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

在南郊開設學館的這段日子,我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每天清晨都有一個收廢品的人從門前路過,一開始這個人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他日復一日的來收廢品,我漸漸的發現了這個人與衆不同的地方。每次來收廢品他都帶着一個行囊,這個人整體上看起來都很髒,唯獨這個行囊永遠被洗得乾乾淨淨。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好奇,上前拱手說:“實在對不起,有一件事能否請你解答一下,爲什麼你不在你身上乾不乾淨,唯獨在意這個行囊呢?”對方笑着說:“我這一副臭皮囊實在不值什麼,可我這行囊裡裝的是聖人之書,我不敢有絲毫怠慢。”他的話立刻讓我肅然起敬,趕緊鞠躬行禮說:“之前我不知道閣下是讀書人,現在給閣下賠禮了。”對方笑着說:“你不用想太多,這件事我並不是很在意。”我說:“來日如果有空的話,希望到舍下坐一坐。”對方說:“你不怕人家笑話你嗎?”

我說:“孟子曾經說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如今我不過是一介寒儒而已,別人對我並沒有太多的積蓄。”對方說:“我整日忙於生計,無暇與先生談心。”我說:“先生是否方便留下姓名?”對方說:“既然不能與先生談心,留下姓名作甚?”我說:“我希望用閣下的名字鞭策自己,閣下如此困窘,人就不忍丟下聖賢之書,我更要珍惜聖人之道傳給弟子們。”對方說:“在下沈一時。”說完拿起行囊走了,望着他離去的背影,我的內心掀起了很多波瀾。這波蘭不斷的翻滾,讓我感到五味雜陳。以至於回到室內之後久久不能釋懷,明日果然對弟子們說起了這件事,我說:“爾等如果日後見到這位沈先生,切記要行弟子之禮,千萬不可以因爲他穿戴不夠體面,就親輕慢人家。”弟子們齊聲說:“喏。”我說:“當年孔子困於陳蔡,子路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他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學生們被這位沈先生的事蹟深深的感動了,從那之後,果然每一次見到沈先生都鞠躬盡瘁。一開始他感到非常的奇怪,後來一打聽才知道。是因爲我對弟子們進行了一番說教,爲此他登門來訪。但他只進到院子裡來,卻不願意本室內去。他說:“雖然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卻仍舊不想給人添麻煩。”於是我就在院子裡設宴款待他,推杯換盞之後,他顯得非常的激動,抹着眼淚說:“時光荏苒,我已經很久沒有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儒生了。”我說:“一天是儒,終生是儒。”沈一時說:“多謝先生指教。”從那之後,他會時不時的來拜訪我,然後談一些讀書的感悟,偶爾我也會請他給學生們講課,並且支付給他報酬。當然這沒有增加學生的負擔,報酬是由我支付的。知道內情之後,沈先生再也不願意收報酬了。我說:“這又是何必呢?做這件事我心甘情願。”

對方說:“我相信先生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出於對學生之愛護,並不是自己想要什麼。”我說:“其實並非如此,我這麼做自己也是有所求的,我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爲。”沈一時說:“先生如此坦誠,我實在佩服。但報酬這件事情以後不要再談了,否則我再也不敢來此地叨擾了。”後來這件事情就漸漸傳開了,家長們對此十分不解,紛紛上門要求我解釋這件事,我拱手說:“我本一介寒儒,仰仗諸位的支持,纔有今日的體面,因此我不敢忘記諸位的恩德。沈先生雖然落魄,但此人博學多才,而不被外人所知……”就在這個時候王員外說話了,說:“這世上總有這樣一些人,讀了幾本古書就以爲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人雖然讀了很多書,但並沒有太大的見識。”

我說:“王員外聽過兔死狐悲的典故嗎?我記得我曾經跟你提起過呂不韋的故事,當你知道他被流放並且自盡的時候,你是非常難過的,因爲他跟你一樣,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商人。我與他都是孔門弟子,所以看到他如此的窘迫,我也動了惻隱之心。雖然如此,我並沒有因爲禮遇沈先生而增加學生的負擔,至於他跟你們的子弟有所接觸,也並沒有提到有害於他們情形我們說的都是聖人之道。人生在世聽到兩種東西對人有益,一種叫做經驗,一種叫做教訓。經驗要從那些生活特別如意的人那裡獲得,而教訓則要從境遇特別悽慘的人那裡獲得。只有具備這倆方面的東西,一個人才能夠行穩致遠。”王員外點點頭說:“苗先生所言極是,不會覺得他的解釋是否可聽?”看着衆人不再言語,王員外說:“既然如此,我希望苗先生能夠帶我向這位沈先生傳達我的心願,如果他願意,我也幫助他開一處學館,地點可以選在北郊。”

