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突圍破敵

陳縣四個城門在接近黃昏時都已禁閉,在牆頭佈下弓箭手,城門內列陣設下重兵,阻截敵軍突圍而出,尤其是東門與北門兵力最強,因爲彭城在陳縣東南方向,陳勝認定倘若有所變故,必定由這兩座城門突圍。

龍天羽揹負着柳詩詩策馬由暗巷馳到南門附近,幾名黑甲精銳上前牽住戰馬,龍天羽與夏侯嬰等飛身落馬,來到周勃的指揮地點。

張倩仍是女扮男裝得知龍天羽平安回來,欣喜若狂,尚未等對方反應過來,便一陣香風撲過,衝入了他的懷裡,龍天羽又哄又抱,穩住張倩這妮子,同時解開縛緊在柳詩詩身上的布帶,把佳人放穩站定。

張倩一時並未留意,待看清對方驚豔的容貌後,不禁一呆,輕聲道:“詩姐姐!”

柳詩詩感受着衆人灼熱的目光,本來心情激動,又不免害怕,此時不由臉上一紅,登時渾身緩和一些氣力和勇氣,含羞地點了點頭。

龍天羽向張倩詢問道:“倩兒自己可以騎馬麼?”

張倩點頭道:“龍郎還不知道,人家可是從小就學習了騎術和射箭的!”

龍天羽稍放下心來,手臂抄着柳詩詩的小蠻腰道:“妙極,詩詩同我一騎,倩兒獨乘一騎,定要隨在我的左右,丈許之內絕不會傷到分毫!”

二女知道這是生死關頭,都鼓起勇氣拼命點頭。

周勃上前彙報眼下的形勢,四周民房上和黑暗處都佈滿了黑甲軍團的戰士,準備妥當可所時動手,城外有一組兩千人馬接應,破門突圍不成問題。

龍天羽謹慎地的點頭,吩咐衆人各就其位等待時機,此時遠處有嘈雜的馬蹄聲,顯然部分將領已去候命攻打行館,突然行館處火光沖天,看來手下已放火燒院。

南門的守將發現後,一支巡衛騎隊立即趕去阻截,龍天羽見機不可失,抽出寶劍,喝道:“動手!”

一聲令下,數百支弩箭從暗黑處射向守城上的士兵,慘叫聲起,上百名守衛中箭倒地,戰馬受驚,在城門內橫衝直撞,照明的燈籠被掃過在地,有的熄滅,有的燃起火苗,守軍一陣驚叫,不知敵方身在何處,慌忙搭箭上弦,四處亂射。

幾輪箭羽過後守軍已潰不成軍,周勃與張雲隨即抽出長劍,領着三百名戰士兇猛地衝了上去,這些人都是經過百中挑一的用劍好手,無不以一當十,剛一交鋒,登時衝出一道豁口,交接之處的守軍只有挨宰割的份,卻無還擊之力。

百餘條鉤索射在城牆上,黑甲軍團的戰士利用裝備之便,兩下支撐竄上城頭,砍掉了守軍的大旗和護城橋的繩索,片刻便已佔了高地之勢。

城門的設計是防外而非防內,遭此變故,守軍並不佔多大的優勢,被對方如此兇猛的衝殺,頓時落荒而散,周勃所言不錯,這支義軍人數雖衆,但大多是剛加入不久的新軍和農民,沒有特殊的訓練過,又無將領指揮,猶如一盤散沙,大部分守軍士卒尚未交戰便已棄械鼠竄。

龍天羽見狀摟着名姬柳詩詩,護着張倩與夏侯嬰及數十名戰士策馬疾衝,順利地馳出城門,隨後十幾名士兵推着騾車,車上放滿乾柴棘草,阻斷城內敵軍銜尾追擊。

不到半盞熱茶的工夫,城上的黑甲精銳收回長索,躍出城外與撤出的隊伍匯合在一起,有條不紊地遠離城池,向東南方向疾走。

陳勝、吳廣、武臣、周文四人各領一千人馬圍困行館,尚未攻擊,大火便起,驚起四處居民百姓,紛紛出來救火,被義軍強行阻擋,陳勝想到事有蹊蹺,趕忙派人衝進行館,無奈火勢太強,唯有等撲滅後再進去查尋屍體。

