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

1939年初,當時的一分區鋤奸委員會在楊司令主持下開會做出決定,放出被關押審查的楊浩。並將這一決定上報到晉察冀軍區鋤奸部。這個小子在背後對新上任的鋤奸科長楊德才(老科長羅文坊,剛調到冀中軍區任鋤奸部部長)說:“科長,這個人不能放。他記性極好,又會玩槍,他將來找上門來報復咱們怎麼辦?”

沒想到差不點被隔離審查又槍斃的主沒有背叛八路軍,鋤奸科自己倒出了叛徒了。

抗戰不是天天打仗殺鬼子就一下子過去八年的,八年的時間裡無數發生的故事大部分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了,咱們把故事再回到1939年秋冬季的雁宿崖、黃土嶺戰鬥。那一次戰鬥的最後關頭,八路軍爲加速全殲鬼子,在楊司令的大聲吆喝下,最後發動了肉搏戰進攻。楊浩揮舞着大刀衝了上去,砍向鬼子。

當時連高度近視眼的作家魏巍,從未參加過近戰肉搏,都端着步槍大喊着衝了上去。因爲當時確實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每一個人都退縮不得。打的疲憊不堪的鬼子又餓又累,已經沒有了還手的能力,只能做垂死的抵抗。高糧在那次戰鬥中負傷,被擡了下來,傷愈後到了戰線劇社,再沒有回到三團。

將近十年後,楊浩在華北步兵學校三查三整的“自查”收尾會上談起這次戰鬥,說那時他的心裡跟明鏡似的。有許多戰鬥,說“勇敢”,那只是一方面,人們往好了說的那一方面。其實有時候人們奮勇衝鋒殺敵,完全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或者說,是由特定的人、特定的環境所決定的。

那時剛恢復自由不久的楊浩,因“日本特務嫌疑”曾被關押審查,受到嚴刑拷問。他當時最急於要做的,就是要在戰鬥中洗刷清自己。摘掉“特嫌”的帽子。而且在那時,他不知道在背後誰是鋤奸科的“兼職”幹事,暗中監視着他。

一看他畏縮不前,能夠當場執行“戰場紀律”槍斃了他。那時候任何一個排長、連長、指導員的手中都有這個權限。所以明知前進是死、後退也是死,不如前進死,還落一個清白的名聲。

更何況,前進未必是死。死與活的可能各佔一半。既然如此,與其死在自己人手裡,還不如死在戰場上,死得其所。想到這裡。他揮舞着大刀就衝上去了。當然戰場表現比魏巍那個真正的書呆子要勇猛的多。

據說。雁宿崖、黃土嶺戰鬥結束。將楊浩從一分區三團“外放”到平西根據地,參加挺進軍開辦的《挺進報》。調動的主要原因,平西挺進軍挺進報需要辦報的人才,需要他棄槍拿筆。這只是原因之一。

而據說真正的原因,就是一分區有人忌諱楊浩會記仇,怕有一天楊浩提着槍找上門來報復,所以將楊浩遠遠調離開一分區地盤。以後楊浩奉調回來,又要他棄筆拿槍,留在司令部系統,說明對他的防範心減小了。

好在由於當時駐地條件的限制,一個村子只能駐得下一個機構,司令部與政治部很少駐在一起。他們兩個機構的幹部不常見面。否則被毒打者和打人者經常見面,那將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李青川還說:“你記得前些天,敵工科長劉原亮,突然帶着幾個政治部的幹部來找咱們嗎?問了一通李鐵石的情況,平時都跟誰常交往?跟誰的關係最好?問他劉原亮什麼原因?他還支支吾吾的不說實話。看來。當時把咱倆都當成嫌疑人了。“

“他李鐵石跑了,跑就跑了唄,有什麼可保密的?一分區跑的人多了,還在乎一個小參謀李鐵石?剛纔我氣鼓鼓的去找劉原亮,你小子拿我當可疑分子,老子要跟你算帳。結果劉原亮不在,碰上偵察股長韋統泰,那個山東人。”