這樣的允諾自然讓我非常的興奮,於是我就把這個情形告訴了他。沈一時笑着說:“王員外的好意我心領了,我這個人之所以能夠走到這部田地,主要就是因爲我從來都不識擡舉。我寧願過之前過過的日子,不願意開一處學館。”我說:“你不想把自己平生所學在自己離世之後,人就保留在世上嗎?”沈一時笑着說:“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人被認定是賢人,請問孔子的道傳下來了嗎?連孔夫子的道都失傳了,何況是旁人呢?”一聽這話我頓時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了,沈一時說:“替我好好謝謝王員外,我對現在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滿意。”我說:“你的處境如此的窘迫,爲什麼你會感到滿意呢?”對方說:“我只是看起來窘迫而已,實際上我非常的自在,先生看起來又體面又自在,實際上也是如此嗎?”

我趕緊說:“我這個人常常把自己想的太過於重要,常常忘記自己的身份,常常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言語不知道輕重,隨口一說就得罪了人。按說孔門之徒應該熟悉禮教,然而在這一方面我卻表現極差,所以至今能與我以朋友相稱的,不過寥寥數人而已。我想先生一定也聽過這樣的說法,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這個人是非常典型的孤陋寡聞。”沈一時說:“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這是當年孔老夫子說過的話,這話就像是鏡子一樣,你可以對照一下,讀書到底是爲人還是爲己。”一聽這話我愣了一下,說:“如果問孔老夫子爲什麼讀書?你覺得他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他會說爲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嗎?”沈一時說:“對於匹夫來說,修身爲己,其他都是爲人。對於大夫來說,修身和齊家爲己,治國與平天下是爲人。對於諸侯來說,修身齊家,治國是爲己,平天下是爲人。對於天子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爲己。”

我目瞪口呆,說:“這大概就是人們常所說的天子無私吧!”沈一時說:“讀書不是爲了取悅於人,不是爲了在人前顯得體面,而是要把聖人之道融化在自己的修爲之中,如此纔不算是辜負了聖人的教誨。”我說:“所以說孔子不會說自己讀書是爲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沈一時說:“匹夫讀書是爲了修身,大夫讀書是爲了修身和齊家,諸侯讀書是爲了修身、齊家、治國,天子讀書是爲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底讀書是私事,不是公事,只宜爲己,不宜爲人。”我說:“先生所言如撥雲見日,讓我茅塞頓開。”沈一時說:“宇宙之大道原本是非常簡單的,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複雜,是因爲人們的解釋。這就好比原來聖人之書是很簡單的,當你看到上面的註釋越來越多,最終你就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我點點頭說:“先生所言極是。”沈一時說:“若想參透聖人之道,莫過於聽聖人之言,而感悟於日常飲食與交際,感悟於勞作。”我說:“多謝先生教誨。”當天夜裡,我閉上雙眼,恍恍惚惚之間,看到有一個虛發潔白的老翁坐在一棵杏樹之下。這位老翁面帶微笑說:“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說的是學問是用來修身,用來規範自己,不是用來裝點門面。學問是對內不對外的,所以不必爲了別人的誇讚而欣喜,也不必因爲別人的責難而悲傷。”我說:“夫子,對沈先生之言怎麼看呢?”老翁說:“沈先生之言來自於他自己的感悟,悟道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的言語或許可以用來啓發自己,也不能直接將它說成是道,到沒有形狀,沒有顏色,甚至也感覺不到它的質地,你又怎麼能夠用言語畫出它的樣子呢?”

