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見賢思齊

俞宛秋猜得沒錯。的確是城中百姓和在路口設卡的駐軍扛上了。

既然要封城,城門下面是不許人靠近的,在幾百米外就設立了關卡,再幾百米又一道,現在鬧事的地方,聽聲辨位,應該就在第一道關卡處。

等俞宛秋扶着茗香趕到時,那兒已經圍滿了人,嘈雜之中,有幾道聲音特別響亮:

“不開城門,想把我們餓死在裡面啊。”

“好端端的,又沒開戰,爲什麼封城?”

“趙國人滾回趙國去!”

“哪有趙國?不過是亂臣賊子!”

“我們是樑國百姓,憑什麼要聽亂臣賊子擺佈?”

爲了不暴露身份,俞宛秋把風帽壓得低低的,僅露出兩隻眼睛,在隊伍邊緣慢慢移動,專找那些交頭接耳的人身後站,“偷聽”了一會兒,大抵搞清了是怎麼回事,不由得大鬆了一口氣。

謝天謝地。肇事者並非樑軍的潛伏部隊,也不是殘兵遊勇,而是某條街道的幾十個男人結夥,想讓趙軍開恩准許他們出城謀生,否則就接濟他們一點米糧。

至於大聲討伐“亂臣賊子”的那幾位,則是附近書院的學子。

趙國軍隊從不侵擾書院,每次進駐某地,都會派人帶上禮物去書院慰問,讓他們只管正常上課,決不會有一兵一卒進入書院的地盤。也因爲如此,衢州的書院一直沒停課,學生甚至比平時還多,因爲有些家長認爲,把孩子放在書院最安全。

沒想到,關鍵時刻,卻是這些文人學子出來搗亂。他們一般家境較好,不愁吃穿,所以不會在“讓不讓出城”上做文章,而是直接上升到“亂臣賊子”的高度。他們這麼一喊,開始鬧事的那批人反而不敢吭聲了,就怕惹禍上身。

俞宛秋對戚長生低聲交代了幾句,於是暗衛出動,幾個頭戴文士巾、口沫橫飛的傢伙很快就不見了。

再次看到戚長生,俞宛秋不放心地問:“沒把他們怎樣吧?”

戚長生回道:“沒有,遵照您的吩咐,把他們送回書院交給他們先生了。”

此番舉動後,趙佑熙也發現了她的存在。派人把她叫到一處臨時議事廳問:“你看,那些吵着家裡無米下鍋的人,要不要分一些糧食給他們?”

俞宛秋很堅決地搖頭:“不行,此例一開,軍糧很快就會分光的。不是我們狠心,實在是惹不起,分了第一個,就不愁第二個,到時候滿城的人都提着口袋來了,不管真貧假貧一起吵着要,能白拿誰不拿?再說還不知要封城多久,多備些口糧總是好的。”

她不是不體恤百姓疾苦,可這纔是封城的第一天,就大手大腳放糧,最後餓死的會是他們自己。等封城時間長了,再由翠衫軍中的女兵出面開一兩個施粥處,讓城中不至於出現餓殍,倒是很有必要。套用一句現代的話,“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等人家真餓了,你施點粥米。他們會感激,剛開始就給糧食,只會引得慾壑難填。

趙佑熙皺眉道:“這個道理我懂,可這樣一來,外面那些人就不好打發了。”

俞宛秋說:“他們會吵鬧,最開始的由頭不是要出城嗎?就讓他們出去好了。”

趙佑熙猶豫了一下,然後點頭笑道:“我也覺得現在封城早了一點,樑軍又沒來。”

“嗯”,俞宛秋低頭做自我檢討:“是我沒考慮周全,一聽說士兵們受不住凍,個個穿得跟糉子一樣,手腳都長了凍瘡,就慌着讓人緊閉城門,再用冰封住,沒顧慮到城中百姓的情況。”

趙佑熙搶過話頭說:“是我沒經驗,畢竟這是我們帶兵打到北方的第一個冬天。”