“他跟我說,那次劉原亮來調查,是楊司令的吩咐,要查明兩件事,一是李鐵石几個分區機關幹部叛變,是不是這裡有敵人的特務組織策反的?二是李鐵石有沒有帶走什麼文件?調查的結果令人放心。李鐵石他們是受不了這個苦才跑掉的,跟我們並沒有血海深仇。楊司令當時說:跑就跑吧。強留客,留出仇,不如不留客。我們現在太窮了,留不住這樣的人。狗都不嫌家貧。他們連狗都不如。由他們去吧。”

接着跑掉的是分區機要科的電臺臺長劉長生,又一個經過長征得到組織上極度信任的紅軍幹部,而且掌握着許多一分區最機密的消息。

他是在大約立夏時候悄悄跑的,正是新糧還沒有下來,一分區由於斷糧,每人每天四兩黑豆玉米核糊糊,幸好野菜樹葉都下來了。他跟李鐵石他們結伴跑不一樣,他是自己一個人悄悄溜走的,臨走時還帶走了全晉察冀軍區的電臺密碼和聯絡呼號。

他也到了易縣縣城,投奔了趙玉昆。一分區所屬的各團也不時傳來消息,某個團的某個幹部或戰士悄悄跑了。有的是不辭而別,跑回自己家去了;還有的跑到了敵人那裡,叛變投敵當了漢奸。那時候,幾頓飽飯就可以引誘一個人叛變投敵,分區開始提倡“貧賤不能移”的氣節教育。

那個時候,一分區機關糧站,專門負責保管分區各部隊軍糧的地方,一個姓李的司務長因飢餓難忍,利用職務之便,貪污了五斤小米被查了出來。

五斤小米,一聽就知道,無非是飢餓得久了,饞糧食吃,自己給自己“改善”了一下。司務長被抓住後,悔恨交集,根據晉察冀軍區下達的“貪污五斤小米以上要被槍決”的指示,司務長自己要求執行槍斃。楊司令是“慈將”,考慮再三,終於網開一面,沒有槍斃司務長,從寬處理。

爲了搞活經濟,增加收入,一分區號召幹部們進行“生產自救”,每個幹部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生產任務。分區機關各部門分別建起了自己的捲菸廠、中藥店、白鐵鋪、油漆店。造紙廠、織布廠。

李青川、楊浩的身體一直都還可以,還是沾光在吃食上,比別人要好一些。這時沾了常下部隊的光。抗戰年間,分區機關的幹部出門在外,也是要帶自己的糧票的,但這是吃地方上老鄉家或村政府的飯時才付。

到了部隊,尤其比較靈活的各地方支隊、縣大隊、游擊隊,都能混一頓飽飯吃。因爲這些地方部隊有自己不同於主力八路軍的糧食及肉菜來源。你到人家那裡去,指導人家訓練部隊,人家管你頓粗茶淡飯吃飽。也是人之常情。

楊浩還有一個有利的因素能爲自己調劑生活。就是靠寫文章來賺點稿費。抗戰年間的晉察冀。根據地的報刊雜誌爲了保證自己的稿件來源,對那些經常性的作者實行稿費制度。

稿酬雖不多,有時就是幾元錢,有時連錢都沒有。就是幾方聯郵票。從一元、二元、四元、五元到最大面值的二十元郵票,被挺進報編輯部用來付給作者充當稿酬。是不是曾經在挺進報編輯部幹過的緣故?總之,那時候爲挺進報寫稿沒斷過稿費。

那個年月在晉察冀根據地,郵票也可以充作邊區票當貨幣使用。楊浩用自己的這些稿費,從老百姓那裡買了一羣雞仔,大約有十幾、二十來只,作爲自己的“生產自救”任務報了上去。隨着時間的發展,雞仔一天天長大,也開始一隻只失蹤。

到了最後。只剩下了最後的一隻雞,養在了楊浩、李振軍合住的那間房子裡。當然,這隻雞最後也難逃被偷吃掉的厄運。1942年底,原冀中十分區的幹部合併到一分區來的時候,這最後一隻雞也被半飢半飽的十分區的人給偷走吃掉了。

幾十年後。那個曾經偷雞的小青年爬到了基地軍政委一級的幹部,但每當老幹部坐在一起的時候,他還是會津津樂道的談起偷雞吃的往事來。

楊浩清楚記得,楊司令在機關幹部生產自救會上特地宣佈:“年底,部隊每個生產組都要完成生產任務。完不成任務的,允許另想辦法。”

