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劍門出山

韓信利用豐富的作戰經驗,在與衛禪過招的時候,隱藏了自己的殺招‘韓式一劍’,趁對方不備之時,忽然出手,一招斃命,而且魚腸劍乃天下名劍,厚重的鎧甲防護一穿既破,幾個回合之內,秒殺了同樣是大劍師境界的衛禪。

就在衛禪思緒停滯的一刻,目光驚訝,萬萬想不到自己竟然三個回合之內,就被韓信刺中,隨着魚腸劍抽出,衛禪胸膛鮮血噴出如柱,腦子跟着一片空白,下一刻,身體抽搐地摔倒在地。

“侯爺!”長鷹堂以及數百護衛看到衛禪栽落馬下,驚慌失措地吼起來。

“生門封,休門轉,八門收攏,清剿餘黨!”

韓信高喝一聲,附近的旗手舞動令旗,佈陣的甲士開始轉動陣型,逐漸靠攏,只覺漢卒從四面八方殺向內層的衛卒和墨徒,使裡面數千敵軍根本無法擺好陣腳,戰場上與個人打鬥不同,陣型大亂,就失去了團隊整體力量。

衛禪一死,衛軍羣龍無首,頓時更加混亂了,各自爲戰,這已沒有軍隊的殺傷力了,與烏合之衆無異。

趙虎、樑越明、荊晉等漢將帶兵圍剿陣內的衛軍餘黨和墨家遊俠。

“殺!殺!殺!”

漢軍將士揮舞着手中的長刀戈戟,以整齊劃一、激烈如歌地兵器聲,交加給敵軍的士卒,對方的將士沒有錯,但錯在戰爭,他們融入其中,就要成爲戰勝者的犧牲品。

五百墨家遊俠布衣赤腳,仗劍舞動,殺人冷靜,劍光如匹練,在面對漢軍的鎮壓圍剿,仍不退縮,“慷慨赴難,死不旋踵”不愧爲墨家的座右銘。

然而今日墨徒選擇助紂爲虐,站錯了立場,漢軍將士望見一個又一個士卒倒地,都殺紅了眼,長槍長矛長戈專門對付短兵器的陣列,朝着數百墨徒遊俠圍攻過去,頃刻,這些仗劍的遊俠在錚錚鐵骨的軍人圍攻下,感到力不從心了。

攻擊如潮水,沒有一刻停止,數千的漢卒精兵前仆後繼,他們要用強大的戰力,壓垮這些遊俠。

戰馬悽聲哀鳴,無邊地殺戮中,血光噴濺,雙方一倒下,墨門遊俠倒一個就少一個,漢軍卻像是連綿不絕的海水,迅速沖刷了先前留下的血跡,一圈圈壓縮下去,最後只剩下數十人布衣劍手,也被清剿殲滅。

半個時辰內,闖入陣內的數千衛軍全部被消滅了,韓信策馬望着面前屍體橫七豎八,落馬的漢軍將士也早已停止了呼吸,血跡、殘肢斷臂,剛纔的大戰痕跡歷歷在目,那一張張曾朝夕相處的年輕火熱的面龐,許多漢軍將士,至死仍是雙眼圓睜、死不瞑目。

“墨家本是忠義之士,卻倒行逆施,阻擋漢室統一大業,死有餘辜,傳令下去,整軍點將,追擊過去,殲滅衛、趙、代三國殘餘兵力!”韓信下令道。

“遵命!”趙虎撥馬掉頭下去傳達軍命,戰鬥還沒有結束,殺人就無法休止。

遠處的戰鬥也已接近尾聲,衛將宴長風、韋東帶兵一萬阻擊漢軍正面的進攻,被邱童、秦海、風御烈等漢軍將領帶兵誅殺,趙將司馬卬戰死,桓嬰被俘虜,趙軍支零破碎,四處逃散。

代王陳餘被林秋、林摯擒獲,代將張同死於漢將王吸之手,代軍唯有俾將兼謀臣的李左車帶數百人突圍出去,倉惶逃往趙國去了。

易川、楊遠征、李波帶兵乘勝追擊,又俘虜了三國不少逃兵,這才折返回來會師。

昨夜襲登陸魏營,直到今日清晨河灘與三方諸侯對陣激戰,大破北盟軍十多萬兵力,殲敵七萬多人,俘虜三萬降卒,逃散兩三萬人,斬將校尉以上級別將領數十位,而漢軍只傷亡不過數千人,可謂一場大捷。