俞宛秋笑道:“我們別再自責了,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

這時牟翊帶着幾個幕僚走過來,朝他們拱手說:“殿下,微臣剛派人做了一番調查,城中無糧百姓居然在一半以上。當然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因爲並未去他們家中核實,但看衣着打扮,城裡確實有很多家無隔夜之糧的窮人。”

陳學愚擺明了不相信,睜大眼睛說:“衢州是中原富庶之地,境內二分山,八分地,這裡又是州府,若府城百姓都一半無隔夜糧。別的地方且不是要餓殍遍野?這根本講不通嘛。”

謝又安也對調查結果持懷疑態度:“現在是冬天,鳥雀尚知存糧過冬,人反而不知?微臣懷疑那些人根本沒說真話。”

幾位長史、參事同時得出結論:“故意裝窮,以此爲藉口鬧事罷了。”

俞宛秋沉吟道:“即便只是藉口,也是不可忽視的藉口,若我們置之不理,便會被有心之人冠上‘不關心百姓死活’的罪名。我們本就是初來乍到的佔領軍,百姓尚處在疏離、防範中,哪經得起這樣的挑撥離間。”

趙佑熙便說:“要不就打開城門吧。”

此話一出,幾位幕僚稍有吃驚之色,但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只謝又安提了一句:“萬一樑軍化裝成百姓,趁機混進來怎麼辦?”

有個叫尉遲敬的長史提出應對之策:“那就只許出,不許進。”

另一位叫周百匯的參事賞了他一個白眼:“大雪天的,不讓人回家,到哪裡都說不過去。”

謝又安順着兩撇小山羊鬍道:“有路引,應該不至於混淆。”

周百匯還是覺得行不通:“路引上又沒畫像,你怎麼知道出去的那個就是回來的那個?樑西北軍中據說有不少能人,有些武功很高的,只要混進來幾十個,半夜偷偷打開城門,我軍必敗無疑。”

尉遲敬不客氣地罵道:“狗嘴裡吐不出象牙,還‘必敗無疑’。你到底會不會說話啊?城門是那麼容易打開的?每晚都有好幾隊巡邏,每隊五十人,加起來都三、四百了。”

周百匯面紅耳赤:“我說的是‘武功很高的’,幾十個高手,神不知鬼不覺搞定幾十個巡夜人,你覺得沒可能嗎?他們是輪班啊,又不是一起上,還三、四百呢,那是每晚值夜人加起來的總數好吧,不是每次都有三四百!懶得跟你爭,算個數都算不清。”

“咳咳”。牟翊和陳學愚齊咳,尉遲敬和周百匯忙跪在地上請罪。

“起來吧,大家觀點不同,有爭執也是難免的。”趙佑熙淡淡地開口,表情看不出喜怒。

俞宛秋卻差點笑場,平時議事時,她就發現這兩位有點爭鋒相對,但像今天這樣公然直着脖子吵嘴還是頭一遭。也許在其他人看來很失禮,她反而覺得活躍了氣氛。

兩人站起來謝恩,尉遲敬還偷空瞪了周百匯一眼,卻沒開口說什麼。

因爲他們的話,在場諸人都沉默下來。

因爲周百匯說得有道理,趙佑熙和他的幾十名高手暗衛,上次就是利用樑國殘餘水兵退守城池的機會混進城裡,再伺機幹掉了守門人,然後開門迎進自己的隊伍。俞宛秋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封城,亦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末了還是牟翊出主意:“暫時什麼都不許諾,既不答應他們出城,也不答應放糧,先讓這些鬧事的百姓舉手,想出城的站一排,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謝又安拊掌而笑:“還是軍師高明,這樣一來,只怕沒幾個人敢站出來。”

謝又安道:“是啊,怕站出來後,會被帶到什麼地方處理掉。”

趙佑熙笑道:“這件事就交給軍師去辦,我和太子妃先回去了。”

俞宛秋以爲牟翊會露出爲難之色,或懇請他們留下,結果牟翊只是說:“此等混亂場合,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確實不宜久留,臣等恭送殿下。”

