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誓師北伐

秋日的風雖然有點冷,但是無法掩蓋暖陽的溫暖,一輪朝陽從地平線上噴薄而出,霞光萬道,大地給染也一片金色。尐?χ說?箼5?手5?5打ち()

初升的朝陽給人以清新之氣,氣勢磅礴,讓人振奮,但是與靜靜站立的南宋大軍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好。??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原野上站立着不計其數的南宋軍隊,盔明甲亮,刀槍如林,人人精神抖擻,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

今天,是南宋北伐中原的大日子,自靖康恥之後,南宋軍隊很少出現在中原大地上。??最讓人不能忘懷的是,岳飛在即將收復汴京之時,卻給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師,曾讓多少英雄扼腕,爲之痛惜。??自此以後,南宋每況愈下,一日弱似一日,不要說出兵恢復河山,就連準備工作都沒有認真進行過,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

而現在,這一百年遺憾就要給歷史終結,就在封存在歷史中了,爲了南宋的振興,爲了華夏的復興,爲了光復故土拋妻別子,流血犧牲的將士們,他們的奮鬥就要實現了,真的是熱血如沸,個個眼裡射出如炬的目光,望着遠方。

遠方,正是中原大地!

“真美啊!”將士們在心裡如是讚歎朝陽下的中原大地。

在今天這樣的大日子裡,一切都是美好的,何況中原本就是山清水秀,地靈人傑,不知多少人曾經爲之感嘆!當然。??美麗富饒的中原也曾令異族垂涎,纔有百年地恥辱。

突然,一聲“皇上萬歲”的吶喊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李雋的皇羅傘蓋出現在將士們的視線裡,立即引起了一陣騷動。??此時的李雋在將士們的心目中已不久久是倍受愛戴那麼簡單了,現在地李雋在將士們的心目中和神明沒什麼區別,他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熱血如沸。??就是冰冷地大地都會爲之沸騰,他一出現。??還有不引得將士們歡呼的道理。

李雋的裝束與平日裡大爲不同,頭戴金盔,身穿金甲,再加上他的身材本來就高大,給人以高大英武之氣,幾年皇帝當下來養成的威勢,給這身金盔金甲表現得淋漓盡致。??任誰見了都會爲之悚然動容。

用黃金打造盔甲,按李雋的說法這太奢侈了,可是,廖勝功和李庭芝他們卻是一致認爲,非用金盔金甲不能體現李雋的威儀。??對於威儀一事,李雋倒不放在心上,李庭芝地說法非常簡單“皇上,北伐中原是華夏兒女百年心願。??今日方纔成真,這不僅僅是一段屈辱歷史的終結,還是一段新歷史的開創。小x說s屋5$5整?5理??金者,吉祥之意也,當此大好時日,非金不能明意。??當然。??皇上聖明之君,雄材大略,不會束縛於此種寓意,但這是滿朝臣子的心意,也是華夏兒女的心願,皇上聖明之君斷不會不滿足民願。??”

他的話代表滿朝文武的意願,李雋也不好卻衆人之盛意,纔有這副金盔金甲。??李雋穿在身上果是不凡,比起平日裡威風了十二分。

李雋騎在白馬上,策馬而來。??李庭芝。??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高達,歐軍行這些文武大臣緊隨其後。??在他們身後是段幹木率領下的一衆侍衛。

象北伐中原這樣地盛事,千百年也難遇上一次,李庭芝,文天祥,陸秀夫他們這些文臣雖然是忙得不可開交,也要忙裡抽閒來參加這一盛事。??要是不參加,那定然是終身的遺憾。??南宋百年積弱,留給臣子們,留給後人的遺憾已經夠多了,能少就少點。

李雋自然是明白他們的心情,也不好阻止,任由他們隨軍前來參加這一盛事。

在將士們熱切的目光中,李雋來到陣前,一拉馬繮,白馬立時停了下來。??此時的李雋,他地每一個動作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倒不是李雋的帝王之氣,更不是李雋刻意修飾,而是因爲今天這樣的盛事是在李雋一手推動之下完成的。??要是沒有李雋,不要說北伐中原這樣的盛事,臨安早在幾年前就丟掉了,南宋早已滅亡了。??當此盛事到來之際,作爲盛事最有力的推動者和締造者,李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平日裡要高上十分。??他的每一個動作,都給將士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銘刻在將士們地心目中。