隨着我與沈先生交往越來越多,我們談論的話題也越來越深。後來終於說起了彼此的身世,沈一時說:“在隋朝的時候我曾經做過一任縣丞,後來遇上了改朝換代,我因爲是隋朝的臣子,吃過隋朝的俸祿,就決心爲隋朝守節。於是佯裝瘋癲,以此躲過了唐朝的徵招。等到後來我想明白了,打算再走仕途這條路的時候,世人已經都認定我是瘋子,於是我再也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正常人。因爲這個緣故,家中的人對我充滿了怨恨,我沒有辦法忍受家人的白眼,出去有沒有別的生計,只好走個現在這條路。一開始,這條路是很難走的,但是隨着世道越來越好,人們丟的東西越來越多,我活下去也就變得越來越容易。”

我說:“我願意想辦法向朝廷推薦先生。”對方說:“在先秦時候,讀書人分爲兩種,一種是推崇古聖人之道的儒家,一種是精通行明和錢糧事務的法家,最終法家越來越得到重用,卻也因爲這個世道人心大壞,於是儒家就越來越得到重視。你一定聽說過王莽這個人,今天人們都把往往視作是逆賊。在王莽改制之前,天下的書生都把它當作是周公。話說往往這個人爲人非常的浮躁,不能因循守靜,只知道一味求新,僅貨幣一項,花樣就不斷翻新,今日用圓形方孔錢,明日就改用刀幣,又過幾日認爲周朝的龜背前最爲妥當,如此翻來覆去,弄得百姓不知所以,最終天下人不堪其擾而反之。”我說:“要讓今天的儒生仍舊推崇王莽,實在是太爲難了,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嗎?”沈一時說:“王莽事敗之後,天下習文法之人兼修經學,而儒生也是兼洗有文法,如此文法合流已成趨勢。”

我說:“先生既然做過縣丞,想必對文法知識應該非常熟悉。”沈一時說:“時過境遷,從隋煬帝的法到武德律再到貞觀律,我還怎麼熟悉呢?”雖然他這麼說,但我已經感覺到他心動了。事後一連數日我都難以入眠,要不要拜託父親幫這個忙呢?最終我還是決定爲了朋友去見父親,如此這般一說,父親捋着鬍鬚說:“你連你自己都管不了,還管他人,你是真的覺得他是個人才還是想幫朋友,如果想讓我去到皇上那裡討人情,我絕不會做,如果你真的覺得他是個人才,他就應該自己去應聘。孔子曾經說過,天下無道的時候富且貴是應該感到羞恥的,天下有道的時候,貧且賤是應該感到羞恥的。”我說:“可我已經答應人家了。”父親說:“你既然敢答應,就說明你能辦這件事,那你去辦就好了。”父親如此說,我並不怪他,回去之後左思右想,決定直接去拜會房先生。房喬是一個日理萬機的人,所以見他是極難的,見到他如果沒有什麼要緊的事,不要說他會不高興,就連自己也會感到無比的愧疚。

費了好大的心力,我總算是見到了房先生,如此這般一說,他非但沒有怪我,反而說:“這樣吧!明天我會派人去你那裡接他。”一聽這話,我頓時興奮的手舞足蹈,同時又感到有些疑惑,說:“房先生不覺得我耽誤了你做事嗎?”房喬說:“有什麼事能比向朝廷推薦人才更重要呢?”回到學館之後天已經黑了,望着滿天的星辰,我感慨萬千,如果我向朝廷推薦的確實是一個人才,也算是積了一點陰德。此時星光暗淡、晚風徐徐。突然看到不遠處有一個人影,當我走進他的時候,他轉身就跑,我以爲他偷走了我的什麼東西,於是大步就追。對方似乎生怕被我追上,跑得更加賣力,可他跑得越是賣力,我越覺得他偷了重要的東西。最終我們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遭遇了,對方也不說話,想着我靠近他的時候,突然給了我一腳。吃了這一腳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追趕他了,但是他因爲跑的太急,把鞋留在了我這裡。等到天亮了,我拿出這隻鞋一瞧,怎麼看都覺得這隻鞋有些眼熟。

於是坐下來仔細的回憶了一遍,最終確定他就是沈一時穿在右腳上的鞋。於是我把這隻鞋藏了起來,原來沈一時見我答應要向朝廷推薦他,他整個人都已經澎湃起來了。只是爲了維持體面,他不得不端着。我又實在放心不下,於是乘着夜色躲在學館附近,以此探知我的進展。明日再見我之前他先編好了理由,見到我之後,我果然看見他的右腳上沒有穿鞋,於是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先和他談一談天氣,又說一說最近讀書有什麼感受?等到房先生派的使者到了,我拿出一雙布鞋送給他。沈一時非常的感激,到了房喬的府上並沒有直接帶去見房喬,而是先去洗漱,然後換上一件嶄新的黑色圓領袍,一條皮腰帶,一頂襆頭紗帽。會面的地點是房喬的書房,沈一時推門進去看到出外後邊坐着一個穿着紫色圓領袍的人,趕緊上前行禮。

