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項目啓動

星火科技科學家和邀請的中科院院士共同討論,確定地熱能源基地的開發方案。

1月10日,周宇在星火科技龍首大廈會議室召開遠程網絡會議,周宇對着參與地熱能源開發的高管宣佈道。

“地熱能源開發項目正式啓動,希望各個單位完美配合,儘快完成地熱能源開發工作。”

衆位星火科技高管表情肅穆,臉上都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開始挑戰這個項目。

周宇看到苟富貴的虛擬身影消失,星火材料公司的任務很重。

不只是生產開發地熱能源的核心材料聚硅苯乙烯和聚丙硅烯。這兩種生產難度非常高的硅基高分子材料。

他們還要生產高硬度合金鑽頭,針對地殼結構不同,需要生產不同的鑽頭。

他們還要生產鞏固鑽井的材料,聚硅苯乙烯要放置在胳膊粗細的鑽井中,纔不會承受龐大的壓力。

星火材料公司除了這些主要材料生產業務,溫差發電機需要的特種材料,鑽孔機械需要的特種材料都由他們負責生產。

周宇看到劉景衝他點點頭,走出這間會議室。

劉景的任務也很重,他負責研發溫差發電機,這是地熱能源開發項目最重要的儀器設備。

機械實驗室已經完成鑽機改進工作,正在交由星火精密製造公司生產。

想要從地殼上方掘進到平均深度2865公里的地幔層,需要特製的鑽機。

沒有任何機械能保證鑽桿長達2865公里,還不出現偏差。

他們只能採用類似盾構機的機械結構,邊鑽邊固定完成鑽井的架設。

袁可慶虛擬身影衝着周宇點點頭,自信的說道:“周總請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周宇也相信袁可慶能完成既定任務,科研中心幾乎全力支持星火精密製造公司。

