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

這一晚,俞宛秋一直站在主帥大帳外,聽着從四方八面傳來的馬嘶聲、慘叫聲、刀劍相擊聲。如果不是夜幕掩蓋,應該還可以看到噴濺而出的鮮血。

自隨軍以來,還是第一次這麼接近殺戮與死亡,第一次聽到瀕死之人近在耳畔的呼喊,那麼痛,那麼慘烈,讓她冷徹入骨,整個人像浸在冰水裡,一次又一次裹緊身上的披風。

幾個陪侍在側的文官也面色如土,其中有兩個,不知是因爲冷還是緊張,袖子都在微微抖動。他們平時總是留守營地,也是第一次置身這森羅地獄般的戰場。不論誰勝誰負,都一樣地令人膽顫。

周長齡帶着一幫護衛,如臨大敵地站在太子妃附近。他沒有再勸太子妃進帳躲避,而是隨時準備和幾個輕功好的手下在危險來臨之前裹挾着她撤離。今夜突襲之敵人數之多超過了他們的想象,若非事先佈下埋伏,這十萬人的大營很可能會徹底折損在數萬騎兵的鐵蹄下。

想到這點,所有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向太子妃,雖然她只是個毫無武功底子的弱女子,卻有着靈敏的耳力、臨危不懼的魄力以及縝密果敢的指揮能力,使得他們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痛擊來犯之敵。

約摸一兩時辰後,刀劍相擊聲明顯減弱,代之而起的是趙軍的吆喝聲:“老實點,往這邊走,再搗亂就一刀劈了你!”

或是開心的咋呼:“死了這麼多馬,這下我們天天有肉吃了,天氣冷,可以醃成臘貨,一直吃到明年,哈哈。”

周長齡長出了一口氣,手從刀鞘邊移開,拱手向太子妃提議:“快五更了,雙方鬥到現在,勝負已定,剩下的就是收拾戰場了,外面冷,您還是進帳去歇一會兒吧。”

這回俞宛秋沒有拒絕,在寒風裡站了半夜,腿都快麻木了,她點點頭說:“也好。天亮後你去把小郡王他們接回來。”轉身的同時,朝衢州府的方向投去擔憂的一瞥,喃喃道:“太子殿下那邊也不知道怎樣了。”

話音方落,耳朵裡又聽到了隱隱的馬蹄聲,俞宛秋立住腳,心裡一陣激動:難道是趙佑熙帶着騎兵凱旋歸來了?

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因爲就在半個時辰前,趙佑熙還派了人過來稟報,衢州府那邊仍處在膠着狀態,最讓人着急的是,兩支進山的隊伍都沒有音訊。

即使在那之後情勢有變,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攻下了衢州,因爲衢州的幾萬守軍一直龜縮在城內,進城之後,免不了一場惡戰,沒幾個時辰不能肅清殘餘。

俞宛秋想到了一個詞:“巷道戰”。這種戰法,身處主戰場的軍隊有着明顯的優勢,他們熟悉地形,可以打伏擊,客場軍隊要付出幾倍的兵力才能平衡這種劣勢。

本來,她準備等營地的將士休息兩三個時辰後,半夜再點一批人馬去增援,誰知遭到了數萬騎兵突襲,只能戮力自保,再也顧不上其他。但願那兩支進山的前哨部隊都能如願地潛入城中,三支隊伍互相配合,方可確保趙軍順利攻佔衢州府。

收回爲夫君擔憂的心,俞宛秋站在帳篷門口,緊張地聽着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如果這個時候樑軍再派來一支軍隊前來攻營,大營只怕很難保住。激戰了幾個時辰,將士們又疲又困,作戰能力比平時低了得多。

幸虧前面一場已接近尾聲,可以抽調出一批人手迅速佈防,趙真親自領着幾個部將過來安撫:“太子妃別擔心,弓箭手已經各就各位,絆馬索根本還沒撤下,他們要來送死,我們巴不得。”

俞宛秋儘量讓自己顯得鎮定自如,笑着回話:“趙將軍辛苦了!各位將軍辛苦了,等太子殿下回來後,一定會向朝廷上書,爲你們請功。”

幾位將領一起躬身抱拳:“末將何功之有,今夜能擊潰來犯之敵,全因太子妃早察敵情,調動有度,要不然,我等只怕已做了樑軍馬蹄下的亡魂。”

幾個文官也低低俯首:“下臣們都是太子妃救的。”

俞宛秋不好意思地輕咳兩聲,原來聽人歌功頌德是這麼地難爲情,忙岔開道:“前面那支騎兵到底有多少人馬?”

