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戰告捷(上)

回回炮的大名在史書上有記載,對於它的威力記載得相當詳細,“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在襄陽一戰中,一炮擊中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降者。”呂文煥給嚇破了膽,才投降。

李雋萬萬想不到回回炮的威力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要不是親眼得見,還真以爲古人言過其實。李雋吐吐舌頭,道:“厲害,厲害。”帶着人來到碉堡前,架起梯子爬了上去,仔細察看一番,還好,只有一些白點,並沒有裂紋。看來,這碉堡修得挺結實,李雋相當滿意,一下跳到地上,道:“再來,再來。”走到安全地帶,士卒架起回回炮又是一炮射過去。

心急的高達一下躥出去,道:“我去看看。”李雋一把拉住他,道:“先別去,等發射一百粒再去看也不遲。”

高達雖是不情願,還是不得不給李雋面子,只得停了下來,道:“真是急死我了。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文天祥微微一笑,說出一句頗有誓理的話:“心靜,萬物皆靜。高將軍,好好靜靜心吧。皇上已智珠在握,有什麼好擔心的。”

“什麼智珠在握,在我來那個時空,別說一百五十公斤的石頭,就是大炮也不見得能把碉堡怎麼樣。要是奇格菲防線,馬奇諾防線那麼容易攻破,也就不會繞過去了。”李雋在心裡如此想,嘴上道:“履善過獎了,哪裡有什麼智珠,不過是碉堡比石頭結實罷了。”

好不容易一百顆石頭射完,高達率先衝過去,跑得比兔子還要快得多,哪裡象個老人,倒象個看見玩具的小孩,一邊跑一邊嚷:“有沒有砸壞?喂,有沒有砸壞?”

他是跑在最前面的,要是知道結果也是他先知道,李雋忍住好笑,小跑着跟上去。文天祥,趙僉,還有幾個築城的將領也跟着跑過去。一衆人手腳並用地爬到碉堡頂上,仔細一瞧,只不過多了一些白色的印痕而已,其餘什麼也沒有。×?s!尐5說5箼5首發

高達開心得不得了,一下擁着文天祥,拍着文天祥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成了,成了,一點問題也沒有。我們再也不用怕回回炮了。”

自從蒙古大軍向臨安推進以來,之所以如此神速,蒙古人擁有回回炮這個利器是極其重要的原因,每到一地,只要架起回回炮一陣猛轟,沒有攻不下的城池。因而,回回炮已經成了文天祥他們的心病,一提起就讓他們頭痛。碉堡居然不懼,哪裡還有比這更令人高興的事,文天祥猛點頭贊同道:“是啊,我們再也不用爲回回炮頭痛了。有了碉堡,回回炮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臨安將成爲一座攻不破的堅城。”碰了一下高達,埋怨道:“你也不輕點,骨頭差點給你拍散了。”

高達高興得語無倫次了:“應該的,應該的。”無奈的文天祥只好白了他一眼,不再說話。

趙僉和幾個隨來的將領也是高興得不得了,一臉的興奮,要不是礙於聖駕當前,肯定是高興得蹦起來了。

“古人嘛,真好欺騙!”李雋在心裡暗自嘆息,一頭鑽進碉堡裡面,高達搶着跟進,笑呵呵地把裡面一打量,用手不斷地拍着厚實的牆壁,道:“真結實,真結實。×?s!尐5說5箼5首發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結實的東西。”

這話又說到文天祥他們骨子眼裡去了,點頭深表贊同。

李雋察看一番,確如高達所說很是結實,沒有裂縫,心裡對古人的智慧讚歎不已,心想我們的先輩之所以能夠創造如此光輝燦爛的文明不是靠上天的恩賜,而是靠他們的智慧。李雋一直擔心水泥這個“空降品”會因爲南宋的產業水平不夠而造成質量低下,看來他的擔心是白費了。

