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虛虛實實

農曆十月中旬,越往北走越冷。俞宛秋坐在主帥大帳裡,看着帳外來來去去的巡邏兵,他們都已經穿上了棉襖。

本來在潞州時,天天大太陽,只需着夾衫即可,昨晚北風一刮,氣溫猝降。幸虧早就備足了冬衣,不然這會兒豈不抓瞎?

遠遠地望見趙佑熙領着幾位將領過來,俞宛秋起身迎了出去。

這裡是衢州郊外,趙軍在此駐紮一日了。

攻打衢州遠比想象的艱難,城牆高,城門厚,城下有十丈寬的護城河,一旦高掛吊橋,便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爲衢州是座山城,另外三面環山,只有南門面向平原。衢州知府和守備大概聽過趙太子的神勇,根本不敢出城迎戰,只要趙軍一靠近。立馬放箭,矢如飛蝗,趙軍只好回撤。一天進攻數次,皆因箭雨而退。

晚上趙佑熙在燈下召開戰情會議,滿面虯髯、形似魯智深的宣威將軍陸滿倉憤然道:“奶奶的,老子今晚不睡了,每個時辰殺上去一回,看他們有多少箭放。”一面說,一面猛拍大腿。

他弟弟陸滿屯在旁邊低聲提醒:“太子和太子妃在上,你說話注意點。”

趙佑熙笑道:“沒關係,這裡是軍營,不是朝堂,隨意就好。”

陳學愚蹙起眉:“就算陸大將軍一晚上把衢州城裡的箭都耗光了,人家也有別的辦法,別忘了這裡是山城,他們可以往下丟石頭,還可以倒滾油,倒開水,我們照樣難以接近。”

聽到“開水”,俞宛秋馬上想到了以前看過的戰爭案例,臉上不禁現出焦慮之色,趙佑熙轉頭柔聲問:“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俞宛秋雖然列席軍事會議,卻從沒發過言,她原就是本分之人,不喜歡多話,更怕自己貿然插嘴會引起這些大男人的反感,所以一直很安靜。

此刻夫君動問。便說出了自己的隱憂:“今天氣溫降了許多,看這架勢,像是寒潮來了,過幾天說不定會下雪。到那時候,城上根本不用倒開水,直接倒涼水就行了,一夜就能結成冰,把整座城用光溜溜的冰圍起來,我們根本沒辦法靠近。”

在坐的將領都是南方人,陸氏兄弟更是從熱帶過來的,這輩子沒見過雪,對“冰封之法”更是首次聽聞,驚詫之餘,不免更着急了。

趙真摸着自己的棉襖說:“的確是寒潮,今早紮營時,穿上棉襖做事還有點熱,現在就不覺得了,再冷下去,我擔心有些士兵會凍病。”

一向以老成持重著稱的謝又安都露出了愁容,撫着手掌道:“真耗到下雪就糟糕了,這裡有一半的人是從綿遠大營來的。最經不起冷。”

幾個聲音同時表態:“所以不能拖啊,要速戰速決。”

俞宛秋想起趙佑熙說過的話,樑瑾瑜希望趙軍兩天內攻下衢州府,然後和靖軍互爲首尾,一起夾擊趙軍。樑瑾瑜是在北方長大的,對北方的天氣最瞭解,他會這樣打算,應該也考慮到了趙軍的特殊情況,越臨近寒冬,趙軍的戰鬥力越弱。

樑國的西北軍正好相反,他們駐守在苦寒的北國,長期與冰雪爲伍,早就適應了冬天的氣候。

所以她忍不住再次開口:“衢州守軍會如此作爲,就是要拖住我們,讓西北軍各個擊破。陸大將軍,既然你今晚不想睡,我看你不如帶着手下繞到後山看看,興許能打開缺口呢。”

她曾經的家鄉是丘陵地區的小縣城,外婆家就在山村裡,她小時候也跟表哥表姐們上過山。從外面看起來,山是一道屏障,真正進去之後,會發現裡面的山路四通八達,處處曲徑通幽——原始森林可能真的沒路,但衢州府周圍的山,絕對常有人來回,踩出了一條條山路。

一直拈着鬍鬚不作聲的牟翊點頭道:“太子妃所言甚是,‘出其不意’乃是兵法中的上上策,但南門這邊也不能停。要連夜猛攻。”

趙佑熙眼睛一亮:“聲東擊西?”

