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張俊做初一,秦檜做十五。誰黑!

紹興十五年九月,江南大熟,諸路賦稅次第入臨安,戶部細細計算,是年農稅總入不足一千八百萬緡,較上一年減少了三百餘萬緡,是大宋南渡以來減少最爲明顯的一年,其時秦檜所治私產中,已經大量擁有絲、瓷、茶之產,雖亦廣有田產,卻不曾繳稅,是以隱而不發,未嘗以此奏入大內。戶部主事報至中樞而無下文,曉得秦檜心意,亦不敢再行追問。

但其時江南福建路治內,卻終於惹出禍事來。

張俊自去了軍職,憤懣不平,卻無可奈何,京中又無面目停留,只得閒居福建,地方上文武官員,也頗有前來奉承者,畢竟曾經是大宋朝軍宰,眼下還頂了個異姓王爺的身份,說不得哪天聖意重渥,再入臨安中樞爲相也不是不可能,是以在地方上也算過得自在,不僅建得數十畝大宅,還經營得數千頃良田,儼然福建路上一富家翁。只是這月裡心中煩惱:家中主事卻纔來報,說是去年收租六十萬斛,今年卻只得四十七萬斛,足足少了兩成有餘,這年卻是風調雨順,並無災害。

“哪裡別有緣故!”張俊咆哮道:“必是這幫奴才貪墨,將佃戶們所納租糧拿去貨賣,得些現成銀錢——只是莫讓老爺查實,不誅殺幾個,還不曉得老爺手段!”

閤府老小戰戰慄慄,都是驚懼不安,其間有膽大的賬房上前道:“老爺暫歇雷霆之怒,據小人細細勘究,便少了數千斛也是尋常,足足差了十餘萬斛,料這班小廝們卻不敢!”張俊這才徐徐思之,深覺此言有理,遂與府吏賬房等數十人下各莊戶“調研”,不察則已,一查察之下,大是駭異:原來小戶人家自有田地者,皆糧滿倉盈,是歲大熟之下,江南民生實是近年來最好過的一年,但自家所擁有的田地卻多有荒蕪者,竟然有兩三年未耕作的!張俊恨得牙癢,將各莊戶主事叫來田間,先看了所荒土地,再按一畝一杖,逐個打去,直打得血肉橫飛,喊爹叫娘,那些農莊主事們平日裡強橫作惡,這番打得着肉,鄉間佃民遠遠看了,暗叫痛快。

“王爺,求王爺饒命!小人無罪,不曉得王爺如何杖責!”

也有那大膽的莊主,見這杖下無情,一邊慘叫,一邊求饒,張俊只是冷笑,待打得差不多了,才緩緩道:“你等奴才大膽,本王不曾下田間過問,便這等敷衍——看看這田間土地,若是你等自家所有,哪裡會這等荒法,便是輪作之田,也絕無三載不耕的道理,必是你等疏於農事,纔有此失,卻不問你等的罪,倒讓本王去問誰來?”

有稍杖得少些的莊主這才明白過來,撞天般叫屈起來:“王爺饒命,容小的細稟——這拋荒的田地,着實並非小的們有過,只是那些河北來的佃農們不肯幫租,棄田而逃,另尋行計去矣,莊中無處覓得人手,是以拋荒,求王爺明察!”

張俊怒喝道:“胡說!本王下令廣爲收留河北流民,救了多少人口,這等人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除卻在莊中幫佃,哪裡還有生路?必是你等奴才不曾看覷得仔細,或者強迫威壓,奪了他口中應得的餘糧,生計無着,才另投的別家,卻不是你等之罪,尚怪得誰來?!”

那莊中主事嚇得雙手連擺:“王爺,着實不關小人的事,例來佃戶得三成糧食,小的不敢妄取一粒,只是這班佃戶見利忘義,聞說別處更有銀錢,便攜家帶口而去,小的們哪裡勸得住?此輩又非是罪囚,也不可圈系在莊中,是以無法可想,還求王爺慈悲,細察詳情便知。”

張俊愕然半晌,轉過頭去問一邊的賬房:“這福建路上,別家佃租是多少?莫非某家當真少了,還是哪一家着實與本王爲難,將這佃戶誑去?”

