手畫腳,這是讓這些參議員感到矛盾的地方。

今天楊主席在上面宣佈徹底消滅了淮軍,竊據在北京的滿清匪幫又少了一支用來頑抗的力量,地盤擴展到山東境內,市場也隨之發展到山東。

更讓他們高興的是:隨着山東清軍主力被消滅,北京南大門算是被打開了,一統江山的日子就在眼前,只要解決了北京,到時候他們這些參議員都是開國元勳。

於是,掌聲與口號聲更是熱烈。

站在臺上的楊滬生將電報高高舉起,讓下面那些參議員都能看到帶來喜訊的這份電報。雖然距離有些遠,絕大多數參議員是看不到上面那些字的。

楊滬生聲音顫抖地說道:“用不着我多說,大家都一定知道,消滅淮軍,是我們最大的軍事成就,是比打敗英法聯軍更值得祝賀的大事件!……李鴻章是滿清最後一根柱石,自一八六二年起,他與他統率的淮軍多次與我軍激戰,隨多次戰敗,屢敗屢戰的李鴻章卻多次逃脫出去,淮軍一直是我心腹之患,是滿清精神寄託之所在!今日狡詐如狐的李鴻章在魯橋鎮被我第四集團軍俘獲,這大滅滿清氣焰,對清軍的士氣和鬥志,都是極大的打擊!”

大禮堂內再次響起狂熱的掌聲,“主席萬歲!”、“第四集團軍萬歲!”的口號響起。

看到下面那些參議員的反應,極爲滿意的楊滬生伸出手,朝下壓了壓,掌聲和口號聲漸漸低落下來,大家靜靜等待楊滬生繼續朝下說。

楊滬生將電報放在眼前,眼睛掃了圈下面站起來的那些參議員,繼續說道:“我在這裡向大家宣讀這份電報……是第四集團軍司令員——我軍長勝將軍邱明邱司令員剛剛發來的電報……”楊滬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高昂地念道:“我軍經三晝夜激戰,陶野青師長指揮的模範軍第二師——不愧是模範軍,戰鬥力就是比其他部隊要強!——於昨夜攻佔頑敵最後據點魯橋鎮,順利結束兗濟戰役。是役俘敵兩江總督李鴻章、漕運總督吳棠以下二十餘萬,繳獲武器彈藥無數,現正清查中……二十餘萬,諸位先生,是二十……”

楊滬生將電報放在面前檯面上,伸出兩隻手翻來翻去,嘴裡唸叨着,可霎時間楊滬生突然有了些口吃,二十餘萬這個數字越說越含糊,臉上的笑容也變得牽強起來:“這是我軍建立以來取得最大勝利,二十餘萬,不是小數字啊。”

下面那些參議員沒有一點中國人特有的含蓄,跺着腳拍着掌狂吼亂叫。

“參議院應該向邱司令員發電祝賀!”

“應該通令嘉獎參加戰役各部將士!”

“將兗州府改名邱明府!”

下面那些參議員以他們的方式表達對勝利的喜悅。

“是的,應該向參加戰役各部發電祝賀!”楊滬生面帶笑容高興地說道:“至於將兗州府改爲邱明府,我看這還是算了。要是解放軍打一個勝仗就改一個地方地名,恐怕中國之大,沒那麼多地名好改。”

下面響起雜亂的笑聲,熱烈的掌聲。

掌聲中,一張紙條從下面傳遞上了主席臺,遞到楊滬生手中。

楊滬生以爲是哪位參議員又劍走偏鋒,想要給自己出謀劃策,要麼如何嘉獎邱明,要麼如何一鼓作氣打下北京。這些參議員整天吃飽飯沒事幹,什麼事情都要插手,又什麼事情都說不到點子上。參議員插手到楊滬生地盤上,這雖然讓楊滬生隱隱有些不快,還是饒有興致將紙條打開,看看上面寫了些什麼。

紙條上草草寫着:李鴻章所部清軍不過十萬之衆,即使加上兩個師,最多不過十五萬,何來俘敵二十餘萬之數?

