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圍剿漢軍

韓信隨行帶着五萬楚軍,其中有五千騎兵,百乘戰車,一萬控弦之士,其餘是步兵,這些人馬劃到了他的麾下,不是來遊山玩水耍威風來了,而是肩負着剿滅漢軍,扼殺漢國發展於搖籃的重任,韓信很清楚對手的強大,光憑着五萬剛徵集不久,尚未參加多少訓練,這樣的隊伍能扛得住三四十萬的漢軍嗎?

但越是任務艱鉅,越有挑戰性,韓信自負以有心算無心,掌控三秦之地後,調動秦舊部,組成一支比當年大秦鐵甲軍隊還要威武的大軍,擊敗名聲最盛的龍天羽,那麼自己的成就將無人能比,也報了項羽知遇之恩。

他不願彭城久待,因爲那樣他只能空有官職,卻無調用軍隊的兵權,因爲彭城屬於東楚的都城,禁軍、守軍、周邊勤王之軍全部由項羽直接統領,即使暫時負責帶兵的人也是項羽的親信,韓信自認在彭城待上幾年,若無戰事,自己空有將軍的職位,卻無法指揮一兵一卒,這樣一來自己的很多軍事想法就無法付之實踐,始終紙上談兵,將來拿什麼與龍天羽鬥,橫掃中原諸侯!

因此他在覲見時拋出了漢川威脅論,毛遂自薦到三秦之地來鎮守,這裡遠離中原,是漢軍入中原必經之地,所以他決定率先來做準備,扼殺龍天羽將來出兵中原的企圖。

進入函谷關後,章邯、董翳、司馬欣三王已經提前收到了消息,各帶一支人馬在渭水畔迎接韓信,雖然他們是諸侯王,但歸屬項羽,爲了消除項羽的猜忌,對霸王派來的監軍大臣自然十分看重。

韓信不做過多客套,見過面直接進入咸陽雍王府邸,開門見山陳述來意,並當場出示上將軍兵符和項羽密旨,準備整編三秦之地的遊散之兵、刑徒、秦人、亡民成一支大軍,對付漢川的龍天羽。

由於西秦之地武風濃,男女老少好勇,這裡的耕種庶民作戰上陣絲毫不弱於六國正規軍,加上大秦崩塌過快,很多秦兵還未來得及調遣,大秦就滅亡了,在歷史上項羽在新安城外坑殺二十萬秦軍,而龍天羽到來後,歷史沒有那樣上演,因此二十萬秦軍主力存活下來,加上一些駐守邊戍秦卒散落回到三秦之地投靠章邯,使秦地三王兵力驟增,合起來有三四十萬之衆,如果召集秦地老氏族子弟入伍,恐怕突破五十萬大軍也很容易。

韓信心中暗喜,從他們三地抽調二十五萬人馬劃到自己麾下,加上帶來的五萬人馬就是三十萬大軍,只要加緊操練半年,訓練陣法演練,配齊大秦鐵甲裝備,這支力量足以封死漢軍反撲的了。

當他提出調兵整軍的意見後,本以爲章邯三人會推搪一番,孰知他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這支秦軍在他們手中,總覺得揹着巨大累贅,秦朝已亡,他們手握重兵還都是秦卒,很容易給其他諸侯王留下討伐的藉口,因此欣然同意調兵事宜。

韓信攤開一張用絹畫的天下諸侯勢力分割圖,他指着漢川和咸陽之地說道:“龍天羽這個人不論才學、膽識、身手、帶兵、治國都是能手,他敢第一個抗秦,足以說明此人志向遠大,這次分封雖然被霸王和範軍師用計逼在漢川,但他不出一年,在漢中立足腳跟必會殺出漢川,我們不得不防,你們看,漢中北靠秦地,南依巴蜀,西通大漠,東面是山脈和長江、峽谷等,他將來要踏足中原必然先還定三秦,只有棧道和古陳倉道而走,信猜以龍天羽用兵詭道,定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聲東擊西,企圖瞞過我們的眼線,實則饒走陳倉古道殺入老秦河西之地,所以未雨綢繆,信要在陳倉關設下重兵,日夜操練,防守漢軍突圍而出,然後在入漢川的棧道設立層層關卡,禁止中原人士進入,禁商、禁人才、禁武士,久而久之,漢中之地發展必會受到阻礙,發展受到制約,加上範軍師已經派人入巴蜀聯絡蜀王,阻擋漢軍入蜀,南北夾擊,從而剿滅漢軍。”