那賬房無言以對,倒是莊中其他主事這才緩過氣來,有機靈的奏道:“稟王爺,也不關他家事,只是州府城中,近年來坊作之屬盡多,每僱得一人,月錢便有一二緡不等,若遇做海貿營生的,逐月價三四緡的也有,若換作糧食,足抵得在莊上勞作一年,男子便燒窯划槳,婦人紡絲制綢,小兒輩也可採桑養蠶,是以河北流民,盡從商賈輩營生,不肯復治農事,此事便在福建路上,廣爲人知,不止王爺莊上,其他各家亦然!”

張俊默然。這年頭一石米不過一二緡價格,還須看成色產地,若是差些的,一石米還不足五六百文,若是在坊作間月入一二緡,豈不遠勝在田間勞作一年,僅得餬口?倘舉家如此,一戶人口五六個,月入當在七八緡上下,便在臨安城中,一月七八百文也足以營生,何況在這福建路上?

待還得府中,張俊叫人召來附近官員,細細察訪,都是叫苦不迭,原來一個個家中都這一兩年內缺了人手,田地拋荒了許多,早得五六年前,河北大量人口南下,福建路上是大宋安置流民的第一個去處,所增不下四五十萬,原來的各地大戶及官員紛紛招收人手開荒,這些年來幾乎將福建一地的可耕之地盡數開完,豈料這一兩年來風水輪流轉,竟然有近半的流民不再甘於佃種農田,而是流入州府及各港口,從事坊作間勞動,甚至隨船出海,所得收入十倍於耕種,甚至有出去得早些的,已經開始帶着銀錢回鄉買地,打算自治家業,不再與人作嫁衣了。

張俊察查得詳細,遂大爲震憾,與州中官吏道:“大宋朝財賦,以農爲本,以商爲末,如今民心不古,捨本逐末,豈不是要動搖大宋朝根本?長此以往,實在是大宋朝隱憂,本王不能坐視,這便要上書奏明此事,以抑商興農!諸位久在地方,還請以國事爲重,可願附議?”

諸州縣官吏自然應承:“王爺當仁不讓,下官等自當附驥尾,豈敢勞吩咐?”

十月間,張俊返臨安,奏書上至大內,其時趙構卻恰在手書一匾,四個斗大的字:“一德格天”!秦檜喜上眉梢,在福臨殿內跪下:“微臣豈敢當此四字!敢請陛下收回成命!”

趙構呵呵笑道:“宰相替朕分憂,方有南北和議之成,今歲天下大熟,府庫充盈,大宋自靖康之變以來,從未有如此盛世,便是梓宮南返,太后還朝,無非愛卿一力主和之功,他日大宋朝元氣盡復,北上幽燕,盡復舊土,也有愛卿一份功勞,豈會當不得此四字?卿家自有園林之盛,新建閣成,朕無一文賞賜,寫幾個字還便宜了些,哈哈哈哈。”

秦檜見趙構心情大好,當下諛辭如潮,身邊諸內侍也紛紛附和,道是如今年豐歲稔,國家漸穩,江南富足,皆是萬歲之功,其餘臣宰不過適逢其會,豈可貪功?這一番君臣互諛,直花去了小半個時辰才罷。秦檜得此匾,實喜勝得萬緡賞賜,當今天下若說有大富之家,便除了楊再興,其餘無出其右者,戶部主事曾私下言於同僚:“大宋府庫,若到青黃不接時,只怕未必富於秦相!”

但富貴越盛,秦檜心中越是不安,畢竟這等光景皆賴趙構一人之力,若是朝中與民間有人大力詆譭,只怕一旦山陵崩,屍骨未寒而九族已誅,那時卻無後悔處!今年初已經讓秦禧任翰林學士兼侍讀,不離趙構左右,恩寵漸深,五月間新宅建成,又以欽賜之名入住,六月間甚至連趙構也聞說秦府之美,御駕親臨,讚不絕口。七月間大力禁絕私史,連司馬光後人也不敢再著一字,罪臣李光雖貶至海南,已經喪身風暴中,卻仍着其家親友之屬將李光昔時藏書萬餘冊焚之一炬,以免其中或有貽後世之譏。雖於坊間落得“尚未坑儒”之譽,也實在顧不得了。

惟其如此,仍不足以安心,如今請了御筆,後世若有明君將行大舉評判秦檜功過,亦必看在趙構面上,不致於做得太絕,以免令趙構落下“識臣不明”之罪,是以此四字之匾,勝於萬緡之賞,大快秦檜之心。當日秦檜返府,便即着人將此匾懸於新閣,即名爲“一德格天閣”,臨安城中譁然,天下震動,皆曉得秦檜之寵,非歷年可衰!

