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拾民心

清風子率領的宋軍主要是給他逼着投降過來的漢軍將領率領的漢軍,在他的指揮下,這些宋軍狠命地砍殺蒙古敗兵,瞧他們那兇狠樣子好象這些蒙古軍隊和他們有仇,也許還是三代的世仇。×?s!尐5說5箼5首發()??事實上,蒙古入主長安已經四十多年,算得上世仇了。

活着的蒙古士卒不用說自然是他們獵殺的目標,就是那些倒在地上的傷兵,甚至是屍體都是他們虐待的最好目標,有機會就要砍上幾刀再說。

一支剛剛投降過來的軍隊按道理不能派上戰場,至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派上戰場,即使派上用場也不能派上主力,只能用來打打輔助,因爲那不穩定,不可靠。??然而清風子卻一反常態,不僅把他們派上戰場,還個個勇狠若斯,好象他們是嗜血的野獸似的,究其原因還不是他們給清風子整治過,不得不聽他的。

清風子對付他們的手段實在是太簡單了,那就是要漢軍將領把自己的軍隊召集起來,把在長安的蒙古軍隊全部抓起來。??蒙古派在長安的軍隊不在少數,這也難怪,象長安這樣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自然是要派出精銳部隊,要派駐重兵,這些蒙古軍隊在猝不及防之下給繳了械,成了俘虜。

要不是情況緊急的話,清風子也不會那麼狠,他毫不猶豫地下令要漢軍去殺死這些蒙古俘虜,並且告訴他們現在殺死蒙古軍卒和殺敵等同,可以得到和殺敵相同的獎賞。??這等於白送戰功給漢軍。??他們哪裡相信,清風子什麼話也不說,下令把繳獲得來地銀子黃金珍珠搬來,指着這些寶貝對漢軍說當場打賞。

這些漢軍哪裡相信有這等好事,個個傻站着不動。??不能怪清風子的魅力不夠,而是因爲好事太容易了任誰都難以相信,朋友們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試試。??清風子點了幾個士卒。??要揚風他們用劍逼着他們去殺俘虜,這幾個漢軍給被逼得沒辦法只好把幾個俘虜殺了。

清風子信守承諾。??當場打賞。??如此一來,這些漢軍有些相信了,有幾個漢軍自動上前砍下幾個蒙古俘虜的腦袋,清風子自然是馬上打賞。??有了這幾個漢軍的表率作用,漢軍們一下子熱切起來,個個擦拳摩掌,恨不得把蒙古俘虜殺光光。??獨攬軍功。

精明過人是清風子的美德,他趁機發表演說,細數蒙古軍隊在長安的暴行,他久在關中,對蒙古軍隊地暴行了若指掌,一樁樁一件件細數起,激得漢軍個個仇恨大熾,如嗜血的野獸一般。×?s!尐5說5箼5首發??紅着雙眼看着那些蒙古俘虜,恨不得把蒙古人一刀兩段。

清風子知道時機已經成熟,要他們去殺蒙古俘虜。??他這是逼虎上山,要漢軍人人沾上蒙古人地鮮血,再無回頭之路,只有跟着他走的份。??每人至少殺一個俘虜。??一通打賞下去,漢軍個個喜上眉梢,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更有不少人一雙眼睛亂瞅亂瞄,在尋找目標,看有沒有漏網的俘虜,要是有的話,他們的軍功又多了。

高興的漢軍士卒把清風子當作了神明,有人情不自禁地叫他“活神仙”,一人叫,衆人效。??一時間一片“活神仙”的喊聲響起。??漢軍士卒是說不出地高興。

如此一來,清風子既立了威。??又得到了漢軍的信任,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一支鐵血大軍。??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仇恨蒙古人,見了蒙古人就想殺掉,不是因爲他們貪功,而是因爲他們害怕,他們沾上了蒙古人的鮮血,要是給蒙古人逮住他們那還得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蒙古人宰了。

宰了蒙古人自己也安心不說,還可以立功,大好事一件,誰不想做?史天澤的敗軍遇上他們自然是倒黴透頂的事,比遇上李雋率領的宋軍還要倒黴萬倍都不止,至少李雋率領地宋軍不會虐屍。

