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回 遇仙記(二)

此時,由酉未帶幾人到東邊的小房裡坐下,房內上邊擺着一張小牀,牀下還有塊長行的踏腳板,下邊設一張長木椅,旁邊一張案几,中間燃着一盞很大的油燈,地方還算清潔。

當時龍華坐在長椅中間,祁君坐右,玉環坐左邊。

酉未母子端了三杯茶來,說:“請三位稍坐吧,龍女小姐快來了。”說罷便走出房門。

三人默坐着,也不便交談,過一會兒,有人進來,就是剛纔玉環看見的那名女子。

衆人一齊起來向她示敬,她也回禮,坐在對面的蒲團上。

只見她身長約六尺,比衆人高出許多。頭上披一條白紗,身上穿一件黑衣,還有一條白長裙高至胸下,這條裙很長,連雙足都掩蓋了。

她額前像有一道髮箍,正中和左右,各鑲一朵白花,花的中央各有一很小鏡子,類似寶石。其袖子很窄,左手掛着一把木劍,長約三尺,垂在地下。右手卻拿着一柄長約二尺的刀,刀身像有鏽痕。

她站立起來,先對祁君說:“你曾經立過功勞,而且心地光明,毫無私念,是值得人敬佩的,你向我有什麼詢問呢?”

祁君說:“我的前途請仙女指示!”

她說:“人間所作的事以及居心的邪正,在本人身來說,以爲沒有人知道的,但在冥冥之中卻有一種記錄。你以後沒有很大的進展,也沒有過份的失意,你繼續努力就好了。”

龍華向龍女問道:“請問我有多少兒女呢?”

她說:“兒女是不能強求的,你自己很明白,不必問我了。”

“請你們先出去吧,我和玉環先生有話說。”

衆人一出去,龍王小姐開始和玉環談話。

她說:“你的根機很好,是一位正直無私的人,將來有和我再見的機會。”

說罷她行前兩步,再說:“你站起來把雙手緊握着我這刀的刀背吧。”她把右手的刀橫豎,刀口向身,這刀約有二寸多闊。

於是,玉環遵命雙手十指緊執着刀背,她卻拖着玉環慢慢地後退,一直退出房門。

那時,玉環覺得有一股熱力從刀背傳到手指,再流入兩臂而達心窩,片刻間,腦部和兩足而至全身,都像充滿熱流,當時頗爲惶駭,但不敢作聲。

她這麼拖着玉環背行,進入對門的小房裡,這就是剛纔玉環看見她的地方。

房裡沒有燈,可是像有一種靈光,可以看見一切物品。

龍女囑玉環放開雙手,相對地坐在兩張蒲團上。玉環從容詢及許多有關時事的問題,她一一答覆,但有幾項,她不允作答,並說:“那些世界的事,和你沒有關係,事屬天機,不能泄秘。”

(十年之後,她答覆玉環的問題,均已應驗,那些昨日黃花,不再縷述。)

當時,玉環充滿了喜悅的心情,不能再想出其他問題,直至她問玉環有什麼請求時,只好說沒有了。

於是,她把刀又橫豎胸間,再囑玉環緊執刀背,退回對面原來的房裡,對他說:“你先到正廳去,一會兒,我也會去。”

玉環出來到廳中時,見酉媽母子、祁君等都在座。

大家坐在幾張案几後面,其中一張大約是留給龍女小姐坐的。不一會兒,她出來了,但手上沒有東西,剛纔所持的木劍和長刀,也不知是否留在了小房中。

她出來時,大家都起立,她答禮後,站在案几前,酉媽倒一杯茶送給她,她一喝而盡,即把杯子交還酉媽。

她對衆人說:“我和各位有緣,所以今天能夠在這裡會面,現在時間已到,我要回山去了。”說畢,只聽得一聲“劈啪”的音響,就不見了她的蹤影。

衆人深感駭異,酉媽說:“龍小姐回山了,她每次離開時,都有這種聲音的。”

玉環這時卻俯首默想:“龍女小姐的身體,比常人高出一尺多,膚色是帶黝黑的,她的言語,不像本地人,更不像中原人,她的話講得很慢,不知是何方神聖呢?”

此時已近子時,衆人向酉媽母子告別。出門後,龍華仍然乘坐原來的馬車,其餘各人皆步行。

玉環跟着馬車走,因爲走得慢,和龍華一邊行一邊談,他掉頭向玉環說:“我們得和仙人晤面,真是有緣,關於我的兒女問題,以前曾請大夫檢驗過,斷定我不能生育,我自己也明白,現在龍女小姐卻一語道破,更令我內心非常震驚,真是未卜先知啊。”

次日早上起來,盥洗後,玉環覺得遍體舒適,腦子靈活,行了幾步,像身輕似燕,毫不費力,比較昨日,判若兩人。

玉環驀地想起昨宵龍女小姐囑自己握着她的刀背行走的事。他以前曾聽說過,凡道力高深的人可以把他的氣功,在幾十息內傳給別人,何況她是一位仙人呢。

想到這裡,玉環心靈上萬分欣慰。一會兒,祁君到他房裡談及昨宵的事。

他說:“我們昨晚真的遇仙了,可惜龍女小姐沒有判定我們日後的休咎,但是,她怎麼知道我的事呢?”