房喬拱手還禮,說:“現在是人才大顯身手的時候,你能夠放下過去的成見來投靠朝廷,這個想法很好,大丈夫就應該有用於是,而不是懷有大才卻寂寂無名,如此既對不起平生所學,也對不起上天對你的眷顧,要知道很多非常有才華的人,因爲遇不到明主而無用於世。”沈一時說:“多謝先生教誨。”房喬說:“萬年縣縣丞一職出缺,你先委屈一下,假如你做的好,朝廷一定不會辜負你。”沈一時感動的熱淚盈眶,說:“房先生,大恩大德無以爲報……”房喬說:“我是爲國舉才,也沒有必要感激我,如果你一定要感謝,也應該感謝你的朋友苗山幽。”

之後因爲沈一時經常有公務需要料理,我們之間的往來就少了很多,儘管如此,每次他見到我都顯得非常的熱情。不久之後我就發現,雖然他已經被日朝廷授予了官職,雖然他的家人屢次希望與他進行接觸。卻都被他拒絕了,後來他的弟弟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夠幫忙疏通。我說:“之所以把他推薦給房先生,我是完全出於一片公心,至於他願不願意和你們進行接觸,這是你家的私事,我不方便干預。”他弟弟瞪圓了雙眼冷冷的說:“你考慮我不幫我的後果嗎?我可以向朝廷告發說他不孝,這樣他的官職就會得而復失。”這話不能不讓我有所顧忌,於是我專程拜訪沈一時商量這件事,沈一時忍不住抱頭痛哭,原來他與家人之間的還有很多恩怨並沒有給我說,總而言之,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談不上有任何親情。

我說:“與其這樣,不如你主動向朝廷把這件事情交代清楚,當今陛下是明主,應該會爲你主持公道。”沈一時按照我說的,將事情前前後後寫成了一份奏疏,先是遞到了尚書省之後,有房喬帶到了御前。皇上看了之後嘆口氣說:“房先生,你何必把他帶到這裡來呢?這不是很清楚嗎?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孝,應該立刻免除他的官職,不能讓他繼續敗壞朝廷的綱紀。”房喬搖搖頭說:“陛下,這個人之前被世人視作是瘋子,倘若被免掉了官職,他會不會再被視作是瘋子呢?”皇上說:“這與朝廷有什麼相干?”房喬說:“當今天下識字的人並不多,精通文法和經學的人就更少了,此人與家人不和實在是情有可原。兒子孝與不孝與父母的教導有直接的關係,更何況在他流浪期間,父母兄弟不曾有絲毫關懷,等到他爲官了,有出來有孝道逼迫他相認,這樣就算是他們相認了又如何呢?家人之間沒有溫情,只有算計,難道這是陛下希望看到的嗎?”

這話讓皇上大爲光火,一把將奏疏摔到地上,說:“既然你什麼都想好了,還問朕做什麼呢?你爲什麼不乾脆把這件事情處理了呢?”房喬被嚇得面色慘白,趕緊跪在地上說:“臣惶恐臣有罪。”這話更讓皇上覺得來氣,正準備進一步發怒的時候魏徵到了。見到魏徵,皇上的氣勢頓時短了一截,轉而和顏悅色的說:“魏夫子,有什麼事嗎?”魏徵說:“先不說我的事,先把房先生說的這件事情料理明白。”皇上說:“房先生說的沒錯,這件事不能用一個孝字來簡單評論。”不久之後,中書省擬了旨意,說沈一時雖有不孝之嫌,似情有可原。特交給有司來辦理此事,沈一時心中十分焦慮,來向我討計策,而我當時卻已經在忙着尋找一位孤僧的遺骨了,心急如焚的沈一時突然跪在我的面前,說:“你如果不幫我,我絕對不可能躲過這一劫。”

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63回突利可汗來朝天子馬週上書以利主君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
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63回突利可汗來朝天子馬週上書以利主君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第45回祖孝孫考古復雅樂蕭玉蓉抱膝嘆飄零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04棄急計決議緩吞併 止逐兔華夷共明王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05侯君集藏寶觸刑律張玄素數與皇嗣爭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