這個“另想辦法”十分重要。楊浩跟李青川一個生產組,這個訓練科生產組原本是養雞。結果都養成了他人的腹中之食,氣得李青川當街跳着腳罵。楊浩準備用稿費相抵,可包括李青川在內的大傢伙反對。

後來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那時作戰科、偵察科、鋤奸科、敵工科幾個部門合夥,由司令部那個便衣偵察班帶領,與地方游擊隊合作,到敵佔區割電話線和其它敵人的軍用品,用來變賣或換東西代替。

楊浩找到他的好朋友,當時在三團偵察連當指導員兼武工隊隊長的王棟,從敵佔區搞東西來交上生產任務(什麼東西記不清了)。把李青川高興得哈哈大笑:“這不是像水泊梁山一樣了嗎?咱也都做上無本生意了。”

1944年初晉察冀整風,1948年初“三查三整”,楊浩被提意見最多的,是“在同志中缺乏是非原則,搞吃吃喝喝的朋友關係”。在楊浩老父親的筆記本上,常寫着“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楊浩從小離家,一直是受這個古往今來的名言來維持的。所以,他的錢包就是朋友的錢包。沾光的是他身邊幾乎所有的人。

48年,華北步兵學校搞“三查三整”,運動收尾,鄭旭煜最後總結時爲楊浩說了好話:“楊浩是從一分區過來的,我對他很瞭解。他有許多缺點,比如黨性不強,組織性不強等等。但他也有許多的長處,主要的一條就是不自私,從不吃獨食。在最困難的時候,即使身上有最後一點吃的,他也能拿出來和其他人分享。”

當然那時也有人不同意鄭旭煜的這個說法。有人在當面和背後說楊浩的壞話,說楊浩“與人分享”這是大少爺習氣,“只有柴大官人那樣的富家出身的子弟纔會有的怪毛病”,楊浩從小沒吃過苦,捱過餓:“餓上他幾年,讓他受窮,到那時,再看他還充什麼大方不大方?”

在一分區,有時,遇到老鄉家殺豬,楊浩的身上又有幾個錢的稿費收入,於是一些人會慫恿他,到殺豬的老鄉家裡。他們錢少,買不起許多肉,就買它一些價錢便宜很多的豬下水回來。然後找一個大鍋或鐵皮桶煮它一熟。等煮好後,招呼身邊的朋友熟人都聚過來,見者有份,大家都來改善一頓。連房東一家人也跟着沾點光。那時能有一頓肉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大家都像過節一樣高興。

楊浩的這個喜歡請客的習慣,一直持續到解放以後。進京城了,新中國建立,但那時還是實行的供給制,幹部們都窮吧吧的,手裡頭沒幾個閒錢。每逢楊浩拿到稿費,有什麼好吃的了,不管是烤鴨、紅燒肉或是什麼,哪怕就是個現在看來最普通不過的豬油蔥花餅,當年卻是非常稀罕之物,他還是沿用老的習慣,總要招呼:快打電話,問問xxx、xxx、xxx他們吃不吃?要是吃,都過來吃……

楊浩的新婚妻子聽了好笑:“你好好看看,你們都不是單身漢了,那些人現在也都一個個結婚成家了。你打電話要人家過來,人家的老婆怎麼辦?在家裡吃大竈?再說了,人家跑半個北京城就爲了到你這裡吃頓好飯?缺了你人家就吃不上好吃的了?”

楊浩一聽有道理,這個從抗戰時期形成的習慣漸漸才淡漠了。在當年,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可別小看了這幾角稿費,對改善生活不無小補。

大約在1958年,“華北軍區”改名爲“北京軍區”的時候,楊司令爲了搶救一分區史料,派北京軍區的幾個秀才魏巍、藺柳杞幾個人重返狼牙山地區,蒐集抗戰素材。魏巍回來說,抗戰過去了十幾年,一分區司令部、政治部駐地的那些房東,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房客曾經有誰。唯獨楊浩住過的房東,還記得牢牢的,詢問:當年給我們家吃過幾次豬下水的大楊浩,在哪裡呢?

