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

昨天有書友問俺,你的楊棒子又回到了當年平型關之戰的舊址那組織戰鬥了,文中提到了平型關之戰,這一仗是不是八路軍對日作戰的第一仗呢?

俺告訴你們,在正式的官方文獻中的確是把平型關的伏擊戰列爲是對日作戰的第一仗的,但其實在平型關戰役開始的前一天,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已經在腰站同日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和阻擊戰了,要說是八路軍這麼多的部隊裡,誰是開的對日作戰的第一槍,的確是楊成武所部!

1937年9月22日,楊成武率獨立團1700餘人,在山西省原平縣分乘國民黨軍(閻錫山晉軍)五十多輛卡車,向東奔往大營鎮。從原平經代縣向東400裡地,一路上成羣結夥的都是國民黨潰兵。公路兩邊的壕溝裡,被逃跑的國民黨軍丟棄的機槍、山炮、子彈,隨處可見。

一個原獨立團老兵回憶:“國民黨政府不肯發給獨立團一槍一彈,可是眼下路邊、地頭到處都有國民黨潰軍遺棄的槍支彈藥,甚至有嶄新的機槍和整箱整箱的子彈。看到這些東西,二排長就叫車稍稍停一下,讓戰士們下去趕緊扛回來,分發給大家。真是好東西啊!戰士們的子彈袋和挎包裡裝得滿滿的,大家都說‘發財了’。”

楊成武離開的時候,是當面從聶榮臻手裡接受的任務,當他們趕到大營的時候,.率115師師部已經等候在那裡。八路軍的真抗日,同大批國民黨軍的不抗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年的大批愛國青年自覺選擇加入到真正堅決抗日的八路軍,而不是一路潰逃的國民黨軍,就是根據這眼前所能看見的最基本的事實。

1937年9月以前,國民黨軍在華北有軍隊近八十萬。基本上是晉綏軍、西北軍等地方部隊,而第一線進攻的日軍,不到六萬。其中,進攻山西方向的阪垣第五師團。不過兩萬多人。但國民黨軍一路潰敗,毫無抵抗還手之力。閻錫山只好把保衛他山西老窩的希望,放在剛到前線的八路軍的身上。

改編成八路軍以後的獨立團,在成立一分區以前,跟日本鬼子一接觸就打了兩仗。一個是腰站阻擊戰,另一個是馮家溝伏擊戰(最後一個義泉嶺伏擊戰屬於馮家溝伏擊戰一部分)。

腰站在平型關以東,在河北省淶源縣通往山西省靈丘縣的公路正中間。日軍已先於獨立團佔領了腰站。

楊成武的回憶錄中,22日晚,他從.處接受任務之後。帶領獨立團連夜行軍一百來里路。23日凌晨。趕到上寨。

這幾個地名,搞清楚了它們各自的地理位置:大營鎮,屬繁峙縣;上寨(現在是上寨鎮)。屬靈丘縣;腰站,算是山西省與河北省的交界之處的河北省境內。屬河北省淶源縣。大營鎮距上寨一百來裡地,上寨又距腰站(附近的上下北泉村)三十來裡地。

腰站所在的高山,叫“驛馬嶺”,嶺東爲河北省,嶺西爲山西省,山頂有個馬鞍形的隘口,腰站居隘口正中。

1937年9月23日中午,獨立團偵察分隊(獨立團,原來的偵察參謀馬輝。改編八路軍之後,馬輝改任團部特務連連長,偵察參謀改由原紅一師三團參謀長熊招來擔任。熊招來,就是後來一分區的熊奎。當時他帶着一個便衣班到靈丘縣城以南的太白山偵察)報告,從張家口、蔚縣、廣靈出動的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先頭部隊已進佔靈丘城,有向平型關前進的跡象;由易縣西進之敵,亦於昨晚佔領淶源城。

115師當即於上寨召開全師幹部會,分析戰局,明確任務,強調打好第一仗的意義。命令獨立團立即插到腰站、馮家溝地區,阻擊由泳源、廣靈兩個方向向靈丘、平型關增援之敵,截擊從平型關潰退之敵,保證師主力完成在平型關殲敵的任務。

