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臨安大捷(上)

讓伯顏不滿的是阿剌罕的動作遲緩,沒有及時進城,給他以有力支持。阿剌罕之所以遲遲不能進城,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吊橋給炸斷了,他也如伯顏一樣興奮地下達了進攻命令。但是,當他發現吊橋被炸斷後,他沒有伯顏那樣的勇氣用士卒的身體來填滿護城河,下令停止前進,要士卒挖土填河,想等把護城河填平了再進城。

吊橋給炸斷純屬意外,根本就沒有應對的方案,急切間沒有挖土工具,哪有那麼快把護城河填平。憧憬着進城獲得勝利的阿剌罕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高達居然率軍出城,襲擊回回炮。當他得報時,還以爲是宋軍要棄城而逃,忙調兵去攔截,直到回回炮被炸,他才恍然大悟,可惜的是爲時已晚。

阿剌罕身經百戰,作戰經驗豐富,原本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自從蒙古大軍進軍以來,宋軍一觸即潰,難有象樣的戰鬥,臨安城破在即,棄城遠遁對於阿剌罕來說似乎是再正確不過的推斷了。

要是在往常,這一推斷是無比的正確,在今天卻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高達是名將,善於利用戰機給敵人以重大殺傷,知道要是阿剌罕部越遲進城對李雋撤回城裡越是有利,果斷地決定對阿剌罕部實施騒擾行動,率領軍隊衝殺過去。

元軍一心想衝進城去,根本就沒有心情和他糾纏,往往是痹篇,實在不行纔會迎戰。是以高達第一波衝擊,居然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差一點打亂了元軍的陣勢。還是阿剌罕組織起有效抵抗,率軍包抄高達,想把高達在城外吃掉。

高達纔不會笨到和阿剌罕糾纏的程度,大喊一聲:“韃子,有種就跟你高爺爺城裡玩去。”率軍閃人。

阿剌罕當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率軍追來,追到新開門。高達親自斷後,等宋軍撤進城後,吊橋拉起。阿剌罕只能望橋興嘆。出城摧毀回回炮的軍隊都是從別的城門出入的,高達走的是新開門,李雋走的是艮山門。

此時城裡的情形是伯顏雖然衝進了東青門,但是元軍無法突破宋軍密集的火力壓制,取得的戰果並不大,作戰範圍並沒有擴大,激戰只在東青門一帶極小的範圍內展開。

高達剛進城,一個校尉騎馬過來向他傳達李雋的命令,要他率領部隊死守崇新門,不得放一個元軍進來。

高達對李雋很是佩服,想也沒想地執行命令,揮手道:“你去回覆皇上,就說只要高達有一口氣在,崇新門就不會有一個韃子。”

校尉敬過禮,離去了。

高達揮着寶刀,高喊道:“小子們,皇上說了,要我們堅守崇新門。我給皇上說了,只要我高達一氣在,就不過放一個韃子進來。現在,我給你們說,誰要是不力戰,放一個韃子進來,我高達認得你,手中的寶刀可不認得你。皇上萬歲!大宋朝萬歲!”

士卒給他一激勵,也是熱血如沸,振臂高呼道:“皇上萬歲!大宋朝萬歲!”一聲聲怒吼匯成一首戰地壯歌,直衝霄漢。

“他們瘋了?無緣無故的吼什麼吼?”阿剌罕弄不明白高達他們爲什麼會發出獅子般的怒吼,自言自語地道。

望着崇新門裡嚴陣以待的宋軍,阿剌罕真有點傻眼了,別的不說,就護城河這一關就夠讓他受的了,怎麼過河真讓他傷腦筋。他可沒有伯顏那種鐵石心腸,用士卒的屍體把護城河填滿,不傻眼纔怪。

這個問題伯顏爲他解決了,阿剌罕正遲疑間,伯顏的一隊親兵飛馬而來,隊長向他敬過禮,傳達伯顏的命令,道:“丞相有令,要你部馬上攻佔崇新門,給丞相有力支援。”

阿剌罕頓足道:“我也想啊,可我怎麼過河?丞相那邊怎麼樣了?”

