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十萬火急

“快跑,南朝人來了。×?s!尐5說5箼5首發()??快點去逃命吧!”蒙古散兵在大都街頭奔走,驚慌失措,完全沒有了他們先輩在成吉思汗時代橫掃世界的英風豪氣,惶惶然如一喪家之犬,雙腿邁得飛快,恨不得一步跨到大草原上去躲起來。

駐守大都的蒙古軍隊不是五衛禁軍就是怯薛兵團,這兩支軍都是蒙古軍隊最爲精銳的部隊,有總預備隊之稱,如此表現實在是出人意料,讓人不得不想起一句老話“兵敗如山敗”,無論多麼優秀的軍隊,吃了敗仗後和最差勁的軍隊沒什麼兩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因爲蒙古軍隊遭到宋軍突如其來的打擊,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被打懵了。??趙良淳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將領,他知道深入大都的風險有多大,是以他要求各部的動作一定要快,一定要猛,一定要打得蒙古人回不過神來。??同時,他深知虛實之道,派出小股部隊在大都街上奔走,豎起大旗幟,大搞宣傳,給蒙古人造成一種南宋大軍壓境的假象。

蒙古軍隊本來就給打得不辨東西南北,再給假象一迷惑,哪裡還分得清真相,誤以爲南宋派來的軍隊不下數十萬之衆,要是他們不逃快點的話,就會成爲宋軍的刀下鬼,這些士卒還有不驚惶逃命的道理。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蒙古軍隊的不少將領、軍官給趙良淳他們或抓或殺,這都怪忽必烈。??遲不遲,早不早地下旨集結軍隊,這些將領軍官聚在一起正在商議,就遭到宋軍的打擊,要抓他們,殺他們簡直是太容易了。

將領和軍官是一支軍隊正常運轉地中樞神經,沒有了將領和軍官。??這些士卒還有不成爲沒頭蒼蠅的道理?拱衛大都的數十萬軍隊自然而然地亂成了一鍋粥,軍中無將。??有將則無軍官,有了軍官又無將,不能上下聯繫,不能把這些部隊迅速組織起來,數十萬大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一盤散沙。

一羣的士卒在慌亂中奔逃,一聲斷喝響起:“站住!”這聲斷喝彷彿焦雷轟地,很有威勢。??一個大漢攔在十幾個士卒前面。??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巴布爾。

巴布爾在關中一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在崤中的表現,比起史天澤這位久經沙場地老將更是出色,逃離崤山後,屢敗之將史天澤自覺無勇氣面對忽必烈,派巴布爾來大都向忽必烈報告關中一戰的經過。

報告完關中戰事地巴布爾還沒有接到命令,一直呆在大都。??沒想到宋軍已經對大都動手了,在遭到宋軍的打擊後,整個大都處在恐慌中,巴布爾聞訊後從住處出來,正好看見十幾個逃命的散兵,才攔住他們。小x說s屋5$5整?5理

十幾個敗兵一看是個軍官。??愣了一下,一個士卒好心道:“大人,你快些逃命去吧,南朝來了一百萬軍隊,皇上已經給俘虜了,我們打不過,要是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趙良淳的虛實之道運用得法,大都城裡到處都是宋軍的旗幟,到處都是宋軍的身影,蒙古士卒驚慌之中哪裡分辨得明白。??張大其詞也在情理之中。??再說了。??普通士卒還沒有那麼高的智商分辯得出真僞。

巴布爾這人冷靜沉着,才思敏捷。??早已明白宋軍不可能一下子來上幾十萬,那樣地話,還有不走漏風聲的?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代,一下子出動數十萬軍隊,動靜非常之大,要想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象“巴巴羅薩”那樣的成功的戰例,縱觀古今中外戰史實在是不多,巴巴羅薩計劃之所以能夠在北極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起,並非北極熊的間諜無能,沒有破獲這些情報,相反北極熊的間諜把最正確地情報送到山姆大叔的案頭。??可是,山姆大叔因爲抱着某些不切實際、很是骯髒的幻想,不相信這是真的,沒有采取措施應對,纔有北極熊在戰爭初期痛失數百萬大軍的巨大代價。

巴布爾自然是不會相信士卒的張大之詞,右手按在刀柄上,喝道:“我叫你們站住!”