在宋軍近乎瘋狂的打法面前,蒙古敗軍哪裡抵擋得住,沒用多久就是一地的屍體。??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就在史天澤敗軍快崩潰的時候,一聲驚天動地的戰號“大宋朝萬歲!”響起,史天澤的背後傳來如雷地蹄聲,一片煙塵捲來,無數的宋軍揮着寶刀直朝他們殺來,這些宋軍正是李雋率領的追兵。

蒙古軍隊打仗是一流,逃命也是一流,李雋費了好大的力氣纔在長安城下追上。??蒙古敗軍崩潰在即,痛打落水狗的好事誰都想,這種好事任誰都不會放過,李雋還沒有傳令,宋軍不由自地主大吼一聲戰號,呼啦啦就衝了上去。

史天澤真的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逃到長安城下,本想重整軍隊,沒想到清風子在等着他,這已經讓他夠鬱悶的了。??李雋這一壓上來,他根本就吃不消,蒙古軍隊轉眼間就全線崩潰了,原本還在抵抗的敗兵再無鬥志,丟下武器就逃命,只恨爹孃少生兩條腿。

郭侃帶進關中的蒙古殘軍在長安城下給宋軍前後夾擊,包了一個大餃子。

“貧道見過皇上。尐?χ說?箼5?手5?5打ち??”清風子大袖飄飄而來,一副神仙之姿,向李雋施禮,道:“皇上用兵如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策出無方,讓人意想不到,貧道佩服。??”

以少勝多的戰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淝水之戰,官渡之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地經典戰例。??但如李雋這般以如此劣勢地兵力打敗史天澤也不多,讓人不得不服,實是一個奇蹟。

清風子之所以甘冒奇險,率領幾個弟子進入長安,奪取長安,其中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要是成功的話,給郭侃大軍造成地壓力會非常之大。??可以想象得到。??象長安這樣重要的城市一旦丟了的話,無異於一顆重磅炸彈,不給蒙古軍隊造成震盪都不可能。

這還僅僅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有利優勢就在於,清風子完全可以率領招降的漢軍從後面奔襲郭侃,和李雋前後夾擊郭侃。??如此一來,即使不能打敗郭侃。??也會拖住郭侃無法再向寶雞推進。??要知道,眼下對於李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爭取到時間。??讓更多的軍隊趕到關中集結。

讓清風子萬萬想不到的是,李雋居然把郭侃給打敗了,他剛剛奪取長安,李雋地大軍就趕到了,他的努力只能是錦上添花,沒有起到更大地作用。

李雋從白馬背上跳下來,還禮道:“道長請免禮。??道長奇計。??不費一兵一卒,不戰而下長安,實是奇功一件。??道長有什麼心願,儘管說,我一定替道長完成。??”象清風子這樣的大功,千古少有,自是應該好好賞賜一通,但是清風子是世外高人。??要是說賞賜就未免太俗了,李雋才說要替清風子完成心願。

清風子哪有不明白李雋意思的道理,稽首道:“皇上,貧道七十載才逢一明主,貧道別無心願,只願故土光復。??華夏昌大,盛世重現,百姓安居樂業,有飯吃,有衣穿,貧道之願足也。??”

“真是讓人欽佩的世外高人,爲民奮不顧身,功成卻一毫不取。??”李雋在心裡如是讚賞,大笑道:“你的心願也是我的心願,也是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願。??我們一道。??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這個美好地願望。??”

清風子再施一禮。??道:“皇上聖明!華夏必將昌大。×?s!尐5說5箼5首發??貧道請皇上行最急之事。??”

李雋一愣,問道:“請問道長最急之事是什麼事?”清風子說得有點含糊,把一向精明的李雋也給說愣了。??不要說李雋會發愣,換作任何人都會發愣,關中還沒有完全光復,長安纔拿下,要處理的事務多如牛毛,急事也多得要命,誰知道他指的是哪一件。

“皇上,貧道以爲關中已經一百多年沒有王師,百姓多不知道朝廷威嚴,還請皇上趁此大軍集結於長安之際重拾民心。??”清風子直道其意。

李雋點頭讚道:“道長所言極是!這是深謀遠慮之舉!血濃於水,朝廷雖然一百多年沒有管理關中地區,關中的老百姓還記得自己是漢人,是華夏子民,盼望王師歸來。??但是,畢竟時間太長了,或有一些人已經不知道朝廷威德,是該讓他們知道朝廷回來了。??”