走出臨時議事廳,趙佑熙才問:“你的腿是不是受傷了?我剛就看你走路的姿勢不對勁,可惜這裡人太多了。”

“不然你想抱我?早知道這樣,我就不讓戚長生準備轎子了。”

等在路邊的戚長生掀起轎簾,夫妻倆一起坐進去,俞宛秋深吸了一口氣道:“恭喜,你終於知道放權了。”

趙佑熙輕笑:“我本來很急。恨不得派人把那幾個領頭鬧事的幹掉,可看軍師那不緊不慢地樣子,就知道他肯定有辦法。他什麼都好,就是喜歡賣關子,非等我們急出一頭汗才肯說出自己的打算。”

“我也有這種感覺,他每次總是最後發言,而且必以‘我贊同某某’或‘我覺得誰說的在理’這樣的話做開場白。”

“是啊,他會很耐心地等所有人發言,再以附議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觀點。”

“這是低調還是狡猾?”

“都有。”

回憶自己列席軍事會議以來的種種表現,俞宛秋只覺得汗顏,人一旦發現自己的方案有人採納,是不是就容易得意忘形,慢慢就會變得自以爲是?

她偷偷打量自己的夫君,像他這樣霸道自我的男人,是不是很討厭多嘴多舌的女人?他們結婚才一年多,她正值青春美貌,所以言行過分一點他還能容忍,將來則未必,她死都不要變成太后那種被權力慾腐蝕的、面目可憎的婦人。

她決定,以後要多聽多做少說,不僅要跟牟翊學知識,更要學做人。

————————說明的分隔線————————

汗,最近更得太少,我檢討。

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57章 各有各忙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213章 半夜遇襲另一個簡介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53章 月夜訪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93章 寒夜深宵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320章 超級賭徒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57章 各有各忙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98章 茶樓少東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37章 招募女兵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0章 學堂派系第64章 無遮法會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23章 舍豆求緣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50章 明珠求和第226章 風雨交加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64章 無遮法會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65章 世子回京第38章 不歡而散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5章 流言四起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76章 夜探佳人第67章 宛秋心緒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90章 擦肩而過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65章 世子回京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94章 俞家兩老第106章 身份確認
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312章 英雄氣長第57章 各有各忙第270章 鹹魚皇后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213章 半夜遇襲另一個簡介第191章 瓜熟蒂落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53章 月夜訪客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20章 祖孫嫌隙(二)第209章 留你攪局第226章 風雨交加(續)第13章 安南舊話第93章 寒夜深宵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320章 超級賭徒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57章 各有各忙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59章 朝廷來人第133章 河畔約見第46章 師徒鬧翻第201章 誰家相公第98章 茶樓少東第31章 祖孫嫌隙第237章 招募女兵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193章 差點氣跑第195章 東宮女官第268章 廟會見聞第10章 學堂派系第64章 無遮法會第290章 兩手準備第23章 舍豆求緣第306章 太子贏了第128章 鬱悶端午第212章 南都一景第50章 明珠求和第226章 風雨交加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154章 病歸祖宅第164章 重歸自在(一)第274章 慌不擇路第77章 不得清靜第24章 被相親了第271章 落翅太后第143章 惹惱太妃第64章 無遮法會第96章 初到江南第180章 探子與賊(二)第65章 世子回京第38章 不歡而散第132章 小鎮偶遇第5章 流言四起第173章 王爺到來第158章 書齋私會第60章 一波三折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285章 所見略同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308章 生死瞬間第315章 皇帝態度第39章 尚宮刁難第242章 深夜馳援(一)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33章 各出奇招第293章 傳去喜訊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291章 執迷不悟第95章 住進別苑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245章 皇帝忽至第273章 心疾與藥第103章 徹底回絕第327章 哭笑不得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76章 夜探佳人第67章 宛秋心緒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186章 心存疑惑第90章 擦肩而過第264章 雪夜圍爐(一)第102章 新人舊人第222章 姐妹雙簧第21章 婆媳鬥法(二)第263章 刺探敵情第65章 世子回京第163章 客棧傳信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294章 俞家兩老第106章 身份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