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全面改革

李雋回到座位上,衝門外喊道:“都進來吧。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房門打開,一干文臣走了進來,這些文臣自然是是應李雋之召趕來的。??李雋先開的是軍事會議,這涉及到軍事機密,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現在把這些文官叫進來自然是要安排內政方面的事情了。

這些文官主要是各部大員,比如刑部,吏部,戶部,禮部大臣,依着官職大小走了進來,向李雋行禮道:“臣參見皇上。??”

“都起來,坐下吧。??”李雋擺手要他們起來就坐。??羣臣謝過之後坐了下來。

李雋環視了一眼羣臣,道:“朝庭目前的情況是冗官冗員極多,官員們是拿錢不辦事,辦事效率低下,貪官污吏橫行,任意侵吞朝庭的銀子,律法敗壞,綱紀不存,多有不合適宜的律令,朕很是不滿意,經過思慮之後決定進行一次全面改革。??只有修好了內政,朝庭才能國富兵強,才能北伐中原,光復故土!”李雋雖然不想說朕之一字,但是這麼多的臣子也不能不說,要是隻有李庭芝他們這些股肱之臣的話,說我還更親近些。

“臣等躬聆皇上聖訓!”羣臣忙道。

李雋深有感觸地道:“歷朝歷代都在爲軍令與政令傷腦筋,軍權過重,將領不好節制,可能會坐大,造成尾大不調之勢,進而更可能謀逆。??我朝承唐之制,充分吸取了唐朝節度使權力過重的弊端。??對將領地權限重新進行分配,勿庸諱言,出發點是好的,就是操作上有些問題,把將領的權力賦予得太小了,反而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在戰爭中無法順利地進行戰爭,更不能應付突發事件。??”

宋朝在軍政方面的弊端確是如此。??這一弊端一直延續了兩百多年,並非沒有人指出過,文天祥就曾爲此慷慨陳詞,可惜沒給採納。

羣臣中不乏明智之士,早就認識到這問題,只是這話從李雋嘴裡說出來,仍是具有很強的震撼力。??羣臣張大了嘴巴都不知道說什麼,吃驚地看着李雋。

李雋很是理解他們的震驚,衝他們善意地笑笑,道:“要想便於節制將領,又要賦予適當的權限,讓他們能夠靈活地處理戰事,這是必須要達到地目標,經過考慮。??我決定施行軍政分離:將領不再過問行政事務,只管防務;地方官員無權過問軍事,專心處理好地方事務。??”

在古代,封疆大吏集軍政事務於一身,時間長了難免不出問題。??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封疆大吏手中既有軍隊。尐?χ說?箼5?手5?5打ち??又有可以使用的錢糧,還可以徵兵,那樣地話他要擴張自己的勢力是多麼的方便。

實行軍政分離實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種措施,將領不再幹預地方事務,地方官員又控制不了軍隊,有軍隊的沒有錢糧,無法徵兵,有錢糧的又沒有軍隊,他想謀反要是不是沒有機會的話,也是很難地事情。

要是南宋實行好的話。??既能保證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又能很好地節制軍隊,不再怕將領造反。

軍政分離是後世採用的辦法。??宋代哪裡有,羣臣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都不知道合攏。

李庭芝是一個擁有敏銳政治眼光的政治家,略一思索立即明白其中的好處,佩服之極,一下站起來道:“皇上聖明!開盤古開天地以來未有之先河,此舉必將爲後世所仿效。??秦廢分封而立郡縣,千年以來未有能改者,皇上推行的軍政分離措施也必然是無人能改的良法。??”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很多人想着學周朝分封,秦始皇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察覺要是再分封地話他統一了中國和沒有統一沒多大區別,要不了多久又會陷入列國爭霸的惡性循環中,並不想分封。??後來,庭尉李斯給他建議,要他採取郡縣制,秦始皇採納了他的建議,推行郡縣制,兩千多年了,都沒有人能改。

秦始皇這個人,儒家對他的評價很低,李庭芝能如此說話,那是因爲他有着敏銳的政治眼光,洞察郡縣制的好處。

李庭芝這人在朝中地威望很高,羣臣對他很是信服,他都這麼說了,那自然是沒有問題,也站起身來道:“皇上聖明!燭照萬里!”

