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念想

第323章 念想

在國中公然斥責洛新的諸侯王,是封國遠離長安的吳王,他不僅僅在國中說,甚至還給其他的諸侯王寫信。

“諸王啊。

我們能夠安坐在王侯的尊位上,難道是因爲能力嗎?

是因爲高皇帝得到了天命成爲了至高的天子,我們因爲與高皇帝親近的血緣,從而顯貴的啊。

昔年周武王得到了天下,於是姬姓佔據了天下八層的土地,這就是天命之人所能夠爲家族帶來的尊貴。

周武王在崩逝後,執掌國政的是至高至聖的素王。

從此洛侯世世代代擔任周王朝的大宗正,執掌祭祀和王畿國政。

那時會有人認爲不合理嗎?

不會。

因爲洛氏是姬姓的宗親,是周王室之下最顯貴的姬姓宗支,所以合該洛氏掌管祭祀與國政。

但現在到了劉氏的天下,執掌國政的人,難道不應該是劉氏的宗親嗎?

但事實上呢?

先前是呂氏,現在是洛氏。

這讓寡人很是憂慮啊。

難道劉氏之中就沒有能夠擔任宰輔的大才嗎?

這是不合理的啊。

僅僅是寡人所知曉的,就有數人是我劉氏的麒麟兒,卻只能流落山東,不能進入關中長安。

寡人又能說些什麼呢?

雖然寡人很是信任洛氏的道德,但外姓攝政,就像是一個人手中捧着精美易碎的玉石,卻走在顛簸不平的路上。

劉氏的江山社稷,真的不會有傾覆的危險嗎?

現在洛新言稱推恩,但這難道不是在削減宗親的力量嗎?

若是朝廷真的有變,我等力弱不能制,那豈不是辜負了高皇帝對我們宗親的囑託嗎?”

這番指責竟然有理有據,一看就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

淮南王國的分拆還在進行,這項工作大概要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需要分割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

吳王的這一番言論很快就傳到了諸侯王和長安朝廷的耳中,諸侯王是沒想到吳王竟然能想出這麼一番暗戳戳的言論,紛紛在心中樂,然後暗地裡傳播出去。

當吳王的這一番言論傳到長安之後,瞬間激起了極大的波瀾,就像是在一個平靜的湖面上拋下了一塊巨石一般,掀起滔天的巨浪。

所有人都是一個想法,吳王這是活膩歪了?還是以爲吳國強勢到能夠和朝廷角力了?

吳國的確是強大。

吳國都城在姑蘇,國土基本上就是當年楚國項氏的封地,經過項氏數百年的耕耘,是整個江淮以南最肥沃的一塊土地。

當年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登基稱帝之後,最強大的勢力就是楚國舊地。

於是他將楚國一分爲三,項楚的北部大概就是淮北地區爲楚國,真正的楚國舊地改爲春秋時期的東南大國吳國,然後在吳國以南的會稽郡又設了越國。

越國實力不強,是諸侯王國之中唯一一個只有一個郡的國家,唯一的價值就是牽制吳國。

是的,劉邦在分封之初就預備了一些牽制諸王的手段,這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的正常反應。

不過這些年下來,朝廷的勢力始終侷限在直轄之地,越王早就唯吳王馬首是瞻,這份牽制的手段恐怕是消失了。

“想要對抗朝廷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長樂宮中,洛新和洛亦對面端坐,洛亦對吳王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洛新根本沒有將吳王放在眼裡,淡淡說道:“若是昔年的楚霸王在世,率領江東子弟而來,吾恐怕要盡起大軍,甚至要淮陰侯韓信出馬,纔有戰勝的信心。

但是區區大漢吳王,和昔年稱雄天下的兵主,生爲天子,死爲戰神的霸王相比,不過是個江東鼠輩罷了。

再英勇的江東子弟在鼠輩手下,難道還能奮勇嗎?吾派一徹侯率軍而南,旬月之間便能將吳王擒殺在江淮之上。”

若是常人定然以爲洛新是在表達對吳王言論的不滿,但是洛亦卻微微皺起了眉頭,沉聲道:“你這是真的想要對諸侯王動刀兵?

一動刀兵,就有意外,邦周之時這樣的教訓太多了。

而且你這樣做,大兄不會幫你的。

伱知道的,大兄超然物外,這種宗室之間的內戰,他一定會袖手旁觀。

能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卻選擇戰爭,這不是家族的一貫做法。

兵者,死生之地,你是很清楚的。 既然有推恩裂國之法,只要按部就班,諸侯王國的威脅自然就會消除。

有穩妥的方法不用,卻選擇危險的,這不是合理的事情,爲兄不贊同你這麼做。”

洛氏一向的原則就是能以勢壓人就以勢壓人,能政治手段解決就政治手段解決。

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妄動刀兵的,就像是曾經在邦周時期,周天子的六軍被用來作爲威懾諸侯的工具,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戰兵,就是出於這種戰略思想。

洛亦沒想到洛新竟然在最開始就考慮動用軍隊這種激進的想法,他這個人是個小六邊形戰士,性格也是沉穩。

尤其是劉邦崩逝之後,他帶着劉如意躲開呂雉,那些年,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出生洛氏是何等幸運的事情。