時間是醫治創傷的靈藥,一百多年來關中百姓反抗異族的統治一直在進行。??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反抗越來越微弱,已經有不少人認同了異族地統治,是該趁此機會重新收拾民心,要老百姓知道朝廷回來了,要把朝廷打回來的主張向他們說清楚。??做好這點,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關中建設成進軍中原的戰略基地。

清風子在別人還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率先向李雋提出這個建議,實是高屋建瓴,讓人不得不服。

對於李雋反應之快,清風子很是讚賞,稽首道:“皇上聖明之主,貧道算是見識了。??”

象清風子這樣地世外高人要得到他的讚賞極不容易,雖然說得不是很恭敬,也足以讓人高興了,李雋笑着道:“道長過獎了。??道長之纔不在太公之下,能得道長相助,關中何憂?中原何憂?柳將軍,馬上派出人去追擊史天澤,務必不能讓他出關。??另外,叫將士們集合,我們也進城吧。??”

李雋能說會道之人,明明是要來個閱兵式,讓長安的老百姓看看宋軍雄壯的軍威,卻給他輕描淡寫地說成進城。??柳河子哪有不清楚他的意圖,領命道:“遵旨。??”命令傳下去,一部分人去追擊史天澤,其餘的人全部集中。

對於閱兵一事,李雋早在臨安保衛戰時就曾舉行過,當時取得的效果極好,振奮了臨安百姓的鬥志,也振奮了全軍的鬥志,爲後來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許光漢地特種部隊就曾參加過當時地閱兵式,可以說駕輕就熟。??命令一傳下去,特種部隊馬上列陣。??特種部隊是宋軍地尖刀,訓練有素,頃刻成陣。

其他地宋軍在柳河子的安排下,也很快就集合完成,列成一個個整齊的陣勢。??從城頭上望去,城下黑壓壓一片。??不知道有多少。

蒙古軍隊慘敗之際,不少老百姓也拿起斧頭鋤頭之類的農具出來參戰。??痛打落水狗。??蒙古軍隊逃走後,他們幫着打掃戰場,宋軍的行動馬上影響到他們,無不是停足靜觀,見了宋軍雄壯的陣勢無不是打從心裡高興,指指點點地議論起來。

兩萬多人列陣,動靜也不小。??城裡地百姓爭相圍觀,不一會兒功夫,城頭上城下就圍了不少人。??消息不脛而走,還有不少百姓得到消息趕來,人是越聚越多。

這場閱兵式還沒有舉行,就吸引了這麼多百姓圍觀,李雋很是滿意,和清風子對望一眼。??兩人同時微一點頭。??他們兩人具有默契,這是在說各司其職,一定要把這場閱兵式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李雋騎着白馬,在段幹木率領地一隊侍衛簇擁下策馬進城,來到城頭上。??李雋跳下戰馬,往城牆上一站。??揮手道:“將士們辛苦了!”

城下的將士們一齊道:“報效朝庭!”

李雋帶來的軍隊就有一萬五六千人,加上清風子逼降的漢軍不下萬人,一共是兩萬多,接近三萬人,一齊吼起來,這聲音就大了去了,好象一聲驚雷,直上雲宵,震耳欲聾,遠遠地傳了開去。??經久不息。

圍觀的老百姓原本是出於好奇。??本着看西洋鏡的心情來圍觀,沒想到如此吼聲如山崩海嘯一般。??震得他們耳朵嗡嗡直響,嚇了一大跳,無不駭然失色。

“將士們辛苦了!”李雋再次在城頭上揮臂吶喊。

將士們一齊道:“驅除韃虜!”