牟翊含着笑說:“虛虛實實而已。”

趙佑熙思忖片刻,很快下令:“滿倉,還是由你帶着五萬人攻南門,如果對方箭勢減弱,能衝上去當然更好,總之全力而爲。滿屯帶着一萬人從西面上山,定安帶着五千人從東面上山,其他幾位今晚也不能睡,要輪班值守,密切注意營地周圍的動靜。”

“是”,將領們得令而去。

主帳裡只剩下小夫妻倆,俞宛秋感慨地說:“看來靖軍夜襲趙軍營地對你影響很深,你怕樑國的西北軍也來這一手?”

趙佑熙道:“沒有靖軍燒營那檔子事,我也會讓人守好營地,因爲這裡有我的妻兒。”

俞宛秋不好意思地垂下頭:“我本來打算先和堯兒留在潞州,等你們攻下衢州府後再過來的,可又怕單是我們母子倆留下,會給人可趁之機,一旦劫持了我們,反而給你添麻煩。”

“你們當然要跟着大部隊走。”剛剛攻陷的城池,剛剛征服的國土,大軍撤走後,把妻兒留在那裡。趙佑熙想都不敢想。

俞宛秋無聲輕嘆,她心裡何嘗不明白,她和堯兒還是留在宮裡最安全。之所以堅持隨軍,固然是因爲夫妻恩愛情濃,難以忍受長期分離。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是,她怕留在宮裡,根本招架不住來自太后的騷擾與壓制。

她是個孤女,毫無外戚勢力,唯一的倚靠就是趙佑熙。趙佑熙在宮裡時,太后都想盡辦法對付她了,趙佑熙若長期不在。她都不知道太后會怎麼整她。

俞宛秋甚至懷疑,以太后對她的成見之深,忌憚之重,有可能利用趙佑熙不在的時機把她給除掉。只要她一死,太后選定的那些女人就可以入住東宮,吳家女兒也能順勢當上太子妃。

即便太子一輩子不碰她又如何?堯兒沒了親孃,於情於理都該歸在新太子妃名下,成爲新太子妃的養子。這樣一來,吳家不僅有了太子妃,還有搶來的便宜皇孫,未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都不用愁了。

本來她還想着,有了堯兒做潤滑劑,也許可以慢慢跟太后搞好關係,是小福子的死讓她徹底清醒過來,對宮斗的殘酷性也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不管小福子死於何人之手,都說明了一點:在權勢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親情的力量薄弱到不堪一擊。太后屢次想把堯兒抱走,絕非是因爲喜歡他,只不過把他當成爭權奪利的籌碼罷了,就像她當初搶太子一樣。

如果她留在宮裡不走,最後的結果,可能既保不住兒子,也保不住自己的小命。

那些人連太子的近身太監都敢殺,對她這個毫無背景卻佔據太子妃尊位的女人,又有什麼不敢的?她是宮裡許多女人的眼中釘,太后就不用說了,皇后表面上示好,心裡也毒得很,至於太后爲太子選定的那些妃妾,個個都巴不得早點踢開她這塊絆腳石。

想到這些,俞宛秋的語調有些傷感:“我和堯兒,只有在你身邊纔是安全的。”

趙佑熙還在琢磨着今晚的戰略部署,沒察覺到小妻子曲折婉轉的心思,但她眼中的憂戚仍讓他心疼,走過來把她攬到帳後的牀邊說:“趁現在還安靜,你抓緊睡一會。”

俞宛秋抓住他的手:“那你呢?”