玉環說:“她是仙人啊!她對我的家世,似很明瞭,而且我握她的刀背,帶我走了一個圈子,今早起來,覺得整個人都強勁得多了。”說罷,約齊同來的人也到小館子吃早餐。

餐後,祁君說:“我的事情和你們不同,要趕速去辦理,今天便啓程了。”

大家吃過飯後,祁君收拾行囊,和玉環辭別,可他一出城,便被幾條瘋狗咬死了。

其實,天下根本沒有所謂的“不二法門”,莫用分別心看待修行。

世面所流行的內丹術,大多數是鍾呂二仙所傳,在道門中已經成爲最重要的修煉方法。

自古以來的道門,無一以內丹修煉爲旨歸,因此,鍾呂傳道在道門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可是,難道在鍾呂二仙之前,就沒有丹道了嗎?不但有,而且還有很多,如文始派、先天派等。

歷史上,各門派道法傳承不一樣,其修煉的丹法走的路線不一樣。就單說“元神”這個概念,都不是很統一的。

只不過基本上已經規定了鍾呂派的定義爲標準了,其實,各門各派修的元神都不一樣的。

有的門派的元神是以這種方法凝聚的,有的是以那種方法,都不一樣。

有的元神乃三魂七魄凝聚而成,這一派的理論是練精不練魂,神靈仙人做不成。

有的元神是要結合本派道法和內修,祖師加持才能凝聚而成,總之,不像人在練氣功時在肚子裡面搗鼓出一團氣,氣化成元嬰,就以爲自己練出了元神。

這種“氣嬰”對於真正的修元神之道是沒多少用的。一旦人死了,這團氣也化爲虛無,去不了道山,不能幫人證道。

有的門派傳承下來的丹法出元神很麻煩,必須要打坐入靜半晌方可出神;有的則可以一個念頭,元神就出去了,無需打坐入靜。

有的門派的元神,出去後還可以分化好幾個,幾十個不等,分化後的元神還可以在外收徒,或者在某地爲一方土地神。

有的門派的元神只能從某個特定的穴竅出去,比如泥丸宮,回來的時候也是如此,有的元神出去的時候動靜很大,但回來的時候卻又悄無聲息,出有入無。

有的元神一跳出去,就完全到了另外一方世界,看人們這個物質世界猶如霧裡看花。而有的元神出來,還可以在人們這個世界遊走,甚至可以做功,功夫高了甚至可以移山倒海。

如果真正有機會深入民間瞭解各路隱修的異人,可能真會發現華夏大地有許多門派的古老丹法傳承並沒有斷絕,依然隱在民間,在默默的傳承着,只是不爲人所知。

另外,隱傳的法脈,人們所傳的丹法就知者稀少,人們的丹法和世面流行的丹法肯定大不一樣,也許有不少是上古丹法。

事實上,很多上古的法脈一直在民間隱秘的傳承,而且傳人稀少,有的是法本傳承,有的是隔代傳承,有的隱修門派是一兩百年纔開一次山門,下山收徒。

這些隱秘的法脈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併入宗教,法脈的傳承者也常年隱姓埋名,不爲人所知。有興趣的道友,可查一查道經藏典,也可以查到一些門派的創立時間和背景等等。

其實,還有很多隱秘傳承的門派,即使是在道藏中也無法查到。任何修煉的道家正派,只要是導人向善,而且以練氣爲本,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

只是修道之人,應該眼界開闊,心胸寬廣,不要認爲納入了宗教體系的就是正道正統,沒有納入宗教體系的隱修法脈就是旁門左道。

否則,萬一鍾離漢的師尊還有其他道法支脈的傳人在民間修行,哪天他也想出山弘揚他的道法,但人家不是龍門派,也沒歸屬於其他宗教,沒有備案,還沒有來得及披上這身宗教外衣,也不能把他當成邪教邪法。