此後不過三日,趙構即召秦檜至垂拱殿,並召戶部尚書等臣子,着內侍將張俊奏書唸了一遍,才沉聲問道:“今年歲入如何?秦卿當知之甚早,爲何戶部主事奏至中樞,朕卻久不與聞?難不成此事過小,秦卿獨自裁處即可?”

秦檜見其他臣子面如土色,卻不慌不忙道:“陛下容臣細稟,我大宋朝自南渡以來,靖康年間江南歲入不過千萬緡,和議未成之前,雖歲入近三千萬緡,實不足以供江防所需,連大內用度也須處處節省,和議既成,軍用大減,民心漸安,農桑之事復興,才至歲入四千餘萬,然江南地少民多,河北宋民避刀兵而南下,與江南故民爭利,實爲弊病久矣!近者諸坊作興盛,不需土地而贍百萬之衆,大緩南北宋民之爭,雖農稅稍減,而商賦則自數百萬緡增至二千餘萬緡,大宋賦稅年增二百萬緡以上,故國家無農則不穩,無商賈以通有無則不富,便駕舟通海外者,不費寸土而年入賦稅數百萬緡,此非大宋之福哉?臣以爲陛下可以無慮,若江南士紳有餘田乏人耕種,儘可入於官家,以庫中錢糧收買,別有用處,天下間無田者正多,何至荒廢?”

趙構也不過秉承祖訓,也曉得農爲國之本,見奏書上說道是:“考福建一路,民間棄農從商,以小利而廢根本,良田廢棄者十之三四,實爲大宋之憂,臣不敢不奏聞。”這話也頗嚴重,是以重視,哪曉得還有秦檜這番說辭?當下道:“秦卿既知此中利弊,可着人察查,須尋良策以安,不可放任田土荒廢!”

秦檜領命出宮,大是不滿:“這張俊當得幾天太平王爺,連這等事也不與本相商議,便奏入大內,實是孟浪!”當下喚過孫兒秦壎,密密吩咐,着其會同戶部及地方官吏,細察兼併之事,鬧得福建地方上士紳,差點自負犁頭下地耕種,以免爲官家所贖買,其中也難免有不識時務的,被稍動手腳,田地盡入秦檜手中,哪裡還須官家出錢?

張俊聞說此變,再聽得秦檜之策,忙上門賠罪,秦檜卻於“一德格天閣”中擺宴相待,見張俊跑得汗出,微微笑道:“累王爺如此辛勞,檜之過矣!還不快奉上茶來與王爺解渴?”

待張俊吱吱唔唔說起上書一事,秦檜擺手,喟然道:“此事不須多提,王爺府上田地過於寬廣,料理不過來也是常事,本相不敢過問,只合着孫兒前往福建路,看看有沒有可以替王爺分憂處!”

張俊見插不上嘴,只得恨恨而返,待過得月餘,福建路上傳來消息,手中田地已經被秦檜的人買了數千頃去,只氣得在家躺倒,連服月餘補藥才得痊癒,若來臨安城中一場笑話。自此江南各州縣中逃佃者日衆,再無一人敢奏聞,而官府中人蔘股到絲、茶、瓷等諸業中的日衆,鄉間土地的佃價也從三成漲到了四成,才漸漸穩定下來,只是以前大搞兼併的士紳略受了些損失,紛紛用心打算從絲綢業上撈些回來,這一行卻所需要是土地,人手遠比種地所需要的少,收入卻一毫也不減少。

這邊張俊氣得不輕,海南瓊州府治下,清瀾港內,才從南洋返回的王蘭細細聽李光報上賬來,賺得一塌糊塗,大樂之餘,叫來海賊老吳商議大事。那老賊經過與水師一場較量,再打聽得王蘭及楊再興實力,咋舌驚訝,再不敢生較量之心,這日聽得王蘭召喚,不曉得是禍是福,也只得入衙聽令。

“吳先生近來頗爲幫襯,海上這番往返,獲利不少,先生也有一份功勞,只是奉我家大哥之命,有一樁大事須託付先生,不曉得先生肯否?”王蘭說這話時,少了往日的調侃,居然透着誠意,老吳一聽便曉得其中必有味道,只是實在不曉得晉城水師將自己有何用處,哪裡還輪得到自己說什麼肯與不肯?當下苦笑道:“王將軍笑話小老兒了,如今老夫片板也無,哪裡還能幫將軍做何事?”