可見,沒有文化的老百姓,對“吃”的記憶是最真實的,也是最牢固的。

再多說一句。風水輪流轉。抗戰勝利的半個多世紀之後,就像一分區八路軍曾經賴以爲生的野菜、粗糧、黑豆成爲當今最佳的健康食品一樣,豬下水的價格也遠遠超過了豬肉的價格。

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節 玉皇頂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一節 風塵之變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第二節 戰鬥從未停息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一節 聲淚俱下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一節 沒有更好只有更糟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三節 脣亡齒寒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43章 第三節第4節 三更第81章 棒戰羣雄 第四節 妹夫來使第3章 第28個 第三節 金剛鑽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1節 29年的牛嗎?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一節 長期飯票!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4章 土飛機 第一節 三圈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一節 鋤奸隊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02章 圍獵 第四節 功虧一簣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三節 同歸於盡!第12章 殺手 第一節 盜神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二節 繳衣服不殺!第44章 第四節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二節 誰更靠譜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三節 冤鬼索命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二節 刺刀的問題第2節 公審大會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一節 行家出手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三節 老馮走了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一節 換湯不換藥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三節 爲虎作倀第23章 !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第45章 第三節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四節 不革命成嗎!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一節 說放就放第32章 第三節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一節 再談吃飯問題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35章 第一節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一節 狗比人強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二節 大戰在即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三節 喝花酒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二節 南刀咀子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2節 糧食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二節 高手就是高手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二節 喧賓奪主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2節 青龍溝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87章 動如脫兔第三節 膽大心細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三節 願意來就來第64章 冷酷到底第二節 狗熊都扛不住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二節 要變天啊第56章 常家渠 第三節 半拉手掌第4章 夜審 第一節 小嘀嗒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節 禍事連連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三節 真實的編制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三節 重點還是拼刺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二節 戴眼鏡的讀書人第2節 藥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一節 下雪了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一節 五路圍攻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一節 城市少爺兵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3節 送藥補充之晉察冀八路軍今尋蹤1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一節 初試鋒芒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二節 大戰在即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2章 夜渡 第一節 二十響第2節 身後事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第27章 獨立大隊 第一節 打劫
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節 玉皇頂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一節 風塵之變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第二節 戰鬥從未停息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228章 撞車了 第一節 聲淚俱下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一節 沒有更好只有更糟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三節 脣亡齒寒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43章 第三節第4節 三更第81章 棒戰羣雄 第四節 妹夫來使第3章 第28個 第三節 金剛鑽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四節 一進保定府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1節 29年的牛嗎?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一節 長期飯票!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4章 土飛機 第一節 三圈第139章 如影相隨 第一節 鋤奸隊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一節 纔出虎穴第102章 圍獵 第四節 功虧一簣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三節 同歸於盡!第12章 殺手 第一節 盜神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二節 繳衣服不殺!第44章 第四節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二節 誰更靠譜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三節 冤鬼索命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二節 刺刀的問題第2節 公審大會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一節 行家出手第226章 靜坐戰 第三節 老馮走了第93章 善守者 第二節 拼的就是一口氣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一節 換湯不換藥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三節 爲虎作倀第23章 !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第45章 第三節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四節 不革命成嗎!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一節 說放就放第32章 第三節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一節 再談吃飯問題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35章 第一節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一節 狗比人強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二節 大戰在即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三節 戰術運用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三節 喝花酒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二節 南刀咀子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2節 糧食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二節 高手就是高手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二節 喧賓奪主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78章 鐵壁合圍第四節 羊腸小道第2節 青龍溝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87章 動如脫兔第三節 膽大心細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三節 願意來就來第64章 冷酷到底第二節 狗熊都扛不住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二節 要變天啊第56章 常家渠 第三節 半拉手掌第4章 夜審 第一節 小嘀嗒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節 禍事連連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三節 真實的編制第16章 新二師 第一節 一比一第199章 深挖洞廣積糧 第三節 重點還是拼刺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二節 戴眼鏡的讀書人第2節 藥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一節 下雪了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一節 五路圍攻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一節 城市少爺兵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3節 送藥補充之晉察冀八路軍今尋蹤1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一節 初試鋒芒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52章 戰旗獵獵 第二節 大戰在即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二節 參觀學習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三節 真金不怕火煉第2章 夜渡 第一節 二十響第2節 身後事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第27章 獨立大隊 第一節 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