趙佑熙告訴她:“我跟滿倉一起去南門叫陣。”

只有他親自出馬,才能更好地迷惑敵人。以爲趙國軍隊今夜卯足了勁要攻破南門。他們勢必得調來更多的人守南門,其他幾個門會變得更空虛。

俞宛秋親手給他換上戰袍,殷殷叮囑:“小心一點,別仗着自己武功高就疏忽大意,箭是不長眼的。”

趙佑熙安慰道:“沒事的,你忘了,在上京的時候,我曾從箭雨中逃生。”

俞宛秋瞪了他一眼:“還好意思吹,你逃是逃了,腿上和腳上卻中了兩隻毒箭,在家裡養了好久,差點成跛子的。”

趙佑熙毫不在意地笑道:“那次是上百名弓箭手從四方八面圍攻我一個人,也就是我才能逃出生天,要換了別人,早被射成箭豬了。”

“好,你厲害。”俞宛秋好脾氣地附和。

“你相公只在這方面厲害嗎?”趙佑熙附耳低語的同時,咬住妻子小小的耳垂。

俞宛秋不介意誇他:“你在牀上更厲害。”

趙佑熙笑得好不曖昧:“乖,等我回來,好好犒賞你。”

“囉嗦,快走啦!”

最後,太子是被太子妃推出大帳的。

這是他們經歷了幾次大戰後磨合出來的解壓方式:每次披掛上陣前,夫妻倆都要聊聊天,甚至互相調戲,以此來緩解緊張情緒。

女兵營的臨時教頭駱嘉過來請示:“殿下領兵出征,讓屬下帶着人守着主帳吧。”

“不用,你守好女兵營就行了,今晚要大家睡得警醒點。”

駱嘉走後,俞宛秋喚來戚長生吩咐:“長生,你的人主要守着小郡王,晚上不管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要離開。”

新招來的兵,她總是帶着三分懷疑,她和趙佑熙其實是一種人,對陌生人相當提防。

——————————說明的分隔線————————————

今天上午去親戚家拜節,本以爲最遲下午15點能回家的,誰知拖到了17點半,等吃完晚飯收拾停當,都快20點了,所以今晚只有1更。

明天會盡量3更的,我決定以後保持2更的更新速度。

再龜速下去不行了。

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63章 裴氏示好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5章 流言四起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30章 心如裂帛第42章 隔牆花影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67章 宛秋心緒第76章 夜探佳人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24章 被相親了第86章 世子侍疾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197章 探子與賊(一)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307章 姻差緣錯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98章 茶樓少東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13章 半夜遇襲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43章 玉人難至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219章 祖孫嫌隙(一)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226章 風雨交加第30章 心如裂帛第6章 不如歸去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9章 正式入學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8章 社日辯冤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一百九十二章第115章 心慌意亂
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142章 深山一日第63章 裴氏示好第194章 祖孫鬥法第5章 流言四起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49章 只有分離(二)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30章 心如裂帛第42章 隔牆花影第248章 見賢思齊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67章 宛秋心緒第76章 夜探佳人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24章 被相親了第86章 世子侍疾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197章 探子與賊(一)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118章 悲憤難抑第307章 姻差緣錯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149章 永不言憂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216章 來意爲何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27章 深山秘營第51章 佈置暗衛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330章 攜手同歸第321章 難解糾葛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98章 茶樓少東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13章 半夜遇襲第175章 秦決身世第43章 玉人難至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19章 世子獲救第252章 衢州之危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219章 祖孫嫌隙(一)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278章 反間之計第167章 孕事成真第226章 風雨交加第30章 心如裂帛第6章 不如歸去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137章 上位不易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9章 正式入學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02章 人外有人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107章 路遇故人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8章 社日辯冤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53章 月夜訪客第146章 重提婚約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1章 莫名敵意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108章 清瀾心事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88章 河上一夜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一百九十二章第115章 心慌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