“還開先河,真是能說,我來那個時空早就採用這種辦法了。??這是千年之後的良法,後人自然是不用改了。??”李雋在心裡感覺好笑,道:“你們坐下,不要說好聽的,朕可是受之有愧。??節度使不再適應新制度,朕決定廢除。??”

節度使一職在唐朝盛行,宋承唐制,也保留下來了。??宋太祖本人也是節度使出身,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飛也當過節度使。

由於宋太祖的關係,節度使這一職在宋代可是具有很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李雋要廢的話,羣臣不免有物議,立即有大臣站起來道:“皇上,臣以爲……”李雋知道他要引經據典發表一通傳統觀點支配的反駁之議,揮手打斷道:“這一點,就不用再議,就這麼執行了。??”

李雋不是一個武斷的人,他知道這人要是一開口的話,其他臣子自然是要附和,一通爭論下來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不如快刀斬亂麻,直接下結論地好。×?s!尐5說5箼5首發??如此一來,聖心已決,再也不敢有人再議,只好遵辦。

“鑑於我朝目前各路軍隊過於分散,沒有統一指揮,無法把軍隊集中起來統一調度,必須進行軍制改革,成立華南防區,江南防區,四川防區,揚州防區,長沙防區。??”李雋走到地圖前,指着地圖道:“華南防區主要管理嶺南防務。??包括福建、廣東、廣西這些地區;江南防區主管江南之地地防務,主要是長江三角洲這一地帶地防務;四川防區主要任務是防守四川、雲南、貴州三地地防務;揚州防區主管淮西淮東的防務,長沙防區主管湖南、湖北、江西一帶的防務,具體情況將有更加詳細的文書下達。??”

李雋的話音一落,文天祥一下站起來,讚佩無已地道:“皇上聖明!”

他曾經力主把南宋現有的地方重新設置,再派都督主管。??和李雋這一構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不同地是,李雋這一構想僅僅是給予將領軍事方面的權力。??就是說他們只能處理軍務,無法過問行政事務。??而文天祥地辦法是軍政兼管,兩相比較,自然是李雋的辦法更好,既保證了軍隊之間的協調,又不致於讓將領坐大,實是不二良策。??要文天祥不佩服都不行。

李庭芝,廖勝功,柳河子,鄭靜和都是有着敏銳洞察力的人物,略一思索,也是明白其中的好處。??李庭芝站起身來,道:“皇上此舉,既避免了由於力量分散而爲敵人各個擊破。??又可以防止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

他說得含蓄,他說的不該發生地事情自然是指有人謀逆了。

李雋之所以把南宋現有的領土分成五個防區,還考慮到了通訊的問題。??在當時,沒有快捷的通信設施,要是分得太大,不便於指揮與協調。??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要不然的話,完全可以學現在一樣,設立大的軍區。

這都是後世採取的辦法,李雋只不過是根據南宋實際情況進行一些修正而已,並不是他地發明,受之有愧,道:“你們不要盡揀好聽的說。??防區的事情,會盡快落實。??另外,爲了更好地治理國家,我還決定成立大宋皇家政務部隊。??專門用來處理國內事務。??維護社會治安。??”

這一設想類似於現在的保安部隊,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這是給軍隊減輕負擔,便於正規軍隊專心從事訓練和對外進行戰爭。??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要是沒有維持治安的現代警察部隊,動不動就把坦克開到大街上,威風倒是威風了,就是會受到指責。??其實,也沒必要動不動就出動正規軍隊,這會干擾正常的訓練,有時可能還會影響到戰爭。×?s!尐5說5箼5首發

當然,如此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政務部隊還可以做爲預備隊,一旦有必要,馬上就可以升級爲正規部隊。

李雋看着羣臣道:“兵部正式更名爲大宋皇家武裝部隊參謀本部,由廖勝功將軍出任參謀長。??儘快打造出一支軍事素質高地參謀隊伍,也是這次軍事改革的重要目標,軍事學院可以再開設一個參謀學院,對優秀軍官進行培訓,要他們掌握良好的參謀技巧。??”