韓信立即下令重修黃河堤岸的防禦和營地,以防南盟軍渡河偷襲,漢軍十萬大軍駐紮黃河北岸,與函谷關的十萬駐軍遙相呼應,北能遏制趙、衛諸侯反撲,南能虎視楚國等盟軍,爲漢王成功北伐衛國奠定了戰略基礎。

鳳舞門幽居深山之中,青山傍水,雲霧繞繞,深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脈巍峨蜿蜒,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有青城之名,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

若是無人領路,世人根本無法深入裡面發現鳳舞門所在,鳳舞門前不遠處是一傾黛玉般的鑑湖,四周竹林松影,飛檐碧瓦池山就勢,掩飾其中,湖光山色,隨天氣的變化,時而云霧濛濛,時而空靈通透,散發的水氣在陽光照耀下,彷彿一道七色的霓虹架在深山中,奇奧無窮。

門派殿堂之後,是藏經、習武、參悟、閉關之所,懸崖棧道通往禁地深處,隨處可見的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爲一體,體現出世凡塵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

一座聽雨軒閣內,悠然佇立着一位女子,從外貌上根本看不出詳細的年紀,氣質雍容尊貴,素衣如雪,一手持着一根柳枝,一手捏着蘭花指,一副脫塵的意味,此人乃是鳳舞門的門主言雪庵。

言雪庵的身後站立三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秦夢然、碧月心、葉青璇三女。

“門主,青衣門、重劍門、古玄門、鬼谷宗、武真門的高手都已經下山,趕往雲夢澤,我鳳舞門也該行動了,不然趕不上雲夢澤山下六派會談了。”

葉青璇見兩位師姐不開口,她已等不及了,師尊遲遲不鬆口何時派弟子出山,眼看就要錯過六門派與漢王之間的約定了。

言雪庵轉過身來,寶相莊嚴,閃着一層聖潔的光輝,看了葉青璇一眼,輕輕一嘆,開口道:“六大門派圍攻冥教,雖是情勢所致,只怕日後江湖不在超脫於王權之外了,人道變鼎,我們古老劍門也不能倖免!時也,命也!”

秦夢然冷靜說道:“師尊,鬼谷宗既然如此信賴漢王,全力輔佐,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鳳舞門也不能袖手旁觀,而且,徒兒觀漢王此人,乃擁有帝運之人,文韜武略都遠超別人,又有大胸懷、大氣魄,懂得愛民仁政之道,應該錯不啦,這一次統一中原,天下定能太平了。”

言雪庵說道:“統一中原是對的,只有這樣才能結束戰亂紛爭,諸侯爭霸,但若成爲帝王之後,就狂妄自大,唯我獨尊,像秦始皇一樣,二世便遭滅亡,連秦氏祖墳都被義軍挖掘,遭六國遺民唾棄,又有何意義?這次你們下山歷練,對漢王評價甚高,看來鬼谷門主預言的‘子羽’就是漢王了,我鳳舞門自當秉承天運,輔助明君,不計個人得失,助其完成大業。”

“師尊,那我們何時下山,帶多少人手前去?”秦夢然趁機問道。

言雪庵望着懸崖峭壁,悠然一嘆道:“帶上清月宮七慧女、兩儀殿二十八鳳以及鳳武院兩百名精銳女弟子,下山去歷練,與五大門派匯合雲夢澤,圍剿冥宗。”

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簽訂條約
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二章 盟軍潰敗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三章 冥王出關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章 後宮溫馨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七章 簽訂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