李雋並沒有馬上發表戰前演說,而是靜靜地看着將士們,心中生出無限地感慨,想想當初,蒙古大軍兵臨臨安城下,謝道清出於“人道”已經給羣臣發了“路費”(應該叫遣散費纔對),整個臨安亂得一團糟。??在當時,能不能保住臨安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北伐中原,光復河山這樣的大事,連個念頭都沒有。

而現在,這一留傳了千年地遺憾,終於要在自己的推動下被終結,李雋心中也是感慨無限,忍不住脫口吟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志在光復河山,卻落得屈死風波亭的可悲下場,不僅讓宋人扼腕,就是千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接觸到這段歷史時也是嘆息不已,這也許是岳飛《滿江紅》能夠廣爲流傳的一個原因吧。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此時此地,這首詞最能表達李雋的心情,吟頌得慷慨激昂,催人奮進。

對於岳飛的故事,宋人少有不知的。??爲了北伐中原,激勵士氣,李雋就沒少用岳飛的事蹟來激勵將士們,將士們對岳飛的故事可以說人人會說上三五段,對他的壯懷之篇更是耳熟能詳,李雋一吟詠。??將士們就跟着高聲吟詠“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時間。??《滿江紅》的吟詠之聲衝宵直上,直達九重天。??響徹天外。

岳飛這位志在光復河山地大英雄要是泉下有知,他的遺志即將變成現實,可以瞑目了!

等到心情平靜之後,李雋對李庭芝道:“開始吧。??”

李庭芝大聲道:“祭旗!”

李庭芝能文能武,軍政才幹非常傑出,上馬能定邦,下馬可治國。??他完全有能力也有資格指揮一支北伐大軍,光復中原。??可是,朝中不能無人,他只有坐鎮朝中的份,是以李雋決定把出征儀式主持人一角交給他,算是對他不能出征中原的一點回報。??擔任出征儀式主持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情,李庭芝欣然接受。

士卒把犧牲宰了,鮮血濺在旗上。??一面宋字大旗,一面張字大旗,一面高字大旗,一面杜字大旗,還有一面歐字大旗升了起來,在朝陽下迎風舒展。??美麗如畫!

白馬也感受到了不同於以往的氣氛,一聲長嘶,人立起來,李雋端坐馬上,紋絲不動,一幅流傳千古的“躍馬圖”永遠留在了將士們地心中,千古留芳。

李雋拉着馬繮,在隊伍前緩緩行動,檢閱將士們。??將士們知道期待了一百多年的歷史時刻即將降臨在他們這些幸運兒身上,無不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接受李雋地檢閱。

“將士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李雋開始演說:“今天是一個好日子。??歷史將永遠記住今天的輝煌!你們今天的英勇行爲將爲後世子孫傳唱!歷史將記下今天這個洗刷百年恥辱的日子!

“一百年前。??女真人南下,中原淪於異族之手。??汴京丟失,徽欽二帝被捉,給殘暴的女真人關在一口枯井裡,坐井觀天。小x說s屋5$5整?5理??直到今天,徽欽二帝的英靈還遊蕩在異國他鄉,他們是死不瞑目。??”

徽欽二帝的遭遇地確很悲慘,堪稱歷史一大悲劇,究其原因當然是他們咎由自取。??二帝並非不聰明,相反,二帝聰明過人,只是沒有把心思用在治國上,而是用在了對藝術的追求上,對於藝術來說是好事,對於國家對於華夏百姓來說卻是犯罪。??他們給女真人扔到井裡,坐井觀天,也許是冥冥中的天意使然。??(按:平心而論,女真把二帝扔進井裡,的確不人道,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這也說明了女真人的殘暴。??)