當此混亂之際,不要說是巴布爾攔路,就是忽必烈攔路也未必有用,士卒理都不理,飛也似地從他身邊衝過去。

巴布爾什麼話也沒有說,一下抽出彎刀,一道匹練似的刀光閃過,一篷血花閃現,一個士卒的腦袋飛出老遠。??又是一道刀光閃過,又一個急於逃命的士卒成了刀下鬼。??一連殺了五個士卒,其他士卒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驚恐之極地看着巴布爾手裡還在滴血的彎刀,好象那彎刀是閻羅王的符似的。

冷冷地打量了一眼士卒,巴布爾喝道:“還有誰要逃?”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再也明白不過了,那就是還想逃的話先要過他這一關,也就是死,士卒哪裡敢做這種事,一個個傻瓜似的站着,話也不敢說。

“我是這裡地最高長官,你們要服從我地命令。??現在,我命令你們去把那些旗幟弄過來。??”巴布令冷聲說道,手指着在視野中飄揚的旗幟。??這些旗幟正是宋軍豎起地,上面寫着宣傳語,當然是用來嚇唬蒙古士卒的話。

在巴布爾雷霆手段面前,這些士卒只有乖乖聽話的份,連大氣都不敢出,凜遵無誤,跑過去把旗幟弄過來。??這些旗幟,宋軍只能掛,不能守,因爲沒有那麼多的人手。×?s!尐5說5箼5首發??再說了,即使有那麼多的人手,也不可能派人來看守旗幟,因爲這沒什麼大的意義,幹掉蒙古人的軍隊纔是頭等大事。是以,蒙古軍卒取來一點困難也沒有。

巴布爾命令軍卒把旗幟放在地上,提起還在滴血的士卒頭顱。??在旗幟上寫道“南蠻逃走了!朝廷勝利了!”這些字就寫在南宋宣傳語地旁邊,兩種不同的宣傳語同列一面旗上的事情很少見,堪稱戰史上的一奇。

宋軍的聲勢造得很大,用的旗幟當然也多,這些士卒弄來的旗幟有好幾十面,巴布爾在每面旗幟上寫着不同地宣傳語,寫好後。??命令士卒扛起來,跟着他走。

要是事情到此爲止的話。??還不能體現出巴布爾讓人吃驚地機變,他還要士卒把給他殺了的五個士卒頭顱掛在旗槓上,這面旗幟上就寫着“南蠻的頭顱”。

他也開始虛張聲勢了,慌亂之際,誰也分不清是真是假,要是能分辨得清的話,那就不是普通士卒了。??那就是智者了。??對於智者來說,他們能夠洞曉趙良淳的計謀,不爲所惑,根本不需要。??需要頭顱的就不是智力,很容易給迷惑。

巴布爾帶着十幾個軍卒並沒有直去皇城救忽必烈的駕,而是直去一處平民區,這裡居住着老百姓。??來到平民區,巴布爾一腳踹開一扇門。??帶着人闖了進去。

這是一個五口之家,老兩口,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二十來歲,女兒十七八歲,模樣俊俏。??頗有幾分姿色。??大都亂成一團,一家五口嚇得瑟瑟發抖,直勾勾地看着巴布爾帶着十幾個如狼似虎地蒙古士卒闖了進來,連轉動一下眼珠都不可能。

一個士卒驚喜地尖叫一聲:“這娘們挺水的。??”朝女兒撲去,就要行yin辱之事。??就在這時,一道匹練似的刀光閃過,這個士卒的顆頭顱飛起來,摔得老遠,砸在地上發出砰的一聲響,嘴裡的口水流了一地。??一臉的驚喜豔色。??雙頰潮紅,到死還在想着豔事。

蒙古人自來橫行。??平日裡就沒少做侵害良民的事情,如巴布爾這般救人地好事還真不多見,老兩口率先反應過來,忙朝巴布爾跪下叩頭道:“謝謝大人!大人真是好人!”他們的感激話還沒有說完,轉而變成了驚叫。

因爲巴布爾手裡的彎刀再度劃出一道弧線,老兩口的一個兒子的頭顱就飛了起來。??彎刀中途一個轉折,另一個兒子的腦袋沒了。

巴布爾做個手勢,道:“掛上去。小x說s屋5$5整?5理??”士卒忙把地上地三顆人頭掛在旗槓上,跟着巴布爾去了。??身後傳來撕心裂肺的慘呼:“我的兒啊……”

等巴布爾走出這片平民區時,旗槓上已經有幾百顆人頭,不住地滴着鮮血,他們身後的地面上出現在一道道血跡。

“吼起來,大聲點。??”巴布爾走在頭裡,帶頭吼道:“南蠻給我們打跑了!我們繳獲了南蠻的旗幟!我們砍下了南蠻的頭顱!”

士卒跟着他一起吼道:“南蠻給我們打跑了!我們繳獲了南蠻的旗幟!我們砍下了南蠻的頭顱!”

