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風起雲涌

衛國未亡之時,不少王族後裔被遷徙出來,置在黃河以東,河套平原以及汾水寧武一帶,衛國人在此繁衍生息,接受了當地不少混雜族落,人口越來越多,因爲這裡離七國混戰之地尚遠,因此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大軍征討天下,並沒有對汾地百姓造成多大破壞。

數十年來休養生息,鼓勵生育,增加人口,屯積錢糧,積蓄財力,吸納流離失所的百姓,開墾荒田,治理水利等,使衛後裔自成一小國,潛伏下來,竟沒有流露多少風聲出來,而衛國訓練的死士和常備軍都在深山老林中訓練,附近又是軍民聚集的村落,因此鮮有外人發現。

衛人在管涔山脈山下的水母連洞中打造了水簾地宮,連同不少天然洞穴,進行夯實洞巖壁,雕刻龍紋獸圖騰等,並鑲嵌一些金葉子和玉石,流水潺潺,波光映射,整個水簾地宮引人入勝。

衛曉峰招集了復國組織的執事長老、將領中尉以及一些文謀上卿和王族子弟商談出兵之事,有了神秘的墨家襄助,這些人都吃了定心丸,想到時機來臨,終於要走出山野漁村,競逐中原天下,不少將領都激動起來。

墨蘭有如幽谷蘭花,靜坐在賓客主位,頎長苗條,如墨青絲上垂首燕尾形的髮簪,一襲素白的羅衣長褂,在燭光散射下熠熠生輝,瀰漫着似有還無的劍氣,淡然自若,清逸脫俗,猶如不食煙火的仙女。

雖然面帶輕紗遮住了絕美容貌,但一雙明澈的雙瞳晶瑩剔透,眸球烏靈閃亮,膚肌勝雪,吹彈可破,構成了冰清玉潔的獨特風姿,讓人哪怕看上一眼,都會有一種銷魂蝕骨的感覺。

好幾位衛國後裔王族公子和將領有意無意間偷瞥着蘭玉蝶,如仙女般的人物,心中一陣亂跳瘙癢,竟有如此佳人,一時都有些呆了。

衛曉峰介紹過墨家賓客後,旋即將中原形勢講解一番,擬定了出兵計劃,將五萬衛軍和兩萬水軍派出去,沿着黃河朔遊而上,奪取長城以內的‘五原’、‘周陽’、‘上郡’、‘九原’、‘雲中’一帶的重鎮城邑,這些是抗擊北面匈奴和胡人的要塞之地,原有秦兵數十萬駐紮,後來豐沛起義後,爲了鎮壓義軍,章邯調走不少邊戍的駐紮軍,此時這幾座城池內,仍有舊秦軍佔領,脫去秦軍的旗號,有一些秦將擁兵自重,做土皇帝,既不復秦,也不擁楚,割地一方,有做諸侯之心。

其次派出三萬衛軍掌控東面‘雁門’、‘馬邑’重鎮,佔據雁門山川險地,阻抗燕國兵馬,同時發動各村落的備用軍迅速佔領汾河下游的神池、岢嵐、靈丘、上黨、井陘等城池,東抗趙國代王,南以太行山爲險,阻抗韓、魏、河南王三軍,西有黃河天險,阻抗司馬欣和董翳的兵馬,如此一來,衛國便能在數月內擴大勢力,贏得爭取天下的地利優勢。

“如果各位長老和大臣無異議,我們就這樣定奪下來,十日後各路出兵,搶在其他諸侯壯大之前,率先攻佔這些城池,使衛國率先壯大起來。”衛曉峰進入劍聖境界,本身返璞歸真,氣質超然,此時掌管衛國實權,變得更加深不可測,雄才大略睿智深藏。

“我等無異議!”衆人數年來推舉了衛曉峰爲首領,隨着他的劍術越來越出神入化,心智越來越高深,不論長老還是武將、上卿謀臣都對他佩服之極,唯命是從。

“北伐五萬人馬由衛斯漓任大將軍,肇宇爲軍師,連嘯、連衍爲副將,統軍北上,兩萬水軍由衛綮爲將軍,配合大軍北伐五座重鎮!”

“末將領命!”被欽點的衛國將軍起身領命。

衛曉峰繼續點將道:“三萬東征大軍由洪南爻爲大將軍,楊熙爲副將,攻佔‘雁門’、‘馬邑’兩重鎮,佔據雁門峽,阻抗燕軍西進。”

“末將領命——”

緊接着,衛曉峰又連發幾道詔命,出兵事宜安排穩妥之後,遣散了諸人,大殿內唯剩下墨蘭和衛曉峰兩個大人物,墨蘭身後站着月姬,而衛曉峰的身後則佇立着貼身四大劍客,其它婢女和侍衛不算在內。

“蘭妹認爲衛大哥剛纔出兵可有不妥之處?”衛曉峰看了墨蘭一眼,忍不住問道。

墨蘭嫣然一笑,搖頭道:“甚好,算無遺漏,不久河套之地將成衛大哥囊中之物!”

衛曉峰心中一動,忽地站起身來,朝着墨蘭道:“殿內有些悶,陪大哥出去走走吧。”

墨蘭想不到他會如此一舉,愣了一下,旋即雙眸含羞,輕笑道:“走!”

