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

星火科技建造核力工廠之後,新材料提供給項目組,促使他們研發出新技術。

中微子通信實驗室,趙照看着從核力工廠送來的材料。

他吩咐道:“現在開始用新材料加工中微子捕捉調製器。”

科研人員開始看着圖紙,加工成型的中微子捕捉調製器只有黃豆大小,它和以前直徑5米的大圓球相差太遠。

實驗室的研究員,擔憂的向趙照詢問道:“趙主管,我瞭解到公司現在製造出一種叫做高密度材料的材料。

這個材料會不會是高密度材料,如果它是高密度材料,應該能把數噸重的設備,壓縮到黃豆大小。

但它的質量沒有變化,如果真是高密度材料製造,這種設備根本無法讓個人使用。

它依然無法快速推廣,對現在中微子通信網絡的發展,基本沒有任何作用。”

趙照笑着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如果是高密度材料,它確實無法應用在我們的技術上。

但這個材料不是高密度材料,它是簡併態實驗室研究出的新型材料,體積和質量都不大,只是利用材料產生的核力,束縛住空間中無處不在的中微子。”

中微子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也很震驚,他們都想象不出來技術的跨度可以這麼大。

直接把非常龐大的中微子捕捉調試器,製造的這麼小。

這不是幾倍幾十倍的壓縮體積,而是把中微子捕捉調製器體積壓縮數萬倍。

這就是高端材料和理論技術取得突破後,對現有技術的促進作用。

中微子捕捉調試器,它以前靠重粒子強大的弱相互作用力捕捉中微子。

現在四大基本力統一成核力,完全可以靠核力來捕捉中微子,它變得更加高效,耗費的能源也變得更低。

科研人員很快讓智能工業機器人,加工出黃豆大小的中微子捕捉調製器,並把它安裝在新設計的星星眼鏡裡面。

趙照使用之後,感慨的說道:“這纔是真正的中微子通信硬件,我們現在終於可以改進中微子通信編碼,讓它傳遞複雜信息更加快速準確。

智能設備連接中微子通信衛星,可以高效的傳輸數據。

沒有中微子通信衛星,智能設備可以自己捕捉調製少量中微子,它也可以向周圍傳遞緊急信息。

中微子通信只需要留下天上的通信衛星,再也不需要地面上的服務器進行信息處理。

只要功率足夠,任何一個智能設備都可以變身成中微子通信網絡的小型基站。”