楊滬生剛纔之所以口吃,正是因爲發現了這方面的奧秘。淮軍號稱三十萬,真要有這麼多兵馬,加上新軍兩個師,俘虜二十餘萬原本不算太過分。

可號稱畢竟是號稱,這與實際數字天差地遠。

楊滬生主管軍事,他很清楚清軍各系統實力如何。至於這些參議員,其中不少人對軍事也很感興趣——若軍隊失利,他們一切都完了——參議院不是世外桃源,從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中,這些議員很容易就可以瞭解到他們所要知道的消息。政治舞臺上蹦達了這麼幾年,大家誰也不糊塗。

號稱三十萬的淮軍,就是將李鴻章指揮的八旗、綠營、勇營、團練都加起來,也只有二十萬,其中有戰鬥力的不過十萬。

這次皖蘇魯大會戰,大量替李鴻章當替死鬼的各地團練在解放軍打擊下紛紛潰散,號稱三十萬的淮軍能逃到山東境內的,最多隻有八萬,要是加上新軍兩個師,兗濟戰役中,解放軍面對的敵人也不過十萬出頭。

何況既然發生三天激戰,在強大火力打擊下,清軍傷亡決不會少,總不能不死一人,大家都乖乖舉手走進戰俘營吧?這電報中水分還真是大的離譜。

李鴻章何許人也?自從讀書後,李鴻章大名就一直縈繞在楊滬生耳旁。

開頭說李鴻章是賣國賊、國之奸臣、讓中國落後於世界的罪魁禍首,是中國近代史上媚外賣國的典型人物,要是用京劇裡面臉譜來描繪他的話,必然是個大白臉了。

到後面就不對了,這位自稱“李大妖頭”的滿清重臣,成了夾縫中求生存,苦心爲中國不至於淪落到殖民地的裱糊匠。至於不平等條約,這是上層統治者要求籤訂的,沒有李鴻章,也有王鴻章、張鴻章去簽訂。李鴻章是身在其位,不得已而爲之。

至於李鴻章作爲首領引導的洋務運動,這也不再是“清政府一部分帶有買辦性的當權派採用一些資本主義生產技術,以保持其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過程”(一九七九年版《辭海》關於“洋務運動”的解釋),而是“洋務運動,從其整體說,是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興辦和發展近代工商業及相應地發展新的文化教育運動。”

按照新的觀念,李鴻章不光不再是賣國賊,反而成了能清醒看待中國與外國之間差距,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幫中國爭取最佳結局的完人了。

楊滬生既不相信李鴻章一無是處,也不相信李鴻章真的是憂國憂民之士。左宗棠是這樣的人,李鴻章絕對不是,不然無法解釋中法戰爭中,左宗棠積極備戰,而李鴻章爲何不支持抗戰,反而一直尋求各種途徑,想要妥協投降了。當然,按照未來觀點看,既然中國國力不強,不敗求和是上上之策,簽訂和約雖然付出不小代價,總比人家法國總動員打將過來,簽訂城下之盟要好。

以前對李鴻章只有書本上印象,至於電視裡李鴻章的形象,那都是“家言”,是萬不可相信的(如大清統治者真爲國爲民着想,而孫中山如果跟電視中所演一樣,是個小丑一般人物,辛亥革命是決不能推翻大清王朝的。將一個國父醜化成小丑,這也只有中國導演才能做出來)。

來到這個年代,時間久了,楊滬生不能不受到現在中國人的影響,他總覺得自己不再是二十一世紀之人,而是和十九世紀那些人沒什麼兩樣,這讓楊滬生很是苦惱。

正因爲楊滬生來自二十一世紀,他來的那個年代可以通過書本、電視、絡瞭解到大量知識,而現在的中國人只能看四書五經。《紅樓夢》?這個是**的,屬於**,當然,一些富貴之家屋裡有幾本**也不爲過,只是這樣的書屬於讓才子佳人落淚的,對如何改造這個社會一點用場也沒有。至於《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這樣的書或者都是鬼怪神佛,或者彼此勾心鬥角,或者煽動造反搞什麼替天行道,沒一本介紹平等自由,也沒一本講述如何發展生產力,將中國建設成強大的國家。

楊滬生來的時代這樣也不少,《我就是***》、《豐*肥*》、《**孤男寡女》這樣在那些生長在快餐年月的少男少女中風靡,主人公不是黑社會的流氓,就是頭上懸着一把刀的色鬼(這些人既然當了主角,運氣自然不錯,楊滬生以爲他們的運氣比自己還好)。當時人是如此形容這些的:拳頭加枕頭。

別人喜歡看這樣的,軍人家庭出身的楊滬生喜歡看的是《**選集》、《**軍事思想》、《世界軍事》、《兵器知識》,或者《戰爭論》、《中國戰爭發展史》、《西方戰爭藝術》……這樣的書籍,對當時的人而言,他也算劍走偏鋒,與衆不同了。

這樣也好,如果楊滬生整天沉浸在魔法世界,或者如何將那些沒頭腦的花瓶變成自己收藏品的色狼世界,回到這個年代,楊滬生只能痛哭上天害他不淺了。

就是看了那些書,回到這個年月用場同樣不大。

那些軍事書籍主要說的都是戰爭,而打仗顯然不能光*軍隊。部隊在前面打,後面要是沒有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再強大的軍隊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終必然失敗。