這點對於廖勝功來說,根本就不是難事,他本人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參謀官,李雋是魂的話,他就是**,會很好地執行李雋的意圖,由他來主持參謀本部的工作,不會有問題。??李雋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不久大宋皇家武裝部隊就會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錯的參謀隊伍。

南宋有參議官一職,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參謀軍官。

“遵旨。??”廖勝功站起來領旨。

李雋招呼廖勝功坐下,道:“朝庭現在面臨國庫空虛地困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地,主要原因是開支過大,有太多的不太必開支佔用了國庫有限地銀子。冗官冗員多不勝數,這些人尸位素餐,拿銀子卻不辦事,徒自消耗老百姓的血汗錢,必須把他們清理出去,朝庭的官史、吏員必須是一支精幹、高效率的隊伍。??這事,就由李愛卿來處理,中書省的日常事務就由李愛卿來負責。??”

李庭芝擁有傑出的軍政才幹,正是靠着他的努力,才保全了淮東地區。??他到淮東之時,淮東地區境況之糟糕出乎人的想象,路有死人都是小事一樁,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就是死人都別想消停,因爲飢餓的人們會割死人的肉來吃。??經過李庭芝的努力,淮東地區穩定下來,生產恢復。??李雋對他的措施很有研究,認爲此人才堪經國,才決定由他來打理中書省。

李庭芝是南宋名臣,在朝中地威望很高,他入主中書省沒有人會有異議。??只是李庭芝這人德操不錯,站起來推辭道:“皇上,爲國出力。??臣之職責,臣以爲履善比臣更合適。??”

文天祥忙站起來道:“皇上。??祥甫所言,臣不敢苟同。??若說到發宏議,監督百官,肅正綱紀,臣自認不輸於人,若要論到處理政務,臣有自知之明。??臣不如祥甫。??”

文天祥也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的缺點,若論到軍政才幹,文天祥確實不如李庭芝。

“這事,李愛卿就不要推辭了,中書省的事務就有勞你了。??”李雋笑言,道:“履善嘛,自有任命。??”

李庭芝見推脫不得。??只得道:“臣遵旨。??”

“造成國庫空虛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黑手太多,官員貪髒枉法,把本該屬於國庫的銀子侵吞了。??”李雋重重一下敲在桌子上,道:“這些蛀蟲一定不能輕饒,履善就負責御史臺日常事務,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對百官、地方官員進行徹查。??若有違法亂紀者根據律令依法懲處。??”

監督百官,肅正綱紀,文天祥所願也,很是興奮地道:“臣遵旨。??”

李雋接着道:“履善,你要記住,第一件事就是把髒銀追回來,朝庭現在急需銀子,這事刻不容緩,要立即去辦。??”現在宋軍正在大規模更換裝備,銀子象流水一樣流出去。??這個數目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非常龐大。??追回銀子,把軍隊地戰鬥力提升上去,以便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戰,纔是最重要地事務。

文天祥不會不明白其中的原委,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盡力。??”文天祥這人正直無私,才氣非凡,由他來主持御史臺的事務,自然是會有好的結果。

李雋很是放心地道:“爲了配合你的工作,朕決定從各地抽調精明強幹,精通帳務的帳房組成一個一強大的團隊供你調度,從朝庭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來一次徹查,全面清帳。??記住:抓大魚,放小蝦。??”

按照李雋地要求去做的話,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南宋的吏治敗壞,沒有貪髒枉法的官員不會太多,會有很多官員會被廢除,追回的銀子肯定是個天文數字,固然可喜,但也會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大量的職位空缺,大量地事務無人來處理,可能會造成局勢失控。??正是從此點考慮,李雋纔不得不採取大抓魚,放小蝦的策略。

在歷史上,因爲貪污而把成片成片的官員拉下馬的事例不少,有些皇帝一怒之下殺得太多,造成這些地方官員不夠,事務無人處理,百姓無人管理,更有造成民變的可能,康熙大帝就曾犯過這麼一個錯誤。

懲治貪官,對他們不留情,李雋也能做到,但他是務實的人,不得不考慮這些方面。??不過,李雋還準備了一手,絕不會僅僅停留在這上面。

文天祥也是一個明辨利害地人,明白李雋的意思,道:“臣明白,臣會把握好分寸。??”