趙真回道:“三萬有餘。”

俞宛秋輕嘆着搖頭:“看來西北軍的陳致遠打定了主意要先端掉我們的大營,據說他親自訓練的精騎營統共才五萬人,往這裡就派來了一大半。剛纔隔遠了,沒看清領頭的將領,但憑感覺,似乎不是陳致遠本人。”作爲三十萬西北軍的統帥,樑國最有名的鎮遠大將軍,應該有些威勢纔對,來人卻不具備這種氣場。

關於這一點,趙真早已從俘虜口中問出來了,遂說道:“不是,這次的主將叫陳致和,是陳致遠的堂弟。”

謝又安道:“陳致遠不敢來的,他還有二十幾萬的隊伍在後面,靖軍也有二十萬,早就嚴陣以待,兩軍最遲明天下午就會交鋒,他自然要留在大部隊裡。”

陳學愚越想越糊塗:“既然如此,現在正朝我們而來的這支騎兵又是怎麼回事?如果陳致遠讓五萬精騎營全部做先鋒攻打趙軍,應該一次派來纔對,怎麼會先來三萬,過幾個時辰再派兩萬?”

趙真側耳聽了一回,語氣肯定地說:“再來的這支沒有兩萬,只有幾千人。”

俞宛秋心裡一動,急忙交代說:“讓弓箭手按兵不動,先別忙着放箭,這支未必是樑軍。”

幾個文官也聽出了端倪:“您的意思,這是靖軍?”

俞宛秋只能說:“有可能。”

因爲樑軍實在沒必要把騎兵分拆成幾股,那樣只會削弱戰鬥力,

像要印證她的話,很快就有人上來通報:“太子妃殿下,來的是靖國騎兵,是來支援我們的,由靖國皇帝親自率領。他聽說我們已經打了勝仗,就讓部下在營外等候,他只帶幾個親隨進來問候太子妃。”

就算不提兩國的同盟之誼,以一國皇帝之尊,在大戰來臨之前,親率騎兵深夜馳援,單憑這點,也值得迎出營外致謝。

шωш ●ttκā n ●C〇

於是俞宛秋說:“我這就出去見他。”

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05章 世子婚事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63章 裴氏示好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27章 婉拒婚事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70章 相逢相悅樑瑾瑜番外一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21章 婆媳鬥法(二)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69章 牆外相見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230章 異鄉遇親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60章 一波三折第44章 錦盒成雙第78章 計議離府第54章 靜觀其變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96章 初到江南第34章 各懷心思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292章 打開缺口第317章 就要禍害暗戀成傷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43章 玉人難至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2章 婚姻大事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44章 錦盒成雙第43章 玉人難至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章 婚姻大事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39章 尚宮刁難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1章 突來驚喜第37章 憂心忡忡第67章 宛秋心緒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52章 東窗事發第75章 乳孃之憂第54章 靜觀其變第92章 險惡居心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27章 不肯放手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4章 書館偶遇第99章 附加條件第92章 險惡居心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57章 各有各忙第68章 後園鬧賊第64章 無遮法會第308章 生死瞬間
第150章 玉人紅衣(一)第105章 世子婚事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36章 婚期在即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301章 人心難料第63章 裴氏示好第87章 願君平安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27章 婉拒婚事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70章 相逢相悅樑瑾瑜番外一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21章 婆媳鬥法(二)本書人物表添加中第124章 意外相遇第234章 別樣溫暖第69章 牆外相見第303章 當堂逼婚第328章 處境堪憂第316章 變數難料第35章 出門遇匪(一)第221章 誰是兇手第230章 異鄉遇親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295章 如此“國丈”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60章 一波三折第44章 錦盒成雙第78章 計議離府第54章 靜觀其變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96章 初到江南第34章 各懷心思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292章 打開缺口第317章 就要禍害暗戀成傷第114章 失去音訊第43章 玉人難至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189章 世子回城第2章 婚姻大事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74章 與汝同歸(二)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138章 婚禮前夕第44章 錦盒成雙第43章 玉人難至第185章 喜慶新年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01章 世界真小第2章 婚姻大事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177章 夜語默默第160章 目的何在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39章 尚宮刁難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7章 婉拒婚事第61章 突來驚喜第37章 憂心忡忡第67章 宛秋心緒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207章 準備和談第170章 相逢相悅第17章 琴動春心第282章 疑點重重第52章 東窗事發第75章 乳孃之憂第54章 靜觀其變第92章 險惡居心第94章 謊言穿幫第227章 不肯放手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4章 書館偶遇第99章 附加條件第92章 險惡居心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00章 民情民意第109章 媒人進牢第57章 各有各忙第68章 後園鬧賊第64章 無遮法會第308章 生死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