李雋計算着說:“一個碉堡可以住二十個士兵,造一千個,就有兩萬人守城。沒有了回回炮的騷擾,可以高枕無憂了。每座碉堡裡放上五架鋼弩,提供火力支援,就算蒙古人攻城也禁受不起密集火力射擊。要是再把zha藥包投擲出去,那麼內城就成了絞肉機,將成爲蒙古人的墳墓。”想到其中的好處,李雋自己都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事實證明,李雋高興得早了點,蒙古人也不是吃素的,許久以後,李雋回想起此時的想法,不無自責地道:“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了我們的祖先,他們擁有智慧的頭腦。”

文天祥他們受李雋的影響,也是忍不住興奮起來,一迭連聲地讚歎。

正在他們高興當頭,一個校尉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在高達的耳邊嘀咕了幾句,高達的臉色一下子變了,原本一臉的興奮一下子不見了,只餘一臉的不爽,恨恨地道:“真的?你沒有謊報軍情?”

校尉急得直跺腳,道:“高將軍,這等大事我哪敢謊報。”

“那也說得是,我不太情願韃子來得這麼快。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啊,要是再晚來幾天,我們的準備就更充分了。”高達不無遺憾地說。

李雋笑着說:“高將軍,是不是蒙古人殺到城下了?”

“皇上聖明!韃子三千先頭部隊已經在城下叫戰了。”高達恨恨地道:“這韃子也太小看人了,區區三千人也敢前來挑戰。皇上,請允准臣出城一戰。”

李雋率先而出,邊走邊道:“我們去看看再說吧。你呀,也該滿足了。要不是北方下雨了,爲我們爭取二十來天的時間,我哪有時間進行佈署,派張世傑去淮西,柳河子去敵後,陳宜中和陸秀夫去經營戰略後方。更不用說還煉出了鋼,製出了鋼弩。”

高達心直嘴快,張嘴就問,道:“皇上,你怎麼知道北方下雨了?”恍然大悟,一拍腦門,道:“你看我急得都不知道轉彎了。韃子的回回炮雖然厲害,但是笨重,移動不便,斷然跟不上伯顏大軍,給甩在後面了。要不是給大雨阻住了,皋亭山早就在十天前陷落了。”

“正是。皋亭山隘口太小,兵力無法展開,我本想多派兵力前去,去了也是枉然,徒增傷亡,纔沒有派援兵。吳富將軍只有三千軍隊就阻擋了蒙古人二十來天,打得很是英勇,這功朝庭要給記下。”李雋不無傷感地道:“自從開戰以來,大宋朝如吳富將軍這樣的忠勇將軍不在少數,他們打得英勇頑強,可惜的是蒙古人的勢力太過強大,都以身殉國了。”

這場戰爭確如李雋所說,文天祥他們都默然不語。

第12章 軍事學院第35章 皇城激戰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27章 意料之外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35章 嚴懲漢奸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15章 英雄歸來第55章 僱傭軍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36章 援助非洲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歷史與小說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0章 懲漢奸詔第59章 戲法奪城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29章 突破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8章 出兵東瀛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章 一網打盡第61章 郭侃入關上架公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5章 皇城激戰第56章 困獸之鬥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65章 羣星閃耀第66 古剎梵聲第3章 悲慘人生第64章 馳援江南第34章 戰略轉折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章 暴虐獸行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54章 危機重重第55章 僱傭軍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0章 生財之道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章 伏兵四起
第12章 軍事學院第35章 皇城激戰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4章 李雋的難題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6章 亂臣賊子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27章 意料之外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35章 嚴懲漢奸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5章 皇城激戰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15章 英雄歸來第55章 僱傭軍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36章 援助非洲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歷史與小說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0章 懲漢奸詔第59章 戲法奪城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29章 突破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8章 出兵東瀛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章 一網打盡第61章 郭侃入關上架公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5章 皇城激戰第56章 困獸之鬥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65章 羣星閃耀第66 古剎梵聲第3章 悲慘人生第64章 馳援江南第34章 戰略轉折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1章 暴虐獸行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章 政治黑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54章 危機重重第55章 僱傭軍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0章 生財之道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7章 伏兵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