吼聲遠遠地傳了開去,引得那些奔逃的蒙古士卒側目,一見之下巴布爾他們的戰果簡直是太大了,數百顆人頭,幾十面旗幟,而他們才十幾二十個人,這是一什麼樣地概念,只要不是豬頭都想得到。

可以這樣說,這些奔逃地蒙古士卒中有好多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宋軍的影子,他們之所以逃跑,一方面是因爲地確有不少吃了虧的軍卒奔逃引起的,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瞎起鬨”。??另一個原因就是趙良淳虛張聲勢的結果。

在戰爭中,兵敗之際,敗訊比瘟疫還要可怕,一旦傳開去,將是毀滅性的,可以把那些還沒有失敗的軍隊給毀了,這在戰爭中不少見,現在的蒙古軍隊就是這樣。

這麼多的旗幟,這麼多的人頭,這對於蒙古軍卒來說,是最好的定心丸,呼啦一下向着巴布爾他們衝過來了。

巴布爾什麼話也沒有說,彷彿沒有看見這些奔逃的士卒似的,仍是喊着:“南蠻給我們打跑了!我們繳獲了南蠻的旗幟!我們砍下了南蠻的頭顱!”

先前的士卒自然是喊起來,剛加入的士卒也不會放過機會,放開嗓子喊道:“南蠻給我們打跑了!我們繳獲了南蠻的旗幟!我們砍下了南蠻地頭顱!”瞧他們那副賣力的模樣。??還真以爲他們殺了這麼多的宋軍,繳獲這麼多的旗子似的。

要是他們知道這些人頭沒有一顆是宋軍的,他們又會做何想法呢?

軍心就是這樣,可以“惑亂”,既可以用虛實之道來打擊軍心,也可以用虛實之道來鼓勁軍心,劉邦給射傷了胸口。??卻抱着腳叫疼,就是很好的例子。??(按:有讀者提出忽必烈地話有漏洞。??沒錯,是有漏洞。??可是,能夠看得出漏洞的是智者,他們不需要忽必烈來振奮。??看不出漏洞地就需要謊言來振奮他們的精神。??)

巴布爾帶着他的隊伍在大都城裡四處走動,不斷地喊着“南蠻給我們打跑了!我們繳獲了南蠻的旗幟!我們砍下了南蠻的頭顱!”不斷有奔逃的散兵聚在一起,他的隊伍象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不出一盞茶時分就有一百多人。

隨着人數地增多。??聲勢大起來了,吼聲也大了,聚攏的人就更多了。??不出一炷香功夫,就聚攏了上千人。

巴布爾冷酷無情,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極其優秀的軍事家,他知道現在該是把他的力量以幾何級數增大的時候了,把這一千人分成十隊。??每百人爲一隊,打着旗幟,去各處收攏散兵。??如此一來,他的隊伍增長得就更快了,不到半天功夫,他的隊伍就有三四千人了。

一大隊人馬出現在視野裡。??一個蒙古大漢走在隊伍的前面,帶着隊伍直朝巴布爾走來,遠遠問道:“是哪位兄弟有如此地膽識,如此的忠勇?”言來很是敬佩。

“我是巴布爾。??”巴布爾回答,問道:“兄弟高姓大名?”

這個大漢回答道:“我是貼木兒。??巴布爾,好樣的!”(按:貼木兒是貼木兒帝國的創始人,和忽必烈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相差了好幾百。??而巴布爾是他的後人,相差一百多年。??本書把這兩個人放到忽必烈時代,好一併幹掉。??貼木兒曾經想續寫成吉思汗地輝煌。??再度征服中國。??他也開始了征服中國的軍事行動。??老天卻開了眼了,他病死在向中國進軍途中。??)

巴布爾一瞧。??貼木兒隊伍人數和他差不多,他們也是旗幟飄揚,聲勢不凡。??這些旗幟都是宋軍用來宣傳的旗幟,卻給他們毫不費力地弄來寫上一些長自己志氣的話語進行反宣傳,效果很不錯。

貼木兒隊伍裡也有不少人頭,這些人頭還在滴血,顯是剛死去不久,不用說貼木兒的做法和巴布爾如出一轍,他也是殺了老百姓,用老百姓的頭顱冒充宋軍的腦袋,以此達到提振士氣,收攏敗兵的目的。

巴布爾和貼木爾的做法很不人道,很是殘酷,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這種情況下,唯有不擇手段纔是最快收攏敗兵地最好法子,他們地應變的確是高人一籌,很富機謀。

“兄弟,你好樣地,殺了這麼多的南蠻。??”貼木兒拍着巴布爾的肩頭,一副讚歎不已的樣子,他的心裡卻是在想你比起我也不差,殺的老百姓也不少啊。??這也好,到時皇上追查起來,就多了一個倒黴蛋。

忽必烈以收拾民心爲務,拋棄了蒙古殺戮的傳統政策,他們如此濫殺老百姓必是忽必烈不能容忍之事。??但是,這是特別時期,當行特別之法,忽必烈是個懂得這個道理的君主,絕不會拘泥不變,到時不僅不會治他們的罪,還要升他們的官。

“哪裡,沒你多。??”巴布爾略一謙遜,問計道:“我們該怎麼做?”