這世上有許多的潛規則在洛氏身上都是失效的。

但洛氏再強,依然還是人間之人。

尤其是家族底蘊持續消耗,進項卻由於家族在邦周時期的地位太高,導致現在越來越難獲得氣運點。

雖然其他人不清楚,但是洛氏自己戰略上的收縮是必然的事情,現在洛氏的神器等等全部都收歸到家主手中,一切神器的使用都要家主親自授權。

洛新對這些自然很清楚,只見他淡然一笑,端起面前的酒樽,輕聲道:“兄長,這世上沒有不易的策略,邦周和現在的大漢完全不同。

昔年諸夏列國周圍全都是蠻夷,幾乎所有的邦國每日睜開眼便面對的就是一波波的蠻夷,所有人都爲了生存而絞盡腦汁,周天子和諸侯之間雖然有對抗,但合作纔是主旋律。

但是現在則不同,在廣袤的土地上,雖然還生活着許多的蠻夷,但已經完全不是諸侯國的對手。

現在這些劉氏諸侯王,心中沒有初代貴族那種仗劍張犁的使命感,沒有經歷大難就直接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這樣的人心中沒有理想信念。

他們見不到在吳國、越國、淮南國等等廣大的楚國舊地上,還存在着無數的土民,那些土民深藏在林中、在山中、在河間、在所有諸夏之民的腳踏不到的地方。

時時刻刻的窺視着我們的土地,就像是一隻只餓狼一樣,只等我們虛弱的時候,就會衝上去狠狠地咬我們一口。

他們只能見到國中的繁榮,見到長安的富庶,想要爭權奪利,這樣的諸侯王,難道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所以諸侯國和朝廷之間的矛盾就會非常的尖銳。

昔年諸國滅亡之時,家族是欣喜的,因爲諸國貴族實在是過於腐朽,已經不能再承擔引領諸夏的重擔。

那麼現在的劉氏諸侯王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嗎?

兄長。

您是非常清楚的,不能!

所以剷除這一批由高皇帝出於加強權力分封的諸侯王,換上一批從宗室之中精挑細選的諸侯王和心中有理想熱血的徹侯。

這是一定要做成的事情。

想要做成,兩個方法,第一是如同現在這般,以勢壓人,先裂其國,再製定推恩之法,百五十年就能成行。

第二則是先打一場,徹底打廢諸國,使得諸國成爲砧板上的魚肉,之後就可以快速的在天下之間裂國推恩,三十年內就能徹底廢掉這一批諸侯王。”

聽到洛新這一番話,洛亦明白了自己爲什麼和洛新的想法不同,根本原因是兩人對現在的皇室的態度不一樣,洛亦對皇室的態度是任其自生自滅,有本事能削藩我助你一臂之力,沒本事被推翻了,我也不在意,只要留住劉如意一脈,最後坐在皇位上的是劉邦的子孫,我就算對得起高皇帝。

但洛新不是如此,皇位上坐着的不僅僅要是劉氏皇族,還要是高皇后呂雉一脈,還要是孝惠皇帝一脈,洛新幾乎沒有選擇!

洛新在家族之中是素王第二,不僅僅因爲他負王於背,是真正的攝政,更是因爲他心態完全不同,文宣二公屬於扶保邦周社稷,洛新不僅僅要保證諸夏存續,還要保證皇帝的地位穩固。

呂雉,劉樂,劉盈,這三個人和洛新的糾纏實在是太深了,洛新深入紅塵之中,創造了偉業,但也失去了洛氏子的超然。

洛亦想明白這些,有些欽佩的望着洛新,深入紅塵不是每一位洛氏子都敢去做的,因爲到了現在,素王在天上庇佑着嫡系子孫已經成爲了共識,當然媵妾制度逐漸消亡之後,洛氏也沒什麼庶子了。

但深入紅塵之後,沒人知道會怎麼樣。

“你付出的代價真是大啊!”

洛亦有些感慨萬千,“若是當初高皇帝以我爲輔政,我也會這樣嗎?”

洛新淡淡道:“您不會的。”

洛亦望着洛新,嘆息道:“是啊,我不會。

你現在這麼急切,是很擔心皇帝陛下?”

洛新,他真的我哭死

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114章 墨翟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117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639章 看看人第340章 奪權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43章 血色王畿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270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866章 策勳十二轉,卷卷有洛名!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382章 匈奴第29章 申戎入寇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442章 風暴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團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37章 淮夷亂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330章 薨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353章 太學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789章 冉閔?石閔?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373章 衛青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454章 重罪令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564章 劉秀!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90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
第864章 大唐危局!第114章 墨翟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117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制度!第123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639章 看看人第340章 奪權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43章 血色王畿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270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866章 策勳十二轉,卷卷有洛名!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382章 匈奴第29章 申戎入寇第74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442章 風暴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團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37章 淮夷亂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330章 薨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951章 蓬萊道大行臺尚書令第304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98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353章 太學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789章 冉閔?石閔?第971章 四海之內,唯有一君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265章 洛陵的計劃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44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127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518章 大漢中宗孝宣皇帝!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373章 衛青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454章 重罪令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65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936章 請君直上凌煙閣第564章 劉秀!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第90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