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安內

航空母艦?”

薛懷舉等人皆是目瞪口呆,這些人也算從事着世界船造業的前沿領域,像最新式的“裝甲艦”這種艦型,連俄國等稍落後的歐洲國家都還不曾建造過,而他們所在的上海船舶局,卻已經在開始仿製小噸位艦型。

但“航空母艦”這種艦型,卻是聞所未聞。薛懷舉等人面面相覷,皆有錯愕之色,他愣了半晌,問道:“皇上,這航空母艦是什麼艦型,與巡洋艦、炮艦又有何分別?”

曾紀澤微微而笑,道:“航空二字,自然是與天空有關,而這母艦,卻有母體載體之意,你們說有什麼用呢?”

薛懷舉摸不着頭腦,衆人皆是私下議論,忽然,一名叫做李昌蘭的年輕人驚道:“皇上,這航空母艦莫非是要搭載飛艇用的嗎?”

“正是如此。”曾紀對那人點了點頭,以示讚賞。

答案揭曉,衆人這才恍然悟,但神色卻又不一,有的臉上是滿懷崇敬,有的則是疑雲密佈,也有的則是興奮不已。

這些人都是觸新思想之人,思緒都算是比較開闊,曾紀澤有意考考他們,便道:“爾等對於海戰也多有了解,那朕倒要問問你們,誰來說一說這航空母艦在戰海中有何作用?”

wWW ▪тt kдn ▪C○

年輕人們都有看法,但在皇上面前,卻有點拘緊,不敢發言,這也是中國的一種所謂含蓄的傳統吧。

那個李昌蘭卻沒那麼緊聲說道:“臣以爲這航空母艦實在是海軍艦船中革命性的發明,其艦船本身並無太大的技術創新,關鍵就在於將飛艇搬上了船隻,由此帶來的全新的戰海模式,將是前所未有的。”

曾紀澤微:點頭。道:“那你說說看。何謂全新地戰海模式。”

李昌蘭想了一:_。繼續道:“海戰之時。誰能首先發現敵方艦隊。誰就能及時調整陣形好準備。搶佔進攻地先手。而飛艇地飛天能力。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我方艦隊地偵察能力。這是其一。”

“其次。傳統海戰無非是雙方艦隊近距離炮擊飛艇可以在敵艦射程之外對之進行空中轟炸。而事實又表明。這種空中轟炸目前是無法防備。並且無法進行還擊地。這就相當於一個正常人在與一個毫無還手之力地盲人打鬥。勝負之數還有問嗎?這便是其二。這~本~。”

“好好。很好。果然不愧是留美地高材生。不錯正是朕要你們開發航空母艦地原因。”

шωш●тт kān●C〇

曾紀澤給予了這位年輕人高度地評價。但他作爲一名技術人員。所說到地也只是技術層面。曾紀澤所考慮地理由還更多。

海一戰。全殲俄太平洋艦隊。大明地新型潛艦一戰揚名。

當時英法各派了一支艦隊,在明俄兩國交戰海域旁觀了這場大海戰,潛艇驚人的戰鬥力,必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事後方主流報紙也對這場海戰進行了重點的報道,其中更是對潛艇戰表示出極大的震撼。

善於取長補短的歐洲人,也許自此便加大對潛艇的開發,那麼大明潛艇這張得要底牌就要打個折扣了。

所以,要在海戰上保持技術的領先必須再開發新的艦型,以拉大與西方海軍的差距。

儘管曾紀澤頭腦裡有許多想法光憑靈感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跟得上步調的技術水平潛艇這種武器,從曾紀澤付諸設計到投入實戰中間也用了數年之久,而他想尋找到一種快捷而有效的手段,航空母艦便是最好的選擇。

“薛愛卿啊,這個年輕人不錯,這樣吧,船舶廠在威海的分局就交給他來主持吧。”曾紀澤對於他所賞識的年輕人,一向是不論資歷,破提拔之事是常有的。

“臣領旨。”薛懷舉答道,忙又拍了拍身邊的驚喜不已的李昌蘭:“昌蘭,還愣着幹什麼,皇上如此賞識你,委以如此重憑,還不快快謝恩。”

李昌蘭愣了一下,忙是拱手行禮,激動的說道:“臣謝皇上信任,臣必不負皇上的重託。”

曾紀澤道:“嗯,朕相信你。威海分局的主要任務就是開發航空母艦,你們先建造一艘,若是試航良好的話,朕便再進口一些舊式裝甲艦供你們量產,兩年之內,朕要你的船舶局至少建造三艘航母,你有這個信心嗎?”