爲了收復中原,李雋特意把宋朝歷史上那些屈辱,而又能激勵將士的歷史事件挑了一些出來,讓將士們瞭解學習,達到振奮鬥志的目的。??兩宋王朝積弱日久,屈辱地事件多了去了,一抓一大把,但最讓人氣憤之事莫過於數件:岳飛功成之際班師、屈死風波亭是一件,二帝坐井觀天要算一件,宗澤三呼渡河而亡要算一件,陸游“但悲不見九洲同……家祭告乃翁”也要算一件。

二帝之事,宋人當作奇恥大辱,李雋舊事重提,將士們心中的氣憤就不是言語所能表達了,個個是雙目中射出復仇烈焰。

“驅除韃虜!光復河山!”文天祥振臂高呼。

將士們舉着手中的武器,高聲吶喊“驅除韃虜!光復河山!”這吼聲無異於千萬個焦雷凝聚在一起,響徹雲宵,大地爲之震顫。

“韃子侵佔中原以後,倒行逆施,殘暴不仁,惡行累積如山,數不勝數:燒我房屋!毀我耕具!踐踏我莊稼田地!殺我父老!擄我兄弟!奸我母親祖母!yin我姐妹!”李雋開始列數蒙古人的罪行。

他每說一項,將士們就跟着吼一聲。??燒我房屋!毀我耕具!踐踏莊稼田地!殺我父老!擄我兄弟!奸我母親祖母!yin我姐妹!這些事不是李雋杜撰的,而是真實的事實,是宋人心中地痛,一時間,吶喊聲迴盪在九宵之外,這聲音飽含着憤怒、仇恨、復仇的決心!

“現在,朕命令你們,用你們手中的武器,洗雪百年恥辱!”李雋刷的一下抽出寶刀。??向中原一指,大聲吶喊道:“驅除韃虜!光復中原!迎還二帝英靈!”

將士們齊聲吶喊:“驅除韃虜!光復中原!迎還二帝英靈!”

李雋一拉馬繮,率先向北行去,張世傑,高達,李庭芝,文天祥。??陸秀夫歐軍行,這些文武大臣緊隨其後。??第一批通過邊境,踏上了中原地土地。

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

自從靖康恥後,沒有一位南宋皇帝再踏上這片熱土,而現在,李雋回來了,他率領千軍萬馬殺回來了,屈辱的歷史將因此而終結。??一段光榮的歷史將開始書寫!

如雷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將士們開始挺進中原!

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可以看見一幅讓人終生難忘地壯麗圖畫,不計其數地南宋軍隊好象氾濫的海潮一樣滾滾向北!

廖勝功,趙良淳,趙僉靜靜地凝視着在風中舒展地旗幟。??一面廖字大旗,兩面趙字大旗在風中飄揚,旗幟上因濺滿了犧牲的鮮血。??格外鮮豔美麗。

此時的廖勝功,趙良淳和趙僉看上去心情平靜,其實他們是心如波濤,心中感慨萬端。??回想起數年前,伯顏大軍圍困臨安時,廖勝功還是一箇中層軍官。??他雖有不凡的軍事才幹,卻沒人賞識他,更沒人啓用他,就連高達這樣的名將忠臣也沒有發現他的才幹,正是李雋發現並一手提拔了他,讓他一次又一次地參與決策,策劃一系列的軍事行動。??現在,他竟然是三路北伐大軍中地一路指揮官,有幸參與這種千百年難得遇到的北伐盛事,想起這幾年的變化。??真的會生出恍若隔世之念。

趙良淳和趙僉都是全程參與從臨安保衛戰到現在的北伐之戰。??想想昔日之敗象,今日之盛況。??由不得二人不感慨良多。

三人對視一眼,齊聲吟頌道:“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著名詩人陸游的名句,三人此時念來,意思是說:放翁,朝廷開始光復中原了,你可以瞑目了。

是啊,象陸游這樣心念故國卻又不能看着故國光復的志士不知道有多少,辛棄疾、宗澤、李綱、岳飛、韓世忠、劉琦、吳玠、吳璘這些曾經爲了光復中原奔走不息的忠臣良將、熱血志士,他們都可以瞑目了!

相反,象秦檜,趙構這些只知道苟安地奸臣昏君,鬼府有知,也該羞愧得難以爲鬼!