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面面相覷,心想這個韓信好大的口氣,竟然想剿滅漢軍,龍天羽是那麼好對付的嗎?

……

次日,雲竹山莊外聚集了五千人馬,有五百騎兵、兩百乘戰車、兩千控弦之士,兩千多步兵,由於隊伍聚集時間短,蜀地又沒有兵器出產,除了百夫長以上將領一身鎧甲外,其餘士卒渾身除了統一長袍外,只有一片胸甲,並沒有肩甲、臂甲、護腕甲冑、護勁等,兵器也不足,長矛、戈、劍、戟還有很多青銅品質,鐵器箭簇也不多,每名控弦之士只有三十支三棱箭,馬匹缺少,五百騎兵而已。

這支兵馬仍按秦兵制,五人一伍,設一名伍長;二伍爲什,設什長一名,五什一屯,設屯長一名,二屯爲百,設百夫長一名,十百一千,設千夫長一名,然後就是騎兵都尉、車兵都尉、步兵都尉、中郎將、先鋒將、副將、大將。

杜青雲披甲掛帥,英氣勃發,站在山莊門前,注視着自己麾下將士,高喝道:“將士們,杜嘯川雖爲大世子,但勾結外族羌人,挾持蜀王,控制了蜀都,企圖篡權謀位,實乃大逆不道,今日本世子在此舉兵,先佔領梓潼縣,然後多路兵發成都,討伐逆賊!”

“討伐逆賊!討伐逆賊!”五千士兵舉起兵器高呼着,氣勢雄渾。

龍天羽站在杜青雲身後不願謀士客卿的行列,瞧了一眼這支世子親兵,心想蜀兵的裝備不夠精良,如果對陣,一千龍牙精銳足以吃掉他們,等他們攻下梓潼縣有所傷亡,只要龍牙部隊潛入城內數百精銳就能暗中控制住這座城。

杜冰月站在龍天羽身側,眸光時不時地偷瞥着他,黛眉輕蹙,時而喜時而憂,她仍是一身青衣男裝,長長睫毛微微顫抖,瓊鼻櫻脣,頸項潔白而修長,如雪般晶瑩剔透,勁裝裹住豐胸隆臀,雖然只有十六歲,但身體卻發育很好,峰巒迭起,波濤滾滾,個頭與郭鈺瑩相當,酥胸竟大出不少,比姬紫塵、郭鈺瑩都要大,簡直典型的人小波大。

龍天羽似乎感受到一股灼熱的眸光,愕然轉身尋去,杜冰月怕被發覺心事,急忙含羞地側身,拉着身旁的郭鈺瑩道:“瑩姐姐,紫塵姐姐,非煙姐姐,你們看我二哥如何,一身鎧甲的姿勢威風不,統領五千人馬,大將之風,有沒有讓幾位姐姐心動,產生敬佩之情呢?”

姬紫塵和洛非煙都輕輕點頭,讚道:“杜世子確有大將之風。”

郭鈺瑩微微一笑,不以爲意,心想這也叫大將之風,我夫君在彭城之戰,一人帶領數萬兵馬擊敗章邯數十萬大軍,在鉅鹿更是破釜沉舟大敗四十萬秦軍,比你哥不知強出多少倍,如果這也叫大將之風,那我夫君就是天將戰神了!

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九章 仙女獻身
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四章 愁雨渡江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大戰對峙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九章 仙女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