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

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

韓國君臣心知待在平原之上是完全擋不住魏國和趙國大軍的,所以一方面在韓國之中佈置防線,阻擊魏國和趙國,另一方面,乾脆利落的帶着大批的韓人到了鄭地。

韓侯得知齊人和秦人正在進攻魏國淮泗的土地,先是憤怒,隨後面露苦澀道:“齊國定然是想要消耗三晉的實力。

但好處就是齊國的確是得罪了魏國,至少齊國還是會站在韓國這一邊,亡國之危可以解決。

現在就是要撐住,一年,兩年,甚至更久,直到齊國軍隊的到來。”

韓侯心中對齊國恨極,但是卻毫無辦法,魏國不願意退兵,韓國不可能割土,那雙方就只能盡全力去廝殺。

幸好獲得了鄭地之後,韓國的戰略縱深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否則還真擔心撐不到齊國來的那一天。

淮泗之上,齊國貴族美滋滋的收割着魏國的城池,“能攻下的就攻下,不能攻下的就切斷他出城的道路,把他們困死在城中,告訴城中的將領,先投降的人不殺。”

攻城戰最忌諱的就是一上來猛攻,這樣反而會讓城中的守軍衆志成城,所謂久守必失,爲什麼守城的一方,總是會出城來襲營呢?

因爲守城方所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城中人心的浮動,所謂堅固的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一旦長時間被圍城,城中就一定會出現想要獻城求富貴的人。

齊軍本就統治淮泗之地多年,對這裡的山川河流走勢都非常瞭解,魏國和齊國出城野戰,並沒有佔上風。

反而因爲後勤的問題,加上這裡的魏武卒數量並不多,結果被齊人擊潰。

齊國在淮泗戰場之上節節勝利,大片曾經失去的土地都回到了齊國的手中,齊國貴族紛紛歡呼,“克復桓公霸業。”

春風得意之際卻不知道趙魏韓三國都將他恨得牙癢癢,秦國默默地在齊國身邊跟着打下手,然後將怒火吸引到齊國的身上。

……

楚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的數百年,雙方都曾經差點滅掉了對方,但是最終由於天下的局勢還沒有走到那個地步而繼續對峙。

但是雙方用世仇來形容真是再貼切不過,在雙方的爭鬥之中,吳國最輝煌的自然是慶忌孫武之時,後來的吳國就沒有再出過才能出衆的國君,所以一步步衰弱下來。

魏國大敗楚國,改變了魏國和楚國、秦國和楚國之間的實力對比,卻並沒有改變楚國和吳國之間的實力對比。

吳國還是要被楚國壓着打,昔年墨翟阻止了吳國進攻楚國,就是因爲墨翟讓吳國成功的意識到,進攻楚國對吳國沒好處,吳國也不可能攻下楚國的城池,只會白白的讓吳人送命。

墨家到了現在,已經徹底成了天下第一的顯學,不要看法家領袖人物在列國之中變法,呼風喚雨,威風無比。

實際上墨家不逞多讓,不但在列國之中勢力龐大,在底層民衆之中同樣擁簇極多,那些貧困到無立錐之地的國人,紛紛加入墨社之中。

雖然墨家分裂,但是各個分出的墨家鉅子依舊是權威極大,振臂一呼,萬人景從。

從吳國和楚國之間爆發戰爭以來,一直以來活躍在王畿、洛宮和宋國之中的宋國墨家鉅子就率領着墨者前往吳國幫助守城。

姑蘇城。

這裡依舊是星羅棋佈的小湖泊,青翠蒼遠,大片適宜耕作的土地,密佈在都城的周圍,吳國的王霸之基就是楚國一直以來所想要佔有的。

這裡還算是一片繁榮,吳楚之間的戰火還沒有燒到這裡,但是一列列帶甲的士兵行走在大道上,一輛輛載滿了糧食的大船和車輛,不斷地從城中走出。

空氣之中的一片肅殺,證明着這表面的繁華,只是覆蓋在火山口的白雪,隨時會毀滅。

吳國宮中,吳國君臣臉上滿是灰暗之色,吳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吳國的社稷隨時都會傾覆。

墨家的確是守城的專家,種種器械和戰術大大延緩了楚國的腳步,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吳國的節節敗退。

國力的差距是決定性的,況且這天下之中,不僅僅墨家在玩機關術,公輸氏同樣在列國之中有傳承。

守城工具在更新,攻城的工具同樣在不斷的更新,戰爭拼到最後,還是變成了綜合國力的比拼。

吳侯是個中年人,臉上並沒有先祖慶忌的英武之氣,黑眼窩重重地掛在臉上,整個人的起色看起來非常的差,一看就是連續幾日茶不思,飯不想,終日擔驚受怕而造成的。

見到滿殿羣臣都不說話,吳侯面上慘然顫顫巍巍地問道:“衆卿,若是孤向楚侯乞降。

不,楚王,孤承認楚王的王號,去除諸侯之號,以吳君的名義侍奉楚國。

就如同衛君侍奉晉國、魏國,宋君侍奉楚國一般,楚國會放過吳國嗎?”

死社稷,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又是何其艱難呢?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尤其是這些享受了數百年富貴榮華的貴族,硬骨頭實在是不多。

吳國羣臣互相之間,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這裡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和楚國暗通款曲。

沒受過楚國賄賂的吳相當即出列憤聲道:“國君,還請您收起這個想法,吳楚之間乃是世仇,楚國放過誰,也不可能放過您。

況且,您難道忘了會稽君舊事嗎?” 會稽君。

吳國昔年滅亡越國之後,將越國國君降爲會稽君,然後沒過幾代,會稽君就直接斷了傳承。

吳相這話就是告訴吳侯,一旦你現在拱手投降,之後楚國肯定會報復伱。

就算現在給你一座城邑,但是之後直接將你廢爲庶人,甚至直接將你殺死,難道還會有人爲你哭訴嗎?