金黃的月色灑遍幽谷每一個角落,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波光閃閃,二人穿過林叢,來到後山幽谷,一道小瀑布從半山隙縫處沖瀉而下,奔流在蒼翠欲滴的山谷崖壁上,到崖底後形成小潭,被密林阻隔,在另一邊既看不到這裡的別有洞天。

水瀑有如布幕般垂落下來,激起飛濺水花,水滴四外拋灑,在星輝下仿如銀珠萬顆,充滿活力。

墨蘭靜立在潭水旁,舊地重遊,感觸良多,漫空星辰,山風徐徐拂臉而來,忽然間墨蘭似乎忘記了自己墨家掌門鉅子的身份,忘掉自身把持江山社稷的重任,又回到三年前,那個無憂的少女情懷上。

她忽然坐在溪旁一方石上,雙足浸在水裡,仰起俏臉凝望夜月,好久沒有這麼放鬆愜意了,天池的碧潭水還是和以前一樣。

衛曉峰站在她身旁,腰懸長劍,瀟灑閒雅,嗅着她身上如蘭麝香和那女子天然的體香,心中莫名一動,轉向她道:“蘭妹,你是不是很快就打算離開這裡了?”

墨蘭睜開雙眸,輕輕一嘆,這個衛大哥果然聰明,竟然猜到自己要走,她也不隱瞞,點頭道:“不錯,衛國大事已定,墨蘭還有一事要辦,臨時接到的消息,不走不行!”

“比衛國興起還要重要?”衛曉峰顯然有些不情願讓她離開,這蘭妹不但人美如仙,與他還曾有過一段莫名的情愫,更主要的是,衛公子不論起兵復國,還是穩住劍聖境界,繼續向中期過渡,都需要她的幫助。

墨家劍典,劍聖巔峰境界的武道經驗,還有對人體和宇宙的探索奧秘,如果衛公子能全部閱覽、領悟,或許也能早一步踏入劍聖巔峰境界,接近長生!

墨蘭幽幽道:“衛大哥,不是蘭兒不想在這洞天福地多待幾日陪大哥鑽研劍術,暢談古今,而是,墨家已經接到一個特殊的邀請,是鬼谷門主蓋聶先生髮出的,定在十月初十,在棋盤山設下一場百家爭鳴局,以棋會友,暢談天下大勢,這鬼谷門師承縱橫術開山祖師鬼谷子王詡,鬼谷子先師通天徹地,從衣、食、住、行、醫等、了家理財、治國方案、外政外交、兵書戰策、兵器發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養生教子等等可以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百年前,鬼谷子一個人培養出四個驚天動地的不世奇才,戰國七雄,他的弟子蘇秦一人兼任六國宰相,剩下一個大秦帝國,則是他另一個弟子張儀爲相;而孫臏和龐涓,也成爲當時赫赫有名的武將。

儒家祖師孔夫子雖說首倡因材施教,可他的學生幾乎都是一個味道。鬼谷子不同。他的學生每人都是一家之精華,世人所知的龐涓孫臏是兵家,蘇秦張儀是縱橫家,更有法家、陰陽家、道家許多學生尚爲世人所不知。這些學生,都是鬼谷子踏遍天下尋覓的天賦之才,甚至有小小孩童就被先生帶進山的。所治何學?完全是他根據其性情、志趣、意志、天賦確定的,且都是單獨或同門傳授,非同門學問者從不相通。鬼谷子究竟有多少弟子,大約永遠沒有人知曉,除龐涓、孫臏、張儀、蘇秦外,鬼谷門下樂毅、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范雎、蔡澤、鄒忌、蒯通、黃石、李牧、魏僚等一個個都是很厲害的人物!”

衛曉峰倒吸一口氣,一個人從這麼多的方面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真乃神人也,喟嘆道:“據說鬼谷子先師還是衛國朝歌人,衛國能出此學術大家,何愁不能東山再起,成就大業?”

墨蘭同樣懷着仰止之心,說道:“這鬼谷先生生卒日不詳,有人說他生於春秋先秦時期,有人又說他生於戰國爭雄時代,前後跨度竟達兩百多年,先祖墨子在《劍典》中提到,他在年輕時機緣巧合,曾瞻仰過一次鬼谷先生,不但學究天人,經天緯地,連劍術與道術也達到一個無法想象的境界,突破了身體枯槁,近乎長生,自春秋至戰國,存活幾百年亦非無稽之談!”

衛曉峰並不奇怪,自從他跨入劍聖境界後,身體機能協調到一個極完美平衡,吸收天地精氣溫養經脈和腑臟,即使無法再突破劍聖中層,那活個兩百餘歲也不成問題,忽然想起一事問道:“那這蓋聶先生,便是當今鬼谷掌門了,他要招集隱世的百家後裔做什麼?”

墨蘭浮現出一絲凝重,嘆道:“目前匈奴做大,屯兵三十萬騎軍駐紮在燕國長城外,很快就要兵伐燕國了,一旦匈奴胡虜入侵,華夏大地勢必萬劫不復,而且中原內戰頻頻,生靈塗炭,各方隱世的大勢力也逐漸浮出水面,儒家、法家、名家、墨家、陰陽家、兵家、道家、各大劍門等等都有傑出弟子出山訪世,汲取江山大氣運。”

“這蓋聶先生大概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想招集天下能人異士、百家名士,在棋盤山上或對弈、或論武、或辯說,欲說服甚至震懾各派各家名士,達到一個共識,同選擇一個有氣運、有帝運的君主,共同輔佐,這樣一來,便會很快消除戰爭,抵抗番邦蠻夷外亂,使天下太平,身爲墨家鉅子,蘭兒定要親自前往,會一會各家名士,爭取爲衛大哥復國造勢!”

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
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三章 匈奴狼煙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內殿定計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十二章 無形之兵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十二章 大破匈奴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九章 封王詭計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五章 函谷雄關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