“回大人,丞相那邊進展緩慢,極需你部突入城裡給以有力支援。”親兵隊長回答,看了一眼護城河道:“丞相說了,護城河不是問題,只你硬起心腸,護城河就是一個小水潭。”

阿剌罕也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伯顏說的硬起心腸是什麼意思,倒抽一口涼氣,道:“他們都是我蒙古的大好男兒,我做不到。”

親兵隊長手一揮,親兵手按在刀柄上,明顯就要拿他了,阿剌罕大罵一聲:“伯顏,你好狠,你居然要我們草原上的雄鷹來填河。”吸口涼氣,下令道:“戰鬥隊形,衝鋒!目標:崇新門。”終於執行了伯顏這道要命的命令。

其實,伯顏也是有苦衷的,他原本以爲衝進城就可以進行巷戰,以元軍嫺熟的彎刀技術,巷戰絕對不會吃虧,攻佔臨安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哪裡想得到,宋軍的應變非常迅速,竟是在短時間內就部置好了封鎖線,鋼弩沒完沒了地射擊不說,要命的炸葯包不時向陣中扔來,傷亡非常大。付出了極爲沉重的代價,仍然難以衝突封鎖線,把作戰範圍擴大。

東青門外的元軍士卒人挨人,後面的人把熱氣呵在前面人的脖子上,就是衝不進城,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不能沖垮宋軍的封鎖線。伯顏在兵力上擁有絕對優勢,但在城裡的戰鬥中卻又處於劣勢,不能把更多的軍隊投入戰鬥,造不成戰鬥中的兵力優勢,他也急得不得了。

用士卒的屍體來填平護城河,這代價確實太大,不過也很划算。要是阿剌罕進城了,兩路大軍從兩個方向進攻的話,極有可能打亂宋軍的部署,攻佔外城,進而攻佔內城,拿下臨安,結束戰爭。這前景實在是太誘人了,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

阿剌罕並非不明白其中的好處,只是硬不起心腸,伯顏這道死命令一下,他也就不得不爲了。眼淚從阿剌罕的眼裡不住滾下,無言地走到吊橋邊,拔出彎刀大吼一聲:“成吉思汗!”

呈戰鬥隊形前進的士卒們大吼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踩着整齊的軍步,義無反顧地向着護城河走去,一排一排地掉進護城河裡,不一會兒功夫就把護城河填滿了。

成吉思汗這個大英雄的名字對於蒙古人來說是最神聖的存在,而此時這個名字就不知道是神聖的存在,還是是魔鬼的化身了。

“天啊,韃子瘋了。他們還是不是人?”高達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明白過來,道:“韃子真是不要命了,居然用這法子填護城河。”心裡不住地贊李雋英明,把臨安五百里範圍內的百姓都撤走了,要不然用來填護城河的就不是蒙古士卒而是宋朝百姓了。

阿剌罕抹着眼淚,把彎刀朝城門一指,吼道:“成吉思汗!殺!”衝了出去,他身後的蒙古士卒吼着成吉思汗的名字跟着衝了上去,崇新門外的血戰就此開始了。

第72章 重拾民心第26章 揚州會戰第74章 屠城慘劇第80章 直奔日本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5章 僱傭軍第43章 建設寧波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8章 新戰略第24章 亡國之君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33章 喋血江漢第47章 駕臨劍閣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4章 渭水軼事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0章 席捲淮西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62章 大獲全勝第77章 復仇火焰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0章 席捲淮西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章 威振異域第63章 和尚原誓師一些問題的說明第32章 鄂州惡戰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10章 戰略佈局第8章 新戰略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9章 婦女權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5章 新式科技(中)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34章 戰略轉折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5章 李雋遇刺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49章 戰火重燃第62章 大獲全勝結束感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章 斷然收網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5章 皇城激戰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5章 嚴懲漢奸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
第72章 重拾民心第26章 揚州會戰第74章 屠城慘劇第80章 直奔日本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5章 僱傭軍第43章 建設寧波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31章 光復蘄黃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8章 新戰略第24章 亡國之君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33章 喋血江漢第47章 駕臨劍閣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64章 渭水軼事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0章 席捲淮西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62章 大獲全勝第77章 復仇火焰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0章 席捲淮西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章 威振異域第63章 和尚原誓師一些問題的說明第32章 鄂州惡戰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10章 戰略佈局第8章 新戰略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39章 婦女權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5章 新式科技(中)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1章 西進北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34章 戰略轉折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5章 李雋遇刺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49章 戰火重燃第62章 大獲全勝結束感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章 斷然收網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5章 皇城激戰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5章 嚴懲漢奸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