第十五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空城記。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二百零三章 紅杏出開封,賊軍進太行。酣戰!第六十八章 大金不可再戰,老楊不得再閒。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勝州焚城,延安府興兵。激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北如畏途,恢復如夢魘。禁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地尚不完滿,秦相莫畢全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子本是宋人,當不來賊奴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八十五章 今非昔比,絕處逢生。出擊!第二十章 楊家槍名下無虛!說詞。第一百零七章 精忠報國,能奈奸人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帥發飈,視若無睹!第一百九十三章 千里追窮寇,大內論宗室。根苗!第五十三章 臨安新財主,家僕竟姓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宇文虛中,所謀者大!遷民。第一大膽,大金國師!棉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孛迭擄趙桓,漢軍亂開封。有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第十六章 命在旦夕計何出?籌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北思安定,烽火指大同。襲擾!第七十五章 你有狡計,我有暗算。爭功!第四十五章 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第一百六十四章 塔塔爾生疑,克烈部求鐵。借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殿前司右軍,目中無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一章 英雄地穿越到南宋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安城中,風雨如潮!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盜賊,河北現宋軍。中招。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草原隱風雷,河北定戰策。糾纏!第二百二十二章 嶽雷誅巨惡,鐵槍鎮汾州。奏捷!第一百八十四章 牛皋下黑手,張俊絕情義。下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遙記荊湖路,追悔有何益?斬首!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中京議廢立,大金斗二龍!異災!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零九章 晉城議良機,太行苦相持。硬熬!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盜賊,河北現宋軍。中招。第九十六章 搖扇淮東路,樞密富貴險成空!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五十六章 岳家槍法真如神!火候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知府接旨,阿魯補發兵。急報!第十九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戰!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二百四十三章 遙記荊湖路,追悔有何益?斬首!第三十三章 全軍爲上,破軍次之!第六十二章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束手!第十章 行在誤戰,降將誤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二百三十章 兵敗如山倒,奪路風陵渡。棄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北初安定,河東放冬糧。用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河上嚇老賊,宮中醉佳人。定力!第九十六章 搖扇淮東路,樞密富貴險成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鴿書越千里,陶書進萬家。開戰!第八十五章 今非昔比,絕處逢生。出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洋翻惡浪,王蘭戲海賊。奇兵!第六十四章 禍福隔一線,進退俱難!第九十四章 神采風流,罷兵安足起丘壑?!第二百六十九章 蕭裕入宋營,楊相戲金使。盤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戰,不可退,此事兩難!第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追!第二十四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一百零六章 無故戮將帥?此是上意!第二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封生意旺,晉城招兵忙。大夏!第一百五十四章 魯秀林逃生,完顏亶失政。危脅!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子如孛迭,教人如何放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阿魯補南遁,劉錡過江東。羨慕!第五十二章 佳人如夢,奸人如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酈瓊將兵,未必要勝而後返!第一百五十二章 潞州不可棄,霹靂不可敵。誘餌!第十八章 金字牌急腳遞!火速!第三章 還有最後一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捷報震南北,晉城會羣英!籌謀。第二百零四章 血戰太行關,爭魁臨安城。盤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撒離喝還錢,嶽二爺現身。滅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牛皋破汾州,鐵槍出晉城。征戰!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酣戰處,老賊驚心否?渡河!第三十八章 便聚九州鐵,難鑄今日錯!第二百三十九章 恐懼襄陽路,仇家卻相護。難逃!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北思安定,烽火指大同。襲擾!第一百二十一章 俠義英雄,何懼賊計無窮!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子本是宋人,當不來賊奴才!第一章 英雄地穿越到南宋第十三章 生死安得隨人意?難!第八十四章 留得青山在,跑了楊殿帥!第二百二十五章 行至險峰處,拔得雲霧開。換使!第一百九十章 潛虎入草原,老帥巡鄂州。時機!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七十五章 你有狡計,我有暗算。爭功!第四十九章 臨安子弟,怎比得百戰雄師!第六十六章 孛迭?這是個什麼東西?厲害!第一百三十章 出此計者行此計,酈瓊蒙羞!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有三畏,不負其名!