(據時任國民黨61軍軍長的陳長捷回憶,閻錫山曾訂了一個把日軍放進平型關內加以圍殲的決戰計劃,可是後來計劃改變未能實施,9月中旬,日軍板垣師團主力從廣靈、蔚縣分路向靈丘急進。9月19日是中秋節,孟憲吉獨立第8旅奉閻錫山命令前往平型關,21日佔領了平型關陣地。日軍先頭部隊在9月21日午夜已經到達平型關下,開始向晉綏軍發動第一次進攻。進攻的日軍是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三浦敏事少將率領的共約4個大隊的兵力。而115師伏擊的,正是21旅團的輜重部隊,和獨立第8旅配合作戰。)

115師派出獨立團和騎兵營插到靈丘——淶源——廣靈之間地區活動,以鉗制和打擊增援平型關之日軍。下午4時,日軍一個聯隊從淶源方向向腰站、靈丘、平型關前進。獨立團於下午4時出發,當晚到達上、下北泉,在村外河灘上進行了戰鬥動員。獨立團以1營擔任正面阻擊,制止敵人向靈丘、平型關方向前進;2營於當夜進抵靈丘東北三山鎮地區,該營3連插到上下伯羅,切斷廣靈通向靈丘的公路,阻擊由廣靈方向可能向靈丘、平型關增援的敵人;3營爲預備隊,與團指揮所一起位於白羊堡、安甲一帶。

24日清晨5時,獨立團以2營爲前衛營,急行軍向腰站前進。上午10時,2營1連進到腰站以東時,與敵一個30多人的偵察隊遭遇,我勇猛衝擊,把敵人擊潰,斃敵2人及戰馬數匹。前哨戰的勝利,鼓舞了指戰員的戰鬥情緒(此是文獻記載,與楊成武回憶錄不符。楊成武回憶錄中,獨立團一營是前衛營。營長曾保堂、營教導員張文松、副營長袁昇平。腰站戰鬥中張文松犧牲。敵腰站偵察隊人數很少,馬輝的回憶日寇僅是一偵察班,消滅兩個敵人)。

腰站接觸戰是在24日打響的,先於平型關戰鬥(25日)一天。腰站阻擊戰是在25日那一天打響的。獨立團的任務。是掩護靈丘縣平型關的戰鬥,切斷淶丘公路和廣丘公路,阻擋來自東面淶源縣和北面廣靈縣的敵人援軍。

在《聶回憶錄》中,將腰站的勝利記成是殲敵“300名”。應該算到阻擊戰,而不是遭遇戰的賬上。聶的回憶錄這部分,是魏巍執筆寫的,聶老總不是特別滿意。

24日當夜,獨立團是在陣地上度過的。一營在腰戰主陣地,二營在另外的地方,三營(黃壽發、邱蔚營)擔任預備隊(鄭旭煜也在三營)。25日拂曉,大霧瀰漫,一營指戰員靜靜地隱伏在腰站以東的山頭上。7時許。濃霧漸消。從淶源出來的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1個日寇聯隊。沿着淶源通向靈丘至平型關大道,向獨立團扼守的陣地直涌過來。當敵全部進入設伏地域後,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這時,平型關方向也傳來了師主力圍殲日寇的槍炮聲。

爲了徹底消滅企圖奪路馳援平型關的正面敵人。獨立團一營奮勇奪佔驛馬嶺隘口制高點。一連從正面攻擊,奪取山峰隘口,受到敵密集火力的壓制,傷亡很大。二連連長宋玉琳(此處有誤,應該是三連長。二連長是林必元)機智靈活,指揮3排從右側山背隱蔽地摸上隘口。經過一天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激戰至下午3時,獨立團一營乘勝猛追,一直追到淶源城下。10月10日,一營實施夜襲,守敵聞風而逃,淶源縣城被我收復。

(此是文獻記載,楊成武回憶錄中,追擊敵人並大獲全勝的,是以逸待勞的三營,以及團部特務連共五個連。淶源縣城是被獨立團解放的第一個縣城。以後,在八年抗戰之中,淶源縣城多次被日軍佔領,又多次被解放。腰站戰鬥,獨立團擔任正面阻擊的一營損失慘重,一連、宋玉琳的三連都損失過半,有的班排全部陣亡。