改進工業機器人性能,讓它能加工高精度的鑽頭鑽機等設備。

只要這次項目完美完成,就能促進星火精密製造公司加工精度,真正進入到納米級。

網絡會議結束,衆人的身影消散,在會議室中開會的人也走出會議室。

周宇也回到他的辦公室,用星靈眼鏡體驗地熱能源開發項目相關進度。

現在這個項目最忙碌的就是選址,地熱能源開發項目各項指標出現之後,星火科技就和中科院旗下,專業的勘探機構聯繫。

讓它們通過專業設備,勘探地殼的結構。

想要開發地熱能源,最關鍵的就是鑽井打造,選址必須要極爲慎重。

鑽井必須要選擇在臨近地幔層的岩石層非常堅硬地區,地幔層壓力也不算太大的地方。

這樣纔不會導致它們鑽到地幔層時,直接誘發火山噴發。

星火科技具有的合金鑽頭和鑽機,不怕地殼堅硬,就怕地殼不緊密,岩漿從地幔層順着鑽井滲到地面上。

基地選址也必須要選擇人跡罕稀的地方。

星火科技有技術防止火山噴發,即使地幔層岩漿滲到地表,他們也有辦法控制,但必須要保證發生極端意外情況下,不會造成特別重大的災難。

1月13日,周宇獲得勘探團隊的彙報,他們在雄安新區一座小荒山,發現適合的地質條件。

雄安新區不是地震帶,地殼較爲堅韌,這個小荒山下方的地幔層活動最爲薄弱,適合在這裡進行鑽井。

周宇接到這個消息,立刻讓星火科技開始行動。

星火科技已經向政府提出開發地熱能源的申請,經過中科院等專家討論,驗證地熱能源開發利大於弊。

國家也希望星火科技能開發出地熱能源,讓華夏在掌握一個新的能源渠道。

地址確認之後,相關部門立刻給星火科技辦理開發手續,正式開始對這個小荒山進行三通一平。

大型機械開始入場,清理出一條簡易道路,國家電網開始架設10千伏高壓電線杆,用於基地的供電。

工廠正在緊急生產材料和設備,地熱能源基地開始建設。

科學家們也沒有閒着,他們根據探測團隊收集到的地殼數據,開始計算鑽井的位置和數量。

數十臺超級計算機一刻不停,根據科學家構建出的算法,開始模擬鑽井打通到地幔層,對地面所造成的影響。

經過兩週的計算,科學家計算出最佳數據,他們計算出三公頃的小荒山,需要打通48個鑽井,並確定好每個鑽井的位置。

劉景也完成溫差發電機的研製工作,星火精密製造公司正在緊急製造。

地熱能源基地也初具規模,這個小荒山上石子已經被清理,帳篷也換成了組裝水泥房。

大型機械開始在小荒山上挖掘深度50米的地底空間,整個空間佔地60平米左右。

這個空間是安置溫差發電機的空間,但空間的牆壁上都裝有耐高溫的合金鋼板。

合金鋼板的外壁連接有導熱材料聚硅苯乙烯。

這是科學家們通過嚴密計算岩漿噴發到地面具有的溫度和壓力,設計出來的安全屋。

如果岩漿真的噴發,導熱材料聚硅苯乙烯會把合金鋼板上的熱量飛速導出去,讓合金鋼板快速冷卻。

這樣就會讓安全屋內部的岩漿快速冷卻,最後形成岩漿岩狀物質,直接堵塞鑽井。

通過這個安全防護手段,哪怕是選址不當,鑽井真的噴發,也只不過是報廢一個鑽井,岩漿噴發不會形成真正的火山噴發,導致災難後果發生。

1月25日,星火科技周宇、硅基材料實驗室主管姜隆、星火精密製造公司總工程師賈雲,發改委副主任王大山來到地熱能源基地。

王大山看到已經大變樣的小荒山,他激動的說道:“周宇先生,希望你們星火科技這次真的能開發地熱能源。

如果地熱能源真的可以利用,並達到星火科技彙報的能源轉化率,那它就完全改變世界的發展。

這麼一座小型的地熱能源基地,如果發電量真的能趕上一座中型水電站,那對於能源格局的改變太大。

我們國家就真的能把火力發電站削到極限。

沿海地區利用核能,內陸地區利用水利和地熱能,哪怕耗電再增加幾倍,我們國家也不會有缺電現象。”

周宇理解王大山的心情,現在覈能是最佳的發電能源,但核電站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核電站運行中需要大量的水。

核電站必須利用大量的水資源對核反應堆進行冷卻。

也必須準備大量的水資源,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

華夏內陸地區哪怕是通過管道輸送淡化的海水,也只能解決生產生活用水,無法解決核電站龐大的用水量。

周宇自信的說道:“王主任,我們第1臺鑽機馬上啓動,您再等待一段時間,就能看到地熱能源開發是否成功。”

第41章 數據中心第67章 科研就是燒錢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79章 有驚無險第318章 天空列車第10章 頃刻反轉第254章 超級貨運高鐵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25章 晨星系統第49章 軟件生態第142章 腦電波接收器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344章 公佈重大消息第17章 網絡沒有秘密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3章 生日禮物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141章 檢測新方法第43章 貧困學校的救星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85章 電動汽車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46章 給予你光明第302章 反重力設備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84章 同學聚會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385章 試探行動第35章 邀請人才第225章 感動中國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56章 月球前進基地第422章 綠色月球計劃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304章 解決研發難題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163章 手術完美成功第13章 搬遷與置業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391章 壽數五百第226章 有驚無險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45章 央視專訪第15章 卑鄙手段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70章 工業機器人第154章 讓新聞飛一會兒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383章 發現巨礦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44章 芯片公開第275章 主動擱淺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218章 藥品走私第392章 白髮變黑髮第102章 演講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105章 突發事件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267章 豐收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305章 飛行汽車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64章 勞累過度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68章 濫竽充數第110章 戰友第175章 艾滋病治療藥劑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48章 中文編程語言第227章 溫差發電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
第41章 數據中心第67章 科研就是燒錢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79章 有驚無險第318章 天空列車第10章 頃刻反轉第254章 超級貨運高鐵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25章 晨星系統第49章 軟件生態第142章 腦電波接收器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344章 公佈重大消息第17章 網絡沒有秘密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3章 生日禮物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141章 檢測新方法第43章 貧困學校的救星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85章 電動汽車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46章 給予你光明第302章 反重力設備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84章 同學聚會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385章 試探行動第35章 邀請人才第225章 感動中國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56章 月球前進基地第422章 綠色月球計劃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304章 解決研發難題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163章 手術完美成功第13章 搬遷與置業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391章 壽數五百第226章 有驚無險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45章 央視專訪第15章 卑鄙手段第355章 引力波載能第70章 工業機器人第154章 讓新聞飛一會兒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383章 發現巨礦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44章 芯片公開第275章 主動擱淺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218章 藥品走私第392章 白髮變黑髮第102章 演講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105章 突發事件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14章 星火嘉年華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267章 豐收第407章 捕獲小行星第305章 飛行汽車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195章 無人智能駕駛第164章 勞累過度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68章 濫竽充數第110章 戰友第175章 艾滋病治療藥劑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240章 中微子通信衛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48章 中文編程語言第227章 溫差發電第39章 石墨烯芯片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