“將士們:此時此刻,我和你們一樣激動,因爲我們的英雄行動將會終結一段屈辱的歷史!一段光輝的歷史將因我們今天的英勇行動而誕生!我們的英勇事蹟將會流芳百世!”廖勝功開始進行戰前演說,道:“我知道,你們中有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將戰死在沙場。??但是,我們地熱血會灑在中原大地,我們的頭顱會拋在中原大地,這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光復中原!我們灑一份血,韃子將付出十份鮮血!我們拋一顆頭顱,韃子就會掉一百顆腦袋!將士們:把我們的熱血灑向中原!把我們的頭顱拋在中原!”

將士們熱情高漲,激奮地道;“把我們的熱血灑向中原!把我們的頭顱拋在中原!”

“挺進中原!”廖勝功一拉馬頭,向中原飛馳而去。??趙良淳,趙僉控繮縱馬,緊隨其後。

將士們吶喊着“挺進中原”,開始了挺進中原的歷史征程!

函谷關這座歷史名城,多少次給歷史推到風口浪尖上,書寫了多少豪情悲歌,今天,歷史再一次把函谷關這座歷史名城推到了前臺。

此時的函谷關已經成了一片兵的海洋,不計其數地南宋大軍集結在這裡,即將開始向中原地大進軍。

張珏,柳河子,清風子,陳宜中,解晉,陳興道站在城頭上,看着關外的大軍,熱血如沸,暢想着進軍中原後地盛況。

吸口氣,張珏平抑一下心神,大聲道:“將士們:你們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嗎?這裡是函谷關!在秦代,秦始皇的大軍就是從這裡出發,開始了統一中國的戰爭!在漢代,漢武大帝的鐵騎也是從這裡出發,掃蕩了漠北!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但是我們先輩的輝煌仍然鐫刻在這裡!將士們,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歷史是不是洗去了我們祖先的血性?我們是不是不如我們的祖先?

“不!我們手中的武器將證明我們是我們英勇的祖先當之無愧的英雄後代!將士們:向中原進軍!”大手一揮,直指中原!

將士們齊聲吶喊“向中原進軍!”憤怒的吼聲震得古關在顫抖!

張珏帶着衆人走下城頭,飛身上馬,縱馬出城,向中原飛馳。??他們的身後,是志在復仇的南宋大軍,向中原推進!

張珏說得沒錯,秦始皇的虎狼之師正是從這裡出發,席捲了山東之地,掃滅六國,統一了中國,開創了中國的統一格局。??漢武大帝擊破匈奴的鐵騎,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從這裡出發,開向漠北,掃蕩了匈奴的王庭,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極其輝煌的一頁。

今天,志在光復中原的南宋大軍從這裡踏上他們向中原進軍的征程,必將給輝煌的中國歷史再添新的輝煌篇章!

鄭靜和統率下的艦隊緩緩駛離了港口,消失在大海之中,他們將去開創一箇中國海軍稱雄海上的新篇章!

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30章 神兵天降第1章 政治黑手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71章 預料之外第47章 火燒碭山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7章 無處可逃第55章 圍困郭侃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82章 北伐序曲第49章 揮師洛陽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61章 直搗汴京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2章 議和(下)第55章 圍困郭侃第7章 伏兵四起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2章 議和(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55章 僱傭軍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72章 重拾民心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2章 軍事學院第65章 李雋遇刺第5章 巧妙應對第64章 馳援江南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15章 英雄歸來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0章 席捲淮西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82章 北伐燕雲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4章 渭水軼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章 叩闕事件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3章 威行列國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2章 世外高人第83章 渡河之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3章 淮西混戰第84章 首戰日本第69章 光復汴京(上)
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30章 神兵天降第1章 政治黑手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71章 預料之外第47章 火燒碭山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7章 無處可逃第55章 圍困郭侃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82章 北伐序曲第49章 揮師洛陽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61章 直搗汴京第52章 阿鼻地獄第22章 議和(下)第55章 圍困郭侃第7章 伏兵四起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2章 議和(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80章 直奔日本第55章 僱傭軍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72章 重拾民心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77章 復仇火焰第12章 軍事學院第65章 李雋遇刺第5章 巧妙應對第64章 馳援江南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15章 英雄歸來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0章 席捲淮西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82章 北伐燕雲第89章 光復大都第64章 渭水軼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章 叩闕事件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3章 威行列國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62章 世外高人第83章 渡河之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52章 伯顏去世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3章 淮西混戰第84章 首戰日本第69章 光復汴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