貼木兒把巴布爾拉到一邊,沉思道:“我們現在的力量還不能和南朝對抗,還要把散兵多收攏些纔是正理。??”

宋軍在大都幹得有聲有色,銳氣正旺,憑他兩人手中的這點力量根本就不是對手,要是現在就急於宋軍對上的話,可以想象得到,趙良淳只要一個衝鋒就會把他們打散。??這是正理,巴布爾皺眉道:“可是,皇城危急,朝不保夕,要是皇上有個閃失,這罪可就大了。??”

忽必烈的安危纔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沒有了忽必烈,一切都沒了,巴布爾不能不急。

“兄弟,你放心,皇上是大有爲之軍,雖然事起倉猝,皇上斷不會坐以待斃,定然會奮起抵抗。??”貼木兒分析說:“久了不敢說,皇上堅持三兩天還不成問題。??我們斷不能把這點力量過早地消耗掉,還應該繼續收攏散兵纔是正理。??”

這是收攏的散兵,他們的士氣,軍心,都受到沉重打擊,現在還不可能恢復過來。??再說了,他們中有好多人連武器都丟了,根本就不能打。??避免現在決戰,過得三兩日,讓他們不再驚惶,弄些武器再打就好多了。

巴布爾點頭贊同,道:“南蠻的膽子也太大了,居然跑到大都來了。??來了也好,倒也省了我們不少手腳,就在大都見個真章。??”

正說着,又出現幾隊人馬,這些人馬不多,也就幾千人而已,隊伍不太整齊,不用說自然也是那些極富膽略的蒙古軍官或是將領收攏的散兵。

望着開來的這幾隊人馬,巴布爾的冷麪孔上多出了些笑容,看着貼木兒,貼木兒點頭道:“兄弟,我們先過去看看,是哪些兄弟。??”

二人相攜走過去,相互問候之下,這些人分別是賽音諾,桑哥,賽典赤,不魯迷失,張惠,忽辛。??他們也如巴布爾和貼木兒一樣,憑着過人的膽識收攏散兵,聚在一起。??聽說這裡有兩支隊伍,就帶着隊伍趕過來。

他們聚在一起,略一商議,最終敲定了一個全殲宋軍的作戰計劃,相互對望一眼,很是振奮地道:“絕不放走一個南蠻!”

第36章 援軍到來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9章 突破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50章 懲漢奸詔上架公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1章 全面改革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光復蘄黃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29章 掃蕩淮西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67章 無處可逃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4章 全民教育第74章 屠城慘劇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8章 新戰略第60章 連環巧計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47章 火燒碭山結束感言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10章 敵後戰場(上)序言第5章 巧妙應對第41章 御駕親征第54章 郭侃入伏歷史與小說第33章 計中計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42章 遠洋艦隊第13章 會師昆明第25章 臨安血戰(中)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章 巧妙應對第51章 西進北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84章 首戰日本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7章 無處可逃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1章 炮擊安慶第49章 戰火重燃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8章 連環計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9章 掃蕩淮西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79章 郭侃之死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4章 全民教育第27章 意料之外第63章 和尚原誓師
第36章 援軍到來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9章 突破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50章 懲漢奸詔上架公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1章 全面改革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31章 光復蘄黃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29章 掃蕩淮西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67章 無處可逃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4章 全民教育第74章 屠城慘劇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8章 新戰略第60章 連環巧計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47章 火燒碭山結束感言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10章 敵後戰場(上)序言第5章 巧妙應對第41章 御駕親征第54章 郭侃入伏歷史與小說第33章 計中計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42章 遠洋艦隊第13章 會師昆明第25章 臨安血戰(中)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1章 關中一道第5章 巧妙應對第51章 西進北上第32章 鄂州惡戰第84章 首戰日本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0章 臨安新貌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7章 無處可逃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65章 李雋遇刺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1章 炮擊安慶第49章 戰火重燃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8章 連環計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9章 掃蕩淮西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79章 郭侃之死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4章 全民教育第27章 意料之外第63章 和尚原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