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八回 來世情第七百四十回 殊死鬥第一百零六回 兄弟談第四百回 永生運第七百七十回 無冕之王(二)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二百八十四回 妖之道第八百零一回 覺知(三)第六十二回 妊家主第二百五十四回 極威第一百二十五回 明月心第九百三十六回 得法第八百三十八回 長生訣第九百三十四回 玉宮第三十七回 陸壓道君第八百四十八回 戰龍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九百三十五回 帝王天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七百九十二回 養小鬼第九百五十六回 死成道第五百九十二回 經絡時第八百六十三回 金獅面王第一百六十二回 元境第八百三十八回 長生訣第六百二十九回 訣竅第四百三十七回 福生無量(三)第二百二十九回 堅守第一百一十七回 后土第九百五十一回 思量第二百六十六回 狂風暴雨第七百五十一回 狐醫第四百六十一回 關口(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難了第三百二十四回 天意第十回 堪別與國殤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九百五十回 守望相助第四百八十八回 先後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五百一十三回 水風術(二)第二百三十四回 齊來第五十二回 東皇引第四百五十二回 成冤橋第三百九十六回 迷津一點是大道第六十回 暗得利 明拒訪第三百三十三回 神通玉第八百四十一回 暗金龍訣第二百二十五回 鬥法第六百七十七回 輪迴狐第九十三回 商朝太子第一亡第七百零三回 因果劍第五百零四回 輪迴第六十四回 回殺出劍第七十一回 江湖鼎立第二百九十六回 羅睺的智慧第八百一十五回 死戰第二百九十八回 修仙心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四百零二回 修道之真第二百三十九回 仙骨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七十八回 道難爲第九百五十九回 盂仙第三百八十三回 貪婪道第一百四十九回 替死第四百四十八回 除惡(五)第一百五十八回 三體合一第一百一十回 難產之哀第五百五十七回 真實者第一百六十五回 剋星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四百一十五回 善惡人第一百八十四回 雲涌第一百零六回 兄弟談第四百四十回 聖仙訣第六百八十四回 鳳來(二)第二百七十六回 霧失樓臺第八百四十七回 百里霄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七百七十九回 陰德第八百六十九回 闖地獄第一百三十三回 衆仙怒第一百八十三回 風起第八百三十七回 靈虛子第八百一十六回 分身血塵第五百二十五回 大道間第七百三十四回 鳳雷鬥第八百六十七回 縱橫手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四百二十一回 風泰來的道第五百三十四回 善性第四百二十回 命中註定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九十九回 禍起蕭牆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七十一回 江湖鼎立第八百八十六回 出淵路
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八回 來世情第七百四十回 殊死鬥第一百零六回 兄弟談第四百回 永生運第七百七十回 無冕之王(二)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二百八十四回 妖之道第八百零一回 覺知(三)第六十二回 妊家主第二百五十四回 極威第一百二十五回 明月心第九百三十六回 得法第八百三十八回 長生訣第九百三十四回 玉宮第三十七回 陸壓道君第八百四十八回 戰龍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九百三十五回 帝王天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七百九十二回 養小鬼第九百五十六回 死成道第五百九十二回 經絡時第八百六十三回 金獅面王第一百六十二回 元境第八百三十八回 長生訣第六百二十九回 訣竅第四百三十七回 福生無量(三)第二百二十九回 堅守第一百一十七回 后土第九百五十一回 思量第二百六十六回 狂風暴雨第七百五十一回 狐醫第四百六十一回 關口(二)第一百八十一回 難了第三百二十四回 天意第十回 堪別與國殤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九百五十回 守望相助第四百八十八回 先後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五百一十三回 水風術(二)第二百三十四回 齊來第五十二回 東皇引第四百五十二回 成冤橋第三百九十六回 迷津一點是大道第六十回 暗得利 明拒訪第三百三十三回 神通玉第八百四十一回 暗金龍訣第二百二十五回 鬥法第六百七十七回 輪迴狐第九十三回 商朝太子第一亡第七百零三回 因果劍第五百零四回 輪迴第六十四回 回殺出劍第七十一回 江湖鼎立第二百九十六回 羅睺的智慧第八百一十五回 死戰第二百九十八回 修仙心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四百零二回 修道之真第二百三十九回 仙骨第四百零一回 拯救第四百七十八回 道難爲第九百五十九回 盂仙第三百八十三回 貪婪道第一百四十九回 替死第四百四十八回 除惡(五)第一百五十八回 三體合一第一百一十回 難產之哀第五百五十七回 真實者第一百六十五回 剋星第八百五十五回 師兄弟第四百一十五回 善惡人第一百八十四回 雲涌第一百零六回 兄弟談第四百四十回 聖仙訣第六百八十四回 鳳來(二)第二百七十六回 霧失樓臺第八百四十七回 百里霄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七百七十九回 陰德第八百六十九回 闖地獄第一百三十三回 衆仙怒第一百八十三回 風起第八百三十七回 靈虛子第八百一十六回 分身血塵第五百二十五回 大道間第七百三十四回 鳳雷鬥第八百六十七回 縱橫手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四百二十一回 風泰來的道第五百三十四回 善性第四百二十回 命中註定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九十九回 禍起蕭牆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七十一回 江湖鼎立第八百八十六回 出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