李昌蘭猶豫了一心,咬牙道:“臣有這個信心,皇上放心,就算是臣不吃不睡,也一定在兩年之內造出三艘航母!”

就在曾紀澤雄心勃勃的進行着他的航母計劃之時,東北的戰事已趨於收尾,十二月初,明軍七萬大軍聚殲俄遠東僅剩的兩萬殘兵於

城,隨後屠城,黑龍江城內滿俄被殺者不計其數。

其後,東路軍與西路軍兵分兩路,一路沿黑龍江西進,一路沿興安嶺西進,於68年正月初會師於清俄尼布楚條約所確定的分界石碑。

根據最高統帥部的決議,爲報復俄人對中國內戰的干涉,明軍七萬遠征軍越過邊界,橫掃取俄貝加爾湖地區。

而隆冬的來臨,使得統帥部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招還遠征軍。明軍在退回國內之時,將貝加爾湖地區洗劫一空,搶獲牛羊數十萬頭,屠俄人五萬之多。

明軍也並未全部撤回本土,統帥部於尼布楚一帶駐軍兩個師,佔領了額爾古訥河以西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明俄邊境北部外興安嶺天險阻擋,俄軍若想從遠東地區入侵大明,則從尼布楚一帶進軍纔是最佳的路線,明軍以重兵佔有該地,就是爲了拒敵於國門之外。

俄國在遠東的潰敗,使俄舉國上下一片譁然,而明軍閃電般的進軍,以及遠東萬里之遙的增援路線,使得俄國根本無法及時組建大規模的遠征軍增援遠東。

遠東的潰敗,剛剛喘過氣來的俄羅斯帝國算得上是不小的一個打擊。

俄國自18611年廢農奴制之後,經過短短六年不到的時間,資本主義改革已初見成效,至1866年左右,俄國工廠數已增加到3000家之多,生鐵產量達到2500萬普特,煤產量增至2000萬普特。

光按改革後的工業增率來看,俄國還比不上大明,但由於俄國底子遠優於大明,所以在工業生產總量上,卻遠高於大明。

兩國的綜實力,本來是不可相比的,但明軍正是由於軍事科技的領先,使得兩**事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兩國國力的不平衡。

遠東的失敗,沙亞歷山大二世雖然感到震驚與憤怒,卻不敢再小覷東方這個新生的帝國,在國內改革剛剛步入正軌的關鍵時候,他並不敢貿然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報復戰爭,因爲,這頭一百多年來一直欺負中國的北極熊,不得不選擇了帶着戰敗的屈辱走到了談判桌上。

雙方在尼布楚重新簽訂了條約,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漫長談判,明俄雙方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讓步。

俄國宣佈放棄東北方面侵佔的中國領土,兩國以外興安嶺,鄂爾古訥河,以及烏第河爲分界線,重新劃定邊界。

但在西北方面,俄國仍堅持原先與清國簽訂的條約,拒不放棄新疆、外蒙等侵吞的土地。同時,明國也堅持不承認該條約的合法性,最終雙方做出妥協,將該地區做爲待議地區,暫時由俄方代管。

曾紀澤當然不會放棄那些被割讓的國土,然而東北的戰爭已使大明消耗巨大,在不破壞現有經濟改革局面的情況下,大明實在無力再支持一場與俄國之間更大規模的戰爭。

所以,爲了使大明能有一個喘息的機會,爭取時間發展經濟,曾紀澤只好選擇暫時隱忍。

但是《明俄尼布楚條約》簽訂的政治意義卻是巨大的,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非不平等”條約,這是一個大明用鮮血打出來的條約,當該條約簽訂的消息由報紙公諸於世之時,大明上下是舉國歡騰。