“貪官畢竟是貪官,讓朝庭蒙羞,爲老百姓痛恨。??歷朝歷代不是沒有懲治,而是懲治了又會滋生,滋生了又會懲治,然後再滋生,再懲治,進入一個怪圈。??”李雋很是有感慨,道:“爲了防止這一怪圈出現,我決定把全國的經濟數據統一覈算,統一審計。??成立會計部和審計部,這兩個部門不隸屬於任何一個部門,直接向朕負責,由朕來指導他們的工作。??這就需要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和審計隊伍,朝庭會撥出銀子設立會計學院和審計學院,在全國抽調經驗豐富的帳房來講授會計和審計知識。??”

歷朝歷代並非沒有懲治貪官,實在是懲治了一個又會滋生一個,或許會滋生兩個,真的是讓皇帝們傷透了腦筋。??對貪官最捨得下手的可能要算以猛政治國的明太祖朱元璋了,都到了扒皮實草的程度,貪官依然是不絕。

李雋這辦法是借鑑後世地做法,用統一地會計方式來統計全國的經濟數據,避免官員爲了面子、爲了升官而做假帳,虛報數目。??再通過審計部門進行審門,進行查處,效果會明顯提高,但是,並非沒有貪官。

再完美地制度也不可能杜絕貪官,只能是控制在一個危害不大的範圍內。??沒有貪官那是理想化的狀態,不可能實現。

李庭芝的政治嗅覺又一次發揮了作用,讚道:“皇上此舉可令貪官們不敢再有非份之想,他們若伸出黑手,必然會給斬斷。??”

他的話音一落,又是一片頌揚之聲響起。

等羣臣的頌揚聲停下來,李雋接着道:“另外,還要官員們每年進行一次工作彙報。??爲了監督官員,在各地選出一些德高望重,精明強幹的人組成監督組,聽取官員的彙報,若有異議,官員必須做出解釋。??當然,機密不得泄露,但要向朝庭稟報。??”

這又給官員設立了一面鏡子,要他時刻都得提醒自己給人用鏡子照着,不能貪髒枉法。

要官員向老百姓彙報工作,實是開了先河,就是李庭芝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細想一下,這確實是監督官員清廉的一個好辦法,又不得不佩服,道:“皇上聖明!”

“這就要求朝庭的律法要適應新的需要,朝庭現在的律法有好多已經不能再適合了。??這事就由陳宜中牽頭,找一批精通律法,精明、智識淵博的人來制訂一部新的法典。??在這部法典中要求官員處理事務要依法、要便民、要規範施政。??”李雋對陳宜中道:“廣州的事務就由陸秀夫去處理。??福州的事務就由孟贄接管。??”

李雋第一個提出了“規範施政”,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苛政不僅僅是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的徭役,還在於施政不規範、不便民,讓老百姓感到不方便也是一種苛政。

在李雋的推動下,南宋進入了有序、有重點的全面改革時期。

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6章 血債血償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20章 生財之道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0章 連環巧計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1章 郭侃入關第7章 一網打盡第64章 馳援江南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65章 羣星閃耀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3章 埃及蘇丹第7章 伏兵四起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4章 大軍入川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50章 變生肘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64章 渭水軼事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16章 亂臣賊子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76章 血債血償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1章 細菌戰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章 威振異域第77章 復仇火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0章 懲漢奸詔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5章 嚴懲漢奸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一些問題的說明第58章 突出部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0章 戰略佈局第18章 重慶戰役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64章 渭水軼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43章 南洋賓服(上)
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6章 血債血償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20章 生財之道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0章 連環巧計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1章 郭侃入關第7章 一網打盡第64章 馳援江南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65章 羣星閃耀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43章 埃及蘇丹第7章 伏兵四起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4章 大軍入川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50章 變生肘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64章 渭水軼事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16章 亂臣賊子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7章 不期而遇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76章 血債血償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1章 細菌戰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65章 李雋遇刺第2章 威振異域第77章 復仇火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3章 漢奸的末日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0章 懲漢奸詔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35章 嚴懲漢奸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一些問題的說明第58章 突出部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5章 羣星閃耀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10章 戰略佈局第18章 重慶戰役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64章 渭水軼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43章 南洋賓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