第十五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空城記。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二百零三章 紅杏出開封,賊軍進太行。酣戰!第六十八章 大金不可再戰,老楊不得再閒。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勝州焚城,延安府興兵。激將!第二百二十四章 南北如畏途,恢復如夢魘。禁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地尚不完滿,秦相莫畢全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子本是宋人,當不來賊奴才!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八十五章 今非昔比,絕處逢生。出擊!第二十章 楊家槍名下無虛!說詞。第一百零七章 精忠報國,能奈奸人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兀朮果有後,岳飛豈無子?決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殿帥發飈,視若無睹!第一百九十三章 千里追窮寇,大內論宗室。根苗!第五十三章 臨安新財主,家僕竟姓秦?!第一百五十一章 宇文虛中,所謀者大!遷民。第一大膽,大金國師!棉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孛迭擄趙桓,漢軍亂開封。有賊!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第十六章 命在旦夕計何出?籌謀。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北思安定,烽火指大同。襲擾!第七十五章 你有狡計,我有暗算。爭功!第四十五章 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第一百六十四章 塔塔爾生疑,克烈部求鐵。借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殿前司右軍,目中無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一章 英雄地穿越到南宋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臨安城中,風雨如潮!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盜賊,河北現宋軍。中招。第八十二章 新舊知州,前後軍令。是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草原隱風雷,河北定戰策。糾纏!第二百二十二章 嶽雷誅巨惡,鐵槍鎮汾州。奏捷!第一百八十四章 牛皋下黑手,張俊絕情義。下場!第二百四十三章 遙記荊湖路,追悔有何益?斬首!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中京議廢立,大金斗二龍!異災!第二百二十章 完顏亮變節,嶽二爺破陣。意外!第二百零九章 晉城議良機,太行苦相持。硬熬!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盜賊,河北現宋軍。中招。第九十六章 搖扇淮東路,樞密富貴險成空!第一百七十一章 權知澤州府,小題大作否?天價!第五十六章 岳家槍法真如神!火候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知府接旨,阿魯補發兵。急報!第十九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戰!第十七章 挾虜勢以要君!要害。第二百四十三章 遙記荊湖路,追悔有何益?斬首!第三十三章 全軍爲上,破軍次之!第六十二章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束手!第十章 行在誤戰,降將誤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樺葉四書,典籍傳於番邦。通胡!第二百三十章 兵敗如山倒,奪路風陵渡。棄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北初安定,河東放冬糧。用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河上嚇老賊,宮中醉佳人。定力!第九十六章 搖扇淮東路,樞密富貴險成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鴿書越千里,陶書進萬家。開戰!第八十五章 今非昔比,絕處逢生。出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洋翻惡浪,王蘭戲海賊。奇兵!第六十四章 禍福隔一線,進退俱難!第九十四章 神采風流,罷兵安足起丘壑?!第二百六十九章 蕭裕入宋營,楊相戲金使。盤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戰,不可退,此事兩難!第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追!第二十四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一百零六章 無故戮將帥?此是上意!第二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封生意旺,晉城招兵忙。大夏!第一百五十四章 魯秀林逃生,完顏亶失政。危脅!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子如孛迭,教人如何放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阿魯補南遁,劉錡過江東。羨慕!第五十二章 佳人如夢,奸人如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酈瓊將兵,未必要勝而後返!第一百五十二章 潞州不可棄,霹靂不可敵。誘餌!第十八章 金字牌急腳遞!火速!第三章 還有最後一着?第一百三十四章 捷報震南北,晉城會羣英!籌謀。第二百零四章 血戰太行關,爭魁臨安城。盤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撒離喝還錢,嶽二爺現身。滅口!第二百一十四章 牛皋破汾州,鐵槍出晉城。征戰!第二百四十章 當年酣戰處,老賊驚心否?渡河!第三十八章 便聚九州鐵,難鑄今日錯!第二百三十九章 恐懼襄陽路,仇家卻相護。難逃!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北思安定,烽火指大同。襲擾!第一百二十一章 俠義英雄,何懼賊計無窮!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子本是宋人,當不來賊奴才!第一章 英雄地穿越到南宋第十三章 生死安得隨人意?難!第八十四章 留得青山在,跑了楊殿帥!第二百二十五章 行至險峰處,拔得雲霧開。換使!第一百九十章 潛虎入草原,老帥巡鄂州。時機!第六十七章 驅虎並狼,何如看家犬?良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克烈部縱屠,撒離喝闖禍。豎子!第七十五章 你有狡計,我有暗算。爭功!第四十九章 臨安子弟,怎比得百戰雄師!第六十六章 孛迭?這是個什麼東西?厲害!第一百三十章 出此計者行此計,酈瓊蒙羞!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有三畏,不負其名!