而藉着戰爭勝利的餘威,中央政府用一年多的時間內肅清了國內殘存的不穩定勢力,1868年3月,外蒙古各部宣佈歸順中央,並將逃往外蒙的滿清貴族盡數交出。

5月,大明在外蒙建省,並駐紮三個師,從此正式對外蒙進行事實上統治。

6月,中央單方面宣佈在疆、藏建省,收自治權歸中央。不久之後,兩省封建貴族策動叛亂,中央遂調六個師的兵力進入兩省,用三個月的時間平定了叛亂,血洗叛亂貴族及其部衆十萬,並將叛衆所擁有的財產與土地全部收繳歸國家。

1869年初,中央頒佈《西部大開發法案》,宣佈將新疆、**、甘肅、青海、外蒙、內蒙等地區爲開發特區。凡交納一兩銀子的漢人,便可以購買特區五畝無人土地,並擁有永久地權。

同時,國家還出臺了《特區私人土地保護措施》,凡購買超過十畝土地者,國家將免費發放一條明軍更換下來的舊式斯賓塞槍,以及子彈五十發。

《措施》規定,凡非法進入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中之人,在經過警告無效之後,所有者將有權開槍射擊,並在遭受生命威脅時,有直接擊斃闖入者的權力。

第248章 絕育第266章 借道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53章 聲名雀起第151章 辦報第221章 第一人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35章 左擁右抱第1章 湘江北去第313章 牌坊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4章 洋教習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40章 視死第239章 懦夫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1章 談判第156章 侍王第213章 立場第293章 示威第144章 北征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184章 誓師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28章 手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91章 四川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36章 空襲第3章 初顯不凡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12章 對話第198章 大沽口第25章 江上縱論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56章 天策門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25章 實驗室第266章 借道第123章 炮第266章 借道第228章 骨肉第52章 料事如神第306章 讓步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1章 談判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91章 四川第170章 衝突第292章 德意志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58章 北極熊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74章 起點號第137章 國號第158章 幼天王第61章 楚軍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章 湘江北去第22章 大冶建廠第65章 海襲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46章 淮軍初戰第86章 夫妻情調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08章 “禽獸”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67章 傀儡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71章 兵工廠第198章 大沽口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242章 肉第2章 新的身份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8章 手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315章 憲法第10章 大刀手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28章 骨肉第82章 同文第19章 美國局勢第68章 同濟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48章 絕育第292章 德意志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88章 家庭晚餐第57章 英雄末路
第248章 絕育第266章 借道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53章 聲名雀起第151章 辦報第221章 第一人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35章 左擁右抱第1章 湘江北去第313章 牌坊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14章 洋教習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40章 視死第239章 懦夫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21章 談判第156章 侍王第213章 立場第293章 示威第144章 北征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184章 誓師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28章 手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91章 四川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36章 空襲第3章 初顯不凡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12章 對話第198章 大沽口第25章 江上縱論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256章 天策門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286章 一夫當關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25章 實驗室第266章 借道第123章 炮第266章 借道第228章 骨肉第52章 料事如神第306章 讓步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93章 北方重鎮第21章 談判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91章 四川第170章 衝突第292章 德意志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58章 北極熊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74章 起點號第137章 國號第158章 幼天王第61章 楚軍第99章 土地之重第1章 湘江北去第22章 大冶建廠第65章 海襲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46章 淮軍初戰第86章 夫妻情調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08章 “禽獸”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267章 傀儡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71章 兵工廠第198章 大沽口第262章 賣國成性第242章 肉第2章 新的身份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8章 手術第46章 淮軍初戰第101章 知府,船廠第315章 憲法第10章 大刀手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28章 骨肉第82章 同文第19章 美國局勢第68章 同濟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48章 絕育第292章 德意志第224章 技術難題第88章 家庭晚餐第57章 英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