打仗需要錢,知道如何兜***,如何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楊滬生對如何搞錢卻是外行。吹噓自己是經濟專家這自然不難,可如何將亂墜的天花在短時間內變成現實,這就不是他能力所能辦到的了。

可能夠給楊滬生帶來錢財的史秉譽與容閎、洪仁玕領導的政府、參議院,楊滬生卻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尤其是參議院,更是讓楊滬生牢騷滿腹。

在楊滬生眼裡,參議院裡的這些參議員哪裡是什麼右派了?他們根本不代表廣大人民羣衆,而是地主、資本家的代言人嘛!

如果說作爲反動政權,滿清政府是屬於必須無情消滅的。那麼楊滬生認爲自己這個參議院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裡面窩藏着這麼一大堆所謂“精英”。要是楊滬生能找到有無產階級覺悟的先進代表,這些“精英”也會讓他掃到歷史垃圾堆裡去。

說起來這些參議員都是地方普選選出來的,可楊滬生明白所謂普選不過是走個過場。鄉下誰最有威望?不是窮人,而是極少數地主、鄉紳。這些人如參加普選,他們很容易用一些小恩小惠收買窮人,讓大家投他們的票,至於土地,當然是除了口糧田都“賣”給了政府。只要選上議員,他們就在新的中國再次有了社會地位。而沒錢施恩的窮人如何能跟這些財主老爺比?到最後,農村選上來的參議員絕大多數都是地主,只有極少數窮人成了特例。而這些窮人出身的參議員,到了參議院很快就讓地主老財給同化了,到最後,用來點綴的這些人,有,等於沒有。

城裡也一樣,在溫州參議院嚐到甜頭後,城市裡的那些商人對參加商會和參議院興趣極大,只要進了商會,他們可以決定商品價格是多高——說到底就是搞壟斷。如果進入參議院,他們就能決定是否就某項商品進行加稅或者減稅。實際上對這些商人、工廠主而言,只要當了參議員,他們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國家在經濟上動態,而這些都可以在他們生意上體現出來。時間就是金錢,這並非二十世紀末中國人才明白的道理。

自己參議院充斥着這樣的“人才”,“嫌富愛貧”的楊滬生要是看他們順眼才奇怪了。

可真要與這些比未來許多白話文作家更懂得運用之乎者也,習慣八股文,討論什麼事情都喜歡給你來個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讓遠不是古文大師的楊滬生常常聽了瞠目結舌,半天轉不過彎來。

與這些人比誰作的八股文更花團錦簇,楊滬生連比的資格都沒有。想想看,一個對英語只是一知半解的初中生,讓他到英國參加議院辯論,那是什麼感覺?楊滬生就經常有這種奇怪的錯覺。

嘴皮子鬥不過人家,楊滬生可以用拳頭來說話。

當然不是用武力揍得那些參議員哭爹喊娘,雖然楊滬生很樂意暗中威脅一下參議員,但這是上不得檯面的,只能偶爾而爲之,不能經常使用,誰叫楊滬生一相情願,想將新中國建設成一個“民主”的國家呢?

戰爭年代,參議員嘴皮子再厲害,他也沒有步槍狠。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同樣的,誰掌握了槍桿子,誰就有了發言權。楊滬生對這一點還是很熟悉的。

要想讓這些參議員閉上“鳥嘴”,山呼萬歲,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大勝,讓那些參議員知道誰纔是強權人物,知道自己的鐵拳還是很有力量的。

這次山東那邊傳來大捷,這自然是楊滬生期盼已久的好消息——爲了這個好消息,楊滬生一回到南昌,就以調研的名義將參議員趕到農村散步去了。絕大多數參議員都跟農村有各種各樣、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又如何需要專門搞一個勞什子調研?——今天這好消息一來,與楊滬生想象完全吻合,全場馬上就是一陣高過一陣的萬歲聲。

可楊滬生沒想到的是:邱明發來的電報居然有這麼多水分!