楊成武獨立團實行的是一個營四個連制,三個營,加上團部直屬特務連,共十三個連。以後在一分區,幾個主力團都是十五個連制。團部直屬三個連。

上文中的“10月10日,一營實施夜襲,守敵聞風而逃,淶源縣城被我收復”,記述有誤。9月25日,與平型關戰鬥同一天的腰站阻擊戰,爲何要拖到10月10日才奪取淶源縣城?搞文獻的,怎麼能看不出這中間的時間差異?9月25日腰站反擊,敵向東潰逃,逃到淶源縣城,立足未穩,獨立團一營、三營已隨後追到。敵不得已,放棄淶源縣城,繼續東逃。一營趁機收復縣城,三營繼續追擊,不給敵喘息之機。

但佔領淶源縣城,人少勢單的獨立團無兵可守,不敢將兵力分散,隨即放棄淶源縣城,又被鬼子和僞軍佔領。10月10日,是獨立團第二次佔領淶源縣城。

細心的讀者們看到這裡,也許會發現:.率115師主力兩個旅(欠一個團)萬餘人打平型關戰鬥,不過殲敵一千。而這楊成武,僅率獨立團一個團,腰站一戰就殲敵300。此仗勝利不小。

緊接着是馮家溝伏擊戰。

平型關(腰站)戰鬥結束後的半個月,1937年10月10日晚,八路軍總部和115師首長命令獨立團向靈丘、淶源、廣靈、蔚縣及其以北突擊,切斷敵人後方交通,打擊消滅敵人運輸車隊,配合友軍忻口作戰。楊成武命令獨立團的二營(肖思明帶領)以淶源爲基地,向紫荊關、易縣、淶水、高碑店、定興及保定至北平之間挺進,開闢這一地區的抗日新局面,解放了易縣縣城;從上寨出發的一營和三營,迅速向靈丘至廣靈之間的馮家溝、義泉嶺前進(一營馮家溝、三營義泉嶺)。

夜間,連日秋雨,一營幾次設伏,鬼子運輸隊都沒有出動,撲了空。楊成武回憶錄中,對一營長甚爲不滿意。他心疼戰士,幾次將部隊撤回到村裡避雨過夜,燒火做飯吃。被楊成武跟蹤發現後,痛斥之後拉上設伏的陣地,繼續冒雨等待。

馮家溝是廣靈、靈丘之間的一個小山村,地形險峻,高山聳立之間乒着一條蛻蜒狹長的公路,是日寇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的重要通路,獨立團決定在此伏擊敵人(如果說,腰站一戰對付的是淶源的鬼子,馮家溝一戰則對付的是廣靈的鬼子。在義泉嶺埋伏的黃壽發三營,對付的是靈丘縣城出來的鬼子運輸隊)。

12日黎明前,一營各連冒着濛濛細雨,穿着單衣和草鞋,埋伏在馮家溝兩側的山坡和公路旁,忍受着寒冷,等候着敵人。上午9時,日軍阪垣師團第二運輸大隊120餘輛大車滿載彈藥給養,在60多名步、騎兵的掩護下,浩浩蕩蕩地朝馮家溝涌來,當運輸隊全部進入伏擊圈時,楊成武一聲令下,我機、步槍子彈如暴風雨般地從四面射向敵人。

少數敵人端起刺刀迎戰,戰士們用手榴彈和機槍把迎上來的敵人全部打掉。部隊迅速衝上公路,斬腰斷尾,以密集的火力猛掃過去。毫無戒備的敵人慌了手腳,倉惶應戰。只用30分鐘,敵運輸隊即被我全部殲滅。馮家溝一戰,共斃敵100餘名,俘敵運輸員70餘名,打死騾馬100餘匹,繳獲大車120餘輛,騾馬400餘匹,步槍70餘支,炮彈20餘箱,子彈40餘箱,罐頭、餅乾等食品2200餘箱,以及大批軍用物資等。

當天,三營又打了義泉嶺(楊成武稱“義泉嶺”,馬輝稱“南閣崖”,都是同一個地方)伏擊戰。這是一個打得非常漂亮也非常出色的小勝仗(敵人出來的五輛汽車,打下三輛,消滅鬼子三十餘人),雖然屬於馮家溝伏擊戰的一部分(同一條公路上,“廣靈公路”,北邊,靠近廣靈縣城是一營;南邊,靠近靈丘縣城是三營),雖然三營的戰果不如一營,但三營長黃壽發的果敢利落給楊成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馮家溝和義泉嶺兩戰,使楊成武發現了兩個人才。馮家溝一戰,發現三連長宋玉琳打仗善於動腦子,是個帶兵的材料。然後是三營長黃壽發。楊成武在隨後給晉察冀軍區領導的報告中,對有着出色指揮才能的黃壽發讚不絕口。我猜,這就是一年以後優先提拔黃壽發爲一分區參謀長的出發點吧?