百多年來,多少關中志士爲了“驅除韃虜”的志向而拋妻棄子,甘灑熱血,終不可得。??現在,這聲吶喊無異於一聲驚雷,劈開了烏雲,讓老百姓見到了青天,無不是振奮。

李雋大手一揮,許光漢帶領特種部隊走在頭裡,從吊橋上進城了,進城儀式正式開始了。??特種部隊是精銳中地精銳,身經百戰,訓練有素,裝備極其精良,可以說是宋軍的“形象大使”,走在頭裡,給圍觀的老百姓帶來震撼效果。

一百年前,金軍大舉南下,宋軍節節敗退,象富平戰役這樣的關中敗仗不少,有不少敗仗已經深深印在老百姓的心中,朝廷無能已經是公認的評價,讓關中百姓傷心。??萬萬沒有想到,百年前那支不堪一擊的軍隊重新回到關中時卻是如此的雄壯威武,讓人看着順眼,瞧着也壯膽氣,要老百姓沒有震撼都不行。

不知道是誰率先喊道:“大宋朝萬歲!”老百姓跟着振臂高呼道:“大宋朝萬歲!”

這聲音已不僅僅是單純地喊聲,是情感迸發的吶喊,內中飽含有老百姓的情感、血淚、屈辱,失去朝廷之後的諸般情感盡在其中,是那麼的感人,不少老百姓一邊流着眼淚,一邊喊着“大宋朝萬歲!”

說實在的,南宋朝庭無可稱道處,但是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哪怕是最糟糕地政府也比異族朝廷親切,更讓人懷念,因爲這畢竟是同一個民族內部的事情,即使朝廷再不好,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不容許屈服,不容許異族插手。

不少人激動難已,只能低泣道:“朝廷回來了!朝廷回來了!”

一百多年來,朝廷回來了一直是縈繞在百姓心頭的夢想,想喊這麼一句簡單的話語都不可能。??沒想到現在竟然成爲真實的存在,老百姓心中那種激動已經不是筆墨所能表達,

“朝廷回來了”五字,是多少仁人志士爲之灑熱血,拋頭顱追求的夢想,千番奮鬥,萬般拼殺,都沒有掙來。??雄壯的宋軍已經踩着整齊的軍步大步進城了,這是最好的保證,任誰見了都會激動,都會淚下沾襟。

激動地百姓馬上忙碌起來,或敲鑼打鼓,或放鞭炮,自動排列成行,觀看宋軍地入城儀式。??這場儀式,非常的匆促,根本就沒有準備,李雋只是聽從清風子地建議來個簡短的閱兵式,給老百姓一個信心,沒想到老百姓一參與其中就不得了,到處都在喊“皇上,我們要看看我們自己的軍隊!”

這是個小小的要求,但是其中的份量有多重,只要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雋不能推拒,只好辛苦將士們了,李雋下令要他們走遍長安的大街小巷,要長安的老百姓親眼看一看王師。

這是一支得勝之師!他們剛剛從戰場上下來,征衣染血,在老百姓的眼中,鮮血是他們英雄事蹟的最好證明!無不是興奮,大聲吶喊“皇上萬歲!”

一片萬歲聲迴盪在長安這座功史名城!

結束感言第39章 壯懷激烈第15章 英雄歸來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2章 連戰皆捷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54章 危機重重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46章 異軍突起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36章 十萬火急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75章 渡江北伐第81章 舌戰真金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2章 世外高人第61章 炮擊安慶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章 悲慘人生第49章 戰火重燃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議和(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63章 再接再勵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0章 賊船上架公告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78章 出兵東瀛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3章 關中父老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章 巧妙應對第58章 難解玄機第44章 誓師北伐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3章 渡河之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3章 威行列國第79章 郭侃之死第28章 地底之謎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57章 突圍之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76章 血債血償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6章 困獸之鬥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59章 戲法奪城第70章 光復汴京(中)
結束感言第39章 壯懷激烈第15章 英雄歸來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29章 掃蕩淮西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2章 連戰皆捷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54章 危機重重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46章 異軍突起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36章 十萬火急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75章 渡江北伐第81章 舌戰真金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2章 世外高人第61章 炮擊安慶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章 悲慘人生第49章 戰火重燃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議和(下)第74章 屠城慘劇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4章 馳援江南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63章 再接再勵第62章 焦山水戰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0章 賊船上架公告第42章 整訓軍隊(下)第78章 出兵東瀛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3章 關中父老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章 巧妙應對第58章 難解玄機第44章 誓師北伐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3章 渡河之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3章 威行列國第79章 郭侃之死第28章 地底之謎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57章 突圍之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76章 血債血償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6章 困獸之鬥第35章 皇城激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59章 戲法奪城第70章 光復汴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