那麼點清兵,俘虜十萬已經很了不得了,失心瘋一樣愣報個二十萬出來幹什麼?!難道多報了,自己就會特別開心嗎?看到擺在面前,慘白得有些耀眼的紙條,楊滬生不由暗暗叫苦。

看看面前讓自己尷尬的紙條,再看看下面站着的參議員們,楊滬生似乎感覺到下面羣情不再像剛纔那麼激昂了——也許這張紙條在上來之前,已經讓傳遞的那些參議員都看了個遍。瞭解了實際情況,要是還這麼激動,肯定不正常。

“二十萬……該死的二十萬!……你邱明就不會少報一點嗎?就是報個十五六萬不也一樣嘛!”楊滬生心裡暗自嘀咕着,看看紙條上龍飛鳳舞的字跡,這字可比楊滬生寫的那些狗跳蟹爬字要漂亮多了。紙條上沒有簽名,也不知道是誰寫的,這讓楊滬生又是一陣堵心。“他孃的,懦夫!有膽子跟我唱對臺戲,沒膽子留下大名,算什麼英雄好漢?要是給我查出是誰寫的,我非……”

生氣是生氣,但現在不是糾纏這張紙條的時候,連任何解釋都不能做——這種事情,常常是越解釋越麻煩,楊滬生不是剛從學校畢業的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白臉,他很明白人情世故。

將紙條擱到一旁,楊滬生手撐着主席臺,很是威嚴掃了圈下面站着的參議員們,語重心長地講道:“戰爭年代,很多事情非躲在後方安全地方的人們所能瞭解。要知道,每一場勝利,都是無數窮苦人家子弟,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又如何能夠不感激他們,而總是想着要拖他們後腿呢?當此之時,不管是前方,還是後面,大家更需要精誠團結。後方的堅定支持,才能讓前方將士鮮血不會白流……史副主席,你繼續說吧。”

說完,楊滬生抄起擱在臺上的電報和紙條,轉身走了下來,讓站在身後的史秉譽繼續他的“調研報告”。

回到座位上的楊滬生環抱雙臂,很是沉穩地坐在那裡。好象紙條帶來的不快在離開演講臺後就不存在了。

不管怎麼說,前線打了一場大勝仗是不容置疑的。有了這場勝利,楊滬生就不再像前段時間,整天光是不好的消息縈繞在耳邊,讓他說話都覺得底氣不那麼渾厚。

看看電報,再看看紙條,耳朵裡聽着史秉譽在前面一再恭維解放軍乃虎賁之師,是如何天下無敵,是公民的子弟兵,人民政權的堅定守護神。楊滬生微合上眼,神遊四方了。

強烈推薦:

第十五章 第2章 二第41章 封狼居胥(三)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三第六十三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一)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三第35章 歐根親王(二)諜影第三部分打擊九第39章 錦襜突騎(三)第31章 聯絡參謀(二)第35章 誘敵深入第二十四章 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六十八章 第3章 四第1章 回到清朝第一章 第6章 二第45章 西西里島(二)第六十五章 第五十八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38章 小試徵西(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10章 領軍南下第3章 二第2章 二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十五章 後記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四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十六章 後記第6章 大帳之內第十六章 第3章 二第37章 蒼茫煙水(一)第二章 一第四十二章 第二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二十一章 第35章 誘敵深入第38章 困守桐山第4章 一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二章 第六十九章 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八章 第40章 青天斷雲(二)第1章 一第四十七章 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五第六章 第2章 四第三十五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五十五章 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三十九章 第16章 陷入絕境第二十四章 聖誕快樂的由來第三十四章 第4章 一第38章 小試徵西(一)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52章 截狐平川第二章 一第二十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14章 攻克溫州第5章 一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四章 第十三章 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四第四十七章 第七十二章 第四十一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八第3章 二第1章 回到清朝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十八章
第十五章 第2章 二第41章 封狼居胥(三)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三第六十三章 第44章 封侯萬里(一)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三第35章 歐根親王(二)諜影第三部分打擊九第39章 錦襜突騎(三)第31章 聯絡參謀(二)第35章 誘敵深入第二十四章 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六十八章 第3章 四第1章 回到清朝第一章 第6章 二第45章 西西里島(二)第六十五章 第五十八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38章 小試徵西(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10章 領軍南下第3章 二第2章 二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十五章 後記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四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三章 第九章 第一章 第十六章 後記第6章 大帳之內第十六章 第3章 二第37章 蒼茫煙水(一)第二章 一第四十二章 第二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二十一章 第35章 誘敵深入第38章 困守桐山第4章 一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二章 第六十九章 第31章 聯絡參謀(一)第42章 一鞭直渡(一)第八章 第40章 青天斷雲(二)第1章 一第四十七章 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五第六章 第2章 四第三十五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五十五章 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三十九章 第16章 陷入絕境第二十四章 聖誕快樂的由來第三十四章 第4章 一第38章 小試徵西(一)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52章 截狐平川第二章 一第二十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14章 攻克溫州第5章 一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四章 第十三章 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四第四十七章 第七十二章 第四十一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八第3章 二第1章 回到清朝第十九章 第二十五章 第39章 錦襜突騎(一)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