吳侯一聽,臉上的慘白之色更加嚴重,“投降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那現在怎麼辦?

難道就坐等楚國的大軍攻破姑蘇城,吳國七百多年的社稷毀於一旦嗎?

現在的吳國沒有洛國來救了!

吳相,您也是吳國公族,是先君的子孫,孤把吳國國君的位置讓於您。

孤前往洛國之中避難,吳國是姬姓諸侯,以洛國和吳國之間的香火情,洛國定會接納孤。

昔年武王將王位讓於素王,雖然素王未受命,但素王最終還是締造了邦周八百年的天命,甚至千年的天命。

你我君臣雖然遠遠不如二王,但是您的能力同樣勝過孤,孤將君位讓於您,或許吳國還能有一線生機。

您看這樣可好?若是願意,立刻便安排宮人組織即位儀式,孤好早日脫身到洛國去。”

吳國羣臣直接被吳侯的這個操作秀傻了,把國家交給公族,自己往洛國之中避難保命,還能這麼幹?

但是想一想,這非常有操作性啊。

昔年從洛國之中分出去的小宗諸侯,亡國之後,不少都前往洛國之中避難,重新成爲洛國公族。

這麼一想,吳國羣臣瞬間望着吳侯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我們做大臣的想着投降很正常,你個國君竟然也拋棄社稷。

臣等正欲投降,國君竟然想逃?

吳相直接被吳侯的話嚇傻了,就算是吳侯真的想要跑,他也不能信啊,誰知道願意兩個字說出口,是不是直接五百刀斧手將他亂刀砍死在大殿之上。

況且,這吳國國君的位置就是一張催命符,誰做誰死,連忙叩首道:“國君,這萬萬不可啊,君位有德者居之,臣怎麼能居於君位呢?”

誰知道吳侯竟然直接從上位走下,語氣堅決地說道:“吳相,孤看您是有德行的人,這君位您一定不要推辭。”

在國家社稷即將傾覆的時刻,吳國宮中竟然上演了這麼一場鬧劇,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吳相眼見吳侯臉色陰沉,心中更是認定這就是吳侯下的套,在生死之間,他突然急中生智,高聲道:“國君,臣有挽救吳國社稷的辦法了!”

他的聲音極高,瞬間壓下了整個大殿之中的喧譁之聲,所有人都直勾勾的盯着他,吳侯臉上更是露出了激動的神色,問道:“國相,您快說是什麼辦法?”

吳相連忙將自己剛剛靈機一閃想到的辦法說出:“齊人在淮泗之地能戰勝魏人是因爲那原來就是齊國的土地,所以齊國熟悉那裡的山川地理。

但是魏國南部的土地,曾經是吳國的土地,齊人對那裡並不熟悉,但是吳國之中卻有堪輿圖,若是派遣使者前往齊國,獻上堪輿圖,齊國就能一戰而下淮泗。

楚國定然不會坐視齊國吞下完整的淮泗之地,齊楚之間必有一戰。

雖然韓國同樣向齊國借兵,但不要緊,只要您願意奉齊國爲主,自降爲君,齊國定然先爲吳國出兵,韓國只能往後排。”

吳相的意思很簡單,齊國的兵力雄厚,還有秦人在旁邊幫忙。

只要國君您賣國比韓侯賣的狠,齊國肯定先幫咱們,反正您都準備直接拋棄君位了,那直接將國家賣給齊國好了,還能換個好價錢。

有理有據,吳侯瞬間就被說服了,立刻拉起吳相的手說道:“國相,您真是吳國的棟樑啊,還請您派遣善於言辭的人,爲孤前往齊國之中敬告齊公,吳國願意舉國歸附。”

大殿之上的羣臣目瞪口呆,無論是收沒收楚國錢的,都被這君臣搞的說不出話來。

————

十五年秋,楚師伐我。

公怯戰,曰:降楚,可得君位乎?

相對曰:吳楚世仇,降之,如會稽君之故事。

公嘆德行淺薄,欲推位於相,相拒之。

公再讓,相再拒之,獻策於公,公乃止。——《吳國編史》

第821章 慕容恪!第924章 進宮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21章 四姓公卿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71章 問道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470章 無疾薨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323章 念想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93章 和氏璧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31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20章 洛墨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946章 至高的權力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960章 皇太女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369章 天崩矣!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962章 秦國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203章 韓信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91章 公子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643章 互斥!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961章 子嗣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345章 罪證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325章 借富貴第658章 後事!第138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360章 朝貢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207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330章 薨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225章 雙方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6章 聖人老子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307章 劉盈昏迷!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768章 支線番外:素王神廟大祭司洛星第29章 申戎入寇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
第821章 慕容恪!第924章 進宮第206章 始皇帝崩第21章 四姓公卿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71章 問道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470章 無疾薨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323章 念想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78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193章 和氏璧第100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88章 楚國項刺,爲王赴死第89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31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95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20章 洛墨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204章 始皇東巡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946章 至高的權力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960章 皇太女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369章 天崩矣!第950章 太子陰雲第962章 秦國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539章 流放遼東鮮卑山!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203章 韓信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691章 公子楚!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643章 互斥!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134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961章 子嗣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345章 罪證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325章 借富貴第658章 後事!第138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360章 朝貢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207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60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330章 薨第200章 製造讖言第225章 雙方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6章 聖人老子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307章 劉盈昏迷!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768章 支線番外:素王神廟大祭司洛星第29章 申戎入寇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