正當此時,南面城門傳來兵器交擊和戰馬嘶嘯的聲音,大出城內守軍的意料,陳勝沉思一想,暗叫不妙,急忙率領將士奔向南門追擊而去。

不料城門口被放置的騾車和乾柴的火焰擋住,一時前進不得,唯有留下吳廣領一部分人清除後追擊,陳勝派周文與武臣分別帶兵從東門和北門出城追截!

城外義軍四萬由宋留、田臧、鄧宗、張桀等人率領包抄曹參的軍隊,遠處見軍營守衛不動,以爲尚未有所行動,各自留守原地靜觀其變,等待城內信號。

突然曹參分成的五路人馬變幻衝擊,兩千人爲一組,相互接應,出其不意地從一面殺出一條血路,衝潰防線輕鬆趕至南面,與龍天羽突圍而出的隊伍匯合,繞出茂盛的樹林向東南的新陽郡撤去。

周文率軍向東,武臣領兵向北,各自追出百里阻擊回返彭城之路,卻沒想到龍天羽早就改走南路,而城外的田臧軍隊被衝散,張桀與宋留二人合兵兩萬,銜尾追擊,直取新陽。

此時已到中夜,一輪明月像圓鏡般掛在碧瑩的天上,月光瀉在地上泛起銀輝,四下裡都白茫茫,彷彿瓊瑤匝地。

龍天羽懷摟佳人,與衆將士策馬奔馳在茫茫的大地上。

晨曦初現,東方大白,龍天羽、曹參大軍繞走新陽郡,恰趕上正要起程的袁英護送歌伎團的隊伍,衆人相見均平安無事,無不士氣高昂,任誰想得到在完全被動的局勢下,被龍天羽巧妙地化解,不但全軍突圍而出,還救出歌舞伎團,當真始料不及。

袁英向龍天羽稟告了這段行程,原來途中有一支千人的隊伍,奉陳勝之命暗中攔截他們,被袁英提前察覺,反施計策令對方着了道兒,落於埋伏之中,雖然只有四百人卻大破敵軍。

龍天羽興致甚濃,鼓舞衆將士一番,然後將伎團中的歌姬放於戰馬之上,與騎兵同行,大大加快腳程,大軍繼續趕路大半日,在下午時分已到達單縣南面的山麓峽谷處。

龍天羽這才放下心來,已知勝券在握,隊伍行到此處人馬睏乏,委實支持不住,驀然峽谷口竄出一隊人馬,前首兩騎將領,正是久違的灌嬰與樊噲,見到主帥平安歸來,二人欣喜下馬上前接應。

樊噲大笑道:“將軍,鄙人等了兩日,都快憋出鳥來了,倘若你再不回來,灑家真等不急,打算引兵殺入陳縣,活捉那陳勝小兒,給主公出氣!”

龍天羽知他性子,直腸子有什麼話也憋不住,微微一笑道:“幸好你在此候命,不然非治你擅離職守的罪不可,你們二人還不快見過張良先生,如今也是在下的高堂大人了!”

博浪沙一役刺殺始皇,誤中副車,天下無人不知,灌嬰與樊噲早就有所耳聞,敬佩不已,此時又做了主公的岳丈,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急忙上前拜見。

衆人停頓下來,寒暄片刻,遠處塵煙四起,鐵蹄震天,原來是陳勝派出的追兵已銜尾殺來,龍天羽回首眺望,遠處枯草青黃,塵土飛揚,向峽谷疾追過來,不由高深一笑,當下傳令道:“全軍立即通過峽谷,此處就交給灌嬰、樊噲兩位將軍了!”

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
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十章 西征匈奴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十二章 神女誕子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九章 水乳交融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三章 刀劍爭鋒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一章 會終人散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芳心之秘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動能方程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八章 披甲執銳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