這項技術成功之後,趙照立刻把它應用在中微子通信衛星上,小巧的中微子捕捉調製器,可以讓中微子通信衛星體積更小,攜帶更多的能源,開發一些重要的輔助功能。

中微子實驗室抓緊時間測試衛星,他們要趕在質量投射器投入使用之前,把中微子通信衛星做好。

人機智能交互實驗室,實驗室主管呂秦嶺正看着一個新型材料,這是高密度氯化鉀。

材料研究院主任馮雲德交給他的資料上寫明,這種材料可以把電信號轉化成神經快速識別的生物電信號。

它也能把神經末梢的生物電信號,快速轉化成正常的電信號。

呂秦嶺很快指導科研人員,研究這種高密度氯化鉀材料。

馮雲德用耳骨做的實驗,他認爲耳朵離大腦較近,痛覺神經又不密集,還有敏感的神經系統。

呂秦嶺考慮的更多,需要全面驗證這種材料的性能。

他不只是在耳骨上面做實驗,額頭、頸椎、手臂、眼眶等身體上神經敏感的地方,他都開始做實驗。

開始是用動物進行實驗,確保實驗安全之後,招募志願者進行人體實驗。

基因實驗室製造的人造器官,可以保證志願者生命安全,只不過實驗的過程有些痛苦。

呂秦嶺經過細緻的實驗,他了解到高密度氯化鉀的特性。

這種材料確實可以轉化生物電信號,只要它接入到神經末梢中,就能發揮作用。

神經末梢必須要直接連通大腦,如果通過脊柱中轉,這個材料的特性幾乎不會起作用。

這也就要求它放置的位置必須在頭部。綜合頭部各個地方,依然是耳朵軟骨最爲方便。

呂秦嶺研發出生物電信號傳導設備,它的形狀很像是一個耳釘。

設備直接穿透耳骨,裡面的高密度氯化鉀材料會在智能設備的控制下,自動與神經末梢連接。

氯化鉀材料只有50微米粗三毫米長,設備總質量只有100克,設備其他大部分模塊是電能供應與通信模塊。

呂秦嶺給自己扣一個耳釘型的生物電信號傳導設備,嘗試操作智能機器人。

他閉上眼睛集中精神,給機器人發出正步走的指令。

結果智能機器人卻紋絲不動,根本沒有執行呂秦嶺下達的指令。

旁邊的研究員一直在觀察數據,它看到設備輸出一組亂碼,詫異的詢問道:“呂主管,這是怎麼回事,其他人的簡單命令都能識別,你下達命令,設備怎麼無法識別。

是不是生物電信號傳導設備出現問題。

還好發現了這個問題,又可以解決一個潛在的隱患。”

呂秦嶺擺擺手說道:“設備沒有毛病,它依然把神經傳遞的生物電信號,轉換成儀器設備可識別的電信號。

出現這種下達命令智能機器人卻無法識別的原因,那是我的大腦現在還沒有建立新的神經通道,無法把準確的命令通過設備傳遞出去。”

大腦與生物電信號傳導設備建立新的神經通道,這不是從無到有組建一個新的神經網絡。

而是利用原有的神經網絡,傳遞複雜信號。

人的組織器官對環境適應性很強。

人的血管堵塞之後,會從旁邊長出幾個分枝,直接聯通到前方的血管中。

血管都是這個樣子,更復雜的大腦神經,適應性更強。

大腦神經網絡完全是用進廢退。

一個手臂肌肉受損的人,在傷勢沒有好之前,總也不用自己的手。

哪怕採用星火科技先進療法,治好自己的手,長時間不使用,也需要複雜的康復訓練,才能恢復手臂的功能。

一個長久失明的人,他的耳朵一定比正常人靈敏。這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

神經通道依然是耳骨附近原先的神經,只不過以前只是傳遞和接收很簡單的信號。

現在接收到的生物電信號非常複雜,大腦還沒有適應這個神經通道,哪怕是主動下達命令,都不會通過這個神經通道傳遞信號。

正是這些綜合原因,每一個人適應這項技術的時間都不一樣。

呂秦嶺經過多次實驗,他可以讓智能機器人開始走正步。

正式研發出先進的人機智能交互技術,可以向智能設備實時傳達人大腦的命令。

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72章 創客中心作用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106章 極致效率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197章 轟動第423章 公開太空植物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189章 基站小型化難題第365章 偷礦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396章 準備工作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289章 量子計算機上市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321章 星火科技改制第25章 晨星系統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372章 空心泡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244章 科研倫理與成果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273章 聲東擊西第223章 項目啓動第418章 實驗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104章 朱海龍的公益事業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65章 偷礦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7章 三大政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83章 中微子通信難題第396章 準備工作第275章 主動擱淺第49章 軟件生態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86章 星盜第368章 奇怪的月球岩石第318章 天空列車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74章 嘲諷第145章 水純化技術第353章 能量供應問題第237章 粒子電池第352章 科研成果第294章 太空實驗室計劃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7章 第一桶金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51章 星靈手環第5章 全息顯示第51章 星靈手環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266章 旅遊勝地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98章 陳瑾的理想第413章 利益爲鉺第5章 全息顯示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254章 超級貨運高鐵第267章 豐收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370章 人類並不孤單第30章 背鍋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9章 技術升級
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72章 創客中心作用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106章 極致效率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197章 轟動第423章 公開太空植物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189章 基站小型化難題第365章 偷礦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396章 準備工作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289章 量子計算機上市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321章 星火科技改制第25章 晨星系統第306章 飛行汽車發佈會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372章 空心泡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244章 科研倫理與成果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273章 聲東擊西第223章 項目啓動第418章 實驗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104章 朱海龍的公益事業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65章 偷礦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7章 三大政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83章 中微子通信難題第396章 準備工作第275章 主動擱淺第49章 軟件生態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56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五)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86章 星盜第368章 奇怪的月球岩石第318章 天空列車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74章 嘲諷第145章 水純化技術第353章 能量供應問題第237章 粒子電池第352章 科研成果第294章 太空實驗室計劃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7章 第一桶金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51章 星靈手環第5章 全息顯示第51章 星靈手環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408章 月球航天港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266章 旅遊勝地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98章 陳瑾的理想第413章 利益爲鉺第5章 全息顯示第128章 有錢任性第254章 超級貨運高鐵第267章 豐收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370章 人類並不孤單第30章 背鍋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19章 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