馮家溝、義泉嶺之後,楊成武審問被捕的僞軍俘虜,發現廣靈縣城、靈丘縣城,都只有幾十個鬼子,兵力空虛。楊成武當機立斷,指揮獨立團攻佔了山西省最東邊的廣靈縣城。接着是靈丘縣城。這兩個地方隸屬山西省大同地區,抗戰時期被稱爲“雁北地區”,是獨立團的發家之地,也一直是一分區最初的幾個管轄地之一。獨立團三個營三面開花,接連打下易縣、廣靈、靈丘三座縣城。一個團就可以打下幾座縣城,這在紅軍時期是不可想象的。

第4節 看不見的地獄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節 去留兩難第3節 解藥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四節 買個皮球第77章 夜宴 第一節 佐世保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71章 必須要活!第二節 不請自來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節 鬼子是來了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80章 亂燉第二節 老鴰和麻雀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一節 三萬元軍費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一節 魚上鉤了第37章 第二節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2節 糧食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二節 部隊編成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二節 龍虎山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二節 圍點打援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三節 夢迴鼓角連營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三節 有理說不清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一節 紅粉也英雄第103章 少了兩! 第四節 人間蒸發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四節 撿軟柿子捏第2節 鏟子猴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三節 艱苦卓絕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93章 善守者 第一節 反衝鋒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38章 第一節第40章 第四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三節 火燒冰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四節 17歲第26章 圍三缺一 第一節 特種作戰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65章 走西口 第四章 土地公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三節 好人有好報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二節 所謂“諜戰”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四節 結婚是好事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四節 十四比六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一節 日軍的戰鬥力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二節 將計就計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四節 想走也不容易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二節 黑雲壓冀中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48章 第二節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三節 你不來我找你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一節 捉五魁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四節 秘密武器第3節 送藥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一節 假亦是真第2節 身後事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3節 煙花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三節 愛國的馬第73章 兩千人 第一節 老兵不死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四節 別裝了!八爺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三節 後有追兵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二節 驚天秘密第39章 第四節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
第4節 看不見的地獄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楊棒子是咋成猛人的?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四節 鬼影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節 去留兩難第3節 解藥第159章 天災人禍 第四節 買個皮球第77章 夜宴 第一節 佐世保第102章 圍獵 第二節 本位主義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71章 必須要活!第二節 不請自來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節 鬼子是來了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80章 亂燉第二節 老鴰和麻雀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三節 到底還是女人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一節 三萬元軍費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一節 魚上鉤了第37章 第二節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四節 趁火打劫第2節 糧食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二節 部隊編成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二節 龍虎山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二節 圍點打援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三節 夢迴鼓角連營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三節 有理說不清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一節 紅粉也英雄第103章 少了兩! 第四節 人間蒸發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四節 撿軟柿子捏第2節 鏟子猴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三節 艱苦卓絕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93章 善守者 第一節 反衝鋒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38章 第一節第40章 第四節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地不分南北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三節 火燒冰牆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四節 該回的時候沒回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202章 人在鏟在 第四節 17歲第26章 圍三缺一 第一節 特種作戰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65章 走西口 第四章 土地公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三節 好人有好報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二節 所謂“諜戰”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四節 結婚是好事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四節 十四比六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一節 日軍的戰鬥力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119章 明修棧道 第二節 將計就計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四節 想走也不容易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二節 黑雲壓冀中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48章 第二節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三節 你不來我找你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四節 城裡顯靈城外響!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一節 捉五魁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四節 秘密武器第3節 送藥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一節 假亦是真第2節 身後事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3節 煙花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三節 愛國的馬第73章 兩千人 第一節 老兵不死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四節 別裝了!八爺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三節 後有追兵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二節 驚天秘密第39章 第四節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